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演戲的人演人,不會演戲的人演戲

14 人贊了文章

2018年9月15日凌晨,朱旭於北京病逝,享年88歲。

朱旭(1930.4.15-2018.9.15)

對於很多小輩而言,第一次看見「朱旭」是在9月14日,這個名字以假新聞的方式登上熱搜——各大媒體都發出了訃告,直到北京人藝憤怒地出來闢謠。

結果這個新聞成真了,不到一天再次成為熱搜。

公眾認識朱旭的方式讓人感到唏噓。所有人都知道一時間各大媒體都在替這位老人家送別,卻不知道他何以有如此大的影響力;大家都看見「著名表演藝術家」這個前綴,卻難以想像這背後的重量。

這個重量,話劇迷和影迷都清楚。

54歲時,朱旭才拍了正經的電影處女作[紅衣少女],他在片中飾演的正是主人公少女安然的父親。影迷稱他為「銀幕第一父親」實在不為過。在這之前,他的身份是話劇演員。

66歲時,大器晚成的朱旭憑藉著[變臉]拿下了1996年東京國際電影節的最佳男演員獎。在影迷心中,他是銀幕上最熟悉的老人。從[變臉]里的爺爺,到[洗澡]里的父親,再到[我們天上見]里的姥爺,他塑造出的每一個不同時代的父輩形象,都成了最有代表性的經典。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在發出的悼文《走好,老爺子朱旭》中寫道:「1952年6月,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建立,22歲的朱旭成為了北京人藝的演員。這一身份伴隨他六十餘載,是他一生最珍視和愛重的身份。」

1930年朱旭出生於遼寧瀋陽的官吏家庭,九一八事變後舉家遷往北京。1949年,朱旭考入華北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前身),學習戲劇專業,由此開始了在舞台上的表演生涯。

他曾憑話劇《紅白喜事》獲得過文化部表演一等獎,憑《北街南院》獲得過第11屆表演文華獎;在1991年獲第2屆中國話劇金獅獎「演員金獅獎」、在2004年第5屆中國話劇金獅獎「榮譽金獅獎」。

他的息影之作是2009年上映的[我們天上見](後偶有客串),他的話劇謝幕作品《甲子園》卻在2012年整整演了24場。

徐秀林、鄭榕、朱旭、藍天野和呂中(左起)

在人藝劇院晚輩楊立新眼中,朱旭就沒砸過戲,無論多小的角色。

相比話劇,老爺子在電影方面算不上高產,可他愛惜羽毛的程度有目共睹。從[紅衣少女]到[我們天上見],朱老爺子參演的16部電影豆瓣均分高達7.9分([我們天上見]之後友情客的兩部電影不計入)。他不僅沒演過爛角色,更沒主演過爛片。

今天,讓我們來回顧一下這位藝術表演家的銀幕作品。

在大銀幕上,老爺子塑造最多的角色分兩類:父親和(外)祖父。

[紅衣少女]是朱旭第一次在大銀幕上飾演父親。

作為一位畫家,他不願向世俗妥協,身為一名父親,他正直又開明。與女兒推心置腹,像是新時代家長的典範。

1992年的[闕里人家]中,朱旭的形象急轉直下,他飾演的孔令潭逼迫妻子離婚,與兒子分別多年,一見面卻執意干涉晚輩的生活,要求兒子的諒解。

表面看似仇人,實則默默關心。這是典型的舊式中國父子關係。

希望與兒子和解的老父親

到了[洗澡]里,朱旭與兩個兒子之間的父愛表現形式完全不同。

與大兒子之間隔閡頗深,強裝冷漠;

見到闊別多年兒子時故作淡定

與傻兒子的相處,則充滿了老頑童般的調皮。

老劉與二兒子耍賴比賽跑步

朱旭所塑造的最成功的銀幕形象要數[變臉]中的江湖老藝人——變臉王

這部由吳天明執導的影片在第9屆東京國際電影節上獲得三個提名,最終拿下了最佳導演獎和最佳男演員獎兩項大獎。

[變臉]IMDb7.6 豆瓣8.7

可能因為確實成長於講規矩、傳統的時代,又同是「藝人」,朱旭完全了演出了變臉王身上的江湖氣、走江湖必有的油滑、以及老藝人的固執與講究。

這也詮釋了那句「會演戲的人演人,不會演戲的人演戲」,他通過表演描摹出來的,竟是一個人的精氣神。

舉手投足都是戲

這部電影講的是無後老藝人變臉王和買來的「孫子」狗娃之間的故事。影片很有本土文化氣息,就和朱旭所飾演的變臉王一樣,很是講究,抓住了鄉土中國的精氣神。片中經常出現的台詞是:「那活著還有什麼滋味!」活得有滋味,這是中國普通人最樸素的生活觀念。

這個故事從頭至尾都體現出中國人傳統思想中的仁義,這種仁義不用說教,根植於骨髓。變臉王仁義、狗娃仁義、就連他們耍猴養的猴子將軍都很仁義。比仁義更為強烈的,是變臉王與狗娃之間的親情。

片中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場戲,是在人販子那聽見狗娃喊「爺爺」時,變臉王的回頭,在這之前,他就要因為人販子漫天要價離開。

一聲「爺爺」,將二人宿命般的捆綁在了一起

還有一場戲,是變臉王受冤入獄後,狠心讓狗娃走,在他走回才回過頭來看,眼神中全是不舍與無奈。

不用多說就可以感受到了吧

2001年鄭曉龍執導的[刮痧]上映,這是一部在講東西文化時,常被拿出來討論的一部電影。

影片講述的是,移居到美國的爺爺用傳統方法刮痧為孫子治病,使得一家子都捲入了虐待兒童的官司之中。

演爺爺的是朱旭,片中的兒子和兒媳分別由梁家輝蔣雯麗飾演。這是繼中日合拍片[大地之子]、古裝劇《日落紫禁城》之後,朱旭與蔣雯麗的第三次合作。

[刮痧]IMDb6.7 豆瓣7.5

朱旭在片中飾演的是現代都市中傳統的中國老人。因為刮痧引起了麻煩,他即使語言不通,也要用畫畫的方式也要去努力說明。

後來事情發展得更為嚴峻,他決定回國。在機場,兒子也起了回國的念頭。他義正言辭地說,要解決問題,不能當逃犯,這相當於給兒子吃了一粒定心丸。

朱旭將老人那種著急又禁得住風浪的狀態演得很好。

在豆瓣頁面,不少評論都是在誇老爺子演技的。

2009年,蔣雯麗自編自導了一部電影,[我們天上見],這是她的導演處女作,也是朱旭的息影之作。這部電影豆瓣評分高達8.6,講述的是祖孫情——以蔣雯麗的親身經歷改編,再現了姥爺陪伴成長的時光。

銀幕上朱旭飾演的姥爺,是陪伴在曉蘭身邊的唯一親人。二人的相處模式像極了《呼蘭河傳》中蕭紅與祖父。

[我們天上見]IMDb7.2 豆瓣8.6

朱旭老爺子的親切細膩,讓熒幕前所有人都不由自主地有種代入感:我姥爺(爺爺)就是這樣的。感動過後,看著他的衰老也難免心酸。可以說,朱旭以一己之力承擔了整部電影的淚點。

華語電影中另一位舉足輕重的父親,是與朱旭老爺子同年的台灣演員郎雄(1950~2002)。

郎雄最深入人心的父親形象都是出自李安指導的電影——[推手]、[喜宴],和[飲食男女]

這三部電影也常常被稱作「父親三部曲」。

這是[飲食男女]最具衝突及喜劇效果的一場戲

李安曾這樣評價道:

郎叔的臉是五族共和,不論亞洲人、西方人都覺得他像中國父親——無論我挖掘表現他哪一個面向,就是很中國。他也不要做什麼,但中國五千年來的壓力好象都扛在他身上,同時內在流露出一股幽默感,就是「形象」』和「氣質」對味,這是他跟我的一種緣份,也是觀眾跟他的一種緣份。

郎雄的父親同樣內斂,這是中國式家長的共性,然而外在表現,卻給人一種固執強硬感。

兩位戲骨多次在電影中面臨東西方文化衝突,幾代人之間的價值觀差異,郎雄以「倔」為特色,即便選擇退讓仍難掩強勢;可朱旭老爺子就算堅持己見,也總顯得柔和隱忍。

郎雄在[推手]中的境遇與朱旭在[刮痧]頗為相近

現今中國小熒幕大銀屏上很少有這樣形象鮮明卻又不落入臉譜化的父親代表。

姚安濂總是精明的上海父親,韓童生則陷入了「更年期」歇斯底里的怪圈,金士傑在[勝者為王]的表演令人嘆服,可惜人物設定過於刻意,像是機械降神,台詞也有些拖沓。

然而這段依然甚至可以說是片中唯一的亮點

朱老爺子不僅是表演藝術家,還是生活藝術家。

表演藝術家不在於演技的高低,而是在於把表演當作藝術,甚至於當作生命的一部分。朱老爺子可說是後者,他表演中的張弛有度,來源於生命的常態。

老友藍天野曾總結過:「他鬆弛,天生鬆弛。他幽默,天生幽默。他保持著愉快有興趣的生活。他好玩,而且興趣廣泛,花鳥魚蟲,養蟈蟈、糊風箏,這一點有點像曹雪芹。從事藝術的人只知死用功一定不行,有個詞叫玩物喪志,但我更願意改一個字,叫『玩物興志』。」

與銀幕上溫和內斂形象相比,生活中的朱老爺子活潑會玩兒,興趣廣泛——

吹拉彈唱樣樣精通,在人藝組建過小樂隊;擔任過體育委員會主任,喜歡各種球類運動,還曾因為打籃球磕掉門牙。

最讓人感到意外的是,朱老爺子是人藝出了名的倆大爺之一(另一位就是藍天野)。脾氣大。

生活中,朱老爺子的一大愛好就是喝酒。

在一次節目中他坦誠自己有八十幾年酒齡,從一歲開始喝,很少間斷。唯獨上台前從不飲酒。

年紀大了之後,朱老爺子曾三次決意告別舞台,徹底謝幕。但卻三次食言,他戲癮太重。

在表演方面,朱老爺子一直深信:會演戲的演人,不會演的演戲。

從磕巴的燈光師,到舞台、銀幕上的戲骨,朱老爺子對待每一個人物都認認真真。他說:「每一個角色,對觀眾來說都是要影響他的生活、人生,我的演戲,是把我的做人融入在演戲裡頭了。」

2012年,82歲高齡的老爺子出現在北京人藝建院60周年的院慶大戲《甲子園》中,這是他最後一次參演話劇。

姚半仙是老爺子最後一個話劇角色

今年一月,消瘦的朱老爺子在與91歲的藍老一同出席亡妻遺作《老爺子朱旭》一書的發布會時,被記者問道:

「您還想演戲嗎?還能再次『食言』嗎?」

老爺子想了想,慢悠悠地回答:「我今天很大膽地說一句,人還在,心不死。但心還有這心,想演大概是不可能了。不過,也沒準兒。」

祝老爺子一路走好, 願天堂也有劇院和影院。

讓我們永遠銘記這位老爺子。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