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可能會帶降噪功能?這一預測是否會準確?如果有新款,你對新款的期待是什麼?

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預測,蘋果最早將於今年第四季度推出兩款新的 AirPods,其中一款外觀為全新設計(售價高於目前款),另一款外觀則和目前產品相同(售價與目前款相同)。

但在內部設計上,兩款新 AirPods 都將捨棄目前 SMT+軟硬板設計,並改采 SiP 設計以提升組裝良率、節省內部空間與降低成本。郭明錤預測兩款新耳機將於今年第四季度至 2020 年第一季度量產。與此同時,DigiTimes 近日也爆料表示蘋果在 2019 年底發布的 AirPods 將帶降噪功能。今年 3 月,蘋果發布了更新版的 AirPods。


謝邀。說實話,蘋果的產品發布預測,個人覺得沒什麼意義。未上市先火熱,這是公司樂於接受的。預測除了炒熱產品,有啥用?看看漫威的婦聯4就知道了,除了讓票價更高了,吸引了粉絲去首場,有意義嗎?還是有的,出品方掙錢了,院線掙了,國家稅收也增多了。可老百姓有啥好處?我沒覺出來。


我不在乎降噪功能,我在乎這個東西能怎樣扮演好「便捷使用Apple服務「的入口。

它有什麼新玩法,能如何激活更多的手機功能,提供更好的交互體驗,這是我很好奇的。

說到底,AirPods是Apple系可穿戴設備的解。

相比起堆砌功能卻沒什麼實用性的wacth,耳機會成為手機的真正副手,用聲音和簡單接觸,解決人與設備交互的問題。

複雜功能手機端全部承擔,可穿戴設備提供的應該是觸屏之外的第二入口,其他功能都沒有必要性——此結論截至2019年4月25日。

iwatch的對手不是傳統腕錶,它只是一個沒想明白的半成品。

AirPods的對手也不是音質類耳機,可它會成長得很可怕。


AirPods封閉性的問題,應該影響了它的降噪效果。即便是主動降噪,也會有影響吧。這也是為什麼我敢在街上戴著AirPods的原因吧~出來再看要不要換,AirPods基本上出來就買了~


我剛買了AirPods2你邀請我回答這個問題。emmmmmmmm。日了狗了。。

據說有降噪功能。

不過早買早享受。

我的AirPods只有出門使用,在家都扔在旁邊的。

願意等的就等,要不就買AirPods2.

至於期待音質,就跟期待低壓U核顯商務本能玩吃雞2K144一樣不現實。藍牙耳機就別想著音質了,聽個響。


剛在B站針對這個事情寫了評論,簡單說一下,按照蘋果這個周期來看,年底發布第三代AirPods的可能性不太大,首先耳機使用周期較長,一代AirPods的使用周期差不多也就兩三年,結果時間一到第二代上了,二代的定價和一代一樣也可以印證這個觀點,如果年底就上第三代,AirPods的忠實客戶不太可能會換新,二是在真無線藍牙耳機領域,AirPods還沒有出現真正的對手,要出現的Powerbeats Pro也是自家相互爭客戶,這麼短就更新不太必要。最後說一下自己的看法,帶降噪的AirPods不是沒有可能出現,而是蘋果在年底有可能通過軟體升級使第二代AirPods可以使用DSP降噪,從而提升通話質量,DSP本質上就是通過麥克風收音然後在通過處理器處理的軟體濾波原理,H1晶元具有和A4處理器相似的性能,而且AirPods的麥克風收音已經可以說是真無線耳機最強的存在了,理論上來講,實現DSP降噪是可以的。DSP降噪是用來提升通話質量的,而並非是降噪耳機的那種屏蔽環境音的主動降噪,說實話,帶有主動降噪會增加重量,加大體積,減小續航時間,個人認為一個以便攜易佩戴為主要賣點的AirPods是不太可能出現這種功能的


我也覺得可能性不大,蘋果都是以實用的真實體驗為主導,如果是要做降噪,更多可能是beats去做這個事情


有肯能在年底再發布一次更新模具的 AirPods,與現款搭配出售,畢竟,蘋果要迎來一個新十年了

有可能上降噪 但是新模具的版本

當前模具的這個半入耳式取得不錯的降噪效果理論上存在可能性 但是目前的實際工業水平達不到 或許能存在於實驗室中 但商業化量產基本無可能


不是已經出了嗎 無線充電版的二代和有線充電的二代


等等黨的勝利,其實做的再好,都會有人說不行,降噪,環境聲,音質,耳朵適配度等等,還有很多人是支付不起的,炫耀還不如去花實在的錢去買真正有音質的耳機,出三代純粹是搶走2代市場,如果出了3代,那麼不降價,這2代就會幾乎無人問津了。如果是獨立的另一種,也不可靠,apple watch我也沒見過出個apple watch pro,你說會有窮人選擇,呵呵,一代余貨了解一下,我配合二代充電盒也可以享受二代的無線。甚至不在乎的直接不需要。

這個猜測只能看供應商和組裝廠的內部消息,無實際意義,se2說了一年多了,有出來過嗎,臆想有時候也好,我是贊同猜測的,但是出的話是基本不可能了。


坐標廣州

上下班都是坐地鐵

有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是看到Airpods的次數越來越多.

尤其是最近2個月,平均每天看到Airpods的次數暴漲.

Airpods的成功不用多說,第一代的Airpods是在16年發布的,賣了2年多銷量一直不錯,其實在18年就有很多想買的同學在觀望,糾結買1還是等2.

現在2出來了,相信很多在觀望的同學,還有一部分就是1代續航已經不給力了的同學表示終於等到你,2代的銷量瞬間拉滿.後續的銷量也非常樂觀.

那麼在這種情況下,蘋果膈個大半年再出新款Airpaods?還是一出出兩款?

當產品生產和設計不要錢?花了2年弄出來的2代產品賣個大半年就自己出個新品跟自己競爭嗎?你說出個帶降噪的打差異化也就算了,還要出個跟現在一毛一樣的?

蘋果怕不是失心瘋了.

最後,合個影


首先,大公司不會在一型新品發布不久就推出更新款,除非有重大隱患,一般同型產品的更新周期是一年以上,所以今年內蘋果不會發布AirPods的更新產品,即便發布了同類產品,也肯定跟AirPods系列的定位是有區別的,難道是AirPods Pro?

如果作為AirPods的更新型號,2020 年第一季度(非財年第一季度)量產還是有一定可信度的,因為2020年3月發布更新款也順理成章。


不太可能,剛剛更新了,改進空間不大,晶元已經是最新的了,更大的可能是Beats系列產品的更新,比如Beats X


郭明錤對於2019 年蘋果即將推出的新產品預測,在 3 款 iPhone 方面,屏幕尺寸和材質維持和目前的情況一致,6.5英寸和5.8英寸的版本使用OLED屏幕,6.1英寸的則繼續使用LCD屏幕。均用 Lightning (無USB-C),新 5.8 英寸OLED可能支持雙卡雙待,新 6.1英寸 LCD可能升至 4GB。

而且,全部或部分新款 iPhone升級為支持UWB (用於室內定位與導航)、霧面玻璃機殼、雙向無線充電(可充電其他裝置)、Face ID、電池容量提升與三鏡頭(廣角+長焦+超廣角鏡頭)。

至於兩款新 iPad Pro 則是配備升級處理器,iPad 2019的屏幕將會從9.7英寸增大至10.2英寸。iPad mini 5也會進行硬體升級

另外,3 款全新設計的 Mac產品,包括針對專業設計師,電競者等的 16 到 16.5英寸 MacBook Pro。Mac Pro 將採用mini LED 的背光設計,畫質表現非常好;新款 13 英寸的MacBook Pro 可能有 32GB 選項。

最後在 Apple Watch 方面,在心電圖(ECG)功能上可能會增加額外支持國家,並擁有新陶瓷機殼設計。相關配件與音樂方面,新款支持無限充電與升級藍牙的AirPods 與 AirPower 將在 2019 年上半年出貨,新款 iPod Touch 也將升級處理器。


我覺得一款就是基礎款,和現在的區別可能不是很大,更多會在續航上和連接穩定性或者藍牙新特性上下功夫吧。當然基礎款肯定不具有降噪功能。

降噪款的話,我覺得還是蠻不錯的,覺得沒有必要的話就按需選擇唄。降噪肯定會有降噪開關啊,不知道大家都在擔心什麼,你覺得需要的時候打開降噪就好了啊。就我自己而言,在開放式的辦公環境,以及地鐵之類的地方,我覺得降噪還是很有必要的。當然這裡需要提醒一下顱內壓,耳壓敏感的人,不要盲目購入,先去試了再買,否則會對你很雞肋,還白白多花了錢。

就這樣。期待新的AirPods。

還有說戴來裝13的,我覺得這個年頭一個耳機能裝啥啊,又不是戴個奧菲斯。其實就是想花錢買個好用的耳機,僅此罷了吧。

晚安。


期待

1做工品控能不能好一點,強迫症難受

其他隨意

2加點防水

3續航(主要也不是續航,就是電池耐用度高點)

4麻煩不要漲價

5彩色款選擇

6供貨周期短一點


我想請問一下蘋果再發新耳機的目的是什麼,是有別的廠商做出來的產品體驗超過目前的AirPods 了么?是現有的AirPods 銷量不好么?還是說蘋果良心發現,覺得剛發的這款AirPods 對不起果粉?

做事總要有個理由吧。


我覺得可能性不大

其實對於降噪我一直是很期待的 但是客觀來看 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第一

AirPods半入耳式設計 + 機身大小 = 降噪困難

現在市面上降噪兩大巨頭 Bose和Sony 沒有一款降噪耳機的大小能做到和Airpods一樣(這裡說的是主動降噪) 如果單說被動降噪的話 效果極差不說 被動入耳式的佩戴舒適性就不如半入耳式 蘋果要在半入耳式+控制機身大小的基礎上作出能夠媲美市場上降噪耳機的一款產品 目前來說可能性不大

第二

從商業策略上來說 這不是一個好的商業策略

作為一個消費者 我先說我的故事:

我是一個兩代AirPods的使用者 在發布第二代的時候 我本身是不想買的 最終入手的前提是 我把一代以一個幾乎和我當時買的價錢相當的價錢二手賣了出去 最終自己加了一點錢換了個無線充電版本 接著迎來Airpower永久跳票的消息

從這裡可以看出 作為一個一代用戶 我購買二代的需求其實並不大 而AirPods一代作為一個初代產品 其保值能力極大 同時也側面說明二代升級並不大(不要說晶元什麼的 這些東西再不同 使用感覺上體驗不大吹上天也沒用)綜合看來 蘋果的這一次更新 是給那些沒有用AirPods的人看的 而不是給我們這些已經擁有一代的人的(不排除少數像我一樣為了無線而換的人)

那麼如果蘋果在年底發布三代AirPods 極有可能給消費者(尤其是二代消費者)一個非常負面的形象 我才換了半年你就給我出新的?這不是擺明著拿二代坑錢嗎?畢竟按照蘋果的尿性 一款產品一定是在技術成熟之後內部測評起碼一年左右才會推向市場 也就是說 如果蘋果真的在年底發布新的AirPods 那麼這款含有降噪功能的Airpods肯定已經生產出來一陣子了 甚至在第二代AirPods發布之前就已經可以達到小規模量產的級別了 如果蘋果還選擇做這件事 只能說消費者的受騙感會很強

那麼為什麼還是會有這個消息出來呢?如果他是真的 我仔細想想 能夠排除掉上面兩個不發布原因的 大概率是蘋果會發布一款全新的耳機 而不是按照Airpods這個線路來走 那麼我只能說真香了

畢竟我是個 有了AirPods又在準備存錢買新的powerbeats pro的人


怎麼老有人吵著要airpods降噪...

降噪的話開車,過馬路,上班聽不到老闆叫你都是非常危險的!

我對airpods最滿意就是老闆叫我能隨時聽見...


分體式藍牙耳機,特別是airpods這種半入耳式的,談降噪毫無意義。

首先是半入耳這種入耳方式,天生就不適合降噪,最簡單一點,你內部降噪程序做的神一般,你也得把耳朵堵上才能發揮作用吧。頭戴式耳機好辦,大耳包一扣。到藍牙耳機這裡,想要發揮降噪功能,最基礎還是那一點,把耳朵堵上。所以大部分的藍牙式降噪耳機,都是這種外部軟圈式的,以sony降噪豆為例。

所以說蘋果如果想做降噪,改變設計是必須的,但是這麼經典的造型,是否值得蘋果為了一個可有可無的降噪功能做出改變?

我個人就是覺得對於藍牙耳機來說降噪是沒必要的。

蘋果很清楚他們的客戶需要的是什麼。

不過是一個攜帶方便,生態系統成熟,續航好,音質過得去的藍牙耳機。

不是說一款耳機他的功能越多就越好

降噪的提升必然就是續航的下降,

來看看降噪豆的充電倉。

這都快趕上一個手機的大小了。

說回上面,如果要把airpods改變成這種外部軟圈的設計,想想airpods的充電倉要大多少。

說到底分體式藍牙耳機的降噪效果不如說是隔音效果。

你買個十塊錢的軟圈式有線耳機,隔音效果是一樣的。

以我的理解範圍,無法想像在不犧牲便攜性和續航的前提下,如何能做出一個降噪效果的airpods。

當然不排除蘋果真有什麼能改變當前行業的新科技。

這事蘋果也沒少干過。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