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臺灣

金子常光-臺灣鳥瞰圖1935裏的溫泉


臺灣鳥瞰圖  金子常光(1935)

日人金子常光曾繪製了這幅由西向東模擬鳥瞰臺灣的旅行地圖,
在昭和10(1935)年7月16日獲得「基隆要塞司令部地帝模第九十一號許可濟」後,
於同年出版成摺頁型的繪葉書。
這圖筆觸拙樸,設色典雅,
再加上印刷精美,四週還加了隱隱耀光的泥金框邊,顯得頗具價值感。

 

圖中繪製了當時主要的交通路線,包含公、鐵路與港口、飛行場。
由於主要用途是宣傳觀光,
除了主要城鎮名(白底),重要物產(藍底),也詳細羅列了重要的景點(紅底),
例如我特別感興趣的溫泉共 16 處。

這16處溫泉不是位於接近平原處,早經開發,
不然就是隨著治理原住民的隘勇線推進而在山區新發現的優質好湯。
遙想著近百年前臺灣的這些溫泉模糊面貌,
真是讓我覺得應該要再加把勁去蒐集相關的歷史影像與文獻紀錄啊!

在下面的幾張局部截圖中我將溫泉再強調以黃線框線,
配上週邊的其他資訊一道縱覽,
神遊紙上的趣味盎然。


 


繪葉書還附了張封套,
畫面看起來左下角是關渡淡水一帶,
對岸的主體則是觀音山。
至於觀音山後的高山應該是示意玉山吧?
頭再怎麼扭,眼睛視力再好,從這角度也瞧不見她啊!



 


一、金山溫泉

金山溫泉有著日治時期第一座設立的溫泉公共浴場,其位置就在現今老街旁的金泉溫泉一帶。

 

二、草山溫泉

為了迎接裕仁太子的到來,這裏曾經大興土木,改頭換面,也成就了後來的陽明山公園。

 

三、北投溫泉

不用說了!北投溫泉正是臺北市日人所營造出,一解思念本國之情的慰藉地。


 


四、井上溫泉

曾經一度改名為嵐山溫泉的井上溫泉,也是日本人在臺灣山區新發現開發的溫泉,但主要是提供警備人士使用。

五、上島溫泉

當初為了山裏的資源,當然還有溫泉,特地開發了道路通抵這處山間溫泉。

六、明治溫泉

隨著八仙山林業的開發,明治溫泉的聲名也愈來愈響。

 


七、東埔溫泉

 


八、關子嶺溫泉
 

九、四重溪溫泉
 

十、奸子崙溫泉

即現在的金崙溫泉。

十一、知本溫泉

 


十二、櫻溫泉

櫻溫泉,即是現在的春陽溫泉,位置約略於太魯灣溪匯入濁水溪一帶,兩岸皆有。

十三、深水溫泉

 


十四、土場溫泉


十五、員山溫泉

有度提升層級,被稱為「宜蘭溫泉」,聲勢似乎贏過礁溪溫泉。但後來又被打回原形啦!

十六、礁溪溫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