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雲

自從與筆跡分析結緣,至今已近20年。在這麼多年的筆跡分析實踐中,我接觸了形形色色的人物,以及他/她們對筆跡分析的種種態度。幾乎每一個人都會對了解自己有著莫大的興趣,當得知我會做筆跡分析之後,他/她們都會拿出一份或幾份筆跡讓我幫著分析。但分析之後,對方的反應卻各不相同。時間久了,我發現有三種情況是不宜做分析的,我也將這「三個不分析」作為一個要求傳達給了自己的學生。

  1. 不提供性別與年齡,不分析

現在我的很多學生已經養成了習慣,當拿到一份筆跡時,他們都會要求對方提供書寫者的性別與年齡;如果拿出一份筆跡請其他人做分析,他們也會自覺提供書寫者的性別與年齡。

為什麼需要對方提供書寫者的性別與年齡?

先說性別。筆跡分析不是筆跡鑒定,筆跡分析的使命是透過筆跡了解書寫者的個性心理、能力素質等,隨著社會價值的日益多元化,女性男性化和男性女性化的情況越來越多,「偽娘」、「女漢子」也大量出現在我們的身邊或媒體中。單純從筆跡判斷生理性別,是一件非常冒險的事情。如果我們拿到一份筆跡,其中陽剛之氣十足,我們可能會判斷這是一個男性書寫者。可當我們得知書寫者是女性時,這種反差會給我們提供相當多的信息。當然,反之亦然。

再說年齡。人的一生是不斷發展變化的,埃里克森將人的一生分為八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有各自的核心主題。在成年之後,這種發展會比較緩慢,而在0-25歲(嬰兒期到成年早期)這25年間就經歷了六個階段。所以,當我們了解到書寫者的年齡之後,頭腦里可以浮現出一個發展心理學的坐標,然後可以與書寫者的實際情況進行對照。這一點在分析青少年的筆跡時顯得尤為重要。舉一個實例,有一次某個微信群貼出了一份50多歲的男性的筆跡,這份筆跡看起來更像是30歲左右的男性書寫的(筆壓偏重,筆速較快,線條具有剛性,力量感強),分析的時候如果強調其果敢、要強,還不如強調其心態的年輕。

因此,在書寫者無法提供性別年齡的情況下,我是不建議做分析的。

2.不提供反饋的,不分析

無論是初學者,還是筆跡分析專家,在做筆跡分析的過程中難免受到分析水平、主觀情緒等因素的影響而出現分析的結論有偏差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對方提供客觀的反饋尤為重要。因為通過反饋,我們就能發現自身的不足,從而不斷調整、提升自己的筆跡分析水平。

當然,對方是否能提供準確的反饋受很多因素的影響,舉兩個例子:

我們的分析結論過於強調書寫者的缺點,筆跡分析結論的語言表達缺乏情感,或有分析者太多的主觀情緒,這些容易讓對方產生阻抗,從而否認了筆跡分析結論的準確性。因此,我們如何書寫筆跡分析結論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我們的分析結論在對方的認知範圍之外,對方認為分析是錯誤的。心理學中的周哈里窗將人的自我認知分為四個區域,其中我們能認識到自己的部分僅有兩個區域(公眾我與隱私我),而另外兩個區域(盲目我與潛在我)是需要藉助其他工具來發掘的。此時,我們就需要重新檢視自己的分析過程,必要時需要尋求導師、專家的幫助或督導。當然,如何讓對方了解到我們的分析結論就是其本身的個性心理,或者說我們通過筆跡幫助其拓寬了自我認知的範圍與深度,是分析者需要不斷修鍊的。這樣,筆跡分析就能更好地幫助到書寫者。

3.拿筆跡分析當作玩笑的,不分析

在這麼多年的實踐中,我遇到過不少絲毫不尊重筆跡分析的人,一邊表現出輕慢高傲的姿態,一邊要求你做個分析。這樣的人拿到分析結論之後通常都不會給予客觀反饋。所以,我遇到這樣的情況,通常是不做分析的。

當然話說回來,這也與筆跡分析自身的發展不足有很大關係。與幾年前相比,雖然現在的筆跡分析的生存狀態有了巨大改觀,但在理論探索、學科基礎等諸多方面依然有大量空白。筆跡分析的同仁們,在尊重他人的同時,需要做到尊重自己,尊重筆跡學。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