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讓筆者在角色球員之中,挑出一個「零瑕疵」的代表的話,那麼這個人一定會是火箭隊的「鞋神」PJ-塔克。

毫不誇張地來說,即使在NBA歷史之中仍能留名的角色球員群體裡面,塔克已經成為了一種新型的「奇葩型標杆」。

球隊對優秀的角色球員的要求往往是在一定的時間內,佔用較少的資源卻仍能為勝利做出客觀的勝利貢獻值。

那麼我們從攻防的角度來看看,PJ-塔克這個賽季,能做到有多極致?

進攻端:光的璀璨&影的隱耀

當打開18-19賽季回合使用率以及出場時間的關聯圖的時候,你們就能八九不離七地了解為什麼,筆者要用這一個這麼二次元的標題,來描述PJ-塔克在進攻端上的表現。

在場均出場時間超過30分鐘的球員之中,PJ-塔克的使用率是最低的,自成一檔;另外,在聯盟傳球,觸球次數統計中,PJ也幾乎是聯盟墊底等級的球員。

塔克這個人在場上進攻回合的時候,到底在幹嘛?

我們稍後再說,先來談古論今。

常規賽,PJ-塔克的場均數據為:7.3分5.8籃板1.2助攻1.6搶斷0.5蓋帽(34.2分鐘&9.5%回合使用率

季後賽(截至發稿日),PJ-塔克出戰8場,場均數據:10分7.3籃板1.6助攻1.5搶斷0.8蓋帽(36.6分鐘&10.5%回合使用率)

碰巧的事情是,上一次能達成場均出戰30分鐘以上,回合使用率保持在10%以下表現,出現在08-09賽季的休斯頓火箭隊伍里,主角是大家很熟悉的完美綠葉。

塔克在進攻端有兩種主要的發揮模式。

最重要的角色便是接球就投的射手,這是為了配合火箭的拉開空間,哈登找錯位單打至上信念的體系:站在角落,等待隊友將球傳到他的手上,接著在空檔時將球投出。

另外,塔克有25%的進攻,來自於0-3尺內的近框的進攻得分。

這與其他3D很不通,其他人進攻完就往回跑,但是塔克只要有機會,就往近框內切、沖前場籃板。

只算單位時間內的進攻回合持球性價比,球在塔克手上,每一秒都是划算到了極致的。

正是因為這樣,塔克與需要消化大量球權的哈登,是天作之合的搭檔,兩人的使用率符合魔球理論下的零和遊戲。

防守端:以鋼鐵之軀,比肩七尺長人

在巴蒂爾之前,我們再用相同的出戰時長和回合使用率標準,再往上篩選。

出現在列表裡的名字都是歷史上有名的防守神器,依次是本-華萊士、羅德曼、馬克·伊頓。

除開2.24米的巨人馬克·伊頓,PJ-塔克,和大本、大蟲都是同位置上的小個子防守者,擁有每球必爭的態度。

比起一手很好的底角三分,良好的閱讀戰術能力,PJ-塔克能獲得如此深受德-安東尼信任的原因更在於他的鐵血。

保羅喬治、杜蘭特、倫納德、字母哥,這些名字,都在PJ-塔克本賽季的對防名單之中。

以245磅的體重和偏大的年紀,還可以亦步亦趨的貼防聯盟最好的三號位置之外,只有1.96米的PJ-塔克,還經常需要客串火箭的四號位置,甚至扛到中鋒。

看過火箭隊球賽的大部分球迷都知道,PJ-塔克不是主宰球場的超級球星,但他一直都是驗證超巨的對位試金石。

以杜蘭特為例,這個賽季的常規賽上。

KD與塔克共有111回合的面對面交鋒,KD的命中率略低於48%,距離52%的賽季均值有一定距離;目前,兩人也正在季後賽的舞台中激烈纏鬥。

除此之外,塔克一連串的攻防硬漢表現,卻總是在關鍵時刻牽動著火箭隊氣勢的增長。

那是,文筆拙劣的筆者,無法用陳列數據的方式,或者句子可以描述出的漂亮籃球。

家境優越,出身於籃球名門杜克、樂透區的前輩巴蒂爾,證明了:即使一開始就是完美的籃壇貴公子的我,也可以義無反顧地出任綠葉。

真正started from the bottom(從底層出發)的後輩PJ-塔克,則是證明了:哪怕只是一片小小的綠葉,我也要努力做到完美。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