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台湾

人總以不同的方式捍衛自己的家園。

 

                                                                                                                                                                                                                     

2014.03.07  人總以不同的方式捍衛自己的家園。

 

最近核電廠的問題再次被提及,核四的正當性,核能的必要性,以及核電廠的存廢的可能性。

卻也令我聯想到,蘭嶼的核廢料問題。

上面那張圖,是去年去蘭嶼的時候所拍的,

畫面中間的鏡子裡面,所映照的正是蘭嶼的核廢料場。

在綿延的山與無止境的海的對比色下,沈默的訴說,人造的不定炸彈仍舊尚未拆除。

 

最近看到蘭嶼的朋友,都在轉帖這張圖。

 

其實在我們爭論,核四的危險性,核能的未知性。

到底核廢料又與達悟族民,有何關係?

所提供的電,甚至於後續帶來的經濟效應,都只是鞭長莫及所吃不到的大餅而已。

 

 

蘭嶼,又被稱作人之島。

如果你從未抵達,永遠只停留在那些些許的想像,

丁字褲、飛魚、獨木舟(正確是拼板舟,很多人都有誤解。拼板舟是由各種木頭所拼成,故其名。)

認知只停留在這些單詞上,卻無法體會文化的深度。

而又若有幸你來,卻未曾走進,

但記憶有的是那美麗的大海,跟那些鬼斧神工的畫面。卻少了很多的人味。

 

在了解了紀守常神父的事跡後,在與蘭嶼人喝酒聊天相處過,

在親自徒步走了環島一圈後,在被深邃的文化傳統感動之後,

心裡滿滿的都是那些瑣碎的知識、認知、故事、體會所拼成的完整的信念。

所以心痛,所以不捨。

 

 

 

蘭嶼人,一直以屬於自己的方式捍衛他們的家園以及文化。

只是在國家權力,政府的政策之下,那些自私自利的行為也只能被強迫的允許了。

經濟跟文化其實是血與肉的關係,而環境與利益則是雙面刃之下的對向產物。

當時的興建的年代,是怎樣的心態或是對白。評斷也只是交給歷史。

 

只是此刻的處理態度,以及方式是?

 

 

冷處理。

 

2014.03.08 SAT.tomorrow

全台廢核大遊行。

 

的確,忍無可忍。

對於核能的廢存永遠是立場對立的無解題。

只是那些與我們生活無關的議題,以及權力,一直都會夾在這些大方面的標題之下。

不容易被提及,也當然不容易被看到。

 

所以, 捍衛自己家園的方式,這也許只是其中一種被選擇。

而除了捍衛自己的權益外,我們也的確在同時間,無意地剝奪了其他人的權益。

那什麼才是正確?

只有經過自我思考的選擇,才有登上台面競爭、瓦解階級結構的可能性。

 

無論蘭嶼或是台灣。

別再鬼島不鬼島了,竟然我們自身化不了成鬼。

不如就正視現在所踏著的這片土地。

不是只屬於你我,而是屬於更多的-

 

不只是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