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粗看來硬體參數漂亮,不同配置商品價格區間拉開距離遠,橫跨2899-4999,基本涵蓋了5000元以內所有友商旗艦機競品,而且最低配性價比極高,至於高配後兩款,聯想客服表示並不支持5g,5g版本要5.17上市。另外,目前只支持18w快充的手機配備27w充電器我實在是看不懂 ,為了營銷?總之,z6pro只是遠看看起來很美。

近看缺點:沒有紅外遙控,nfc和無線充電,話說我個人對無線充電比較無感,現在的無線充還不夠實用,但是前兩者其實該有的。大猩猩玻璃是五代的(配備第六代大猩猩玻璃的手機去年下半年就有了),和紅米note7同款;4800w主攝是三星GM1(下圖出處見該圖水印),也就是賣999的紅米note7同款攝像頭。哦對了,Nokia家賣2199的X71(挖孔屏,處理器驍龍660,6+64G版)的主攝也是這款,再聯繫下前一陣的內存降價和降稅,似乎價格低也更有理由了呢。

另外我還擔心系統優化,品控,和產能。

2016年曾經買過一台聯想手機,用了一年就不行了。所以持觀望態度吧,三個月後再看看用戶評價和銷售情況。

現在雖然還不是蓋棺定論隨便寫的時候,但是微博上已經儼然一片聲討聲了,不是很看好未來的銷量。

順便誇一下常程,每天早上五點多發微博和粉絲互動,雷打不動 。我曾經在新手機宣傳的微博評論區反饋過曾經不好的手機體驗,人家也沒刪評論,也沒有水軍控評,也沒反駁,仍然禮貌問好。

順便再補充一條,常程先生在介紹攝像效果時用了「迄今為止全宇宙最好的攝像系統」對自己家產品進行評價,這裡的「最」字要圈起來劃重點,期中和期末廣告法小測驗都要考的。


補充一下:已經石錘,聯想z6pro,攝像頭是三星gm1,快充是18w,屏幕蓋板玻璃是大猩猩第三代,天線是2x2的,那麼想要買聯想還是掂量掂量吧!

表面配置很不錯,價格也很剛,營銷也很牛逼。

但是一億像素,宇宙最強拍照的宣傳是有點過了。

發布會總感覺有些不對勁。

4800w沒註明廠商,到底是三星gm1,還是索尼586?(石錘gm1)

第六代屏下指紋,匯頂的還是其他品牌的?畢竟這個代數是隨便命名的,如果不是匯頂,那麼 。。。

畢竟聯想是有跳過代數命名的先例的,zuk是直接調到zuk10的,都沒有聽說過6789 。

聽說充電閹割(對懷疑這個猜測也同樣存疑),坐等測評。(石錘閹割了)

宣傳滿血版855,殘血版誰用過 ?(只有聯想z5pro GT? ?(????))

單揚聲器吹杜比全景聲emmm

耳機孔真心好評

4000電池雖然8.65mm厚但是還是勉強好評

感覺聯想學到了當年樂視巔峰時候的精髓,

冷靜一下,等後續測評,感覺聯想這波可能水深,雖然這價格確實很香,但是別別營銷帶著走,最好自己需要什麼樣的產品 還有,常程真是個營銷集大成者(行吧,感覺水確實很深)


驍龍855,標配6+128,四攝,4000毫安,27w快充,有液冷,5g加持,配置比米酒高,價格2899還便宜100,我也是個米粉,但我還是覺得這手機挺nb的,都想吃小米的蛋糕


在三星A60元氣版發布的時候我說:

三星A60元氣版定價1499說明:性價比的唯一來源是市場競爭,而非企業良心!

現在聯想Z6pro發布了,又是一台極致性價比的產品,如果按照小米的說法,「感動人心,價格厚道」是為良心企業,那麼三星和聯想這次也是化身「良心企業」了。

性價比的唯一來源是市場競爭力,而非企業良心,所以聯想Z6pro的定價是理所當然的事情,至於其緣由,借用小米財報里的一句話來解釋,是相當恰當的:

我們將選擇性地優先考慮更高增長而非毛利率,以獲得關鍵產品的市場份額,一句話將聯想Z6pro的定價解釋清楚。

那麼這款產品本身如何呢?

它主攝是GM1、它沒有NFC,它沒有無線充電……

但是它有4000mah大電池,而這恰恰是小米9身上最大的短板,Z6pro的定價明顯是沖著小米9去的,8+128定價2999,比小米9便宜300,這對於極致性價比黨來說,會是極大的誘惑。

聯想自2018年回歸手機行業,以低端機起家,並且在18年末推出了所謂的Z5pro GT版本,搭載驍龍855,那款手機幾乎成了笑話,當然,聯想自己也知道它幾乎是個笑話,因為它本來就是為了 博君一笑的。

但老實說,我沒想到一台成熟的聯想的旗艦機會這麼塊到來,這對於聯想來說,殊為不易。

驍龍855、27w快充,DC調光,四攝,且第四顆鏡頭是專門為視頻準備的單位像素2.9um 200w像素的鏡頭,支持光學防抖,對的,聯想的第四顆鏡頭是200w像素,但與一般的200萬像素cmos不一樣,這款鏡頭第一次出現是在NEX雙屏版本上。

GM1是不如imx586,但這款cmos本身並不差,在當初紅米note7和榮耀V20爭論的時候我說過他們的區別,一個是4800w像素輸出,一個是單幀HDR,目前來看,小米9的4800w像素輸出模式一塌糊塗,單幀HDR也未見成效,所以說小米9把imx586用成了GM1雖然有點過了,但這兩顆cmos的區別的確不大。

有人說GM1都用在了999的紅米note7上,可你咋不說imx586用在了1599的紅米note7pro身上呢?

旗艦soc、高素質屏幕、大電池、27w快充、良好的散熱設計、4攝,且有一顆專門為視頻優化的鏡頭,支持2.39cm微距,激光對焦,3200w像素前置相機,以及8.65mm厚度,185g重量,屏下指紋識別,以及,耳機孔。

很多人會覺得8.65mm是不是太厚了,我長期使用過P20pro、iQOO和X27,很顯然,厚度從來不是制約我們選擇手機的根本,除了在看參數表的時候。

所以聯想的狀態很顯然了,Z6pro在某些地方不如小米9全面,但卻也肉眼可見地補齊了小米9的短板,尤其是大電池和耳機孔,這對於遊戲黨來說,是致命的誘惑。

我們並不能說Z6pro比小米9更值得購買,雖然它的8+128的主流配置比小米9便宜了300塊錢。

但Z6pro在我看來,至少是合格的極致性價比旗艦機,它是目前聯想所需要的,也是目前的聯想可以做到的樣子了。

小米在2019年宣布分割小米和紅米,並開始追求小米品牌的溢價,可當小米花大力氣去將極致性價比的概念植入到自己主流用戶群的心目中的時候,溢價?談何容易。

只要小米敢溢價,那麼瞄著極致性價比的小米的核心用戶群將很快被挖牆角吧?當年的魅藍如此,樂視如此,而今的iQOO和聯想Z6pro同樣如此。

當然,對於Z6pro來說,產品合格只是第一步,對於這款產品來說,最關鍵的還是供貨,如果在初期兩個月其備貨量不能達到一定的水平,那麼其結局會和魅族16一樣,初期叫好,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另一個有意思的話題,幾乎所有的主打極致性價比旗號的產品。最後都因為供貨而經營慘淡,倒是為知友們所唾棄的高價低配的「智商稅」們,卻總能夠取得極佳的市場表現而蒸蒸日上,這到底是市場出了問題,還是發燒友的認知出了問題?到底是「這屆消費者不行」,還是我們在評價產品的時候,需要開拓自己的視野,去正確認識這個世界呢?


是很好,但我不想每天看到手機的時候就想起「美帝良心想」這幾個字,想起我會因為一點點實惠就去買一個自己鄙視的品牌,我不能讓自己看不起自己,所以這輩子都不會買聯想的任何東西。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