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那麼就來重溫下《第三類法庭》這部電視劇吧!

在八九十年代成長的女孩,很少沒有被溫兆倫電到過的。《我本善良》里的齊浩男,多少女孩子的夢中情人。英俊儒雅亦正亦邪的溫兆倫和瀟洒爽朗青春動人的邵美琪的情侶檔是多少人心目中的經典。

甚至在很長的時間內,我都以為邵美琪和溫兆倫現實中就是一對。

很多人說:「齊浩男之後,港劇再無可戀之人。」溫SIR當年,可真算是「顛倒眾生、吹灰不費」

我當然也是其中之一了~

雖然現在的他們二人的現實狀況令人難堪,但是曾經的經典還是長存在我心中。

我現在要談的這部電視叫《第三類法庭》,是溫兆倫和邵美琪這對黃金搭檔的令一部經典之作。

《第三類法庭》指的是良心的法庭。覺得TVB的編劇實在很高明,這樣的名字都取的出來。

第一次看這部片子是初中的時候,沒有看得很懂,但是覺得精彩無比,猶如一顆硃砂痣一樣長在我的心頭。兩天內如饑似渴的看完,留下許多感動。申明一下,所以寫此文是供看過此片喜愛此片的同志們互相討論的,所以我也不必花什麼心思寫的多麼工整。就淺淺的寫些新的所得。

第一點新印象:一直以為邵美琪是那種不十分美貌但是卻很有味道的女人。看了此片才深深驚嘆,她竟是如此的漂亮,有一雙無比清澈的眼睛!劇中她的打扮比較中性,西裝馬甲褲子風衣,不得不感嘆他絕對是香港女演員中穿風衣最有韻味的一位。而後來把頭髮燙卷後,更是女人味。

第二點新印象:溫兆倫的演技很好。當溫兆倫的馬中寶痴而不啥,十分到位。他的角色不如邵美琪出彩,但是毫不遜色。不過在劇中他的形象實在太遜了,永遠的方格子襯衫,

還把最上面的扣子緊緊扣上,褲子短一點,頭髮蘑菇頭,真的是怎麼土怎麼來。真的很懷疑兩位漂亮的女主角的眼光。不過最後結婚跳飛機的時候,他把頭髮梳了上去,然後黑色的西裝~

最經典的溫兆倫形象,還是那麼帥!一下子又把我電倒了~

三、韋海怡她媽媽韋金玲真是漂亮!氣質好極了。扮演她的演員叫苗金鳳,是著名的60年代的粵語長片紅星。

四、看這部電視,我哭了兩場。一處是第21集喬大羽死的時候,抓著韋海怡的手想把結婚戒指套到她的手上。這樣的情節其實很老套,可是該死的配樂居然是《李香蘭》!「惱春風,我心因何惱春風

........回頭也是夢,仍似被動,逃避凝望你仍深印腦中.......」,《李香蘭》是我最喜歡的張學友的歌,根本就無法抵抗的歌。於是眼淚句嘩拉拉的下來了。

令一場是14集,韋海怡和馬中寶分手後,到KTV唱歌。韋海怡出門去了,馬中寶一個人偷偷得唱《為你鍾情》「為你鍾情,傾我至誠,請你珍藏這分情,從未對人傾訴秘密,一生首次盡吐心聲......」海怡回來聽到,卻只能當做沒有聽到一般,而中寶卻如做錯了事情。時值4月將至,在這樣的場景聽到這樣的歌聲,雖然不是他的聲音,

我還是抱著被子痛快的哭了一場。

不過令人捧腹的是,17集左右喬大羽向韋海怡表白的時候,居然說:「看過一部電影,裡面的男主角覺得自己是一隻沒有腳的鳥,只能不停的飛啊飛.....我覺得我就

是那隻沒有腳的鳥~」於是女主角就乖乖的被擒獲了~~~~~

五、我無數次的搜索《青蛙和王子》這本書,還是找不到,看來只是編局杜撰出來的。不過片尾曲《青蛙公主》很好聽。

最經典的還是片首曲《我得到什麼》


謝謝邀請:

在香港時裝倫理劇的巔峰年代裡,誕生過眾多足以令觀眾久久回味的經典形象,無論是光芒四射的男女主角,還是大奸大惡之輩,在對人性光輝和骯髒的刻畫上,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第三類法庭》這部由黃翠華監製、王心慰執導的時裝倫理劇,或許沒有誕生像《義不容情》的丁有康、《火玫瑰》的喬歷,或者是《大時代》的丁蟹五父子那樣,讓人切齒痛恨的惡人,然而對劇中幾乎每一個角色,在塑造的筆力上都令人讚嘆不已,在劇情的安排上則更是堪稱香港時裝倫理劇的巔峰之一。

郭藹明飾演周予諾!

這部戲的起名就很值得玩味,《第三類法庭》在推出時的英文劇名是Conscience,可以說是一語中的揭示了這部劇的主旨,「良心的拷問」,相比於第一類法庭,即現實中真實存在著的法庭,以及第二類法庭,也就是貫穿於全劇的媒體行為,更加震撼人心——惡行或許能夠逃脫法律的制裁,或許能夠逃脫公眾輿論的審判,卻難以逃脫自己內心的愧疚和譴責。Maggie將韋海怡一角豐富的內心感情世界表現得酣暢淋漓,也將一個天使的墮落之路,入木三分地表現了出來,最終自己內心的善念,也令曾經無限風光卻喪盡天良,最後一無所有,失去了事業、親人、愛情和友情的自己,終究逃不過良心的拷打。

溫兆倫飾演馬中寶!

青蛙與蠍子的故事

可以說,青蛙與蠍子的故事貫穿了整部《第三類法庭》,或許從純粹的字面意義去理解,那麼善良單純的男主角馬中寶(溫兆倫 飾),就像是故事裡那隻背著蠍子渡河的青蛙,而在最後10集戲份里以墮落天使般形象示人的韋海怡,也像是故事裡那隻終究會毒死青蛙的蠍子。然而,或許整部作品的意義遠遠不止於此,甚至青蛙與蠍子的形象,在這部值得回味的劇里,也不斷地轉化著各自的形象。

因為從引出整部大劇的故事開始,這種「青蛙與蠍子」的形象轉換就已經產生了。試圖強暴韋海怡的議員湛有容,無論怎麼看都像是一隻毒蠍子,而美麗的電視台記者海怡,卻無論從哪一種眼光去審視,此時都是那隻無辜的青蛙。然而最後的結局卻是,海怡錯手殺死了湛有容這個斯文敗類,並且陰差陽錯地引起了一場火災,此後在法庭上的明爭暗鬥,則更加成為了「青蛙與蠍子」般的舞台。


這是一部難得的佳片 馬中寶深愛韋海怡 然而韋愛的是錢財 第三類法庭 真正的法庭 媒體 還有社會 韋最後得到了錢財 但是也變得醜陋無比 失去了馬中寶的真摯愛情


感謝邀請,看這部劇的契機是在某論壇里的一個帖子,內容大概是馬中寶這個角色放在現實里簡直是個極品加腦殘,如果不是溫sir來演絕對會神憎鬼厭。對此感到好奇的我當然會看一下這部劇里演員的個人魅力到底有多大,事實上的確是令人信服的——我想看到最後的觀眾都會為馬中寶感到憐惜,哪怕一切的悲劇都源於他當初打破了那個花瓶。

馬中寶從來就不是青蛙,也不是王子,他只是懵懵懂懂地固執著,堅持著的一個傻子。就像當初他固執地認為蠍子是不會傷害青蛙,韋海怡一定是善良的公主,他的世界觀和人生觀一開始就是不太健全的,他只相信自己相信的東西,他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不去理會別人的看法。所以他打破那個花瓶也是出於同樣的原因,他不會去考慮後果,不會站在其他人的角度想問題,只堅持自己的觀點,沒有人能動搖他。典型的一個場面是他第一次為韋海怡作證的時候,面對律師對他人格的質疑,他依舊堅持說韋海怡是無辜的,作為一個甚少和社會接觸,在籠屋裡長大的人來說,這種堅持簡直罕見。即使是有經驗的社會人在法庭上都會出現的猶豫或者是懷疑自己當初是否看錯,但是馬中寶居然就憑著他認為的信念毫不動搖。這種人認定的東西是很難改變的,即使他的信念是錯誤的。但是很奇怪的是,馬中寶的良心標準又是符合道德的,他在後來意識到韋海怡是錯的,相信她的自己也是錯的,所以在墓園和她決裂的時候才會那樣說。這個角色奇特在他的世界觀和普通人是有差別的,但他又不是自閉症或者弱智,他的童年決定了他的父親沒法成為一個好榜樣,他只能從書籍里學習,但是書里的東西有太多的理想化,才造就了他的世界觀和人生觀。

而在劇中,馬中寶顯得如此的單純善良,乾淨的猶如一泓清泉的眼神,即使他穿得平凡邋遢也像個遺落在人間的天使。難怪一開始韋海怡會喜歡他,後來周予諾也會愛上他,他就像童話里才存在的人物,美好得不太真實。女性看男人其實很簡單,只要愛她,真心待她,外表最好也夠優秀,這就足夠。馬中寶達到這些要求綽綽有餘,所以,誰還管他那點小固執小堅持呢?

韋海怡遇到馬中寶的時候,是她這一生最彷徨,最凄涼的時候,她遭遇了母親的背叛,這個時候有個人願意安慰她,幫助她,守護她,愛她,她會喜歡他也是理所當然。同樣是童年缺愛的兩個人在一起互相取暖,但是他們終究是活在不同的世界,很難依靠一輩子的。在青天出現分歧而導致他們的分手,不單單是因為喬大羽的插手,而是因為韋海怡本來就不信賴馬中寶。馬中寶太理想化,而韋海怡不相信直覺。整部劇里相信過馬中寶的人只有湛倚天和周予諾,前者發掘了馬中寶的天賦並提拔他,是他的伯樂,所以後來他一直不肯放棄天地乃至要創辦新天地來傳承湛倚天的理念;後者是他的知己,真正關心他體諒他的人。周予諾和馬中寶是同類,他們都對人性有著天生的信任感,馬中寶相信韋海怡的人性中依然有著善的部分,才決定最後要用自己的死來喚醒她,他依然是那個對自己相信的東西堅信不疑的馬中寶。

如果在現實中馬中寶或者周予諾這類人其實是沒那麼讓人喜愛的,無論對事對人都不夠圓滑,甚至單純得有些弱智,簡直就是豬隊友。現實中人們往往嚮往喬大羽這樣的人,會做事,有原則卻不會得罪人。但是就劇里而言,喬大羽無論後來如何對韋海怡好,都改變不了他一開始威脅她的卑鄙人格——或許他是個好人,但是對於其他人比如被他傷害過的人而言,他是不折不扣的壞蛋。而馬中寶和周予諾,他們的確是善良的,他們不曾出於任何利益關係傷害過別人,馬中寶對於他爛賭的父親,儘管不喜,卻也沒有想過要報復。而韋海怡一開始就對自己的母親心存不滿甚至心懷怨恨,喬大羽的死強化了這種怨恨,事實上喬大羽和韋海怡才是一類人,他們是會為了個人的目的去傷害他人的。

總的來說我還是相當喜歡馬中寶和周予諾的,這樣的人太罕見太珍貴,他們就像那種古詩詞里才存在的情痴,願得一人心,白首不分離


在沒看這部劇以前,我從來沒get到邵美琪的顏值。愛看tvb劇的我一直想不通為什麼有那麼多劇都有邵美琪,而且都是戲份多的角色。去年因為郭藹明看了這部劇,但被邵美琪驚艷到了,而且特別欣賞她的演技。尤其到了劇情後面,對她的演技已經十分欽佩,拍案叫絕。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