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只是一個不小心,藝人多元嘗試中的某一面便會被受眾放大以為是其全部,將錯就錯的誤會也便從此造成。

比如,在聽過了今年白色情人節《最想去的地方》後,你可能一時間不知道怎樣接受眼前這位「親愛的怪物」——炎亞綸。

2018年的炎亞綸可謂是高產,上半年的 EP 還在被歌迷繼續再溫暖循環著,到下半年,第二張 EP 《親愛的怪物》跟著就來了。

只是不同於之前的白色暖系色調,《親愛的怪物》從單曲到 EP 的封面視覺進階,是炎亞綸在暖色背景牆之前,身穿黑色外套,頭戴不規則羊頭面具,並從藏於面具背後到摘掉面具,視覺上的改變,已能令人感受到他在音樂里的轉變,像是在告訴聽者:

無論這個「親愛的怪物」你愛或不愛,這都是音樂里最當下、最本我的炎亞綸。

《親愛的怪物》以 Brit-Pop 的編製貫穿三首新作,是歌迷比較少聽到的炎亞綸,歌詞和表達視角處處充滿著思辨色彩。

網路的發達方便了人們的溝通,甚至縮小了全球的視野到達範圍,於是大家似乎越來越懶,只慣於接受,鮮少再消化。《親愛的怪物》成型於此,誕生自網路給人們造成的影響,但又高於簡單的闡述或跟從層面,而是思辨出反向角度,反盲從、反跟隨,炎亞綸融於 Brit-Pop 節拍中的吶喊,是他看起來如似「怪物」般的狀態,也是與自我最親密的「親愛的」狀態:

我 只想活出最真模樣

就算被當怪物驅趕

變臉時代中 緊握這份荒唐的信仰

旋律的行進是熱烈的,與之相反的卻是歌詞里反向扎心的這句自我宣言,因為盲從久了,我們都知道一個人要活出最真的模樣,到底有多難

還好,炎亞綸唱出了他最誠摯的吶喊。

跟隨《親愛的怪物》而來的兩首歌《沉睡的巨人》和《聰明傻瓜》,曲目名稱也帶有反諷的味道。

《沉睡的巨人》像是從《親愛的怪物》而來的延展,曲風仍有英式搖滾的硬朗與抗爭味道,文字內容的表達,則開啟了新的、更樂觀的視角,「怪物」只是孤獨地唱著忠於自我,《沉睡的巨人》則已經唱出更有渴望的共鳴希冀:

對主流不再盲從曾努力雖敗猶榮

地球七十億群眾總有個人會聽懂

回到內容上的進階,可能這即將醒來的巨人,正是曾被眾人認定的「怪物」,然則 TA 的愛、TA 的能量、希望,都會發散給懂的人與其共鳴,這裡面自然有炎亞綸自己之於聽眾的期盼,一種以音樂與人交流的專註表達。

《聰明傻瓜》是以愛情的角度,唱願意為了愛人做個「傻瓜」的聰明選擇,內容上是從前兩曲的「普世」角度唱回到了感情里的自我;不過在曲風上,仍有抒情搖滾的基底與前兩曲 Brit-Pop 一脈相承,從而至少在音樂風格的質感上,三首歌形成了一個很高的完整度和統一性。

炎亞綸從過往在作品中展現多元風格,到此次以《親愛的怪物》專註於一種音樂格調,隱隱的改變決心還是能被聽得到,之於別人,這可能是他音樂上的一次「反骨」動作,但之於炎亞綸,誰說這何嘗不是他經歷的一次暢快的歌唱與表達呢?

上一張《最想去的地方》,或許還隱喻了一個不想盲從在荒誕「體制」之下的美好願景,到《親愛的怪物》,炎亞綸和音樂團隊拾掇起 Brit-Pop 這件音樂「利器」,狠狠切割了自己與「複製羊」之間的鮮明劃分,炎亞綸的音樂性格,就此顯得格外鮮明。


炎亞綸的新EP專輯《親愛的怪物》,雖然只有三首歌,卻可以用精彩紛呈來形容,尤其是可以聽到這個時代的很多音樂,所不具備的一些特質。

《親愛的怪物》這張EP專輯裡的三首歌,可以從兩個層面解讀,一個是音樂、一個是態度。

音樂層面,整張專輯的三首歌曲,雖然細節表達上完全不同,但卻有著英式搖滾的一個大方向。這種音樂曲風的統一,實際上也是一個音樂人,應該有的音樂人格確立。這倒不是說在這個多元化的時代,玩多元化的曲風不好。但人畢竟不是萬能的,術業更有專攻,在一定更確定的範圍里做定向性很強的音樂,音樂的表現力,也才會有一個精準的輸出。

雖然也是英式搖滾,但炎亞綸的英式搖滾,並沒有流於形式化和表面化。也可以說,英式搖滾只是這三首歌曲某些外在的音樂特徵,而音樂內在的創作和表達,則完全是全新的。這其中有很多巧思、細膩,也有和這個時代主流時尚所不同的特質。

如果給專輯裡《親愛的怪物》、《沉睡的巨人》和《聰明傻瓜》三首歌曲,找一個共通的特質,印象最深的就是鼓點在其中的作用。

眾所周知,這是一個EDM的時代,用各種音效製作的Beat,已經成了音樂領域的主流。但Future Bass和Trap曲風的濫用,也讓很多音樂從一開始,就因為缺少創造力的動機,變得沒有人性的溫度。

而炎亞綸在這張EP專輯裡,則通過真實鼓點的驅動,帶來那種音樂最原始的律動和節拍。通透的軍鼓、飽滿及賦有張力的底鼓,聽來紮實又踏實。以這些的鼓點作為支點和推動,尤其能體現出音樂中充滿原始的Power。

那不是簡單粗暴的音量,而是一種源源不斷、連綿不絕的勁道。它們在《親愛的怪物》里,圍繞著「別再」排比展開;在《沉睡的巨人》又隨著「自我就是獨特」而滾動;並在《聰明傻瓜》里讓「難以招架」也變成了「迷人的優雅」。

與此同時,《親愛的怪物》里純質的掃弦、晶瑩的和弦,以及悅耳流暢的小調旋律,也讓整首歌曲有了近似早期Coldplay的那種英倫特質,敏感中透著優雅,清新中卻又充滿肆狂。《沉睡的巨人》中清亮鍵盤與飽滿鼓點的呼應,激昂卻不嘈雜,也給夢想渲染了熱血卻又彩色的多層色調。《聰明傻瓜》里真假聲真真假假傾瀉,率真、誠摯且充滿靈性,滾奏的軍鼓、立體的和聲,都讓一首情歌在真實中,又有那種輕舞飛揚的神經質,無法捉摸卻又難以招架。

除了音樂,還有態度。

《親愛的怪物》將親愛和怪物這對矛盾的片語擺到一塊,也體現出炎亞綸矛盾對立卻又彼此融合的一面。親愛是炎亞綸作為偶像的一面,而怪物則是他作為一個歌手倔強的一面。通過這首作品,炎亞綸呈現的是一個不甘於被磨平稜角的自己,他也希望以這樣一首歌曲,讓更多人可以表現出怪與狂的那一面,不用刻意變得不同,但必須活出自己最真實的模樣。

《沉睡的巨人》則是《親愛的怪物》的另一種延伸。在「遵從別人規則如何活得深刻」的表達中,炎亞綸也用「自己做出抉擇自我就是獨特」,讓一首勵志作品變得有層次、有遞進、有縱深。

而《聰明傻瓜》雖然是一首情歌,卻不同於一般的芭樂情歌、套路情歌和工業情歌。這首歌曲幾乎活靈活現呈現一個男生戀愛時的內心活動,意識流的表達中,也讓一首情歌變得活潑生動而充滿性靈。它由此也成了一首無可取代的情歌,成了炎亞綸真實自我的另一種角度呈現。

不談空洞的理想,不唱虐心的情歌,更不追求音樂技術上最潮流的時尚。炎亞綸的這張《親愛的怪物》,則用看似最傳統的創作和製作,去讓真實的情感精緻化。也許,這三首歌曲無法給人驚悚和刺激,但音樂有時候並不是恐怖片和驚悚片,從心的角度出發,以匠心的表現形式,將肆意和節制進行平衡,也才有了這張EP專輯三首歌曲,讓人愉悅的聆聽感受。

也可以說,《親愛的怪物》就是一張有夢想還有溫度,有生趣但更有層次的EP專輯。在某種意義上來講,這更是一張還原流行音樂原本樣子的EP專輯。

這個樣子,就是真實但精緻,悅耳又有層次。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