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日快樂!今天我已經離開冷冷的歐洲,在晴朗的墨爾本開始了新的幾天的工作,而恰逢三八節日,榮幸受到微信的邀請,跟大家分享一些自己的職業心得。

即便我的記憶里,自己已經在不同場合回憶過太多次,自己怎麼開始這份職業。

但遇上了新朋友新讀者新的合作夥伴,大家最感興趣的依然是:

你是怎麼開始做這行的?

我從小就很喜歡閱讀和寫文章,喜歡寫字的人應該都有一種共同感受:能夠通過文字表達自己,是我們最大的開心和自由

所以大學順理成章念了中文系,大四順理成章進入了媒體行業實習。

那個時候公眾號剛剛興起,尚未風靡,在媒體行業,大家都想嘗鮮,幾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公眾號,我也想看看公眾號後台到底是怎麼用的,就註冊了一個「深夜發媸」。

後來我在朋友圈裡看過很多文章在討論「深夜發媸」,有人說定位獨特,運營巧妙,也有人嗤之以鼻。

但一切的初始,只是一個無聊人的無心之舉。本來我想叫「深夜發吃」,每天發一些好吃的,自己看著就開心。

結果這個名字被註冊了,我就順手找了一個生僻字,心想這總沒人跟我撞名字了吧!

從那時起,每天下班回家花幾個小時寫公眾號就成為了我的休閑活動。既打發時間,又心情愉快,還有那麼一點點人看,多開心呀。

想到後來越來越多人看,文章就不能漫不經心寫了,漸漸的就忙不過來了,於是乎,在純屬興趣小打小鬧了一年多之後,成立了公司全職做自媒體人。

剛開始創業真的很興奮,想僱傭很棒的人才,想創造很理想的辦公環境,想這想那。想成為下一個Facebook和Google!

幸運的是公眾號真的給人提供了很好的創業環境,我想到的沒想到的事情,最終大部分都實現了,這幾年來,公司收穫了很多認可▽

去年9月,還很榮幸以媒體人身份獲得「2018年福布斯中國30位30歲以下精英」稱號,何德何能▽

表面光鮮的背後,其實是每個內容創業者都有的無奈。

最早期的深夜發媸內容以情感為主,寫情感文章窮思竭慮的創作狀態我不是很能吃得消,有時候精神恍惚,焦慮睡不著,最嚴重的時候整個人都蔫兒了,三天兩頭往醫院跑。一個20出頭的人真的很害怕焦慮,因為我害怕我接下來的人生都會這樣過下去。

於是我選擇讓公眾號轉型,做一些更讓人開心的事情,做一些可以有團隊一起分擔一起成長的事情。

轉型過程中,一切從零開始,從頭再來

你問後悔嗎?我沒法打腫臉充胖子說什麼不後悔。剛開始是很難過呀,是很後悔呀。

比如在「曾經你很喜歡,現在你很討厭的公眾號」榜單上看到自己名列榜首,難過的哭了。

比如在員工評價你真的很不專業,資源也很差,比你做得好的大有人在時,

比如在看到求職者評價這家公司在一個舊舊的居民樓里,感覺像是騙子公司時,

讓我難過的不是被非議,而是別人說的是事實,而我卻無能為力。

這些時候,當然後悔。

這個過程中,我慢慢理解我曾經工作過實習過的每一家公司,每一個老闆,每一位leader,創業真的是萬人過獨木橋的事情。

我也理解每一位員工,每一個合作夥伴。

我也慢慢重新理解創業的概念。

創業很像談戀愛,沒有對錯,有的是大家彼此的互相讓步,互相妥協,互相陪伴。

創業也像一場修行,在這個過程中有得到,有失去。這五年來,我的能力上倒真沒啥成長,唯一成長的就是心態了吧。

我開始不那麼計較得失,因為明白得到的背後是什麼。

5年過去了,企業成長了,組織里的個人成長了,市場也成長了。我總結了自己覺得最受用的10個tips,有的是看了別人的分享恍然大悟的,有的是自己吃了苦頭之後慢慢琢磨出來的。其中有5個「要」,5個「不要」,不一定對,但說不定偶爾也能派上用場。

市場上前20%的人得到80%的用戶和客戶。兵荒馬亂時,要變得足夠強大;塵埃落定時,才不至於餓死。

有時候你沒有付出很多便小有成就,那未必是因為你最有才華你最努力,而可能是因為時代創造了「空位」,坐上去的不是你也會是別人。

好處是你可能成為幸運兒,壞處是這樣的幸運兒太多了,不努力的話,幸運兒也很快會被替代。

運氣和平台是個漂亮女孩兒,she can easily come,she can easily go。

不信的話,等待時間告訴你答案。

有些行業是非常「青春飯」的,從業者享受著年輕帶來的獨特優勢和紅利,沒錯,年輕也有紅利。

但人都不可能永遠年輕,就像那句話說的:你不可能永遠18歲,但永遠有人18歲。

所以如果你正在這樣的行業里年輕著,那與其想著如何死死拖住青春的尾巴求它不要走,不如在有限的青春里綻放的美一點。

成功的時候,炫耀吧。因為你以後未必會比此刻更成功。

失落的時候,沮喪吧。因為就算強打起精神也不一定能走出漩渦。

看到機會的時候,放手一搏吧,反正也沒什麼好失去的。

不必挽留時光,enjoy每個階段的你。

創業者總是害怕「一失足成千古恨」,容不下自己和團隊的任何小錯誤。但我們又不是帝王將相,以為犯個小錯誤就會扭轉乾坤,未必也太看得起自己了吧。

犯錯是必然,不必譴責自己,更不要譴責他人。活著就會犯錯,誰都無法預判。

犯錯說明你和團隊在前進,在面臨挑戰。錯了,改,再試一遍。沒什麼大不了的。

允許自己犯錯,不用鑽牛角尖。

也允許他人犯錯,何必抓著別人的小辮子不放。

堅持未必是美德,放棄有時是智慧。

感到痛苦嗎?未必因為你在成長,也可能是因為你在做不合適自己的事呀。

我們總是想通過堅持一些事情來證明自己,卻逃避思考那些事情是否值得堅持。

我曾經也覺得放棄是弱者的決定,堅持不懈才是唯一的成功路徑。但實際上當我放棄了很多東西之後,我覺得...

簡直開心死了

創業是「順水推舟」,不是「發明創造」。

市場上很多創業項目和創業者我看不懂,也許是我理解的「創業」太狹隘。

前幾天我看到一個報道,創始人覺得公司虧損是因為團隊不夠努力,我覺得有點荒誕。

如果你是創始人,那找到讓公司賺錢謀生的方式,就是你的責任。

先找到突破點,真正的把一個事情做通打爆,接下來才是團隊讓它長期運轉。

如果把此寄希望於團隊,那還要你幹嘛呢?

年輕人總是抱怨:別人有更好的機會、家境、長相云云,潛台詞就是:我之所以混成這樣,都是大環境的鍋。

這時候忍不住po一張趙本山在戲裡的經典名言。雖然是戲,此言不虛。??

家境是不公平、美貌是不公平、那才華又何嘗不是?每個人都有那麼一些別人生來沒有的小才華,你在抱怨別人享受更好的待遇時,其實你也佔了一些小便宜不是嗎?

不要總是盯著別人如何如何,忽略了明明那麼獨特和優秀的自己。

電影<波西米亞>里一個畫面很觸動我,皇后樂隊的主唱迷失自我,隨便抓一個身邊的人尋求陪伴和愛的時候,別人卻轉身離開,留下一句:當你真的愛自己的時候,再來找我。

不愛自己的人是缺少能量的,愛自己,自由的表達自己,才能真正自如的生活。

不用讓自己事事完美。因為即便你完美了,也改變不了什麼。沒有人是因為「完美」成功的。

我不是一個合格的創業者,因為我只會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而且喜新厭舊。把一件事情做成了就立刻就想試試下一個。

我也不是一個好的管理者,因為我很不喜歡和別人交流,能一個人呆著就一個人呆著。

之前我一直因為這個事情指責自己,但後來想想,組織里有比我善解人意的人,也有比我持之以恆的人。我何必要求自己盡善盡美?我盡善盡美了,這家企業會因此提升多少呢?

慢慢的我學會不會再因為一點小事不完美就炸毛,其實真正對企業重要的是核心的「發動機」,細枝末節真的不重要,放過自己吧。人有貪嗔痴癲,人有七情六慾,人不是機器。

投機取巧也會獲得暫時性的利益,但隨著市場的成熟,這些信息不對等的小機靈都會慢慢被修正。大浪淘沙,只有真正符合市場規律的事物才能持久。

人們總說一夜暴富一夜暴富,這種心態會摧毀很多東西。

很多事業都是漫長的馬拉松,即便起初的時候只是蠅頭小利,甚至一無所獲。

我們的事業,我們的社會信用,不也是一輩子的嗎,何必短視。

? End ?

??

寫在最後

世上的一切都有它的規律,

但起初我們看不清自己也看不清世界,橫衝直撞。

成長的過程中,也許慢慢看得清世界,卻始終看不清自己。

這可能就是生存的魅力吧,像一場原始叢林里的探險遊戲,你不知道自己是食物鏈的哪一環,你也不知道前方是樂土還是懸崖峭壁。

就是這種不確定,一邊心慌慌,一邊滿懷希望,才讓我們一路前行,去沒有去過的地方。

今天是三八節日,受到微信「微光創業者」項目的邀請,談談對女性創業的想法。

不過寫這篇文章並非鼓吹創業,我不是維「創業」論者,我甚至後悔自己上的班太少,了解的行業太少,不然創業時可能會少吃點苦頭。

創業不創業不重要,它只是一種職業選擇而已。

我想:成長,自由,快樂,對每個人來說更重要一點呢。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或對版權有所疑問,請聯繫[email protected]。我們會儘快處理,感謝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