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戰略忽悠局看來,杜月笙之所以不敢得罪王亞樵,實因兩個人的職業差異。

杜月笙與黃金榮、張嘯林創立三鑫公司,雖然撈了些偏門生意,但畢竟是個生意人,生意人有生意人的規矩要守。

所以,杜月笙的本質還是個生意人。儘管他勢力廣泛,也大有人脈,但這些在以暗殺為生的王亞樵眼中,算個球?

你的專業是賣鴉片、開賭館、開妓院。

他王亞樵的專業就是殺人,還是搞暗殺。

換了你怕不怕?

你說你勢力大,人脈廣。

他王亞樵連蔣介石都敢殺,雖然最後搞了個烏龍,給汪精衛來了三槍。但你以為殺汪精衛簡單嗎?

汪精衛怎麼說也是國民黨二把手啊,蔣介石當初在他面前還是個新兵蛋子呢。

所以,王亞樵連蔣介石、汪精衛都敢殺,不敢殺你杜月笙?

杜月笙在蔣介石面前怕是連個屁都不敢放呀。別說蔣介石,就是蔣介石的公子蔣經國都不給杜月笙面子。

其實,現代也有個類似於王亞樵跟杜月笙的,就是香港的張子強跟李嘉誠呀

李嘉誠在香港錢多人多,張子強也就那麼十來號兄弟,還是說綁就綁了李嘉誠家大公子,勒索10億港幣,李嘉誠也只能乖乖奉上贖金。

錢多人多,絕大部分時候都是很牛的,但真碰上那種不要命還有本事的,還是該盤著就盤著,何必跟他死磕呢,保存自己,任其自生自滅即可,反正這種人也折騰不了太久的。

杜月笙李嘉誠都是超群之人,當然看得很通透。王亞樵與張子強結局也都是差不多,都是死於壯年。

以上就是「戰略忽悠局」的回答,如果您有不同的觀點,歡迎您留言評論,一起探討杜月笙與王亞樵,謝謝。


當然不是不敢,而是沒有必要。

王亞樵在上海以安徽產業工人為基礎,組織工會玩武裝,號稱300把斧頭。

杜月笙這些大佬,已經都是有家有業,面對一群無產者,很頭疼。就如他勸說張嘯林的那些話,王亞樵就只是幾百把斧頭,你全殲了又怎麼樣?只要王亞樵逃脫,再拉500把斧頭的杆子起來,今天殺你一個人,明天在你堂口丟個炸彈,吃虧的還是你張嘯林。


王亞樵被吹過頭了。抗日有功不假,但和杜月笙不在一個級別,就好比你是一個縣長,會屑於與一個百姓爭長短嗎?贏了不光彩,輸了更不光彩,所以最好的態度,就是一笑而過。王亞樵能夠成為著名殺手,也不是二杆子,真正原則性的事情,王亞樵是不敢和杜月笙叫板的,否則他在上海灘一天都呆不下去。比如張學良躲進杜公館,王亞樵嘴上逞強說要殺張,但絕不會傻到衝進杜公館去找死。就這樣,杜月笙大度,王亞樵聰明,二人一起找到了一個和平共處的平衡點。


請把這個《不敢》去掉。不是不敢。而是有沒有必要的原因。有必要的話。先下手為強。這是與兩個人的思維,了解事物的運作程序有關。高智慧與高智慧是。平衡,制約。利用,依附。高手與高手過招。對自己的站位很清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事化無。這是高人的做事風格。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