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是記錄人生履歷的依據之一,也是人生工作軌跡的最好資料,可以說是像身份證、戶口簿那樣,是人生最重要的個人文件,丟失了對自己的損失非常大。

一、個人檔案建立的時間。

一般的個人檔案,從從上學開始就有了電子學籍卡,這就是檔案的開始,有的入團、入黨了,就要開始建書面檔案,到了大學檔案就比較完整了,裡面有個人入大學前的所有資料,包括初、高中學籍卡、每年的考試成績、個人表現鑒定表,履歷表、體檢資料、錄取資料等、到了大學期間,每學期的考試成績表、入團入黨資料、各種榮譽稱號、評先爭優的相關資料、個人表現鑒定等資料、畢業資料等都在裡面,參加工作後,一般也要對檔案資料進行整理更新,包括進入單位的報道資料、履歷表、單位表現情況、考核情況、獎罰情況等方面的資料。檔案資料的收集是一個動態的過程,隨時都要進行清理和更新。

二、檔案的用途。

對於不同的人群,檔案有不同的用途。如果你是一般的進城務工農民,之前的檔案用處不大,如果一般的城市居民,檔案也沒什麼用,但是如果是公職人員,檔案就非常重要了。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種用途。

第一,工作調動。工作調動時,接收單位調查了解的重點首先就是查看個人檔案,如果檔案中有污點的,表現不好的,接收單位可能就要考慮要不要這個人。

第二,人才招聘。很多正規的招聘單位,特別是大型的國有企業、事業單位,在通過考試、複試、面試等環節後,都要看個人檔案,如果前面幾個環節都不錯,但是個人檔案記載有個人污點,也有可能不會錄取,沒有檔案的更不會錄取。

第三,職務升遷。現在在機關事業單位、國有大中型企業,只要是幹部升遷,檔案核查是必須的程序,檔案有問題的可以暫緩升遷,這對個人前途相當不利。

第四,辦理退休。現在社保部門辦理退休,都要通過檔案了解退休年齡是否真實、工作經歷是否屬實,特別是機關事業單位人員、享受視為繳費工齡的人員,檔案尤其重要。

三、檔案管理和轉移。

檔案一般都是有所在單位的組織人事部門管理,人走檔案跟著走,嚴禁人檔分離。但是現在很多剛出校門的大學生不重視個人檔案的管理,導致人檔分離的現象非常普遍,需要時再去找才發現已經丟失。有幾點小經驗供大家分享吧。一是人走檔案隨轉。就是到新單位報道後,要提請單位去調檔;二是如果該單位沒有檔案管理許可權的,可放在轄區的人才交流中心免費保管;三是對自己有用的資料,隨時交給人才交流中心檔案管理人員,提醒裝入個人檔案;四是經常過問檔案情況,每跳槽一次,都不要忘了個人檔案。

四、檔案丟失了怎麼辦?

個人檔案丟失了,要及時向現單位的組織人事部門報告,由所在單位的組織人事部門派出專人去原單位調查了解情況,從源頭查起,現在很多單位部門都有電子檔案,可以從

電子檔案中查找部分內容,重新製作一個個人檔案副本,沒有原始依據的,可以通過單位檔案的記載等進行複製,加蓋鮮章,重新裝入個人檔案,或是到當地的檔案館查單位檔案,也能恢復部分內容。

總之個人檔案丟失,對個人是一個非常大的損失,既有精神上、事業上的損失,也有物質上的損失,必須引起個人高度重視。


這個問題見多了!企業在嗎?不在了!社保有賬號嗎?沒有!九二年離開企業了吧?離開!如果社保有賬戶或者《職工養老保險手冊》及社保卡證明你九二年後在職!。。


檔案法有規定。誰丟失誰承擔法律責任


人民法院起訴,責成原單位補充完善檔案 依據判決書去社保補辦。


原單位要負責任的。


原來負責檔案的人早就掛了,別人都不知道你找誰去,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