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沒有親身經歷過,親身經歷過就懂了

更新

剛剛看了另一個回答,我個人不同意這個觀點。不想寫那麼多字,舉個最簡直的例子,偏遠農村裡誕生的女孩無論情商多高都逃不過悲慘的命運。沒什麼如果,在那裡,人性之醜惡、之恐怖、之扭曲遠超常人所想。

這些東西,不是一個情商就能解決的。


所謂的原生家庭和三觀其實跟一個人的情商高低有關,情商高的人自然會擺脫這些束縛,而情商低的人則會固守這些不良因素的干擾


親身經歷過的人表示,蘇珊這本書很有治療作用。比中國當下的心理醫生和心理諮詢師有效。

(有可能我沒找到好的醫生或者心理諮詢師,但是我真的很努力地找,同時也不知道哪裡去找)


為什麼可怕呀?

如果原生應該就original的意思吧。仔細的想了想,還是挺好的呀。父母都是愛孩子敬老人的,也算開明,能溝通的。

成長的環境確實會影響一個人的方方面面。到了30+,你會慢慢發現許多的、和父母相似的地方: 比如會念書,名列前茅,沒在念書方面頭疼過; 比如都特別能睡懶覺,這個真的不太好,錯過了很多寶貴的早上。

基因和習慣真的很強大的。但是一家人就應該一起互相幫助,共同進步。比如我媽每天早飯時都會數落我 ,我只能偶爾說說她


原生家庭為什麼可怕??


它會影響你一輩子


在精神分析流派看來,兒時經歷會對整個人生產生深遠影響,而作為兒時經歷的重要因素,原生家庭的作用也被關注。

就你這問題而言,我認為包含了原生家庭對人是否有大的影響,以及這種影響是否是負面的兩方面的意思。對於前者,原生家庭對人的影響確實很大,但是這種影響也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減小。對於後者,是否可怕,首先要具體分析某個原生家庭是怎麼樣的,成員互動、家庭結構是怎樣的,好的家庭各有各的好,壞的家庭也各有各的壞,要具體討論。其次,也要看個人是怎麼看待家庭的,如果甲小時候經常被父母體罰,但他適應良好,後面身心發育良好,他就可能不會認為他的家庭是壞的。反之,如果甲之後生活失敗,就很可能去批判原生家庭的負面影響。

人是很會為自己的失敗找理由的。如果沉湎於故去的,不可改變的,也很難快樂。總之,原生家庭是否可怕,還是看某個人的具體感受,或者說,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