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03877_327544680727745_2338805390700102762_n  

看來這是個有趣的展

失戀博物館 也有 分手博物館

一個使用「分手」一個使用「失戀」,雖說看來都是承接愛情死亡後的「標本展」,但其姿態頗令人玩味兒。

 

「分手」是動詞,「失戀」也是動詞

我們會說:我分手了,甚至我被分手了

我們也會說:我失戀了

但我們不會說:我被失戀了

 

這樣說來,「分手」這動詞比較平權,可以被動,可以主動;

說「分手」的同時還保留主動跟被動的姿態,在愛情這一役戰敗後,無論傷再重,還未全盤輸掉冷靜自持與前進的動力

 

「失戀」就比較慘,「失戀」天生是被動語態,永遠是被放棄的那一方。

所以我們不會說「我被失戀了」,因為一但說失戀,大家都會假設說話的人就是「被分手」的那方了。

 

嗚嗚嗚~

原來「失戀」比「分手」更為哀傷......so sad......

原來,我們,我們在選擇說出自己感情狀態時,就已經下意識地知道,自己在這段關係裡是放棄者還是被放棄者...

這些事情,是原本的我們就知道的嗎?

還是我們的心總比我們的腦更早知道這件事呢?

 

那,下次你會怎麼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