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諜戰劇火爆熒屏,密碼戰再次引起人們的關注。電報專家說「重複是電碼泄密的根源」。因此,一個國家或一支軍隊的密碼應經常更換,然而甲午戰爭時清王朝卻沒有這一認知。  清政府電文被破譯  日本掌握談判底線  1895年3月13日,李鴻章等人乘坐僱傭的德國輪船,懸掛「中國頭等議和大臣」旗幟,從天津起程奔日本馬關。他出發前曾見過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請示妥協的底線。光緒皇帝意見是寧可多賠款,也不要割地。慈禧太后的意見卻是「社稷為重,邊地為輕」,表示可以割讓一些土地。當時朝廷內部對是否割地意見不統一,賠款數量原議是以1億兩白銀為上限。  3月21日,李鴻章到達馬關的第二天,便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談判。日本提出的條件便是要求賠款白銀3億兩,並割讓遼東半島和台灣。李鴻章發現條件之苛刻遠超出在國內議定的讓步線,回住所就要同國內商議對策、等待指令。  他與北京電報往來,都是把文字譯成密碼後交日本的國際電報局拍發或接收,結果每封電文都被對方破譯。自此,伊藤博文每天參加談判前都已經知道李鴻章想爭執的內容和清政府讓步的底線,簡直把對手玩弄於股掌之中。  李鴻章馬關遇刺  建議北京繼續談判  李鴻章在馬關談判3天後,乘坐轎子在街上突然遇到一個日本狂熱的武士用左輪手槍行刺。子彈打中了李鴻章的左眼下一寸的位置,子彈雖留在了體內,卻沒有傷到眼睛。  一個國家談判代表在另一國遇刺,是近代國際關係史上罕見的事件,不少國家輿論譴責日本簡直是一個野蠻的國家。早想乘中日戰爭之機渾水摸魚的俄國和德國立即表示想以武力干涉。日本當局一時十分狼狽,馬上抓住兇手並將其判了無期徒刑。  李鴻章遇刺後,光緒皇帝拍來電報要他回國養傷,對是否中斷談判卻未把話說死,說明態度搖擺不定。  伊藤博文看到這封電報後,擔心李鴻章回國會失去勒索對象,於是伊藤博文一再來看望並挽留李鴻章留下繼續談判。日方還稱為表示歉意,可以將原來賠款3億兩白銀的要求減為2億兩,同意從4月1日起在前線停戰21天。不過日本方面仍威脅說,希望李鴻章抓緊這21天時間趕快簽訂和約,否則時間一過日軍將恢復進攻。  當時李鴻章已被日本的威脅所嚇倒,口頭上同伊藤博文說準備回國養傷,其實拍電報給北京建議繼續談判,馬上得到同意。日方看到破譯的電文馬上放心地進行敲詐。李鴻章養了不足10天的傷,就帶著左眼下面沒有取出的子彈頭,被日本人催促著登上馬關的春帆樓。  李鴻章帶傷同伊藤博文恢復談判後,幾天內還不斷爭辯,要求賠款最多不超過1.5億兩,割地只限安東等幾個縣和澎湖。焦急的日本代表卻不耐煩,聲稱賠款減少到2億兩已「實為盡頭」,必須割讓台灣和遼東半島,並於4月10日催促清政府於幾天內答覆。  日本破譯光緒複電  知悉清政府讓步底線  伊藤博文還威脅說,近衛師團等六七萬軍隊已經等待登船,如果談判破裂會馬上到天津附近登陸,然後直搗北京。恐慌中的李鴻章不敢做主,只好把日本的要求和威脅語言電告北京,請朝廷定奪。  接到李鴻章的電報後,光緒皇帝看到條件如此苛刻,氣得把紙筆都扔到地上,大叫要再戰。而當光緒向慈禧太后請示時,得到的回答是「是戰是和由你定奪,反正我不離開北京」。生性軟弱的光緒皇帝於是回電李鴻章,讓他能爭就爭,實在不行就簽訂條約保住北京。  光緒皇帝的複電到達馬關交給李鴻章之前,日本方面就已經將其破譯。看到電報中的「能爭則爭,如竟無可商改,即遵前旨,與之定約」的囑咐,伊藤博文完全搞清了清政府的讓步底線。最後談判開始後,面對李鴻章還要逐條爭辯賠多少款和不能割哪塊地,這位日本首相馬上攤牌說:「但有允與不允兩句而已」。這話等於是最後通牒,李鴻章再也不能討價還價,只好按照清政府囑咐的最後底線,表示完全答應日本的條件,於4月17日簽訂了空前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  (《中國國防報》作者:徐焰)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