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豆瓣小組「父母皆禍害」嗎?

主流媒體曾經無數次發文批評這個小組所傳遞的負面情緒,如今這個小組已經被刪除,不復存在。

不過,在本周簡單心理編輯部的討論中,我們好幾次提起了這個小組的名字。

因為最近我們在後台收到了幾個訴苦的故事,相似之處,都是父母給他們帶來的負面影響,甚至是可以說是創傷。

「為什麼我爸媽總是有辦法讓我覺得,我的人生已經完蛋了??」

「為什麼每次和父母談話後,我總有一種很『丟臉』的感覺?」

無論是在北上廣打拚的白領,或者在國外深造的留學生,這幾位留言的讀者雖然相隔千里,但是當他們描述自己的負面感受和情緒,甚至用詞都高度一致。

本周,我們和很多朋友聊起這個體會。無論地域相隔千里,或者年齡相差10歲,中國式教育總會給孩子留下一個刺痛的共同記憶:羞恥感。

今天想和大家聊聊,兒時的羞恥回憶,是怎樣穿刺過多年歲月,在我們長大後仍然造成傷痛?

在很多朋友的回憶中,我們都能找到那些家庭里,大大小小的「自戀型特徵」。

長大的過程中,總有一個時刻會意識到:哎?原來我總在照顧爸媽的情緒。

因為父母反覆表達「如果你沒有考到90分以上,我會生氣」這一信息,我們努力學習認真考試的原因,並不是為了獲得知識,而是為了不讓父母再次陷入憤怒情緒。

過節聚會,父母要求我們在親戚面前「表演小節目」,期待我們能展示「聽話」的一面,即使心裡不願意,我們也滿足父母的期待。

或者,當父母拿我們和其他小孩比較時,我們也會不自覺順應,即使我們對這個競爭沒有一點興趣,但某種慣性告訴我們,不能讓父母失去炫耀的機會而失望傷心。

事實上,如果父母的情緒一直需要被子女照顧,這樣的父母很可能有「自戀型父母」(Narcissistic Parents)的特徵。

在自戀型家庭(Narcissistic Family)中, 家庭結構會出現倒反,父母才是被照顧的一方。自戀型父母無法真正關注孩子的情緒和感受, 沒有辦法給與孩子「無條件的愛」,他們更加在意的是自身形象以及他人的看法,只有當孩子滿足了他們所制定的標準,他們才會表達滿意,但他們滿意的也並非孩子本身,而是標準達成後得到的快感。

雖然我們極力迎合父母的期望,努力去照顧他們的情緒,但是父母的願望總是不那麼容易滿足,人在小的時候又是那麼容易失誤、犯錯。

面對子女的失誤,中國家長總是習慣指責,特別是針對子女個人進行指責。

「你做錯了,是因為你在某個環節做錯了。」

「你做錯了,是因為你這個人不行。」

要知道,這兩句話有著本質上的不同。

在子女年幼時對他們無端指責,對子女自我價值的打擊,就相當於是寫下了孩子這一生都要在羞恥感中掙扎的「人生劇本」。

美國羞恥情緒研究的領導者Brené Brown認為,除了上面提到的指責以外,還有兩個要素會讓「羞恥感」如癌變一樣在心裡肆虐。

這兩大要素分別是沉默和隱藏,這恰恰是孩子面對羞恥感的通常反應,然而越是迴避羞恥、掩蓋羞恥,羞恥就會在暗處越長越大。

因為我們總是習慣於隱藏羞恥的往事和情緒,在年幼時,這樣的沉默掩蓋容易讓人感到自己是個「壞人」,或者自己的未來「完了」。帶來這種念頭的羞恥感,被Brené Brown稱為「有毒羞恥感(Toxic Shame)」。

另外兩位心理學家的研究,恰恰印證了「中國式教育」的殺傷力。

《由內而外的教育——撫養孩子從更深的自我認知開始》(Parenting from the Inside out)一書的作者Dan Siegel和Mary Hartzell認為,兒童在習得哪些行為被允許、哪些行為不被允許的過程中,是依靠情緒完成學習的。

而中國式教育最常見的誤區,就是利用兒童的這種習得機制,把「羞恥感」視為行為糾正的一根大棒,而且在子女長大後仍然繼續利用羞恥感進行責罵。

當孩子小的時候,父母總是會讓犯了錯的孩子在家門口或關起來罰站,以此來直接糾正其行為。

當孩子在面對考試、升學挑戰的年紀,中國父母總是會因為自己的焦慮脫口而出:「你怎麼每次都考不好?」「你就不是學習的料?」他們總是期待,這樣的責罵也許能改變卷子上的分數。

當孩子接近成年甚至成年後,想要嘗試新事物時,不停強調孩子以前失敗的事例,或者否定孩子成功的可能性,希望能把孩子的想法強行與自己的期待統一。

這種體驗可以追溯到很久很久以前的童年經歷,也許在早期經歷中,一些孩子就會在責罵中聯想到自己是「不被愛的」、「不值得被愛的」。或者聯想到,「如果連父母的愛都要通過不斷努力滿足要求才能獲得,那麼誰還會來愛我呢?」

這個過程,也許可以解釋很多孩子往往找不到羞恥感的來源,比如,「為什麼每次和父母談話後,我總有一種很『丟臉』的感覺?」

有些舊傷之所以歷久彌新,是因為總有人在傷口撒鹽,而痛苦甚至讓你忘了那道傷口最初是怎麼來的。

羞恥感會讓人感受到沮喪和無能為力,我們總覺得自己被暴露在他人的眼光下,於是不停用別人的眼光來評定自己能力和正誤。

Gershen Kaufman也在其著作《羞恥心理學》一書中進一步闡述了羞辱和成癮性疾病、飲食失調、恐懼、抑鬱等癥狀的聯繫。

這裡,我們想特別指出羞恥感最普遍的一種影響,羞恥創傷會讓我們無法區別「內疚」和「羞恥」。

內疚是,「我做的那件事很糟糕。」而羞恥是,「我這個人很糟糕。」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總要與失誤或者可能出現的失誤打交道。當失誤出現,內疚的情緒其實是一種正向的,能幫助我們做得更好。

而羞恥感會讓人裹足不前,在原地眼睜睜被自己打敗。

我們會用曾經的「羞恥」經歷,來對我們以後可能想要完成的事說不,用曾經的「羞恥」來證明我們現在的不好。

如果以前我們經常被父母嘲笑沒有自立能力,可能在以後我們會拿出許多事例來證明,我做不到「自立」這件事;如果我們從小被人認為四肢不協調,不能唱歌跳舞,即使內心很嚮往,我們也可能在成年後無比拒絕進行相關的活動;如果我們曾經被父母認定是一個」半途而廢「的人,我們可能真的會在每一次遇到困難的時候,用以前的」半途而廢「讓自己退縮。

但事實上,我們完全有能力改寫我們的歷史,曾經的」羞恥「並不能決定我們的價值和能量。認識羞恥,逃開羞恥才是我們應該要做的。

榮格心理學派,把羞恥比喻成「靈魂的泥沼」。今天我們分享一些具體的建議,希望這些建議就像「穿上膠皮靴」、「拿出一張地圖」那樣,能明確指引你走出心裡的那片沼澤地。

STEP 01

找到一個舒服的身體狀態

當羞恥感襲來,很多創傷會悄悄藏在我們的身體中。我們也許會在感受到「羞恥」的同時,感受到心跳加速,冒冷汗,身體顫抖,大腦一片空白等癥狀。

所以,當我們陷在「羞恥」情緒中時,可以嘗試找到一個讓我們「安心」的身體狀態。也許是皮膚和棉麻衣料接觸時的溫柔觸感,也許是洗澡時被溫暖的熱水包圍,當身體慢慢放鬆時,我們的身體也就準備好了面對「羞恥」。

STEP 02

回憶自己被愛的記憶

上文中提到,羞恥感的來源,可能是成長過程中缺少「無條件的愛」。

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沒有得到過「被愛的體驗」,只是這樣的體驗仍然被強烈渴望著。當我們感受到「羞恥感」時,回憶那些被愛的、溫暖的過往能很好地幫助我們緩解「羞恥」和緊隨而來的負面情緒。

這些帶給我們被愛記憶的人不一定就在身邊,可以是我們某個要好的朋友,小時候照顧我們的外婆,初中的語文老師,甚至是我們的寵物。

STEP 03

區分羞恥中負面的念頭,丟掉它

我們需要明確找到那個正在心裡肆虐的敵人——緊隨「羞恥」而來的,那種不斷循環的負面念頭和情緒。

當「我自己一無是處」、「我什麼都做不好」、「一切都不會好起來了」這樣的想法出現時,我們很容易順應這些負面念頭加重那些負面情緒。

但事實上,這些念頭或者情緒都不能對自己做出真實準確的評價。識別出「羞恥」中的不良情緒,請把這些情緒想像成你房間里的雜物,你找到了它們,現在,請你把它們收進一個紙盒裡。

STEP 04

重新回憶兒時的「羞恥」,找到缺失的「愛」

當我們不再被情緒控制,就可以嘗試去理性回溯自己兒時遭遇「羞恥」的那些瞬間,尋找當時那種痛苦的來源到底是什麼。

也許需要很多次嘗試,才能真正「想通」,當我們在回溯兒時的「羞恥」經歷時,嘗試用「同理心」理解當時的自己,在日後的經歷中,也能多給自己相應的關懷和愛。

比如文中多次提到的,如果你的痛苦來自兒時不停被責罵打擊,自我價值嚴重受損,在未來的生活中就請你客觀地肯定自己,一點點建立自信。

STEP 05

給自己寫一封信,誇誇自己吧

當「羞恥感」來臨時,我們最常出現的應激反應就是貶低自己。我們可以嘗試給自己寫一封鼓勵的信,認真理性的思考我們身上值得重視和讚賞的品質。

比如「我喜歡我的耐心」、」我喜歡我的友善」、「我喜歡我的包容」。當我們再次陷入羞恥的「自我貶低」時,我們可以在這封信里找到自己本來就應擁有的信心和勇氣。

成年人的世界裡,「羞恥感」是一道所有人都在遮掩的傷疤。如果你覺得累了,我們隨時願意和你聊聊?治癒原生家庭問題推薦諮詢師


想了解更多心理學知識,歡迎關注簡單心理知乎賬號,或者簡單心理微信公號「微信號:janelee1231」

你還可以:

參與專業心理問答「jdxinli.cn/5azu6z

預約專業心理諮詢「jdxinli.cn/2ukmmb

成為心理諮詢師「jdxinli.cn/ky4kjx

和2W+小夥伴一起共讀,吃透經典心理學著作「jdxinli.cn/4nho68

覺得有用,就贊一下再走唄~~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