馳騁職場10年+,我看透了這3種職業瓶頸。

5 人贊了文章

創 / 門徒 Teco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說,我期望有一份「錢多事少離家近」的工作。

但,假如給這份工作加一個期限,你又願意為此干一輩子嗎?

不,我相信,很多人都堅持不下去。

因為,也許這份工作能夠暫時滿足你對生活的需求,但是,它卻永遠都無法填補你內心的空虛。

漸漸地,面對著這份日復一日的安逸工作,你會開始覺得厭倦、無聊、枯燥,你會開始思考自己的價值到底在哪裡,你會開始羨慕別人熬夜打拚的背影……

尤其,假如你正值二三十歲,每天通過各種信息窗口看到外面的世界,你肯定會忍不住懷疑自己:明明是該拼搏的年紀,我是不是過得有點太安逸了?

於是最後,在某一個周五的午後,你會突然敲開老闆辦公室的門說:「老闆,我有事想跟你談一下」。

從此,裸辭的隊列又多了一個身影。

然而,工作不是過家家,選擇一家任職的企業並不能像選擇戀人一樣感情用事。

在辭職之前,我們最好先判斷清楚幾個問題:

1、我目前的工作有沒有遇到瓶頸?

2. 這個瓶頸是什麼?可以突破嗎?

3. 假如這個瓶頸不能突破,我又應該如何找下家呢?

一.三種職業瓶頸

在我看來,職業瓶頸分為三種,分別是:職位瓶頸、平台瓶頸和產業瓶頸。

職位瓶頸

1. 專業能力到了自己的上限,突破不了。

2. 為公司貢獻的價值有限,沒有一技之長,容易被替換。

3. 所從事的職位,很容易被外包或者AI取代。

平台瓶頸

1. 公司本身發展潛力小,生存空間窄。

2. 公司現有的崗位職責限制了你的能力發揮和發展,而且沒有對應的能力提升和職位晉陞的路徑。

產業瓶頸

1. 公司所在的行業處於急速衰退期。

2. 缺乏核心競爭力和創新能力。

那麼,在這裡面,哪些瓶頸能夠在企業內部實現突破的呢?

我認為,職位瓶頸是能夠通過向上溝通的方式來解決的,前提是:

(1)公司所處的行業處於上升或者穩定期,公司本身有核心競爭力,未來有發展空間。

(2)把本職工作做到極致,並尋找機會展示自己可以勝任更高職位的能力。

具體來說,向上溝通的步驟是:

第一步:結合公司的實際情況,設計自己的職業發展路徑。

第二步:向上級提出自己的想法,徵詢上級的看法。

第三步:假如上司不認可,你就向上級詢問目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並後續反饋改進方法;假如上司認可,你則可以跟上級討論具體的職業發展目標、標準和時間點。

第四步:根據第三步的結果,開始執行,並定期向上司反饋。

二.如何挑選一家好公司

但假如你遇到的是平台瓶頸,或者產業瓶頸,不能通過向上溝通來解決,又應該如何尋找下家呢?

需要強調的是,在離職之前,你的所有分析都應該拋開負面情緒來考慮。

1、首先要分析:你是在這個公司遇到了天花板,還是在這類公司遇到了天花板?

然後再來做決定是換公司還是換行業。

我的建議是,你可以選擇從比較肥的行業入手,因為在一個大市場中佔有一個小份額,要比在一個小市場中佔一個大份額要好得多。

2、然後,拋開自己負面的情緒,來分析一下是否還要留在這個公司?

思考幾個問題:

這個工作能給你帶來什麼技能和價值?

你是否都已經學到了?

如果還沒有學到,那下一步準備如何學?

什麼時候可以學完?

目前的工作是否對下一個職業目標有幫助?

假如這份工作還能給你帶來技能和價值,你可以給自己設定一個完成目標的時限,並儘快完成,然後進入下一個職業目標。假如沒有,那你就要換一份工作了。

其次,假如在目前的工作中,你跟公司、老闆的三觀或者工作風格都不一致,也可以選擇離開,否則你很容易混成摸魚的狀態,開始浪費生命。

另外,假如公司對你的業務不提供支持,也不給資源,那也可以考慮換一份工作了,我不建議你在這份工作上做太多的堅持。

畢竟很多時候,選擇大於努力。

3、認真地分析和挑選一個新的公司。

在選擇新公司的時候,很多人問的一個問題是:我該選擇去大公司,還是去小公司呢?這裡跟大家做個對比:

(1)大公司

好處:規模比較大,在行業裡面都是比較有名氣的,工作流程制度非常清晰,人員分工明確,各負其責。

弊端:上層建築非常穩定,加上工作對人的能力要求不高,所以你就算能力強也比較難升職。

(2)小公司

好處:沒有職位天花板,全靠能力和成績說話。

弊端:小公司的架構、流程和管理比較亂。

在選定了某幾家公司後,你就可以針對這些公司去做分析了。

具體來說,你可以從以下三個維度去分析:

1.產品:產品是重中之重,產品不好,一切白搭。思考:產品是否有發展前景?是否有競爭優勢?公司是否有高效的研發團隊?

2.平台:營銷平台是否完善?推廣渠道的設置是否合理,是否夠用?銷售的流程是否規範?提成制度是否合理?

3.老闆:這個最重要!在中國,跟對人比去大公司更重要。

看什麼?

1. 人品要好,三觀要正

不管能力如何,人品是第一位的。不要求領導是聖人,但至少也是正直、敬業、尊重下屬的,這樣才有可能在一起合作。

我見過學識和能力上都非常厲害的領導,偏偏人品上不太好,總覺得對下屬好就好像自己吃虧了一樣。

所以,雖然你能跟這樣的領導學到些東西,但相處起來沒有基本的信任,讓人非常不舒服,貌合神離又太難受。最有可能的情況是,學到馬上跑。但講真,你「逃跑」都來不及,就更加談不上「跟隨」了。

所以說,這種合作關係註定不會長久,這樣的領導也很難團結有能力又願意忠心工作的員工。

相反,人品好的領導,能保證給你應得的培訓與培養,會給你適當的放權讓你去成長,會按你的業績給你應得的利益,也能以身作則,為你承擔領導的責任。

而且,三觀正的領導,能保證不給你的工作和生活添堵,不會濫用職權欺壓下屬,不會瞎忽悠給你畫餅,從而讓你能專心工作,獲得你該取得的成長。

2. 有能力,有可以教給你的東西。

有能力,代表他能解決你搞不定的麻煩,能頭腦清晰地給你布置任務,能對你的工作做出正確的評價和指導。

他可以教你的東西可能是:他以前的經驗、他的學識、他的工作方法……可能是專業上的,也可能是為人處世的人生哲學,但一定要能夠保證你的成長。

拋開現在的薪水不談,未來的前途是需要看到的,這是跟隨領導最有價的增值。

3. 有施展的舞台,也有幹事情的熱情。

這種情況,我把它作為前兩種情況的補充。

我見過符合前兩種條件的領導,但可能因為各種原因,或許是年齡的問題,或許是已經財富自由了,因為他只想找個好公司「養老」。

跟著這樣的領導,你肯定也能學很多東西的,但問題是:你學到的東西壓根沒有實踐的機會。

他會跟你說,這種項目應該這樣做,甚至會把以前的成績給你看,但你會發現:沒有實踐,你還是學不會。

所以這種領導,你也跟隨不了太長時間,畢竟實戰勝於理論。

假如你的領導就是「養老」的情況,學是可以學的,但你我建議你趕緊換個地方去實踐。因為你還需要反覆實踐,才能達到職業上爐火純青的程度。

但假如你的領導是「虎落平陽」的情況,雖然有一身抱負,只是由於在這家公司的其他原因無法施展,那TA很有可能會換一個能做事情的平台,去實現自己的價值。所以這種領導還是非常值得跟隨的。

以上,就是我在職場10年+的經驗。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