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於優衣庫, GU走的是「平價時尚」路線。

據日本媒體2016年11月20日報道,迅銷集團銷售額為1兆7,864億日元,比去年同期增加6%。利潤為1,272億日元(約為77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下降23%。品牌GU銷售額高達1,878億日元(約為113億元人民幣),利潤達222億日元(約為13.4億元人民幣)。該品牌已經成為牽引迅銷集團實現高增長和高盈利的火車頭。因此,已被寄予厚望的品牌GU將會更加受人矚目。

迅銷集團旗下品牌GU於2006年10月在東京開了第一家店,隨後以「990日元的牛仔褲」打開市場。GU在日本以平價提供最新、最好玩的時尚,受到眾多年輕人追捧。相比於優衣庫,GU的定位更年輕、新潮、自由。

2011年,GU叫板優衣庫,宣稱要做「優衣庫做不到的事」,由此形成了區分於優衣庫的品牌調性。到2014 年8月,GU銷售額高達1075億日元,與優衣庫同為迅銷集團支柱品牌。

2016年,GU提出營業額達1兆日元的目標。作為優衣庫副線品牌,GU如何成為迅銷集團與Zara、H&M競爭的主力品牌之一?

推出低價應季時裝

走平價時尚路線

迅銷集團公布2016財年營業數據的當天,集團董事會主席柳井正表示,集團未來會大力發展快時尚品牌GU,使其成為僅次於優衣庫的集團第二大品牌。但在品牌創立之初,GU是針對家庭的小型店鋪品牌。

之後,品牌持續增長,但所售商品品類卻有了極大的變化。雖然優衣庫以「平價」見稱,但是GU的平均售價較優衣庫還便宜30%至40%。

同優衣庫一樣,GU的策劃、生產、銷售全部由公司負責。不過,與主打「實用」風格的優衣庫不同,GU 緊跟流行趨勢,及時發售「應季時尚單品」。
  • 發售「990日元牛仔褲」,對市場帶來衝擊。

「990日元牛仔褲」發售後十分流行,讓GU的知名度更上一層樓。當年各店鋪實施入場限制,商品實際售出100萬件以上。

註:990日元約為60元人民幣。

  • Gaucho Pants「闊腳褲」空前熱賣。

Gaucho Pants「闊腳褲」在2個月內錄得約100萬件的銷售紀錄。在年輕女性的心目中, GU成為了流行指標,「時尚=GU」的形象更深入民心。

從商品品類來看,GU 目前主要是以女性客戶為中心。為了擴大客戶群,品牌今後在產品線方面,會強化男士和兒童商品。

積極拓展海外市場

期望十年內門店數達1000家

截至2016年9月底,GU已在日本擁有341家門店。在海外,品牌擁有11家門店,僅設在中國大陸和台灣。

目前,GU中國大陸設有4家門店,且全部均位於上海。其中,2013年9月,品牌在上海開設的首家海外門店。門店位於淮海路優衣庫全球旗艦店地下一層,面積約1000平方米;2016年9月3日,品牌在上海開設目前為止國內最大、產品線最齊全的首家大型店。店鋪位於人潮聚集的上海中山公園龍之夢購物中心,面積達1660平方米。

未來,GU 在中國大陸的拓店也或將藉助優衣庫在中國的渠道經驗,其中並不排除將 GU 設立在優衣庫門店的附近。

2014年秋,GU 落戶台灣,成為品牌第二個海外市場。目前,品牌已經高速擴張至7間門店,並開設有獨立的電商網站。

柳井正稱,先在優衣庫獲得成功的亞洲市場推出 GU,再進軍歐美市場。繼 2013年在中國大陸和台灣開設首批海外門店後,未來五年,品牌將進軍韓國、香港、新加坡、泰國等市場。2017年初,GU 將在香港尖沙咀的美麗華商場、銅鑼灣的皇室堡開設兩家門店。

而GU方面也表示,在品牌未來成長戰略中,要在日本市場繼續大量開店的高成長策略。未來,GU將強化價格比優衣庫更低的時尚品牌形象,與進軍全球市場的瑞典品牌H&M展開競爭。在海外市場方面,3年後,海外店鋪數計劃達到50家,並貢獻10%的銷售額;十年內,將品牌海外門店數量由現在的10家左右增加到1000家。

藉助阿里大數據

在華髮展主攻線上銷售

2015年8月24日,GU品牌在天貓的旗艦店於正式開業。所有的商品全部都在天貓上進行展示售賣的,電商平台的售價會和實體店中保持一致。據介紹,GU中國官網目前只作產品展示,天貓是其唯一線上渠道。

▲GU天貓旗艦店

以入駐中國大陸的天貓為契機,GU也為品牌制定了好一系列推廣計劃。除了實體店與天貓旗艦店的宣傳,GU希望利用好手機移動端發展會員。GU將為移動端會員推送新品和優惠信息,並計劃和一些網路紅人合作進行品牌推廣。

此外,GU還打算為移動端會員每個月推送一期電子雜誌,除了商品介紹,還將邀請一些知名時尚雜誌的主編與形象造型師撰寫文章,介紹如何穿搭與時尚潮流等。

▲GU手機移動端

GU方面表示:「我們期望通過與天貓網路商城的合作,讓更多中國的消費者對我們GU品牌的了解,然後推動實體店鋪更快速的發展。可以說,線上線下的發展是相輔相成的。」

進駐天貓,讓許多原本只在一線城市最繁華地段開店的國際品牌,能通過大數據能精準匹配消費需求,深入中國三四線城市。GU與天貓的牽手,顯示其品牌擴張中國市場的決心。品牌可藉此可以布局線下版圖,利於其快速發展。

另外,藉助阿里大數據,GU可以實現更高效的信息反饋和更靈敏的市場反應,更深入地了解消費行為、掌握消費需求。經過分析和分類處理後的數據,能成為品牌今後設計、生產、銷售的指引,為品牌進行線下布局和商品研發提供精準的參照,從而實現效率化經營。

未來,品牌GU將會早於優衣庫,全面以數字會員為中心開展促銷活動。並計劃將電商佔比從目前的 5%發展至 30%。

加碼GU或是迅銷最應考慮的策略

優衣庫衰退幅度引市場熱議

2016年,是全球快時尚品牌的低谷。美國GAP集團旗下品牌GAP連續七季營收出現衰退,子品牌Old Navy宣布將全面退出日本市場;瑞典品牌H&M第三季凈利率年減9.2%。然而,衰退幅度最大的當屬優衣庫,其所屬的迅銷集團2016年下半年度凈利衰退八成,引發市場熱議。

▲GU台南新光三越店

眾所周知,優衣庫創始人柳井正一直視GAP集團前功勛首席執行官Millard Drexle 為其精神導師,而GU 的創立於Millard Drexle 在GAP集團期間創立的Old Navy 老海軍品牌極其相似。

儘管因後期未能阻止GAP集團的業績下滑被炒,但是Old Navy可以說是Millard Drexle 為GAP集團留下的最大「遺產」。在GAP集團同名品牌過去五年風雨飄搖之際,唯有Old Navy 老海軍苦苦支撐,而Old Navy 老海軍目前已經超越Gap成為該美國第一大服裝集團旗下最大的品牌。

優衣庫從一個面向中年人的毛衫品牌轉型為快時尚品牌,正是學習Millard Drexle 領導下的GAP。而GU 無疑可以看作是GAP集團旗下的Old Navy品牌。

在同行競爭愈加激烈、日本和中國市場經濟低迷,美國市場二次蹣跚拓展之時,僅靠優衣庫,迅銷集團無法覆蓋「快時尚」的所有領域。也許,由同集團的另一個高利潤部署補全這個領域是完美的戰略。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