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先出彩。

文|鴿子

對於美妝行業而言,消費者的“第一眼”往往停留在產品包裝而並非產品本身。尤其在當下的“顏值經濟”時代,包裝必須搶先出彩。

日前,2019上海國際奢侈品包裝展在上海展覽館如期舉行,在展會現場,有關化妝品的包裝展示佔據着相當大的規模。鴿子發現,海內外美妝品牌在產品包裝方面普遍存在差異化需求,與之同時,部分創新企業不約而同將高科技植入產品包裝,“智能包裝”被提上日程,而如何實現綠色可持續包裝仍然是行業熱點話題。

▍展會現場

歐美講究簡約,中國追求奢華

如何在消費者看到產品的第一眼就引起關注?包裝無疑是品牌制勝的第一步。據本屆展會現場的部分化妝品包材商表示,國內外的美妝品牌在包材方面的差異化較爲明顯。以化妝品包裝容器爲例,以歐美國家爲代表的國外美妝品牌普遍開始追求使用單層瓶,來替換掉以往選擇具有內膽的雙層瓶;而國內的美妝品牌則大多會選擇看上去比較奢華、具有設計感與厚重感的化妝品瓶。

▍歐美市場興起的單層瓶

▍國內流行的奢華化妝品瓶

在化妝品外包材包裝盒的選擇上,據來自精藝印刷展位的負責人介紹,以金卡紙、銀卡紙爲主的材質仍然佔據主流。“因爲這種包裝紙看上去更顯高端,國內客戶的需求也相對更多。”而對於更具環保概念的原漿紙包裝,因包裝成本相對更高、看上去也並不顯得十分“高大上”,所以,選擇使用的品牌也相對少一些。

▍金卡紙、銀卡紙製成的外包裝盒

▍具有環保概念的外包裝盒

科技繼續加持美妝包材領域,助力企業節約成本,提升效率。從設計產品包裝開始到選定包裝,中間的開發週期往往需要做出成百上千個模型,無論對於包材商與品牌方來說都是一筆不小的支出。而樂塑3D此次創新將3D打印技術運用在化妝品包裝領域,運用此技術做出的美妝成品可以在短時間內實現量產,既節省了美妝包材的設計與開發時間,提升了企業競爭力,也減少了成本支出,一舉兩得。

▍樂塑3D打印成品

如果把產品與包裝看作一個整體,那麼,如何運用包裝來突出產品特點?在包裝觸感方面爲消費者帶來驚喜是一個突破口。來自帝斯曼的SKINS®上光油技術,能在產品包裝觸感方面帶來全新體驗的橡膠感、絲綢感、金屬感與絨感。據帝斯曼展位負責人介紹,香奈兒已經將柔滑細膩的絲綢觸感運用到其內衣、化妝品的外包裝上,以便消費者從觸覺方面進一步感知產品的高端體驗。

▍帝斯曼SKINS®上光油技術產品呈現

智能包裝要與消費者產生交互

包裝是商品的一部分,也可以稱得上是商品的“外衣”,而智能包裝能夠讓商品更鮮活、更有感知力。包裝作爲一種商品連接消費者的媒介,讓包裝具有更多的外延功能、根據不同的消費者實現個性化定製、成爲與消費者交互的入口,是智能包裝的重點體現。

《上海包裝》雜誌主編黃昌海認爲,智能包裝就是要讓包裝擁有“形態之美、功能之美與使用之美”。輕奢產品的第一眼緣很重要,這對包裝設計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化妝品在內,在包裝製作的前期就會將商品的毛利、包裝成本的限制等因素考慮在內,所以,好的設計師就需要思考用哪些表現方法去做出適合商品調性的包裝,並且要節約包裝的成本與消耗。

將科技植入到商品包裝裏是實現智能包裝的有效途徑之一。據揚盛印務相關負責人介紹,跨界的技術正在越來越多被運用在商品包裝方面,目前最常見的是將3D智能打印、AI與AR技術與商品包裝進行有機結合。“運用3D智能打印打造出個性化的簽名已經被廣泛運用到汽車領域;將AI掃描技術運用到商品包裝,從而讓消費者瞭解商品的製作過程、使用方法、企業文化等已經在茶葉市場有所體現;下一步,AR技術、互聯網技術與物聯網技術也將在包裝領域產生更多可能性。”

但企業遇到的現實問題是,新技術的運用會顯著提高包裝成本,因此多數企業面對智能包裝會有所猶豫。但實際上,利用電子技術,傳感技術等,更多是產生移動端的圖文信息,並不增加包裝材料本身的成本。並且,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智能包裝的成本會慢慢下降。而可回收包裝材料的運用,從長遠來看也將降低包裝成本。讓包裝成爲環保的產業,也是包裝行業發展的重要使命。

包裝是一個交叉性的學科,與各行各業都有交叉。黃昌海認爲,“基於包裝開發的研發是一個藍海市場的概念。”包裝的行業地位在提高,目前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企業感覺到包裝的重要性。黃昌海表示,智能包裝最重要的一點是要與消費者產生交互,增強體驗,否則,就只能是設計者的“自嗨”,實際意義並不大。此外,智能包裝之美,從另一維度去看更多是功能性的體現,而不是“蹭熱點”。

可持續包裝材料能降低總成本

實現環保仍然是包裝行業重要的發展趨勢,當下用可回收塑料做包裝也是一個產品賣點。於化妝品而言,包裝能夠用可再生的材料,但配方卻沒辦法以用量更少來達到環保。但法國仙婷董事長蒲思凱認爲,目前很多化妝品成分在生產過程中不需要加熱,這也能達到降低能耗的目的。

▍蒲思凱

“使用可持續的材料可能起初看上去更貴,增加成本,但最終的總體成本會更低。”來自NEST FILLER的負責人Ashley Kim表示,首先,可以從設計手段入手,將包裝成本降低,實現可持續包裝。比如,設計師在設計包裝的過程中可以儘量少用一些顏色、墨用的少一點,並且避免過度包裝,從而降低成本。

再者,數字化對包裝的影響是把“雙刃劍”。當下,消費者更加註重產品本身的好壞,但與之同時,由於中國消費者對快遞的依賴程度較高,快遞中防撞的填充物對環保不力,這就需要設計師從運輸包裝的設計着手做到環保,而不僅僅侷限於商品包裝設計。目前,80後、90後年輕一代的包裝設計師開始更多有環保的理念,這對於可持續包裝的發展有利。

最後,把中國傳統工藝與現代包裝進行結合,也是實現可持續包裝的重要一環。目前,國際性的設計師學校已經在建議學生在做設計之前,首先考慮地球環保的理念,而不只是從包裝是否漂亮的角度出發。減少浪費,用可持續的設計,來降低包裝成本也是一個長久的課題。

雖然可持續包裝的成本偏高,但隨着可持續包裝材料的普及,在使用量成噸級以後,未來可持續包裝的成本會進一步降低。正如30多年來人類對抗痘痘肌使用的大都是抗生素,雖然見效快但越來越多的痘痘開始產生耐藥性,而使用天然成分來對抗痘痘肌,雖然見效慢,耗費時間長,但效果更好一樣,Ashley Kim認爲,要想普及使用可持續的環保包裝,也需要耗費較長時間,“但效果一定是最好的”。

點擊“閱讀原文”,瞭解更多青眼資訊

不一樣的視角

閱讀原文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