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店大坪林的劉氏,主要有兩個系統-珊屏與洪都,其中,珊屏劉氏曾為大坪林地區首屈一指的大家族。大坪林的珊屏劉氏,主要是以珊屏第十世祖、劉氏第157代的劉世棠的派下子孫為大宗。約在清乾隆15年(1750年),珊屏原鄉鬧旱災、遭土匪搶劫,以及不時有老虎出沒攻擊居民,使得生活困苦。為求生活,珊屏的部分宗親便四處打聽可供謀生的外地。這時,有些渡台的鄉親,返鄉回報台灣是個好地方,易於發展,這使得劉世棠決定讓四個兒子-劉秉洲、劉秉霢、劉秉經,以及劉秉盛來台發展。當時,他們是先到泉州,再從泉州搭帆船渡台,並從淡水港上岸。

上岸後,因淡水與艋舺都已經沒有可開墾的地方了,便四處打聽可落腳的地方。爾後,經高人指點,便前往景美十五份拓墾。十五份一帶,當時人少,有利開墾,且可藉景美溪阻擋泰雅原住民的攻擊,可說是一處理想的開墾之地。由於十五份是丘陵地形,適合種茶,他們便將原鄉帶來的茶子,種植於當地。此外,另也種植稻作、甘藷,以及蔬果等作物。經過數年的努力,在清乾隆24年(1759年)時,兄弟們已有一番成就,這時長子-秉洲便返回原鄉,與父母商議,希望將其接來台灣侍奉。然而,好景不常,在回鄉途中,不幸染病過世,而由宗親帶回原鄉安葬。清乾隆30年(1765),正逢清廷開放眷屬渡台(於清乾隆25年,1760年開放),次子-秉霢返鄉希望能將兩老接來台灣,但當時世棠公因生重病,無法成行。隔年,世棠公病逝,世棠媽便跟隨秉霢來台,定居十五份,直至過世(於清乾隆37年逝世,1772年)。

約在1795年至1800年之間,排行四子的劉秉盛,因茶葉生意經營有成,且相傳早在吳沙進入宜蘭前,就已前往宜蘭置產,而累積了一筆相當可觀的財富。這時便大量雇用勞夫開墾大坪林、拳頭母山,以及北宜路等山區,成為當地劉氏的代表,其派下子孫從清末至日據時期,均有一番成就(如:曾孫劉廷達管理大坪林圳、劉廷玉參與中法戰爭、劉廷藩任大坪林庄長,以及劉軟綢任文山郡末代郡守、臺北州協議會議員等)。過去,秉盛公的祖厝、家廟,以及多數派下子孫,均住大坪林十四張。當地在1980年代時,劃為農業保留區,約在2011年,當地因為捷運環狀線興建與區段徵收等因素,使得聚落的原有樣貌全數消失。

當然,除了劉世棠派下的子孫以外,其堂兄劉世仲(為劉世棠的親兄弟過繼)之孫-劉祥橇也於清嘉慶年間,從珊屏渡海來台,定居溪仔口。有橇生一子-聞夫,聞夫又傳兩子-敦詩、祖班(外姓收養)。其中,次子祖班於清光緒年間,前往大坪林二十張定居、起建大宅。因此,現今住在大坪林的珊屏劉氏,是以世棠四房、世仲一房的子孫為主,共有五大房。

這支對新店大坪林開發有影響力的家族,遷台前的故事,就是從福建省泉州市安溪縣長坑鄉珊屏村(原稱福建省泉州府安溪縣金田鄉還一里鵬嶺坊珊屏堡小門厝)開始。「珊屏」,原名「山坪」,意指山上的坡地。明永樂19年(1421年),原居住在久鳴村的劉氏第148代-勝源公,因為家鄉的腹地狹小,無法容納過多的人口,而選擇往外遷徙,輾轉來到位處海拔1000公尺的珊屏開基,是為珊屏一世祖。這個屬於高山的區域,土質為紅土,偏鹼性,適合種茶。又因位處高山,儘管夏天炎熱,但冬天到來後,當地隨即下雪,凍死許多依附在茶樹上的蟲仔,使得宗親們不用噴藥,即可種出品質優良,且無毒的茶葉。因此,珊屏的劉氏族人,世代以種茶為業。至今,仍留在珊屏的劉氏族人,仍以種茶為業。當地現今的聚落景觀,這兩百年下來,並無太大變化,與勝源公入墾時的樣貌一致。

2017年8月4日,劉氏宗親會在抵達廈門後,隨即搭車前往珊屏祭祖。

 

DSC04254.JPG

由於路途遙遠,抵達廈門時,已接近傍晚。當時,我們是從珊屏村的入口,走去位於上方的大宗祠(抵達時,宗親們放了一長串鞭炮歡迎)。

 

DSC04256.JPG

當地的居民不只種茶,也有種植葉菜類植物,而當地仍保有多間土角厝。

 

DSC04257.JPG

整齊的地瓜葉田,與遠方的高山,構成一幅美麗的風景畫。

 

DSC04258.JPG

當地的兩層樓透天厝。據導覽老師說,不只珊屏,整個安溪地區的宗親若要蓋這種兩層樓的房子,都要花三年以上的時間。這個原因,乃是因為外出打拼的年輕人,每年所賺的錢有限,所以他們都是每年先拿一部份的錢蓋一部份,並花三年的時間,才能蓋完。

 

DSC04260.JPG

有的房子經過整修,為一棟華麗的翹脊厝。

 

DSC04261.JPG

由上往下看,珊屏聚落與周遭的茶山盡收眼底。

 

DSC04263.JPG

當天,因為有先知會當地的劉氏宗親,他們便熱烈歡迎,如綁布條、放鞭炮。村裡的孩子,一看到許多外地人前來,也好奇的上前觀看。

 

DSC04262.JPG

在宗祠旁邊,另有一座供奉三國名將-趙子龍的小廟。為何選擇供奉趙子龍,目前已無確切說法,或許這與他們為三國蜀昭烈帝-劉備的後裔有關(趙子龍曾保護劉備的兒子-劉禪,是劉備的忠臣,因此有守護劉氏子孫的意義)。

 

DSC04264.JPG

這座小廟明為「前崙宮」,與台灣鄉村常見的土地公廟類似。

 

DSC04265.JPG

廟裡供奉的趙子龍像,外貌與台灣常見的神明,如開漳聖王、保生大帝,或是土地公類似。

 

DSC04266.JPG

廟裡的籤詩,並非像台灣一樣,是用紙籤,而是不能拿取的鐵板籤。這或許與早期物資取得不易有關。

 

DSC04267.JPG

珊屏的劉氏大宗祠旁,正在進行鋸木工程,所以上方搭起了一塊黑布遮棚。珊屏劉氏宗祠創建於明景泰二年(1451年),開基祖為劉勝源,最近的一次整修,是在1999年。

 

DSC04268.JPG

進到宗祠的台灣劉氏宗親,會四處看看,並拿起相機拍照。

 

DSC04270.JPG

珊屏宗親歡迎宗親會的布條,懸掛在宗祠的左側外牆。

 

DSC04271.JPG

祭祖儀式開始時,所有的台灣劉氏宗親,站在祖宗牌位前上香、鞠躬。

 

DSC04272.JPG

珊屏劉氏的宗祠,所供奉的一世祖為劉勝源,其入墾後,共歷經了十世,後人才往外地發展。

 

DSC04273.JPG

子孫們在宗祠內,合影留念。

 

DSC03030.jpg

在宗祠的四周,懸掛著四塊匾額,這是後來的子孫,因獲得功名所懸掛。

 

DSC03032.jpg

乾隆45年(1789年),文魁-劉煥宗,其獲得的官名是「福建學政敕授修職郎特授閩清縣教諭」。

 

DSC03031.jpg

乾隆18年(1753年),舉人-劉弘文,其獲得植隸州州司馬。

 

DSC03034.jpg

三世明經,父子孫三代皆獲得功名。

 

DSC03035.jpg

乾隆45年進士-劉六鱉。

 

DSC04275.JPG

宗祠外的鋸木工程。

 

DSC04283.JPG

珊屏村內的茶園,看起來整齊一致。

 

DSC04286.JPG

在趙子龍廟附近,另有一棵百年神木。仔細近看,這棵百年神木中心是空的。

 

DSC03047.jpg

繼續來到位於聚落中間的古厝-陽中居。這間古厝即是昔日劉世棠與劉世仲的居所,其開基祖為劉懋麟(珊屏劉氏第七世)。

陽中居的厝名由來,是指面對著陽光,沐浴在陽光之中的房子。過去,在劉氏四兄弟將母親接來台灣後,這間房子便逐漸荒廢。後代為了維護先人曾住過的房子,便在台灣選了一位發展不順的子孫,花錢請他回來陽中居居住,並順便整理與維護祖厝。這位返鄉的子孫,究竟是誰?雖然台灣的宗親從現任的屋主口中得知,他的祖先的確是從台灣回來的,但他並無留下任何有形的資料(如戶籍謄本、族譜,以及先人墓等),可供證明,而讓陽中居的維護過程,成了難解之謎(從輩分來推,這位子孫應是珊屏第13世,160代的夫字行子孫,他約是在清道光年間返鄉)。

 

DSC03042.jpg

陽中居目前是一棟兩層樓的傳統磚瓦建築。

 

DSC03043.jpg

二樓的公廳,並無供奉祖先牌位。

 

DSC03044.jpg

入口的屋瓦,仍維持原有樣貌。

 

DSC03046.jpg

現任屋主有在屋子上,加裝屬現代裝潢的窗戶。

 

DSC04289-min.JPG

陽中居全景,從對面屋子的屋頂俯瞰發現,它是一棟擁有三進建築的四合院。陽中居,在珊屏原鄉,為一棟老厝的名字,當子孫移居台灣後,他們又稱為「陽中房」。

移居台灣的珊屏劉氏,目前依據宗親們做的資料,共有劉玄真(第二世)、劉乾旭(第三世,其第11世、12世移居台灣,第13是移居彰化花壇)、劉國夫(移居新店屈尺),陽中房,以及長垵房等。其中,陽中房與長垵房的始祖,分別為珊屏第六世祖-劉高緒的三子-劉懋麟與次子-劉懋履。

劉高緒共生有五子:劉懋珩、劉懋履、劉懋麟、劉懋敬,以及劉懋顒。劉高緒的五子,由於長子、四子,以及五子無後,所以有後的兩房又稱「五房二」。「五房二」中的劉懋履,因為死後葬於珊屏長垵,所以派下子孫自稱「長垵房」;劉懋麟的居所,即是陽中居,所以他的後人又稱為「陽中房」。移居大坪林的劉氏五房,即是陽中房(見下表)。

 

珊屏劉氏 第四至第十三世祖.jpg

陽中房:世棠、世仲公世系

                                                         

DSC03048.jpg

劉肇蓮、劉世棠,以及劉世仲的墓,位於珊屏村外的山坡下。墓園四周,也種滿了茶樹。

 

DSC03049.jpg

劉氏的墓葬,已改建為家族墓的形式。

 

DSC03050.jpg

這座家族墓,有別於台灣常見的磁磚建材,而是以石塊堆砌而成。

 

DSC03051.jpg

由墓碑來看,這座墓是在1992年修建。

 

DSC03052.jpg

由墓的位置往外看,外面的聚落與山鑾,一覽無疑。這是一處風水極佳之地。

 

DSC03056.jpg

回程途中,發現附近的山坡,正有居民在收割茶葉。

 

DSC03057.jpg

有的茶園,苗株才剛種下不久,且有一、兩座墓點綴在其中。將自己的親人墓,葬於茶園中,即是生活於山中的居民的特有習慣。當這些墾民渡台後,也將這樣的習慣帶到台灣。

 

珊屏劉氏的子孫,自渡台前,是過著種茶為業的生活,在移居台灣後,初期雖也是種茶,但隨著台灣的產業結構改變,至今他們已不種茶,而轉從事工商業。隨著先人的努力,後代子孫在清末至日據時期,均有一番成就。過去,在整個新店大坪林地區,有四分之一的土地均為劉氏所有,由此可看出整個家族的勢力。然而,戰後,或許因政府政策,或許因子孫生活碰到困境,原有的家族財產,逐漸被政府徵收與賣予他人。

猶記得幾年前當大坪林十四張農業保留區展開重劃時,當地的劉氏古厝群面臨拆除的危機,甚至曾有許多文化人士也批評市府破壞了地方文化資產。只是,在龐大的劉氏子孫中,有絕大多數的成員,都選擇放棄保存,而傾向開發。因此,當整個宗族內部的意見出現分歧,且有權決定的人,選擇放棄,先人的祖厝自然也跟著消失。爾後,在劉氏宗親會的劉啟群會長與一位宗親的努力下,雖然劉氏的兩棟房子與宗祠得以保存,但須拆遷重組,而非原地保留。這或許是發展快速的台灣,須面對的結果。當都市化的政策展開,拆遷的現實問題,即浮上檯面,往往這都成了所謂的「不願面對的真相」。

相對於台灣劉氏祖厝的消逝,位於原鄉珊屏的聚落與祖厝,就顯得相當珍貴,甚至,他也成為部分台灣的劉氏子孫們的懷舊之處。在此,他們得以找到先人的生活模式,甚至小時候生活的經歷。或許,這才是珊屏原鄉的迷人之處,至少對台灣的劉氏子孫來說,他們不單是尋根,而得以緬懷過去。此外,藉著回鄉,也能讓守護文化與渴求利益的兩派子孫暫時和平共處。畢竟,面對地處偏遠,無開發衝突的珊屏,台灣子孫的應對、處理模式,並不會與台灣的情況一致。

 

參考資料:

夏聖禮(2003)。咱兜在十四張-記大坪林劉氏家族。新北:街頭巷尾文史紀錄工作室。

劉建輝、劉新木總編篡(2004)。彭城堂 劉氏族譜。新北:劉毅齋祭祀公業(未出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