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德國陷入分裂狀態,原先的德國一分爲二: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彼時的國內一片廢墟瓦礫,工業生產癱瘓,蘇軍在佔領區進行了大規模的劫掠和拆遷,凡是能拆走的都拆走了,包括管道設備、鐵軌、汽車有軌電車、機牀,乃至整座工廠,全都被搬走了。

然而正是在這種情況之下,德國人奮發圖強,到了上世紀50年代末成爲資本主義世界僅次於美國的第二號大國。然而到了1968年,日本國民生產總值超越了德國,成爲資本主義世界新的二號種子。

作爲二戰軸心國之一日本,又是怎麼做到用短短二十多年的時間,坐上了資本主義世界的二號交椅?

日本能再度崛起,反超德國,這其中美國的因素最大。美國佔領日本後,推行改革,幫助日本剷除了國內的封建殘餘勢力與軍國主義,爲發展經濟掃清了障礙。由於被解除了軍隊,國家的安全防衛由美國負責,日本人節省了很大一筆軍費開支,這些錢可以投入到國家的經濟建設中來。

由於朝鮮戰爭與越南兩大戰爭的爆發,日本承接了大量的軍事訂單,合同金額累計達到了610億美元。這筆天價鉅款,讓瀕臨倒閉的日本軍工企業起死回生,各種相關企業也趁機大發橫財。日本的許多知名企業,如豐田、松下電器、三菱重工、三井等等,都因此發了一筆大財。到了1953年,日本的國民經濟就超過了二戰前的水準。

除了外部原因外,從日本自身角度而言,多種因素交合下,促成了日本的重新崛起。一是日本沒有戰爭賠款,經濟發展輕鬆上陣,德國則不同,截至1965年,德國對個人賠償達到了182.5億馬克。日本不但在賠款方面鮮少有支出,反而倚靠二戰期間從中國還有東南亞搜刮來的財富,爲經濟發展提供了資金支持。

第二點原因,日本無論在人口數量還是國土面積都大於聯邦德國。五六十年代的日本人口就已經超過八千萬,而聯邦德國只有五千萬人口,整整比日本少了三千萬。日本的國土面積基本沒有減少,依然在37萬平方公里,聯邦德國只有24萬平方公里,僅這兩點而言,德國就輸分不少。

第三點原因,德國優秀的科技人才幾乎被美國蘇聯英國法國瓜分一空,而日本則無這方面的問題,爲經濟發展提供了智力上的支持與保障。

最後一點,也很關鍵。日本這個民族,很能吃苦耐勞,員工對公司的依附性很強,在一家公司一做就是幾十年,甚至是一輩子,很少變動。而且日本盛行加班文化,九九六工作制那都不叫事,當年的日本人一個月加班八九十個小時是再平常不過。

說得好聽一點,日本勞動者通過延長工作時間,支撐了日本戰後經濟的復興,將日本再次找回到"先進國傢俱樂部"的位置。到了1960年,日本已經趕上了西歐國家,1968年一舉超越德國,成爲僅次於美國的資本主義世界二號大國,直到今天!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