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很多同學對復旦很迷茫,尤其是專業課,這裏個人來分享一下復旦金融碩士經驗談。

1、參考書目

姜波克:《國際金融新編》,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年第5版。

胡慶康:《現代貨幣銀行學教程》,復旦大學出版社2014年第5版。

劉紅忠:《投資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第3版。

朱 葉:《公司金融》,復旦大學出版社2015年第3版。

2、讀書順序

讀書的順序我倒是沒有特別在意。一般都是先上手貨幣銀行學,特別是很多非金融專業的可能,連金融的很多名詞都搞不懂。貨幣銀行學就是一本入門書告訴你,所謂說的炒股其實就是證券投資;所謂的股市就是二級市場;所謂的人民銀行發錢就是寬鬆貨幣政策……

一般看完貨幣銀行學之後,就開始看國際金融。貨幣銀行和國際金融有很多相通的地方,因爲整體來講貨幣銀行就是一個國家的金融運作,而國際金融就是開放性的金融運作。稍微提一點,就很多人問貨幣銀行和國際金融要不要對着看。因爲有相似的地方。我的建議是由其在出去的時候你不是很瞭解的時候,千萬不要對着看,越對越昏。所謂的比較學習,本來就是建立在兩個事物都非常清楚的情況下。而在前期對這兩本書,可能大家都不是那麼熟;等到後期都非常清楚之後,然後可以對着看,然後把它串起來。

微觀方面就是投資學和公司金融。投資學復旦推薦教材推薦寫得不是那麼好,好像其實說就是一本論文集。所以不建議大家去深挖細究。公司金融寫的也一般,知識點是夠了,但是講得沒這麼詳細,文字描述多了,實際考試應用性不大。這個時候推薦大家看,凱程之前會叫我們看的博迪那本投資學,和羅斯的公司金融。因爲從理論上來說,投資學和公司金融多考的都是計算題。計算題就好像數學一樣,數學的推薦教材有非常多,但是總知道只要把一些基礎知識掌握了,不同的教材是不是刷普通的題庫而已。

這兩本書的讀書順序,我建議先看羅斯的公司理財;然後再看博迪的投資學,投資學不用全部看挑重點章節來看。因爲雖然說公司理財對於剛入金融的人來說很難,但是投資學更難。

金融熱點,我個人整理的比較少,太浪費時間,內容多,龐大的信息量。凱程在11月發了熱點,並講解了很多熱點問題,節約了很多時間,並且基本都壓中了熱點,這個回報很大啊。這裏不得不提凱程,他們專業課真的強大,有武大神把關,加上幾個復旦大牛老師,真的是很踏實。

3 、每本書的知識框架 重難點是什麼

(1)貨幣銀行學

包括如下幾個部分:基本概念:貨幣,信用與利率,風險與收益(資產組合)資金融通(重點):金融市場,金融機構(商業銀行),監管機構(中央銀行)宏觀貨幣運行(重點):貨幣理論(貨幣供給理論(上),貨幣需求理論(中),利率決定理論);貨幣對經濟的影響(通貨膨脹);貨幣政策另外還有:金融抑制、深化和創新。

(2)國際金融學

關鍵是研究內部均衡前提下,外部均衡問題

1)國際收支與國際收支平衡表,結合後面一章國際收支失衡原因及調節路徑

2)貨幣相對價格,也就是匯率:匯率決定理論I(匯率比價屬性),匯率決定理論II(匯率槓桿屬性)

3)內部均衡條件下(短期總供給=總需求,長期經濟可持續增長),外部平衡調節理論;

4)外匯管理效率分析。全球化調節下內外均衡衝擊,國際協調。

以上四點都是要掌握的,除了第四章第四節(內部均衡和外部平衡短期調節 理論的新探索);第五章 內部均衡和外部平衡的中長期調節不用看,其他都必須非常熟悉

(3)公司金融

教程大概過一下概念,恐怕考選擇題和名詞解釋這些。主要是羅斯金融理財前18章,第六篇(第22、23、25章)

(4)投資學

劉紅忠的看一下行爲金融有效市場那一塊。計算看博迪的(第六章、第七章、第三部分、第四部分、第18章、第21章、第22章、第23章)

4 可以寫寫自己的讀書心得

讀書沒有什麼特別的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反覆的看貨幣銀行和國際金融,這些知識點都爛熟於心。反覆的做公司理財和投資學,反反覆覆出的題也就那幾個,做起來也瞭然於胸。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