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訪瓷器收藏家張祖仁:紅色收藏知名,樂在分享藏品
  • 2013-1-25 12:09:42 來源:瓷庫中國 跟帖0條
  •   「愛瓷是一種文化現象」,歲月的灰塵遮不住那個充滿著巧妙造型和瑰麗沒色的世界,說起瓷器收藏,張祖仁的熱情溢於言表。「沒有瓷器就沒有人類的文化,收藏瓷器是收藏中國古老的文化」。他以紅色收藏知名於藏界,非常樂於和藏友們分享他的收藏經驗。
  • (瓷庫中國訊)「愛瓷是一種文化現象」,歲月的灰塵遮不住那個充滿著巧妙造型和瑰麗沒色的世界,說起瓷器收藏,張祖仁的熱情溢於言表。「沒有瓷器就沒有人類的文化,收藏瓷器是收藏中國古老的文化」。他以紅色收藏知名於藏界,非常樂於和藏友們分享他的收藏經驗。

    瓷器收藏家:張祖仁

    來到張祖仁老師家裡,好象進入了博物館。各種古玩擺設,對聯書法,獨樹一幟,近百件瓷器,他從地攤,古董店淘來的,憑著他的鑒賞水平,將那些不起眼的瓷器,諸如佛像,瓷盤(成化年間)清康熙年間造粉彩罐、藥罐、瓷燈、紫砂壺、瓷鼻煙壺、瓷像形成了系列,形成了陣容,也就有了活力,有了靈魂,整體的文化價值更體現出來,從客廳、書房到卧室100多件中國陶瓷珍品量放得參差錯落、井然有序,儼然是一座瓷器博物館。

    張老師同筆者親切的聊著:「瓷器是中國特有的發明,瓷和中國在英語是相同的一個詞,也就是說瓷器是中國人發明的,是中國的象徵,瓷器與人類歷史的發展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原始文化也就是瓷器文化。」

    不搞收藏的人,很少知道收藏的艱苦,同樣,也難體味其中的甘甜,收藏能稀釋人的苦惱與孤獨,提高審美水準,陶冶性情,是一種高雅的享受。如景德鎮瓷器,「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馨」的藝術境界。

    在收藏家眼裡,瓷器上的紋飾、圖案、山水、林木、人物及其冠戴、服飾乃至房屋建築,各項活動都是鑒賞古畫的旁證。民間畫家由少極少束縛,因而在構思繪圖等方面更能自由奔放,隨心所欲,對比官窯作品華麗刻板,無疑民間瓷器是一部珍貴的民間繪畫史,在書法家眼裡瓷器上真、草、隸、篆四書具備所有瓷器上體現了民間書法家的真跡。

    但是收藏品一多,便會出現生活拮据,有時老伴少不抱怨幾句,但張老師從瓷器收藏中得到最大的安慰。張老師高興地對筆者說:收藏瓷器他結交了不少藏友,通過藏友的交流探討,他知道了馳名中外的五大名窯——鈞、汝、官、哥、定,以及磁州、耀州、龍泉等瓷窯爭奇鬥豔,但瓷器歷代造假極多,所以張老師積極撰寫瓷器鑒定文章,在各種收藏報刊上發表,他的書房撰滿了各種瓷器鑒賞書,諸如《中國歷代古陶瓷珍品圖案》、《陶瓷與中國文化》等二十多種鑒賞書刊,豐富了他的視野,讓更多的人少交學費是他期盼做的一件事。有很多藏友,經常登門討教,他都耐心解說,獲得藏友們的讚賞。

    張老師的瓷器收藏取得較大的成功,福建《東南快報》、《海峽消費報》、《文化生活報》、《福建老年報》、《收藏拍賣導報》等多媒體報道了他的瓷器收藏事迹,張老師以紅色收藏為著稱,多次在福建省革命歷史紀念館,福州市博物館舉辦毛澤東、鄧小平、抗日戰爭紀念展,全國二十多家媒體先後報道了他收藏事迹。

    「獨樂不如眾樂」這是張老師常說的「口頭禪」,他在收藏界獨壁一徑,其收藏品雅趣共賞,古樸自然,清新脫俗,政治性強,始終充滿著生活情趣。他將收藏與展覽接軌,五年內辦十個大展,使收藏走向市場,走向博物館,走向大眾,也給收藏界一個清新的啟示。

    他與福州博物館合作隆重推出《福州歷史文化記憶展》、《福州古代教育暨孔子文獻資料展》、他與福州市檔案管合作舉辦《紅軍十萬五千里長徵文獻資料展》、《奧運體育文獻資料展》,很難想像這是一個中學教師的作為,但事實就是如此。

    張老師的收藏得到了社會的公認,名載入《世界名人錄》《中國大百科專家人物辭典》《中國收藏信息大觀》等10多種辭典。紅色收藏成果使他的瓷器收藏不為人知,我想通過我的專訪對紅色收藏家張祖仁有一個重新的認識。張老師對收藏的執著追求,對藏品深入研究的精神深深感染著人們,我們祝願意他在收藏與研究上取得更大成功。

    (整理:韶顏)

  •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