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脂又叫高脂血症,是指體內血脂水平過高,並且可直接引起一些嚴重危害健康的疾病,如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中風、急性胰腺炎等。要說的是,吃動物油不一定得高血脂,但已經得了高血脂一定要注意嚴格控制大多數動物油。

1??動物油怎麼了?

豬牛羊等動物油脂中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並且含有較高的膽固醇,如果同時運動量不足、蔬菜吃的太少、膳食熱量過高、鹽糖攝入過多都不利於血脂代謝。而作為高血脂患者首先要控制的就是膽固醇和飽和脂肪酸含量高的食物。並不是所有的動物油都有問題,比如富含Ω-3不飽和脂肪酸的深海魚油就比較適合高血脂的患者食用。

2??為什麼40年前吃動物油沒事?

在改革開放之前,國民生活水平較低,肉類、油脂、白糖等消費量極低,甚至憑票也只能供應很少的一點,炒菜都不夠用。在我小時候還是拿著肉票、油票和糧票去買吃的,想想看哪有人暴飲暴食、酗酒熬夜?能吃到8成飽就謝天謝地了。那時候交通基本靠走、通訊基本靠吼,運動量大則會消耗身體更多的熱量,讓你的膳食熱量積攢不下來。

3??什麼人可以吃動物油,怎麼吃?

動物油本身沒有罪,罪過的是有人吃太多了。也許你沒用豬油、牛油炒菜,但吃的紅燒肉、燉排骨、涮羊肉、炒肥牛中都含有大量的動物油,甚至超過50%的比例!其實,植物油吃的過多、油炸燒烤類食物吃的過多也同樣誘發高脂血症。

想用動物油炒菜,就別吃上面剛說的高脂肪肉類。炒素菜可以用少量的豬油或牛油來烹制,總之進了肚子里都一樣,就看你怎麼吃。在不吃肥肉的前提下用少量動物油炒菜,可以減少油脂加熱過程中的氧化,畢竟植物油氧化的比動物油快得多,前提您不是高血脂患者。

歡迎大家點擊【關注】我的悟空問答,您有營養或飲食的問題可以隨時提問!

本文圖片來自於網路,在此向圖片作者表示感謝!

本文作者:

於仁文 三甲醫院營養師

中國營養學會全國首批註冊營養師

「9.3」抗戰勝利70周年大閱兵老兵方隊專職營養師

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會營養食品分會常務理事


這種「酸」農村遍地都有,讓你的高血脂變成正常值,效果很高但少人知。

其實現在生活在城市中人們在生活中已經很難見到許多千奇百怪的東西了,因為遠離農村,接觸到的只能是高樓大廈,水泥牆磚。其實很多情況下農村的一些野草是很好的藥材,正因為農村有一些花花草草的,與大城市的一派繁榮的景象來說,簡直就是一個天一個地,各有各的好處,今天給大家來說一說農村一種酸的好處,治療高血脂有很好的作用。

其實現在很多人一查出高血脂來,就會趕緊的吃一些西藥來控制自己。殊不知越吃藥,病情是越來越嚴重。高血脂是一種很嚴重的疾病危害,這種病具有隱匿性,全身性,一旦發病將會危及生命危險。高血脂引發的次生病情也是很大的,因為血液中的脂肪過多,血液的循環能力就會下降,過多的脂肪堆積在血管中,就會形成血栓,逐漸引發更大的問題。

當家裡有人患有高血脂的時候,其實可以嘗試一下這種酸——黃花月見草中含有的亞麻酸。

月見亞麻酸含有百分之九十的不飽和脂肪酸,降血脂,降膽固醇,還容易被人體吸收。

月見亞麻酸可以快速去除血液垃圾,雙重降血脂,抑制甘油三酯水平上升,雙向調節免疫力,降低膽固醇。

月見亞麻酸活性高,密度純,植物複合營養全,是不可多得的天然降脂食物,它可以增進血液迴圈,減少脂肪在血管內壁的滯留,消散硬化斑,防止血管內膜損傷,預防動脈粥樣硬化。

其實很多情況下,一些人關注養生的前提下,都會選擇一些其他的方法,比如以下幾種:

1.加強體育鍛煉

很多情況運動是最健康的「藥物」,運動健身的方法一定要選擇正確,最好做一些有氧運動。做運動是最好的疏通血管,加速血液運輸的方式,加強新陳代謝的能力。但是也要注意的是盡量運動的力度要適合自己,千萬不要超過自己的身體承受範圍之內,不然得不償失。

2.晚上早睡,早上早起

其實很多人可能還面臨著一個問題就是失眠,很多情況下失眠就會造成身體出現各種各樣的疾病,晚上早睡要注意睡前半小時在床上躺下,遠離手機等電子產品,待自己慢慢進入夢鄉,就能夠很好的起到好的作用。


高血脂現在成為一些中老年人,甚至年輕人群中比較流行的一種疾病。當我們身體中攝入的熱量,脂肪過多的時候,腸胃,各器官無法正常吸收消化掉,多餘的脂肪等物質殘餘在血管內壁中,時間一長,會引起疾病。

當血液中的低密度膽固醇含量過高時,血管壁容易堆積,血管粥狀硬化可由纖維蛋白原、血小板、巨噬細胞等形成。一旦動脈阻塞,很容易引起心臟病,將來很容易誘發許多疾病。目前正常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標準應小於130mg/dL。

內科專家告訴我們,其實高血脂和飲食關係最為緊密,高血脂最喜歡這3種食物,生活中要減少這些食物的攝入,多做好2件事,能夠讓血脂不粘稠,穩定降下來。

少吃3樣

豬油

很多人喜歡在做飯中放入一些豬油,但是豬油中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含量較高,高脂血症患者食用過多易導致動脈硬化,還可引發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等心腦血管併發症。而且,豬油具有獨特的香味,"翎豬油烹調菜肴時可大大地提高人的食慾,導致過食,不利於血脂的控制。

黃油

黃油是高熱量、高脂肪、高膽固醇的一種食品,高脂血症食用後會加重脂類代謝紊亂,使脂肪沉積存血管壁上,引起動脈粥樣硬化,增加高脂血症並發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等心腦血管疾病的概率。

瑤柱

瑤柱含有較多的膽固醇,多食會引起血膽固醇增高,加速動脈硬化,故高血脂、脂肪肝、肥胖、心臟病人群應少食。營養成分測定顯示含有大量膽固醇,不利於降低血脂,且會增加動脈硬化的程度。

多做2事

飯後3g月見亞麻酸入水

內科醫生坦言,月見亞麻酸可以雙重降血脂,是降血脂的能手。每天飯後將3g月見亞麻酸入水服用可減少低密度脂蛋白及三酸甘油酯含量,增加高密度脂蛋白含量。促進膽固醇降解、轉為膽汁酸,從而降低血清總膽固醇TC水平。增加脂蛋白脂酶的活性,加速血清LDL-C及TG降解,清除脂肪在血液中的沉積,清理血液,幫助腸胃提高吸收促進的功能。

睡前1小時慢跑

慢跑是一項有氧運動,慢跑運動強度小、時間長、耗氧量低,能夠讓人體從有氧氧化過程中獲得能量,吸入的氧量也能夠滿足運動的需要,慢跑的時間應當持續在20分鐘左右,慢跑的地點應選擇在公園或效區空氣較好的地方。慢跑能夠消化掉多餘的脂肪,促進血液循環。


謝邀。

動物油、植物油、碳水化合物,這三種只要吃過量,都很容易得高血脂啊。

什麼是高血脂?

高血脂是指人體內血清脂質的濃度水平超出了正常範圍,包括血清總膽固醇(TC)水平升高,血清甘油三酯(TG)水平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水平異常減低,是心腦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即高血脂包括高膽固醇和高甘油三酯。

高血脂是怎麼來的?

一般認為,人體血脂水平是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然而,遺傳因素的影響是有限的,主要受環境因素影響,包括飲食、生活習慣、年齡及性別效應。

飲食因素里,可導致血脂水平升高的模式有4種:

1、高飽和脂肪酸飲食:豬、牛、羊等動物油就是飽和脂肪酸為主,魚油(尤其是海魚)和花生油、玉米油、葵花籽油、橄欖油等植物油則含有豐富的單或多不飽和脂肪酸。

飽和脂肪酸可促進膽固醇在肝臟合成,降低細胞表面低密度脂蛋白(LDL)受體活性及LDL與LDL受體的親和性,從而使血液內LDL濃度增加-->血液膽固醇水平增高。

而植物油/魚油所含的單或多不飽和脂肪酸,可促進膽固醇代謝,阻止其在血管壁沉澱;所含的植物甾醇也能夠阻止人體對甘谷春的吸收,因此很多人覺得吃植物油/魚油很健康。但是,別忘了,再健康的油也是油脂,過多食用同樣會令人發胖,增加高血脂和其他慢性疾病的風險。而且多不飽和脂肪酸容易被氧化,如果抗氧化物質攝入不足,就可能生成過氧化脂質沉積在血管里;而且高溫炒、煎、炸時不僅容易氧化,還會生成很多有害物質。因此,高溫時選擇豬油、牛油或含飽和脂肪酸較高的棕櫚油可能會更好,它們的熱穩定性好,高溫下產生的有害物質較少。

營養學家認為,葷素油的比例在1:2時比較合適;而素油中,應盡量搭配橄欖油、山茶油等富含單不飽和脂肪酸的油和富含歐米伽-3脂肪酸的亞麻籽油,並且盡量少加熱。

註:LDL負責把膽固醇從肝臟運送到全身組織(LDL-C),高密度脂蛋白將各組織的膽固醇(HDL-C)送回肝臟代謝。當LDL過量時,它攜帶的膽固醇便積存在動脈壁上,時間長了就容易引起動脈硬化。因此LDL-C被稱為「壞的膽固醇」。

2、高膽固醇飲食:研究發現,人群膽固醇攝入量從200mg/日增加到400mg/日,可升高血膽固醇0.13mmol/L。男性青年每天飲食中膽固醇攝入量增加100mg,可使TC水平增加0.38mmol/L,健康女性升高幅度則為0.073mmol/L。

3、高碳水化合物飲食:這裡的碳水化合物不僅指甜甜的白砂糖、葡萄糖等,也包括澱粉(比如精白米面)。如果進食碳水的比例過高,可引發高胰島素血症,後者可促進肝臟合成甘油三酯和極低密度脂蛋白VLDL增加,由此引起血漿甘油三酯濃度增高。

4、飲酒:飲酒對血漿甘油三酯水平有明顯影響。酒精可增加體內脂質的合成率,減少脂肪酸氧化分解的比例,還會降低甘油三酯的代謝速度。

另外,不運動、吸煙也會增加體內甘油三酯水平,年齡本身可使血膽固醇增加,因為隨著年齡增加,LDL受體活性也會減退,而肝膽固醇含量增加。


隨著健康知識的普及以及養生的火爆,各種飲食的安全性以及是否對健康有影響的探討是越來越多,而動物油會增加高血脂的概率,這完全是一個誤區。這個只和攝入消耗比有關係。

說動物油咱們要來做一個對比,如今人們非常喜歡用植物油來做菜,但是植物油實際上是一種過度加工的油類,它分壓榨(冷榨熱榨),壓榨浸出與直接浸出三種方式。

工業化生產原料不會那麼認真的挑選,除非是小作坊自己來看著做,在熱壓榨之前還需要對原料進行烘烤,烘烤越久出油率越高,這樣在過程就會產生苯丙比,是致癌物之一。

其它兩種方式要用6號不可食用汽油來浸出,之後用高溫蒸發來分離6號汽油。這樣的油是市場大部分售賣的植物油,全是因為出油量大。

再來說動物油,動物油常見的為雞、鴨、豬、牛、羊五種,這五種油每一種都對身體有很大的滋補作用,只是熱量要高一些,飽和脂肪酸與不飽和脂肪酸基本平分天下,只要適當食用對身體大有好處,抗餓。

豬油現在還是一些農村山區的常用油,尤其具有代表性的地區就是中國的長壽之鄉廣西巴馬,幾乎家家都食用的是豬油,但是健康長壽,心腦血管病人反倒是很少。

動物油提取非常方便,鍋內加熱即可析出,很安全放心,實際就等於多吃了些肥肉。而且動物油最大的特點是加熱不容易氧化,沸點低。

所以動物油比工業化大批量生產的植物油要更安全,更健康。

人類啊總是讓動物背黑鍋!

不過豬豬比較臟卻是事實。去皮唄……


適度吃動物油不會高血脂。

由於缺乏運動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及飲食習慣,我國高血脂症的發病率逐年增高,血脂異常的人群已經過億,並呈現年輕化的趨勢。

不過,通過及早的預防和適當的干預手段,包括運動鍛煉、合理飲食、藥物治療等,即可有效地控制和降低血脂。

然而筆者在日常生活中發現,有些高血脂症患者拒吃動物油,甚至不敢吃脂肪,其實這是思想認識上的誤區。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肥胖和高血脂的元兇並不是脂肪,而是多餘的熱量攝入轉化成了脂肪。過量攝入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等都能產生熱量,而烹飪用油只是日常飲食中油脂攝入的一部分,還有一部分油脂是藏在我們吃的食物中的,比如肥牛羊肉、五花肉、排骨以及堅果中的核桃、腰果、瓜子等,這些隱藏的油不易發覺。如果只控制烹飪用油,不關注食物自身的油脂,也不能很好的降血脂。

所以不吃脂肪並不能避免高血脂症的發生。而控制熱量攝入,保證膳食平衡才是正道。

其次需要強調的是從熱量上看,植物油雖然含有的不飽和脂肪酸比較多,但和動物油每克產生的熱量是一樣的,都是9千卡的熱量,吃多了對控制高血脂同樣沒有好處。而動物油脂中畜類的脂肪酸飽和度高,禽類要比畜類油脂好一些,魚類油脂則屬於非常好的長鏈脂肪酸。因此,選擇合適的動物油脂來食用,比如深海魚類的脂肪反而對控制高血脂和預防冠心病有利。

總之,高血脂症患者應在飲食上控制總熱量、總脂肪量的前提下,遵循高膳食纖維,低鹽、低糖、低熱量、低脂肪、低膽固醇的原則,適宜吃些菌藻類、鮮豆類、瓜類蔬菜等食物。只有改掉不正確的生活習慣,養成健康飲食及經常運動的習慣,才能遠離高血脂。


高脂飲食,以及動物脂肪等的危害性的真正機理所在。

一,「脂肪」二字基本是被徹底妖魔化的了,僅次於「血糖」。

所有專家的飲食建議,就是「清淡、少油」。他們隨手拈來的話語就是「高脂血帶來動脈粥樣硬化」等系列問題。「吃脂類食物帶來高脂血」。

相信這也是今天題主問題的由來:吃動物油脂帶來血脂升高嗎。

二,醫學都是循證說話。但是,大量的醫學專家們其實是在猜測說話。」吃脂肪升高血脂」就是猜測。

因為有以下事實

1,美國曾經組織志願者進行食物結構實驗。在18周的食譜變換中,結論是食物中的脂類不會升高血脂,而是糖類攝取導致血脂升高。

2,2015年,美國居民膳食指南也出了新版指導意見,其中最大的改變就是將膽固醇從限制攝入的營養素中移除了。

這是具有根本性影響的政府動作。它宣布「高膽固醇血症不是來自食物」。

3,本來用於治療兒童癲癇的「生酮飲食」,後來被有些人推廣用來減肥和治療糖尿病。這個生酮飲食就是杜絕主食糖類,用高脂肪高蛋白質飲食維持生命活動。

在生酮飲食中就發現,高脂肪飲食沒有像預期的帶來血脂升高!

這三個證據,足以對題主的問題給出答案:吃動物油不會升高血脂。

三,食物來源沒有帶來血脂異常,那麼高血脂來自什麼?

有人說,它一定來自機體自身合成。因為機體能夠把血糖變成脂肪,肝臟則是合成各種脂類的主要戰場。

但是,我們最沒有理由懷疑到的,就是機體自身合成性的「異常」——機體精密調控下,進行的各種合成,絕對不會出錯。

要說偏離正常,也是機體出了別的問題導致變化。

那麼血脂升高來自什麼呢?

2004年的世界糖尿病大會給出答案:胰島素抵抗,糖尿病,以及三高、心腦血管疾病,都來自一個共同原因:機體遭遇氧化應激刺激。

應激反應帶來血糖升高血壓升高很好理解。血脂升高並不同時發生,但是隨後一定發生。這是為什麼呢?

目前,對於「脂代謝紊亂」的具體機制,沒有研究清楚。我們不知道為什麼伴隨血糖升高血壓升高,它也要升高。

四,應激最終帶來血脂升高,這是沒有異議的

這為我們指出飲食高脂肪的可能危害機理:脂類物質是最難消化的食物。高脂飲食帶來消化負擔。消化負擔加重帶來機體應激反應。應激反應帶來血糖升高、血壓升高、血脂升高。

從這個角度,我們也可以說「吃了太多脂類」帶來高血脂,但是,內在機理可不是「吃的脂肪多在血里留存就多」。

回答如上。


吃動物油會血脂高嗎?

謝邀!常人適量食用動物油沒有問題。如果本身已患有高脂血症,那就須注意了,做到儘可能的少食或不食。因為動物油會使血脂增高。高脂血症多為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腦血管疾病的前奏曲,因此,中老年人應警惕高脂血症潛在的威脅,定期檢查血脂是否過高。

已患有高脂血症後應注意:

【一】由於脂類代謝紊亂和飲食有密切關係,飲食調理是治療的基礎。總的來說應控制飯量,控制脂肪的攝入量,少吃高脂食物,如動物油、肥肉類;減少膽固醇的攝入量,忌食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動物內臟、蟹黃、魚子等;增加不飽和脂肪酸的攝入,不飽和脂肪酸在人體中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其含量較多的食物有:各種植物油,尤其是芝麻油、玉米油、花生油、還有深海魚油等;多食豆製品,豆類製品中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卵磷脂及維生素E,可以降低血中膽固醇的含量;多吃豐富纖維素的蔬菜水果粗糧等,可以促進體內膽固醇的排泄,如大蒜、洋蔥、茄子、海帶、香菇、木耳、山楂等。

【二】堅持運動鍛煉,根據自身情況選擇運動鍛煉方式,如快走、慢跑、游泳、跳舞、健身操等,長期堅持,以達到降低血脂的目的。

【三】服用藥物治療。戒除煙酒。吸煙會使血中含氧量降低、血管痙攣和收縮,飲酒會使血中甘油三酯升高,促進膽固醇在血管中沉積而發展成為動脈粥樣硬化。吸煙喝酒的老年人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病卛比不吸煙喝酒者高2倍多。

【四】積極預防治療併發症,高脂血症往往伴發高血壓,而高血壓能導致動脈硬化的發生。因此,要控制血壓,除服降壓藥外,低鹽、低枕、不暴食暴飲對降壓都有好處。還有糖尿病,也是高血脂症較常見的併發症,均需注意。


謝邀!

吃動物油會高血脂嗎?

吃動物油不一定絕對就得高血脂,但是,長吃動物油得高血脂的幾率比不吃或少吃的要高。這是因為:

首先、膳食脂肪和脂肪酸對血脂代謝的影響是不同的,許多大規模的流行病學調查均證實,人群血清TC均值分別與其膳食總脂肪和飽和脂肪酸所佔能量的比例呈顯著的正相關。我國調查資料表明,當動物性食品和油脂消費量增加,脂肪提供的能量增加5%,人群平均血脂膽固醇水平升高10%。也進一步肯定了飽和脂肪酸高的食物可導致TC升高。

其次、動物油脂富含飽和脂肪酸,可明顯身高血清TC,LDL-C水平。

人體疾病都是一個長期不良生活、飲食習慣的一個積累結果。所以,在飲食上要養成合理的飲食習慣,比如:

1、食物多樣,穀類為主,粗細搭配,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

2、多吃蔬果,每天深色蔬菜佔道全天蔬菜量(500克)的一半。蔬果也應該多樣化

3、常吃奶類、豆類或其製品,經常吃適量的魚、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葷油,脂肪攝入量要控制在(佔總能量≤30%)

4、烹調方法要低脂肪烹調,湯類去除上面的油脂等,還要增加n-3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攝入量。

5、保持能量攝入,並增加運動,防止超重和肥胖

6、清淡少鹽,多喝茶。


吃動物油不一定會高血脂,但高血脂應該少吃動物油。

高血脂的產生和吃動物油沒有直接關聯

很多人認為,出現高血脂是因為膽固醇攝入太多,或者是因為吃的太過油膩,但實際上,雖然不良的飲食習慣是造成高血脂的原因之一,但卻不是造成高血脂的根本原因。

早在上個世紀50年代,美國的科學研究就發現,人體內的血脂的高低,與外界攝入的膽固醇、油脂的量沒有直接的相關性,也就是說出現高血脂的問題,並不是因為你上一餐吃了太多的膽固醇或者油脂進去,血液中的脂質就會升高。發生高血脂的根本原因,是因為人體對於血脂的代謝出現了問題,從而出現了血液中的脂質逐漸升高,導致出現血脂異常問題的出現。

但需要指出的是,雖然人體血脂的高低,與直接飲食攝入的膽固醇、油脂的量並不直接相關,但不良的飲食習慣,暴飲暴食,經常吃的太過油膩,經常大量攝入不易消化的富含飽和脂肪酸的動物油脂,或者富含反式脂肪酸的油炸,烘焙食品和零食,會給血脂代謝系統帶來沉重負擔,長期的不良習慣影響下,會有很大可能性,會逐漸出現高血脂的問題。

因此,想要保持血脂代謝的健康,避免高血脂的過早發生,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注意不要攝入太多的動物油和反式脂肪酸,還是非常有必要的,關於動物油的攝入量,通常對於血脂正常的朋友,每天攝入25g以內,都是沒有問題的,現代人生活條件好了,一般也很少會用動物油來炒菜了,因此動物油脂的主要來源,還是來自於飲食結構中攝入的肉類,注意豬肉,牛肉,羊肉等紅肉類的攝入量,注意飲食不要過於油膩,就可以了。

高血脂患者應該注意動物油的攝入

有很多已有高血脂問題的朋友,因為愛吃肉,就把上面的談到的這些研究作為吃肉的借口,因為吃肉多和高血脂沒有直接關係啊。但事實是,對於已經有高血脂問題的朋友,說明你的血脂代謝已經出現了異常,這時如果再堅持高脂飲食,對於血脂的控制無異於雪上加霜,有害無益。

因此,對於有高血脂問題的朋友,更應該控制動物油脂的攝入,並非堅決不能攝入動物油脂,但攝入量上一定要注意,盡量減少直接攝入動物油,對於各種肉類,建議以去皮的雞肉、鴨肉,魚肉,來代替豬肉,牛肉等紅肉,深海魚類是高血脂朋友的好食材,有條件的不妨每周吃個一兩次。

除了要控制動物油脂的攝入,高血脂患者炒菜用油也應該有所控制,盡量的控制每天的炒菜用油量不超過30g為宜,在飲食上注意調整結構,多吃水果蔬菜,多吃五穀雜糧,注意減少高糖食品的攝入,同時注意加強運動鍛煉,控制好體重,戒煙限酒,不熬夜,保持良好作息,都是控制好血脂,減少高血脂風險危害的好方法。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