底角三分、正面三分、側面三分

凱爾特人和雄鹿的系列賽三番戰,雙方的遠投手感都挺不錯,主隊凱爾特人

三分線外40投16中,客隊雄鹿也沒有因為來到綠軍地盤而生疏見外,三分球37投15中,兩隊的三分球命中率都超過了40%。

有意思的是,雖然兩隊的三分手感都投開了,但其實他們把球從三分線弄到框里的方式卻有所不同。凱爾特人更青睞底角,凱爾特人這場比賽打開三分賬戶的第一球就是杰倫·布朗進的底角三分;而客隊雄鹿則是更習慣在正面或者側面突施冷箭。

全場總共12個底角三分,但大多數都是凱爾特人球員貢獻的:凱爾特人這邊莫里斯進了2個,歐文

1個,海沃德1個,奧傑萊耶2個,杰倫·布朗則是這場的底角三分之王,有3球進賬,而且都幾乎是同一個位置;雄鹿這邊只有——米羅蒂奇1個,喬治·希爾1個,康諾頓1個——3個底角三分球。

反過來說雄鹿這邊,他們的三分球更集中於正面和側面的出手,其實你從他們三分投手的構成就大概也能明白這一點:這場投進3個三分的米德爾頓,自主運球創造的弧頂三分巨星球就是他熄滅對手士氣的一大進攻方式,另一位後場首發布萊德索也常常有這樣的鏡頭,只是他今天手感不那麼好而已。

還有,雄鹿是一支推崇轉換進攻的隊伍,那麼快節奏下的轉換三分選擇,要不就是持球推進的弧頂三分(像庫里、哈登),要不就是跟進落位到兩個側邊的接球三分(克萊、戈登、大洛佩茲都常常有這樣的鏡頭),大多數都是這樣的思路。

而底角三分投的又多又好能體現什麼呢?

我的一個猜想是,這似乎能夠反映出一支球隊傳導球、以及突破分球找外線投手的水準,這也恰恰符合凱爾特人的陣容配置和進攻理念。

不僅僅是歐文能夠突破吸引防守後分球,其實凱爾特人從首發到替補,除了功能性的貝恩斯和泰斯,基本上都具備這樣的能力,而這也恰恰印證了史蒂文斯之前表達過的自己所青睞的建隊哲學:五個全能選手在場上打球,每個人都能突破、投籃、傳球、防守。

什麼叫優秀的替補席?

昨天猛龍和76人的 G3,猛龍的替補們成為了眾矢之的,而76人的替補雖然比猛龍表現得好,但總體還是要靠主力去翻分。

而今天雄鹿和凱爾特人的 G3 則是迥然不同的光景,兩隊的替補不再是龍套球員,反倒是能決定比賽勝負的關鍵:凱爾特人這邊有打了33分鐘拿到10分7籃板5助攻的第六人海沃德,也有帶著任務上場有優秀表現的奧傑萊耶。

而雄鹿這邊,五位得分達到雙位數的球員,除了字母哥和米德爾頓,是米羅蒂奇、希爾、康諾頓。康諾頓和希爾是替補球員,而米羅蒂奇也是 G2 才被布登霍爾澤提上首發的。

可以說,雄鹿和凱爾特人的替補在出場後都各自創造了他們的正麵價值:奧傑萊耶在對位字母哥上表現得不錯,此外還有兩記額外的底角三分奉送;海沃德、康諾頓則是以伊戈達拉般的粘合劑角色混搭兩套陣容。

而全場12投9中,21分4籃板3助攻0失誤的喬治·希爾,則是下半場雄鹿能在氣勢、比分上反超主隊的關鍵人物,其實你也可以把這一場的希爾看作是控衛版本的伊戈達拉,防守、串聯、定點三分,都是他今天的關鍵詞。

有意思的是,伊戈達拉在火勇大戰的 G2 利用自己的經驗和意識創造了4個前場籃板球,而今天的喬治·希爾也有3個前場籃板進賬,全隊最高。

字母哥今天打得風生水起,非常自在,我在 G2 賽後提過一點,布登霍爾澤在輸球後立刻拿上米羅蒂奇就是他們解放字母哥的應對策略——當雄鹿投手在三分線外不斷創造威脅時,凱爾特人是很難再投入大量精力去圍堵字母哥的——今天的比賽就是這樣,貝恩斯只打了2分鐘,雖然史蒂文斯教練用了奇兵奧傑萊耶,但對字母哥的阻擾效果明顯不如貝恩斯、霍福德在內線築起城牆的方式,畢竟暫時還沒有防守者能一對一按住有空間起速的字母哥呀。

所以,字母哥13投8中,22次罰球,拿下32分13籃板8助攻的背後,隊友的支持不可或缺。其中板凳席上貢獻了7個三分球的伊利亞索瓦、希爾、康諾頓顯然是功臣,而這也正是一條優秀板凳席應該做的事情。

畢竟除了把首發當替補用的快船、籃網,雄鹿就是季後賽至今替補得分、正負值最高的隊伍了。

四加時不屬於快樂肥宅

「打完比賽我會去睡覺,會去按摩,我現在感覺不錯,我打球就是為了這樣的時刻。」

麥克勒姆在四加時的比賽獲勝後的採訪鏡頭前說了這麼一段話,而他也的確有這樣的底氣。他和約基奇都是這場四加時馬拉松中打了超過60分鐘的球員,但比起約基奇更厲害的是,麥克勒姆打滿四加時的同時還拿到了18分,其中還包括那些拯救球隊的進球。

雖然利拉德和麥克勒姆都打滿了加時賽,但這次真正接管比賽作為主攻點的是麥克勒姆。在利拉德在三加時的結尾連突兩次克萊格扳平比分前,是麥克勒姆的個人進攻在和掘金隊抗衡。

當然,這也正是雙槍對於開拓者的意義。大哥有後撤三分絕殺利拉德的史詩時刻,二弟也不能落後,對吧。

除了雙槍,第四個加時以100%命中率獨得7分的胡德也應該在這場刻入歷史的比賽中書寫姓名,畢竟他完成了最後的致命一擊。

而在胡德命中那記三分後,約基奇本有扳平比賽的機會,但站上罰球線的肥仔沒有命中他的第一個罰球。

實際上,在胡德命中三分和約基奇罰丟第一記罰球時,讓我聯想到了12/13總決賽雷阿倫把比賽帶入搶七的那個三分球:波什搶下進攻籃板分給雷阿倫,後者調整後出手;而這次是 CJ 搶下進攻籃板(又是關鍵的 CJ)分給胡德,假動作晃起巴頓後出手。

但不同的是,在雷阿倫創造歷史前,是倫納德的罰球不進,而約基奇則是在胡德命中三分球後才罰失關鍵的罰球。

當然,我們沒有理由去苛責約基奇沒有投進那個罰球,即便整個加時賽他只有5投1中,畢竟他打了全場最高的64分鐘,而且約基奇身高7尺,體重250磅,你不能要求他在打了將近65分鐘後還和麥克勒姆那樣輕鬆自如。

「下一次在這樣關鍵的時刻我還能把球罰進嗎?」 這次罰球不進會成為約基奇的「心魔」嗎?

我們很難給出答案,但是,同樣在關鍵時刻罰球不進的倫納德,在13/14賽季成為了總決賽MVP。

我們總說的更衣室氛圍是什麼?

在胡德命中那個關鍵三分球後,利拉德依然還是一臉沉靜地走到小老弟面前給他加油鼓勁。而季後賽至今,不論比賽打成什麼狀況,利拉德也都是同樣的表情,同樣的姿態。

這兩輪系列賽利拉德的表現來看,我們都知道他所謂的領袖氣質不僅僅是浮於表面,拋開那些「抱團來的冠軍我寧願不要」之類的言論,從對雷霆到對掘金,利拉德已經有足夠多的實際表現來支撐他的領袖氣質。

說實話,今年的利從拉德領袖氣質實在太好了,這是扎紮實實地,氣質上的蛻變。

換句話說,現在的利拉德讓人感到安心。

作為屏幕前觀賽球迷的我們尚且有這樣的感受,更不用提在他身邊和他一同上場打球的隊友了,而有一位如此優秀的領袖,總是能夠讓整支球隊凝聚在一起的。

不少人都提到過開拓者這個賽季的更衣室氛圍,而我也認同這一點,一支各懷異心的隊伍布倫如何掩飾也無法像一支真正團結一心的隊伍那樣打球,這不是光靠說說就能辦到的。

不僅僅是球隊的核心球員,你還要去看那些板凳上的角色球員。

半途加入開拓者的坎特、胡德,前者頂替努爾基奇打首發,季後賽至今先後對位亞當斯和約基奇,交出場均15.6分10.3籃板1搶斷的數據;而胡德這個系列賽先後拿下17分、15分、19分,還有這場四加時的關鍵第四節,這足以說明很多東西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