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5日發表的《綜合措施可提高高血壓病的治癒率》一文寫道:「高血壓病是人體升壓機制和降壓機制平衡失調的一種功能性疾病。」 2009年10月24日發表的《血壓初高可復原》一文寫道:「高血壓病是一個人體大腦皮層功能紊亂導致的神經、內分泌、代謝、血管系統功能紊亂,最終導致心輸出量增加、體液增加、血管痙攣、外周阻力增加而引起的血壓升高的病機十分複雜的疾病。現在的藥物之所以不能治癒高血壓病,是這一些藥物所引起的作用,都在高血壓病機制的多系統、多層次末端的局部環節,起一些利尿、擴血管、降低交感神經的興奮性作用,因此要想治癒高血壓病必須要採取綜合措施,改善人體的血液循環,恢復人體自身的升壓機制和降壓機制兩者之間的平衡。」 血管內皮細胞功能紊亂是導致一系列心血管事件發生的原因之一。血管細胞是介於血流和血管壁組織之間的一層單核細胞,可通過自分泌、內分泌、旁分泌三種途徑分泌一系列NO、PG12、FT-1等血管活性物質,發揮調節血管緊張性、抗血栓形成、抑制平滑肌細胞增殖及血管炎症反應等功能。NO是內皮細胞產生最重要的舒血管因子,它不僅能擴張血管,還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單核細胞粘附於內皮細胞,抑制平滑肌增殖等作用。然而血管內皮細胞在受到一系列有害因素,如不良的生活環境、不良的生活方式作用時,血管內皮細胞釋放的舒血管因子減少、縮血管因子增多,從而打破了血管平衡的穩定狀態,導致各種心血管疾病的發生。但血管內皮細胞的損傷是一種可逆性改變,可以通過運動、環境改變、生活干預、藥物治療等措施修復內皮損傷,使之恢復正常。美國心臟病學會和美國心臟學會推薦,每天至少30分鐘的有氧運動以減少心血管事件發生,不論是否存在心血管危險因素或心血管疾病,規律性的有氧運動能顯著提高NO的生物利用度,改善血管內皮功能。其他的生活方式干預,如戒煙限酒、控制飲食都有利於血管內皮細胞功能的恢復。再如藥物,西藥的β受體阻滯劑中的奈必洛尓,可刺激內皮細胞NO合酶釋放NO,增加血流介導的血管舒張功能,降低外圍血管的阻力而降低血壓。中藥的黃連素可能抑制內皮微顆粒產生,增強內皮細胞功能。還有腦心通、血脂康膠囊,可對修復血管內皮功能有較好的作用。 自主神經功能紊亂,也是一系列心血管病發生原因之一。植物神經功能是能夠自動調節與個人意志無關的臟器的作用和功能的神經。植物神經可分為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 交感神經促進心臟活動,而副交感神經則抑制心臟活動。這種相反的效果,若從整體生理學的觀點看,是有利於內臟活動更好的配合整體活動,從而有利於適應環境。例如當機體進行劇烈的運動,或環境發生急劇變化時,交感神經的活動佔優勢,從而引起心搏加快,內臟血管收縮,於是動脈血壓增高。當機體處於安靜狀態下,副交感神經活動處於優勢,從而使心跳減慢,血管擴張,血壓降低。因此人在正常情況下,功能相反的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處於相互平衡制約中。在這兩種神經系統中,當一方起正作用時,另一方則起副作用,於是很好的平衡協調和控制身體的生理活動。 長時間的精神緊張,是使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的根本原因。因為人在情緒緊張時,交感神經開始活動,這時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分泌增多,心血管系統會發生一系列變化。如心跳加快,血壓升高。如果長時間的精神緊張,人的正常生理過程必然的會改變成病狀的生理過程,導致各種心血管疾病,包括高血壓疾病。 唯一的辦法是使人的情緒活動停止,因為人在情緒活動停止後,副交感神經才能恢復活動,使身體恢復到情緒發動前的平靜狀態,心態才能平和,血壓才能降低。因此,要調整好自主神經的活動,恢復自主神經的正常功能,必須是要學會精神放鬆,最好是運用沉思默想,或者先做一個深呼吸運動,再做一個肌肉放鬆動作,既而學會聽一聽音樂等等,努力調節好自已的情緒。 實踐證明,氣功療法對高血壓這種功能性疾病的療治很有效果。氣功通過調心、調身、調息三個基本協調活動,能夠疏通經絡,調和氣血,平秘陰陽,培育元氣,恢復功能,對老年高血壓患者尤為適宜。氣功修鍊,常用姿勢為坐式,常用誘導思想的入靜方法為意念法和隨息法,常用的調整呼吸方式為自然呼吸和意念呼吸。每天修鍊兩次,每次1--2個小時,天天堅持,功到自然成。 中醫學認為,高血壓病理機制主要是由肝腎心脾功能失調引起的體內陰陽氣血失衡所致,其中以肝腎兩個臟器失衡尤為多見。中醫治療高血壓完全針對病因病理,從根本上通過「引血下行」及「養腎調肝」來幫助患者恢復元氣,調養臟腑功能,從而解決致病的根源。中醫治療高血壓的優勢,在於標本兼治,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