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攝圖網

4月16日,中國央行公開市場今日進行4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無逆回購到期,結束長達18個工作日的公開市場操作“靜默期”。

日前,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2019年第一季度(總第84次)例會在京召開。與去年四季度例會相比,此次例會關於貨幣政策的表述有所調整,“把好貨幣供給總閘門”的提法重新出現。

會議分析了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會議認爲,當前我國經濟呈現健康發展,經濟增長保持韌性,增長動力加快轉換。人民幣匯率總體穩定,金融市場預期改善,應對外部衝擊的能力增強。穩健的貨幣政策體現了逆週期調節的要求,宏觀槓桿率趨於穩定,金融風險防控成效顯現,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質量和效率逐步提升。國內經濟金融領域的結構調整出現積極變化,但仍存在一些深層次問題和突出矛盾;國際經濟金融形勢錯綜複雜,不確定性仍然較多。

會議指出,要繼續密切關注國際國內經濟金融形勢的邊際變化,增強憂患意識,保持戰略定力,堅持逆週期調節,進一步加強貨幣、財政與其他政策之間的協調,適時預調微調,注重在穩增長的基礎上防風險。

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鬆緊適度,把好貨幣供給總閘門,不搞“大水漫灌”,同時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廣義貨幣M2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要與國內生產總值名義增速相匹配。繼續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健全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政策雙支柱調控框架,穩妥推進利率等關鍵領域改革,進一步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渠道。按照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要求,以金融體系結構調整優化爲重點,優化融資結構和信貸結構,努力做到金融對民營企業的支持與民營企業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相適應。綜合施策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質效,改進小微企業和“三農”金融服務,推動穩健貨幣政策、增強微觀主體活力和發揮資本市場功能之間形成三角良性循環,促進國民經濟整體良性循環。進一步擴大金融高水平雙向開放,提高開放條件下經濟金融管理能力和防控風險能力,提高參與國際金融治理能力。

會議強調,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政府工作報告精神,繼續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着力激發微觀主體活力,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進一步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在利率、匯率和國際收支等之間保持平衡,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穩定市場預期,打好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金融時報、新浪財經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