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40位40歲以下商界精英」,誰是加密貨幣領域最強大腦?

5 人贊了文章

金融世界受那些外部最強大腦驅動著,而每一年我們都能在行業最具影響力的人的榜單中見到許多新面孔。

7月,《財富》雜誌發布了「全球40位40歲以下商業精英」榜單,列出了全球商業領域最有影響力的40人。

這些讓人心生敬仰的榜單常客包括:Instagram聯合創始人兼CEO Kevin Systrom、Facebook CEO馬克·扎克伯格、AirBNB聯合創始人Brian Chesky等等,不一而足。

這份榜單里也包括一些全球大型公司的傑出領袖,如通用汽車的首席財務官Dhivya Suryadevara,紐西蘭總理Jacinda Ardern等名流也位列其中,突出了這些40歲以下商業精英的多元化發揮著影響力的重要性。

與此同時,它不再排斥加密貨幣正在世界範圍內日益擴大的影響力。

其中,有五位來自加密世界的傑出精英為這份影響力人物榜單添上榮耀一筆,並且他們在這個領域的成就顯然已經超越了區塊鏈技術和加密數字貨幣的界限。

Ethereum創始人Vitalik Buterin,Coinbase創始人Brian Armstrong,Telegram創始人Pavel Durov,Robinhood聯合創始人Baiju Bhatt和Vlad Tenev赫然在列,一起來看一下他們各自在加密貨幣世界的歷程,以及他們在全球範圍內產生的影響。(*個人財富凈值根據多個來源估算而得)

Vitalik Buterin-22名

財富凈值:4-5億美元

其他殊榮:福布斯加密貨幣富豪榜,福布斯30位30歲以下商業精英

Vitalik Buterin是加密貨幣行業最有名望的人物之一,他開發以太坊時年僅24歲,發展至今,按市場成交量計算以太坊已經是全球第二大加密貨幣。

儘管比特幣仍是全球使用最廣泛、最有價值的加密貨幣,並牢牢佔據第一的位置,以太坊在開發DApp區塊鏈平台的正確賽道上已成為行業領袖。

Vitalik進入加密貨幣行業源於他的成長經歷,他的父親Dmitry Buterin是一名計算機程序員,一切要歸功於他帶領當時17歲的Vitalik來到比特幣的世界。

Vitalik對比特幣很感興趣,並開始在博客上撰寫相關文章。2011年,他和Mihai Alisie共同創辦了《比特幣雜誌》。

據《連線》雜誌報道,2013年Vitalik參加了Winklevoss兄弟組織的加密貨幣大會,激發了Vitalik探索嘗試構建在比特幣之上且能滿足不同層次人們需求的區塊鏈平台的可能性。

他認為,比特幣的情況應該有所改變:

「我發現他們在把它當全能瑞士軍刀使用——集15種功能於一身,但每種功能都很有限。」

Vitalik花了整整六個月走訪各國,發掘盡他們所能可以提升比特幣性能的優秀人才,並聽取他們的意見。結束調研回國後,他寫下了《以太坊白皮書》並於2013年末發表。

正如Vitalik告訴《連線》雜誌的那樣,社群反應令他始料未及:

「我提出以太坊的概念時,第一個念頭是這個東西簡直好到太不真實了,一定會有一些專業人士來給我潑冷水,告訴我有多愚蠢,那些顯而易見的缺陷都看不到。但兩周過去了,這些都沒有發生,我也十分驚訝。這讓我堅信,以太坊的核心理念是好的、是完全合理可靠的。

儘管進行得不是特別順利,以太坊最終還是成為方向正確、走得長遠、具有革命性的區塊鏈平台,而它遠超比特幣交易性能。

平台現由以太坊基金維持運轉,而Vitalik則親自率領著一支研發團隊,積極投入到未來平台的維護與發展中。

Brian Armstrong-20名

財富凈值:9億美元

其他殊榮:福布斯加密貨幣富豪榜

35歲時,Brian Armstrong就已經在加密貨幣行業引起轟動,這一影響甚至蔓延到金融行業。

在獲得了萊斯大學計算機科學學士、經濟學學士和計算機科學碩士三個學位之後,Armstrong作為一名開發人員在幾個頂尖公司里初露鋒芒。

2003年Armstrong在IBM實習,後又在德勤任企業風險管理諮詢顧問。2003年到2012間,他創立了連接學生與專業導師的University Tutor,並擔任CEO。

2011年他成為了AirBNB的一名軟體工程師,一年後,也就是2012年6月,Armstrong創立了Coinbase。初創期的Coinbase表現平平,但如今全球用戶超過2000萬,加密貨幣交易額超過1500億美元。

目前,Coinbase已是全美最大的加密貨幣交易所,也是全球最知名的交易所之一,Armstrong直接對進入加密貨幣領域的數百萬用戶負責。

Coinbase被認為是加密貨幣行業的「獨角獸」,2017年8月獲得1億美元D輪融資,估值高達16億美元。

Pavel Durov-25名

財富凈值:17億美元

Pavel Durov被譽為「俄羅斯的馬克·扎克伯格」,因與哥哥Nikolai共同創建俄羅斯社交網站Vkontakte而聞名。兄弟倆2005年創立的Vkontakte(當時Pavel年僅22歲),很快就成為俄羅斯使用最廣泛的社交網站。截至2018年7月,Vkontakte已有近5億用戶。

2014年,由於所有權問題以及俄羅斯政府強迫其交出VK用戶數據和控制權的壓力,Durov被強制剝奪了VK的管理權。他將自己12%的股份以3億美元的價格賣掉,俄羅斯互聯網公司Mail.ru繼而成了VK的大股東。

因為這件事,Durov不僅離開了這家公司,還離開了俄羅斯,且沒有回國打算。但這也給他提供了開發Telegram的自由—一款免費使用、注重隱私的通訊軟體。2013年Telegram一經發布便呈現爆髮式增長,到2018年3月用戶已超過2億。而它也是全球首個採用點對點加密的通訊軟體。

Durov創辦的Telegram致力於保護用戶隱私,變革了通訊軟體行業。但Telegram並未在世界最大的幾個國家順利推行,如伊朗、中國、俄羅斯均禁止在其國內使用該軟體。

Durov甚至通過設立比特幣獎勵機制,鼓勵電報群內的互聯網服務提供商創建VPN來繞過禁令,讓更多用戶都能使用Telegram。

這一切並沒有阻礙Telegram的快速擴張,並且自2018年初宣布推出TON(Telegram開放網路)以來,人們對該平台的興趣呈指數型增長。

根據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登記在案的兩輪私募ICO,各募得8.5億美元,總募資額達17億美元。

現在,Durov已經成為反抗無處不在的政府政策的重要人物,並且正在引領為人們提供可自由交流的平台的新方式,——一個人們的日常交談不受政府或邪惡組織監視的平台。

2018年3月的一份公告里,Durov向Telegram的用戶再次強調了平台願景:鑒於公司並未被任何股東、廣告商、政府或全球機構所持有,Telegram絕不會泄露用戶隱私。

「總而言之,Telegram的所有人信任人類。我們相信人生來聰慧仁慈,是值得被信任的,是值得擁有分享想法的自由,私密交流的自由和創造工具的自由。我們做的所有事都是秉承這個原則。」

Baiju Bhatt & Vlad Tenev-24名

財富凈值:每人10億美元

把這兩人放在一起純粹是因為他們共同創辦了零手續費股票交易應用軟體Robinhood。

Bhatt和Tenev都是斯坦福的高材生, Bhatt擁有物理學學士學位和數學碩士學位,Tenev則獲得了數學學士和碩士學位,他們的友誼和商業夥伴關係也是從那裡開始的。

2012年,Bhatt和Tenev 共同創辦了Robinhood,其旗艦業務是為傳統股票市場交易提供零手續費服務。

直到2018年,該公司才推出比特幣和以太坊加密貨幣交易零手續費服務。Tenev告訴Techcrunch記者,當時支持加密貨幣交易的創新之舉是為了提升用戶體驗:

「我們希望這項業務維持盈虧平衡就好,在可見的未來也不打算從中盈利。Robinhood加密貨幣服務的價值在於獲取新用戶和更好地服務老客戶。」

儘管如此,Robinhood還是在加密貨幣交易所的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強勢進軍加密貨幣行業的同時,也打破了大多數其他交易所收取交易手續費的慣例。

他們做的事受到了加密貨幣行業眾多投資人的支持。Robinhood D輪融資募集到3.63億美元,用於Robinhood加密貨幣交易平台在美國國內的擴張。據《財富》雜誌消息,Robinhood估值超過56億美元,是美國第二大最有價值科技創業公司,僅次於Stripe。

Robinhood創始人看似一心想要打破傳統金融交易平台的現狀。Bhatt則認為用戶無需擔心Robinhood會改變零手續費政策:

「我們將始終免費提供這些服務,任何情況下都不會改變。我們將不遺餘力地專註在讓更多人可進入金融市場,更多人可使用金融服務系統的目標上,這是我們的指路明燈。」

將至的跡象

這五個人因天差地別的理由在加密貨幣歷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跡,然而,正是他們的共同努力令他們在全球商業領袖精英名單上佔有一席之地。

他們高超的技術水平、獨特的創意和先進的理念,讓世人見識到了區塊鏈技術和加密貨幣的強大力量和無限潛能。

他們為後來者開闢了道路,激勵著年輕人發揮創意,用新的思維方式從金融到政治的各個方面來革新和改變世界。

而福布斯也因加密貨幣行業的突出表現發布了一份特有榜單——加密貨幣富豪榜幣安CEO兼創始人趙長鵬、比特幣基金會主席Brock Pierce,Armstrong、Vitalik均榜上有名。

未來幾年,在這些主流的評判基準里會看到更多加密貨幣和區塊鏈業內精英也就不足為奇了。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分散式幽靈

weixin.qq.com/r/qS1WTvn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