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神牛邀請。

琴韻認為,這是李清照對前夫趙明誠的懷念,是自己孑然一身、流利凄苦內心的寫照。

一、琴瑟相和、詩詞應答的佳伉儷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這首詞是作者婚後所作,抒發的是重陽佳節思念丈夫的心情。傳說李清照將此詞寄給趙明誠後,惹得明誠比試之心大起,遂三夜未眼,作詞數闋,然終未勝過清照的這首《醉花陰》。

她結婚的時候才十八歲,趙明誠二十一歲。夫妻二人情投意合,他們不但喜歡詩詞創作,還共同研究整理金石書畫。閑暇時間,他倆還會一起去郊外春遊,或帶著李清照去參加親朋好友的宴席。

李清照二十四歲的時候,跟隨丈夫回到了家鄉青州(今山東益都),他們把自己的書房稱為「歸來堂」,把內室稱作「易安室」。在這裡,他們潛心接集整理古籍文物,整日研究學問。時常是夫君收集那些金石書畫,兩人一起校對正誤,夜以繼日。搜集的古籍越來越多了,他們便在「歸來堂」里放上幾個大書櫥,把書畫古籍全部彙編成冊,按順序分門別類有秩序地排放在裡面。他們在青州住了十年,搜集的書畫古籍門別類有秩序地排放在裡面。

公元1121年秋天,趙明誠出守萊州,李清照隨往。在這三年里,夫婦二人生活得安定、愉快。他們互相支持,趙明誠終於初步完成了一部記載我 國古代豐富的歷史文物的著作一《金石錄》,這是他們二十年來辛勤耕耘的成果。

由於金兵的人侵,使得他們留在青州的十多間房屋的書籍字畫器物等全部被搶劫一空,把他們半生的心血都化成了灰燼。

建炎三年(公元1130年)五月,當他們流落到池陽(今安徽省貴池縣)時,突然接到了皇帝的詔書,趙明誠出守湖州。於是,李清照便在池陽等他。行至中途,明誠因中暑病倒,等他趕到建康時,終因勞累過度已由中暑轉為瘧疾。

但是當李清照收到丈夫病倒的消息的時候,已是七月底了,她日夜兼程趕到了丈夫的身邊。此時的趙明誠已經大限在即了。

李清照悲痛欲絕。由於時局的動蕩,失去摯愛的清照也開始了顛沛流離的生活。

二、行路難,為保護收藏再嫁

就在前一年,李清照最後一次跟丈夫趙明誠分別時,她問將去建康述職的丈夫:「如果時局不好,這些收藏該怎麼辦?」

趙明誠堅決說:「實在萬不得已,先丟掉包裹箱籠,再丟掉衣服被褥,再丟掉書冊捲軸,再丟掉古董,只是那些宗廟祭器和禮樂之器,必須抱著背著,與自身共存亡,別忘了!」

趙明誠逝世後,建康早被金軍攻破,宋徽宗父子被金軍押解北上,到處戰亂不息、國家滿目瘡痍。

老家青州也回不去了,戰火早已把房屋毀之殆盡。 此刻,帶著丈夫重重的囑託,李清照孑然一身飄在海上,茫茫然不知歸途是哪裡。

李清照如同護著性命似的護著夫婦二人的那些收藏,讓惡俗不堪的張汝舟給盯上了,他認為能拚死護著的肯定是價值連城的寶貝。 於是,他頻頻托媒人說合。

恰逢李清照孤身漂泊已久,也想找一處可以安穩棲身的居所。 架不住媒人三番五次的如簧之說和似錦之言,她動搖了。

而張汝舟也表現出了對那些收藏極其愛護的心思,所以李清照以為餘生真的遇到了心靈伴侶,就攜所有的寶貝把自己嫁了過去。

哪知張汝舟就是一個徹徹底底的市儈小人,他想要的只是那些寶貝,並非李清照。

當張汝舟屢次想把那些寶貝賣了變現時,李清照才知道所託非人。 她如同從一個泥沼進了另一個泥沼,又開始了護寶的艱難歷程。

張汝舟折賣收藏不成,庸俗的做法又不招李清照待見,所以他開始對李清照大打出手,甚至想直接置李清照於死地好獨佔那些寶貝。

李清照真的絕望至極,但是她一直在找機會跳出這個泥潭。 終於,她發現了張汝舟買官的罪行,遂一紙狀子將張汝舟告上官府,罪名是「妄增舉數入官」,然後訴訟離婚。

按照宋代《刑統》規定:妻告夫,雖屬實,仍須徒刑二年。

李清照不是不知道這個,但是她寧願賠上2年以換來餘生的自由。 張汝舟如願被送進了大牢,而自己因為女詞人的好名聲和朋友的輾轉相幫,只待了幾天大牢便放了出來。

狀告丈夫和離婚,在今天看來依然很不上檯面,更遑論男尊女卑的大宋? 一時間議論四起,有罵她的,有嘲笑她的,「猥以桑榆之晚景,配茲駔儈之下材」的句子更是在民間傳誦。

李清照淡然地收拾好行裝又出發了,帶著與趙明誠的愛和心血,拍拍灰塵走了。 用別人的錯誤和唾沫點子懲罰自己才是愚蠢。

李清照繼續仰著頭往前走。 只有內心富足才不會被困於封建禮教的枷鎖中,她大膽地突破男女界限與文人相交。

三、與詩詞為伴,滋養心靈,在懷念孤寂中度殘生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這首《聲聲慢》是她晚年的名作,不知曾感動過多少人。風深沉凝重、哀婉凄苦,一改前期詞作的開朗明快。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起首三句委婉細緻地表達了作者在遭受深創巨痛後的愁苦之情。七組十四個疊字,無一愁字,卻寫得字字含愁,聲聲是愁,造成了一種如注如訴的音韻效果。

作者在經受了國破家亡、夫喪、金石丟失等一連串的打擊後,內心極為哀愁,再加上一人孤處,更是百無聊賴,空虛鬱悶,為了排解這一哀愁,作者開始了漫無目的的尋覓。但茫然的作者只感到四周「冷冷清清」 感受的是「凄凄慘慘威威」,由這清冷之景生出一種凄涼、慘淡和悲戚之情。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作者由以上的茫然和結果轉到寫氣溫驟變的感受,說天氣變化無常,忽暖忽寒,人最難調養身體。

回顧作者南渡避難之前的優裕、安寧而美滿的生活,而寫作此詞時,已是形單影隻,孤身飄零,生活一下從幸福的峰巔跌入痛苦的深淵,這種情形與「乍暖還寒」的天氣是多麼相像啊。作者的哀愁只有借酒驅寒,借酒澆愁。


李清照晚年最經典的一首詞,哀婉凄美,其實更多的是晚年生活的寫照吧。

金枝玉葉,小閨藏有官家女。對鏡梳洗,十指不沾陽春雨。她未經人世疾苦,不為柴米油鹽醬醋茶發愁。自然不同於被關在籠中,當做金絲雀兒般豢養的歌妓,沒有歌妓之詞中動不動就寄託身世的諂媚。她是女子,自有一股矜持,也沒有那些男人詞中裸露的纏綿愛戀。

雖然詞中大家多是男子,如柳永,蘇軾,晏殊,秦觀....但他們的詞限於性別,都沒有她詞中那種天生的清貴與心氣兒。

矜傲而又帶有女子的嬌柔,若一縷流水,盤於眉間成愁。她就是真正的詞中公子,李清照。

欲說還休,將行未行。只是「凝眸處,從今又添,一段新愁。」你看得懂我的愁便罷了,看不懂說不得要家法伺候了。

「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我天生不會說我想你,我只知道我比那黃花都瘦了。你在哪裡呢?你在幹嘛呢?還回不回來?

即便經歷戰火,飽經風霜,嘗盡人間冷暖之後。她骨子裡的矜貴也不曾褪去,只是讓旁人見之傷感,落淚。「風鬟霜鬢,怕見夜間出去。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夜晚多為宴席,熱鬧非凡,她卻怕了這份熱鬧。要知道呀,她曾「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她曾剛剛酒醒,卻調笑捲簾人「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知否,知否,後人見你這句「聽人笑語」的詞,真的很難受。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就是這麼一個情貴的女子,就是這麼一個明明相思入骨卻要你來猜的女子,如果不了解她的生平,很難想像她晚年會寫出《聲聲慢》這首詞。

開篇便是三重疊詞,「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

她生在太平盛世,她曾是風華無雙,清貴乖雅的女子。她卻經歷了烽火連年,她發現她深愛的丈夫在國恥家恨面前做了個懦弱的逃兵,但她依然深愛他,在丈夫死後許多年,她終於鼓起勇氣再嫁!不顧一世清名,不顧後世之人將會如何看待她。她終究是個女人,奈何再嫁的對象只是個貪慕她錢財的小人。在男人佔據絕對尊位的社會,她冒天下之大不韙休掉了她的第二任丈夫,解氣!但解氣之後呢。自此孤單一人,苦怨不與誰說。

所以才會尋尋覓覓過往,冷冷清清一人,凄凄慘慘戚戚。

她身體不好,天氣急劇變換的時候,總心神不寧。喝了幾杯酒,卻依然被窗外的風聲所擾,不能好好休息。只能推開房門,走近院子里,透下氣。高空有雁嘶鳴,其聲也哀,聞之傷心。偶然間發現,鳴叫的大雁於她年少,喝醉那夜的雁何其相似,只是今夜沒有曾經觥籌交錯的宴席,第二天也不會有捲簾人。

黃花落了一地,飄零不堪。枝頭殘留的黃花,也是七零八落,憔悴不已。這樣的黃花還有人願意去摘取嗎?靠著花窗,她一人要守著這凄風苦雨直到夜幕降臨才能睡去嗎?

梧桐瀟瀟,本就傷人。再伴著一直下到了黃昏還未曾停歇下來的細雨。這時候心中的感受,怎是一個愁字能說得清楚的。點點滴滴斷人心腸。

上天讓她集鍾靈秀氣於一身,卻又親手毀了她的一切。


我認為李清照「凄凄慘慘戚戚」的原因,不單單是懷念丈夫趙明誠,更不會為了和張汝舟短暫的三月婚姻,甚至張汝舟可以略去不提。

李清照和趙明誠的感情非常深厚,趙亡後,李清照思念他人之常情。遙想二人新婚幾年,恩愛有加,賭書潑茶,詩詞唱和,共同研究金石藝術,共同的興趣,共同的價值觀讓二人琴瑟和鳴。所以趙亡後,李清照思念之深可以理解。但是這不是唯一原因。趙亡後不久,李清照就趕上金兵南下,為避亂,更為了保護二人畢生的收藏,李清照獨自押運15車寶物,歷盡艱辛。但是不幸的是,中途被盜,這對李清照是一個很大的打擊。況李清照孤身一人,身邊無一親人,又寄居南方,那種對家鄉的思念之情也時時折磨著她,她盼望有朝一日能夠回歸家鄉,能夠重建家園。但是南宋朝廷偏安一隅,不思收復河山,國破家亡的愁緒和對朝廷的不滿憤懣一同壓向李清照。

晚年的她孤苦無依,獨自守著院落,看著滿院黃葉,「凄凄慘慘戚戚」,怎一個愁字了得!


應該不是二次婚姻失敗的寫照,根據陳祖美《李清照評傳》對她的生平考證,從二次婚姻失敗後,她的心已如枯井無波,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金石錄》未了之事上了。

也不是懷念前夫所做。根據《聲聲慢》這首詞的內容,應該說這首詞是她的自傷之詞,而不是一首懷念之詞。

因此,凄凄慘慘戚戚是對自己境遇的寫照。

凄凄,說文解字里本意是雨雲起也的意思,即要下雨時候的環境氛圍的變化,又解為寒風之意

這裡用以形容李清照處境的凄涼,這是對她所處的物理空間的評價,與詞中的「乍暖還寒」、「晚來風急」「黃花堆積」「梧桐細雨」「黃昏」等詞相對照。

慘慘,說文解字解為「毒也」,毒,本義是毒草滋生,後延申有苦痛之意,慘慘應是在凄凄的基礎上的進一步深化。

是對自己所處的情感空間的評價,與詞中的「淡酒」「傷心」「憔悴」「愁」等詞相對應。

戚戚,憂愁憂懼的樣子,說文解字言:「戚、斧也,」又解釋為促迫之意,後又延申為憂的意思。

相對來講,這個字的痛苦程度所帶來的精神創傷就像是利器所傷一樣鮮血淋淋的樣子。

和前二字都有悲傷之意,戚戚的感覺程度更深。這應該是對李清照精神空間的評價。

與詞中的「最難」「怎敵」「誰堪」「怎一個愁字了得」等詞句相對應。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