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台湾

艋舺半日遊微旅行~新富町文化市場、合興八十八亭、剝皮寮歷史老街、青草巷、萬華林宅星巴克艋舺門市|板南線|龍山寺站|萬華

龍山寺站3號出口第一條小巷子左轉,

頗低調【新富町文化市場】也是我的口袋名單之一,

洗石子牆面清水模風格,外觀樸實無華,若由高空俯瞰主體呈U字馬蹄型,

1935年日治時期前身「綠町食料品小賣市場」

為解決綠町市場因位處偏遠而長期經營不善,

日治政府選定新富町三丁目二十一番地現址移地改建,

更名為「新富町食料品小賣市場」

後環南市場興起價格更具競力、正門外「東三水市場」成立相互重疊、

生活水準日益提高的顧客們消費習慣改變等,

歷經波折,破落區塊重新找回其歷史定位,

自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進駐,重新活化了這個老舊建築,

簡單、質樸、不突兀,或許就是與現今環境最佳融合的方式。

 

昔日管理員辦公&宿舍日式木屋,很有文青 Fu【合興八十八亭】

「米」字拆開,就是八十八,

“米”是我們做鬆糕的原料,也是長輩當年創業的要素。

「八」為中文「發」諧音,中間的「十」為十全十美。

字下半為「木」,呈現從農耕生活中的樸質厚實~源自網路

顧名思義主角是「鬆糕」,立馬聯想蔣宋美齡~她愛紅豆餡的,

冒熱氣蒸籠、造型模具,上海味傳統點心結合三層式擺盤,

我們雖然未進門光顧,但想像就覺得很吸引人;

室內明亮寬廣【明日咖啡】,以前可是間雜貨店鋪,

巧思在於蒸籠吊燈及曾遭祝融木門殘骸,時尚獨特,

「餐桌學堂」海報這回免打馬賽克哈哈,全身印花潮媽;

繞一圈瞭解在地故事,

別忘重要著名ig打卡點「天井」,注意若下雨不開放。

官網:http://umkt.jutfoundation.org.tw/

地址:台北市萬華區三水街70

營業時間:10:0018:00(週一休)

 

穿越東三水市場康定路,

右轉廣州街方向【剝皮寮歷史老街】即台北鄉土教育中心,

印入眼前乃連棟牌樓厝、拱圈騎樓,

剝皮寮跨越清、日據、民國三個時代,曾為清代重要軍事地位,

日據期間將剝皮寮納入老松國小預定地,未擴建也因而有所保留,

後台北市政府教育局成立「台北市鄉土教育中心」

作為剝皮寮歷史街區管理營運單位,

過往歷史軌跡如訪博物館,同時電影艋舺、大尾鱸鰻取景地。

地址:台北市萬華區廣州街101

 

每當遇瓶頸,龍山寺是我心靈解藥之一,這麼多年竟不知旁邊這條「青草巷」

早年龍山寺提供藥籤,許多人拿此民間配方求藥草,另有“救命街”之稱;

打牙祭百年老店西園路「兩喜號魷魚羹」,我第一次是在廣州街總店吃的,

西園路前方公車站牌來往人多,上下二層皆設座位,

“招牌魷魚羹”脆而韌生魷魚,完全不老柴,搭配自製長條型魚丸是它的特色。

地址:台北市萬華區西園路一段194

 

蚊姐時尚年輕的心,同時也藏著老靈魂~挺衝突是唄!

所謂“老靈魂”指我特愛歷史故事性背景人事物,

若我有穿越能力那實在太棒了呵呵~

西園路往艋舺大道,高樓前這棟巴洛克雕花裝飾紅磚房特別顯眼,

30年代可是當地最高建築物之一,

由側面看如船頭造型,唯一現代感星巴克女神,與磚牆倒不違和,

「為維護古蹟歷史意義,任何室內裝潢更動皆不傷害建築體,

室內管線所經過的紅磚區,取下後都需現場造冊並妥善保管。」

【星巴克艋舺門市】進駐市定古蹟「萬華林宅」擦出不一樣火花,

20164月開幕已成星巴迷口耳相傳朝聖地,

林家乃蔬果進口出商,一樓一半作為臨時倉庫,

空間利用上,完全無擁擠、壓迫,

我們兩個坐吧台,一人一杯摩卡可可碎片,沁涼一夏,

地坪採磨石子,一樓、梯間不同色系材質,

喜愛拓印著花紋樑柱,冷冽多了分生氣,

二樓座位更多,

源自林宅女兒刺繡嗜好概念,星巴克女神改以刺繡呈現,飄東方味的古典美,

老宅映像室,比較像保留區,

三、四樓必須事先預約才能參觀,

一樓戶外如早期後院,小塊地窖乃二戰時期防空洞作用,

由下往上看,每層女兒牆陽台欄杆,鏤空柳葉、菱形、直條各式造型,

小細節變化,也是大戶人家會有的設計規格,

洗手間都在戶外陽台,

過往洗手先裝滿大水桶,再倒入小水桶拉上樓注入儲水槽,

現在有管線就為洗手槽了,

啜咖啡同時讀歷史,舊時代萬華大宅榮景風華不滅,繼續傳遞至21世紀。

地址:台北市萬華區西園路一段30624

 

即時資訊與吃喝玩樂直播活動 都在小蚊子愛飛飛粉絲團

按讚加入並記得按「搶先看」才不會漏掉即時訊息

小蚊子愛飛飛

歡迎來加入喔~


本 著作 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2.5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