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億元差價難解 中俄天然氣談判拉鋸戰陷入膠著www.eastmoney.com2011年06月21日 00:1121世紀經濟報道

手機免費訪問 eastmoney.cn|字體:大中小|

我有話說

查看評論(0)

  長達10年的中俄能源談判再一次止步於天然氣價格的定奪上,由於雙方價格分歧較大,最終無法按計劃如期簽訂協議。

  按照此前談判結果,俄中兩國準備簽訂30年天然氣供應合同,每年俄羅斯向中國供應68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目前,雙方談判卡在報價上,俄羅斯開出300美元/千立方米的高價,而代表中國談判的中石油即使已做出讓步,也只能接受最高250美元/千立方米的價格。

  • 莫慌!此次主力仍然在假摔? 套牢的股票很可能有救了!
  • 3月股市很可能發生巨變? 拉鋸戰背後暗藏的資金動向!
  •   也就是說,按30年合同量算,如果中國接受俄羅斯提出的價格,那麼中國將得多支付高達1020億美元的購氣款。

      業內人士分析,中俄兩國在能源領域合作「前景光明,但道路曲折」。尤其在天然氣的談判上,中俄雙方的拉鋸戰將會持續。

      「目前國內的天然氣供應量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雖然我國的頁岩氣儲量非常可觀,甚至還超過了俄羅斯,但由於受技術、工藝等方面的制約,未來很長時間內還是需要依賴進口氣源。」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一名專家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說。

      千億差價難解

      中俄雙方就天然氣合作的多次會晤中,雖然兩國領導人都希望儘快簽署合同,但價格差價一直是阻礙兩國打破僵局的關鍵所在。

      「主要就是價格,如果我們接受了俄羅斯報出的價格,我們在國內市場肯定要承擔虧損,而且由於雙方簽署協議的期效較長,這樣算下來,我們多支出的費用就非常龐大了。」中石油集團一名內部人士對本報記者說。

      據其透露,在中石油與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的談判過程中,中方表現出了極大的誠意,中石油董事長蔣潔敏甚至與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總裁進行了長達四個晝夜的緊張談判,但俄方堅持以對歐洲出口天然氣的利潤標準做參考,這也使得雙方的談判最終陷入僵局。

      「剛開始俄方報出的價格是每1000立方米300美元,這個價格差不多是我們從澳大利亞等國進口天然氣價格的一倍,我們肯定無法接受,我們報出的價格是200美元。」上述中石油集團人士說。

      為儘快落實雙方在天然氣領域的合作,中石油方面做出讓步,將每千立方米的價格提到250美元,但俄羅斯仍然堅持向中國收取與歐洲同樣高的輸氣費。

      在5月底中俄能源的第七次會晤中,雙方計劃敲定為期30年、每年68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合約,而如果按照俄羅斯報出的價碼,這就意味著中方每年將多支出高達34億美元的費用,在合約價格不受外界因素波動的情況下,30年合作期內,中方需要支付的超額費用則總計1020億美元。

      「實際上中方開出250美元的價格就已經是在合作精神的指導下最大限度地表示誠意了,我們從土耳其、澳大利亞進口天然氣的價格是165美元,遠遠低於俄方的要價。」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專家對本報記者說。

      與此同時,上述中石油人士還指出,左右天然氣價格的另一原因還在於天然氣管道的建設問題。

      「此前中方向俄方提供了石油運輸管道貸款,在天然氣管道鋪建上,俄方的條件是,使用中方提供的貸款建設管道,或者由其自行出資都將在價格上體現出來,接受中方貸款是一個價,自行建設又是一個價。」中石油集團內部人士說。

      中方主動權日增

      「中方進口天然氣途徑的多元化將使俄羅斯在價格談判上越來越被動。」

      雖然一波三折的中俄能源合作波瀾不斷,但在天然氣的合作上,業內人士表示,中俄談判的主動權或將逐漸向中方傾斜。

      「此前歐洲是俄羅斯天然氣的主要出口對象,但隨著歐洲天然氣市場需求的逐步減少和液化氣的增加,俄羅斯開始面臨新的壓力。」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韓曉平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與此同時,中國市場對天然氣需求的持續加大則讓俄羅斯看到了新的利益增長點。

      「歐洲需求成長緩慢,且支付能力下降,而俄羅斯天然氣公司拓展新市場的需求迫切,中國大陸的潛在需求量,已成為俄羅斯的優先目標。」中投顧問能源行業研究員宛學智表示。

      中海油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專家向本報記者透露,中俄在天然氣領域暫時的僵局或將成為影響下一輪談判的重要節點,在博弈膠著的情況下,中方延後簽約期無疑將為接下來的磋商增加籌碼。

      本報記者了解到,目前,歐洲幾大公司紛紛向俄羅斯施加了修改天然氣合同的壓力,並提出了將長期合同價格與現貨市場價格掛鉤的要求。

      據外電報道,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表示,今年第四季度,俄對烏克蘭供應的天然氣價格可能將上調近一倍,達到每千立方米500美元。但烏克蘭總理阿扎羅夫則提出,烏克蘭希望能夠降低從俄羅斯進口的天然氣價格,或者提高俄天然氣的過境費。

      「俄羅斯目前的心態肯定要比中國更著急,尤其是在歐洲地區,俄羅斯當下需要與歐洲幾大公司解決的天然氣糾紛已經日益激烈,在這個節點上,兩國推遲簽署合同將很有可能影響到其在歐洲地區的業務。」上述中海油人士說。

      而在俄羅斯堅守天然氣價格底線同時,中方逐步拓展天然氣供應渠道多元化也「威脅」俄方的另一因素。

      在與俄方十餘年的談判中,中石油相繼建設了中土和中緬天然氣管道,以及接收澳大利亞和中東液化氣的終端。此外,哈薩克剛剛和中國就提高中土天然氣管道的運輸能力達成協議。

      除此以外,本報記者還從中石油集團獲悉,中石油還計劃從葉門進口天然氣。

      「中方進口天然氣途徑的多元化將使俄羅斯在價格談判上越來越被動。」中海油人士說。

    >>每日機構資金流向分析 新一代行情中心:全球市場盡收眼底 手機快速查行情

    分享此文至財迷

    已有0條評論

    我有話說 > 其他網友關注的新聞:

  • 中俄將構建能源夥伴關係
  • 通脹預期下中俄木材貿易面臨新考驗
  • 中俄天然氣供給價格沒談攏
  • 外媒稱中俄未能就輸華天然氣價格達成一致
  • 中俄天然氣談判待破局 死結仍是價格
  • 中俄建立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 加強各領域合作
  • 國家林業局:中俄林業科技合作基地在黑河揭牌
  •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