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爭議回顧

最近幾天,雲南白藥牙膏添加氨甲環酸一事引發廣泛關注和爭議。

先是微頭條用戶「科普醫生博雅」發文稱,去超市買牙膏,偶然發現雲南白藥等中草藥牙膏的成分表中含有「氨甲環酸」,該葯是血液科的常用止血藥,也是處方葯。

作者疑問「這種牙膏的止血作用成分,到底是中草藥還是止血處方葯?」

話題引髮網民議論,「難道雲南白藥牙膏是中藥負責宣傳,西藥負責效果?」

10月22日凌晨,不知道何種原因,「科普醫生博雅」刪除上述文章,並發布《關於某中草藥牙膏添加處方葯「氨甲環酸」補充說明》,表示「一時激憤有些話可能偏激了一些,措辭不夠嚴謹,希望各位朋友批評指正。」

博雅說:

「後來有專業人士(化妝品配方師)告訴我說,氨甲環酸是可以添加在化妝品里的,牙膏里也可以加,但具體應該加多少劑量不確定,經口腔吸收後對人體有多大影響也不確定,是我這個臨床醫生孤陋寡聞了,特此向被嚇到的朋友致歉。」

「關於這種牙膏的止血作用的成分,到底是中草藥還是止血處方葯,我還無從得知,靜待官方回復。」

晚間,雲南白藥集團回應媒體詢問時稱:

「我們沒有欺騙消費者的意思,如果欺騙消費者,它上面肯定不會標這個成分。它裡面主要是含有雲南白藥的藥物活性成分,來幫助減輕牙齦問題。」

10月23日上午,雲南白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官方說明,稱雲南白藥牙膏所用成分均符合國家規定和國際的相關通用規定,無違法添加成分,更未使用禁用成分;且稱,氨甲環酸是廣泛運用於功效牙膏中的一種常用成分,目前國內外多種功效牙膏都使用了此成分。

不過這份官方說明中,並沒有提到氨甲環酸的劑量、具體作用等內容。

下午,雲南白藥在官網發出《關於媒體就雲南白藥牙膏含有氨甲環酸成分報道的自願性信息披露公告》,稱:個別人員對雲南白藥牙膏存在過度解讀、歪曲事實、甚至惡意引導的情況,已對公司造成損害。對於沒有科學依據,違法造謠中傷雲南白藥牙膏的信息製造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保護自身的合法權利。

10月24日中國口腔清潔護理用品工業協會在其官網發為雲南白藥站台,稱氨甲環酸不是牙膏原料禁限用物質,1962年日本即開始生產含氨甲環酸的牙膏。為確保使用原料安全,協會要求企業在產品研發階段綜合考慮暴露量、作用部位、攝入途徑等方面,對產品安全風險進行評估,通過安全評估方允許產品上市。

就在大家以為事情暫告一段落的時候,10月25日上午,湖南長沙一消費者將雲南白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雲南白藥集團)告上了法院。長沙市開福區人民法院正式受理了該起訴。

起訴的消費者名叫劉高,是長沙一名職業律師。由於牙齦偶爾有出血現象,他使用雲南白藥牙膏多年,是該品牌牙膏的忠實粉絲。而選擇雲南白藥,就是因為雲南白藥牙膏在廣告中宣傳的「富含雲南白藥活性成分,護齦潔齒、強健口腔……」

10月23日,劉高看到雲南白藥集團關於氨甲環酸成分報道的信息披露公告。他認為,雲南白藥集團通過大量宣傳牙膏中富含雲南白藥活性成分,將公眾對雲南白藥止血功效優良的品牌認知嫁接到雲南白藥牙膏上,讓包括自己在內的廣大消費者,長期以來均誤以為是牙膏內的中藥成分雲南白藥起到了減輕牙齦出血的作用,從而一直購買消費,未曾想所謂的「雲南白藥活性成分」難覓蹤影,反而是其中添加的西藥成分氨甲環酸在起作用。

劉高認為,雲南白藥集團的虛假宣傳及違法添加處方葯的行為,侵害了自己及全國廣大消費者的知情權、安全權等消費者合法權益。據此,劉高將雲南白藥集團和銷售牙膏的大藥房告上法院。

二 算賬

2018年的半年報顯示,雲南白藥主要有藥品、健康品、中藥資源和醫藥商業四大業務。截至今年5月,雲南白藥牙膏市場份額為18.1%,在國內品牌中排名第二,同比增幅11%。

雲南白藥與同行相比,銷售費用相當驚人,市場亞軍地位要靠超額營銷維持。

2014年銷售費用24.3億,2015年增長到27.1億,2016年為28.4億,2017年大增至36.84億,增長率為29.68%,超出了營業收入的增幅。

與之對比,雲南白藥的研發投入幾乎可以忽略。2017年研發投入8403萬元,占營收比例為0.35%。今年上半年研發投入為5252萬,占營收0.4%。

與其同時,按照相關規定,上市企業的審計報告要公布各種資金的分項進出情況。我們統計了10年來的雲南白藥集團的審計報告,獲得了一組雲南白藥每年拿到的政府資金數據。

本文主要討論雲南白藥牙膏的中醫藥和止血問題,所以我們排除那些「普通」企業也會獲得的政府資助,如基礎設施建設資金和一般的工商獎勵資金。剩下的資金,分別屬於科研補助和傳統醫藥項目補助。

數據顯示,2008年至2017年,雲南白藥集團平均每年從政府拿到4742萬的補助,高的年份甚至有七八千萬。詳細列表如下:

雲南白藥10年來獲得的政府補助金額,近年來穩定在七八千萬的水平
近年來的補貼項目,和傳統醫藥相關的項目越來越多
政府補貼中用於科研項目和傳統醫藥的金額
用於科研項目和傳統醫藥項目占政府補助的比例

三 反思

雲南白藥已經不是第一次因配方惹上糾紛了。2009年和2013年,雲南白藥曾先後兩次因配方問題被律師起訴,原因是「沒有在說明書中標明藥物成分,侵犯了患者和醫務人員的知情權,未盡到警示義務」。2014年,河南湛河工商局以雲南白藥生產銷售的雲南白藥牙膏利用產品包裝對商品性能作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為由作出處罰。雲南白藥則將工商局告上法庭,最終法院撤銷了工商局作出的處罰決定。

而我們在超市中可以看到,雲南白藥牙膏要遠高於同類產品。像前述律師購買的雲南白藥薄荷清爽型牙膏一支價格為26.8元。

按常理說,作為(工商局定性的)化妝品,摻入一些副作用比較明確的藥物添加劑,只要不遮掩成分,不誤導消費者,並不是很嚴重的問題。至於價格高,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願打願挨,別人也管不著。然而,在宣傳上,雲南白藥牙膏從來是以自己的治療效果做主要賣點,從而在較高的價格上依然有很大的市場佔有率。這顯然不是化妝品的營銷方式。只要雲南白藥牙膏不放棄自己作為「傳統藥品」的額外利潤,恐怕年年都會有類似的法律糾紛。

更值得討論的是,作為一種國家特許配方保密的傳統醫藥,原料卻包括非常明確的西藥止血成分,稍有邏輯,就知道這意味著很難鑒定「秘方」的止血效果。到底「雲南白藥活性成分」的止血效果有多好,完全是無從測定的數據。

然而這不耽誤雲南白藥牙膏用治療牙齦出血的名頭賺錢。

最後,前面的數據顯示,雲南白藥集團每年的研發費用低的可憐,還不到廣告費用零頭的零頭。而且就這麼一點費用,大多數還是由國家補貼支付。那麼,既然國家出了錢,還指明了讓你研究傳統醫術,你拿出來的東西還是「秘方」摻西藥,是不是應該給消費者,給納稅人一個明確的交待?

四 中西藥問題

每次雲南白藥遇到法律糾紛,替企業辯護的一方總是能成功地轉移話題,把「秘方是不是騙人」的爭論變成「你們是不是要毀掉中醫」。然而,作為一種採集自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的「秘葯」,雲南白藥開發其實和中醫、和傳統都沒什麼大關係——設計配方時沒有考慮陰陽五行屬性,確定成分的時間也不是古代,而是上世紀的1914年。最多只能說這是依據經驗主義的「(少數)民族醫藥」,藉助民國戰亂和雲南軍閥的擴張迅速擴大市場,最終在解放前夕成為一種「文化」。

當然,不是傳統,不是中醫,也可以有保護價值。但是,既然拿到了配方保密的特權,拿到了國家補貼的科研資金,雲南白藥集團就有義務說明自己的貢獻,證明治療效果的確明顯超出普通藥品。現在白葯摻西藥賣,被質疑的時候不是公開做實驗,而是說自己是化妝品無需檢測。這好比運動員參加比賽卻拒絕興奮劑檢測,還說自己其實是演員,你們管不著我——就算你是國家一級演員,比賽規矩也不能按演藝圈的來吧!更何況國家還給你發工資呢,就給大家看這麼一份述職報告?

(完)

相關內容:

如何評價衛計委公益熱線官方微博發貼:過節不值得買阿膠??

www.zhihu.com圖標文科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www.zhihu.com
圖標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