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北秘嶺-重返無人區》天路的盡頭是心路

來自專欄烽影天下7 人贊了文章

神秘的青藏高原,不僅有令人嚮往的神聖雪山,也有著廣袤荒涼的無人區,動植物稀少,人類甚少踏足。而電影《藏北秘嶺-重返無人區》劇組,則帶領觀眾走向了中國最大的無人區——羌塘,這裡面積422平方公里,聳立著巨大的普若崗日冰原,海拔高度在6000米至6800米之間,對於攝製組而言,整部影片的拍攝過程,不只是朝聖之行,更是充滿了種種意外、時而危及生命的探險之旅。

有關青藏高原的路,我們耳熟能詳的一首歌《天路》里唱得明白"這是一條神奇的天路……",但對於《藏北秘嶺-重返無人區》的主創人員而言,他們這一程,卻並沒有任何道路可以通行,或者碾壓著前人的輪印,或者在荒蕪的高原上以先驅者的身份開闢生門,狂風、飛沙、冰河、亂石,不過是家常便飯,而低壓高海拔的地貌,又讓大家時刻面臨著各種高原病的侵襲,拍攝過程中,許多的創作者陸續撤下了"火線",畢竟在這麼惡劣的環境中,稍有不慎,就是失去生命的危險。

對於觀眾而言,可能在影廳無法感受到高原反應給身體所帶來的胸悶氣短、頭疼欲裂等不適,也無法體會到時常在零下三四十度的冰原極寒,但在影片中,我們跟隨鏡頭,所看到的那些神奇與兇險,足以讓人眼界大開,感嘆大自然的雄偉,與造物主的奇妙。而主創人員與惡劣環境的奮勇搏鬥,以及他們守護這一片神奇土地的環保精神,又足以讓我們感動。是怎樣的力量,讓他們在這無人之地堅守,跋涉呢?

戰台烽曾經去過一次西藏,不過是呆了短短几天,從拉薩到林芝,都算是徜徉在海拔不高、植被不少、生活又便利的城市之中,已經時時感受到,這片神奇的土地上,所賦予自己的於渺小之中迎風而立的力量。但《藏北秘嶺-重返無人區》所涉足的區域,卻是妥妥的不毛之地。一方面,因為是全境荒涼,人類進入不啻於"送命之旅"。

另一方面,也是由於羌塘的生態特別脆弱,無論是冰川、草甸,還有偶爾出沒的野氂牛、藏羚羊以及狼群,成為了這片土地上僅有的生機。據說這裡的植被極其稀少,幾年前壓過的車轍都會一直裸露在地面,這種生態,讓整個攝製組的拍攝,都格外小心翼翼。當然,行程中所遭遇的落單野氂牛的衝撞,狼群幾天幾夜的追隨與包抄,也是格外的驚心動魄。

儘管如此艱難,為何還要拼盡全力,有這樣一程的歷險?在這裡就不得不提下,影片的兩位靈魂人物,九五後導演子君,以及製片人老蔡的心結。兩人,一個為了追尋前輩的足跡,一個為了尋回抱憾的過往,才能在各種艱難困苦下,又如此堅強與堅定地走下去。印象特別深刻的是製片人老蔡說,就算所有人都倒下了,他也不能倒,就算沒有人再前進,他拿著手機拍攝,也要走完全程,完成影片的創作。這種精神毅力,已經戰勝了自然,戰勝了身體的痛苦,我們都說,到高原尋找靈魂的聖潔,其實影片的主創們,不畏生死,又何嘗不是最崇高的聖潔呢?

影片中有一個鏡頭,是在大年夜,天色漸晚,劇組的車隊在荒原上休整,荒原無邊,車隊小若滄海一粟,而這次拍攝,或許也不過是千萬年的一個瞬間而已。為了拍攝,他們捨棄了和家人團聚的機會,在這"鳥不拉屎"的地方忍受著肌膚的刺痛和內心的孤獨,或許在這萬家團圓的時刻,才能感受到更多付出與奉獻的艱辛。

他們會痛哭流涕,會想過放棄,但沉寂的夜過去,當新的一天又再次來臨的時候,每個人又都滿血復活,再踏征程。因此,《藏北秘嶺-重返無人區》對於我們而言,不只是身臨其境地感受一次直抵心靈、開闊眼界的秘境探險,更多的是,讓我們感受到,在極端絕望的環境中,如何去奮起,去更加熱愛這生活,珍惜這生命。

天路的盡頭,是心路。無人區,也能踏出勇敢的足跡,更重要的是,這次苦旅,讓我們學會,在荒蕪的內心,種下希望的種子,來面對無數個明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