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教勝於言傳。」在新戰士眼中,軍營的一切都是新的,而新訓幹部骨幹是新戰士的第一任老師,他們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都會留給新戰士很深的記憶。最近,筆者深入濟南軍區某機步旅所屬單位的新兵連,就「帶兵人的肢體語言,哪些你喜歡,哪些你討厭」這一話題,在數百名新戰士中進行了調查採訪。

這樣的肢體語言,我們喜歡

我們在調查中了解到,許多新戰士都提到對帶兵人鼓勵、安慰、關心的肢體語言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下4種肢體語言最受他們歡迎。

「關愛貼心的肢體語言,讓我們很溫暖!」

「我最喜歡班長的微笑,感覺他的笑容足可以驅散隆冬的寒冷。」「心裡想家偷偷掉眼淚,指導員走過來和我談心,未曾開口他用寬厚的手掌輕拍幾下我的後背,讓我感到很溫暖。」

願意看到新訓幹部骨幹使用這樣的肢體語言的新戰士佔72%以上。新戰士初到軍營,渴望被關注、被關愛。一線帶兵人一個關愛的眼神、動作往往就能帶給他們無限的感動。

「肯定讚揚的肢體語言,讓我們很振奮!」

「新兵連組織隊列會操,班裡拿了第一,班長興奮地給我們擺了個『V』形勝利手勢,我們很受鼓舞!」「班裡電腦軟體出了問題,我毛遂自薦,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很快排除了故障,班長沖我連豎大拇指,我心裡樂開了花!」「新老兵搞籃球對抗賽,我們新兵隊員每進一球,當隊長的排長都要和我們擊掌慶祝,手掌相碰增強了我們的團結和自信!」

90%以上的新戰士喜歡這類肯定讚揚的肢體語言。新戰士各有所長,進入一個新的環境,自我表現的慾望較強,但他們又怕弄巧成拙,當他們得到帶兵人的肯定、鼓勵和表揚時,會獲得成就感,增強信心。

「理解寬容的肢體語言,讓我們很心安!」

「做錯了隊列動作,班長沒有批評我,反而給我一個鼓勵的眼神,我暗下決心下一次一定把動作做準確!」「有一次我著急忙慌地往樓下跑,不小心和往樓上走的指導員撞了個正著,我正要解釋,指導員笑呵呵地向我擺擺手就上樓了,我覺得指導員真是大度!」

65%以上的新戰士喜歡新訓幹部骨幹表示理解寬容諒解的肢體語言,當他們做錯了事,帶兵人的理解和寬容更能幫助他們卸掉心理包袱,改正錯誤,健康成長。

「充滿軍味的肢體語言,讓我們很嚮往!」

「我最愛看班長擔任排值班員時向連長報告的情景,一個乾淨漂亮的轉體動作後,隨著一陣清脆的跑步聲來到連長面前。『啪!』一個有力的靠腳,繼而一個標準的軍禮,簡直帥呆了!」「拉歌比賽時,班長指揮我們唱歌,指揮動作特酷!我覺得他比士兵突擊中許三多班長史今都有氣質。」「戰術訓練場,排長為我們做講解示範,一個漂亮的卧倒出槍動作,讓我們看傻了眼。」

喜歡這類充滿軍味肢體語言的新戰士佔80%以上,新訓幹部骨幹過硬的軍政素質形成了他們獨具魅力的軍人氣質,對新戰士就是無聲的感召。

這樣的肢體語言,我們反感

新戰士反映,少數帶兵幹部和骨幹使用肢體語言不太注意,尤其是以下4種肢體語言令他們反感。

「表示輕蔑挑逗的肢體語言,讓我們感到自卑!」

向別人伸小指、揪別人耳朵、捏別人鼻子、搬別人下巴……

新戰士大多自尊心都很強,有的帶兵人閑來無事,喜歡對新戰士動手動腳,搞一些小動作,容易給他們帶來自卑感。

「表示憤怒肢體語言,讓我們害怕!」

手放在腰上、環抱雙臂、晃動拳頭、揚小腿、吹鬍子瞪眼、來回走動……

新戰士初到軍營,有時犯點「迷糊」在所難免,而有些新訓骨幹一時氣憤,一個不經意的不良動作就會讓他們心生恐懼,造成心理陰影。

「表示責怪懲罰的肢體語言,讓我們傷心!」

食指指別人、拍別人後腦勺、捶胸頓足……

新戰士一般積極性都比較高,當他們犯了一點小錯,如果帶兵人對他們不依不饒,貫之責怪懲罰的肢體動作,就會挫傷他們的積極性。

「與軍人身份不符的肢體語言,我們討厭!」

懶散地坐在椅上、蹺起二郎腿、背手、手插褲袋、用手指敲擊桌子……

新訓幹部骨幹在新戰士面前,如果靠擺老資格樹立自己「威信」,新戰士不但不「買賬」,反而對他們與軍人身份不符的肢體語言產生抵觸情緒,拉遠與他們的心理距離。

肢體語言有學問

美國肢體語言學家艾伯特·梅瑞的研究表明,感情表達=言詞(7%)+聲音(38%)+表情(55%),也就是說有55%的信息是通過肢體語言來傳達的。有經驗的帶兵人都知道,肢體能「說話」,不論是目光與面部表情、身體運動與觸摸,還是身體姿勢與外表、身體之間的空間距離等,都會向新兵傳遞不少信息,而現在的新兵對此更為敏感,因此對這種語言必須精通。

「肢體語言傳遞著大量的非語言信息,能幫助人們更好地表達情感和意願。」該旅政委李永澤認為,作為基層帶兵人,應當注意運用舉止、語氣、眉目神情等肢體語言,充分發揮好肢體語言的輔助效應吸引官兵的注意力,激發基層官兵的學習熱情。

在該旅裝步營教導員孟令勝看來,新訓幹部骨幹不僅應該「說」好自己的肢體語言,還必須注意觀察戰士的言談舉止,讀懂戰士的肢體語言。比如,戰士晚上睡覺為什麼老翻身?交談時戰士為什麼不敢直視你的眼睛?這些肢體語言都蘊含著某種信息,都是某種情況或情緒的自然流露。

不少新訓幹部骨幹有個同感:新兵連是新戰士軍旅生涯的第一步,如果這時候因為一線帶兵人的肢體語言不當從而對他們造成傷害,下連後就很難消除。該旅某坦克連班長王基笑說,我們新訓班長對新兵應該像對自己的兄弟一樣,多使用肯定鼓勵表揚的肢體語言,往往可以達到潤物無聲的效果。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