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謝可慧

堂媽的一個同事,幾乎天天被喂狗糧,但這撒狗糧的人不是別人,而是她自己的爹媽!

她總會一臉嫌棄有夾帶幸福的跟我們吐槽:“我爸情人節居然給我媽買了一束花,我這個‘小情人’卻啥都沒有?”

他爸眼裏老婆大於孩子,這事在平時也毫不遮掩:

“寶寶,今天想吃什麼呀?”

“爸,我想吃小炒肉...”

“沒問題,問你媽呢”

“......”

“閨女,你一會把碗刷了,我跟你媽下樓溜達溜達......”

“爸呀,你可真行!寵妻狂魔,天天在閨女面前撒狗糧!”

我們一邊聽着,一邊感嘆“這多好啊,讓人羨慕,你在這樣的家庭長大簡直太幸福了!”

是啊,爸爸愛媽媽,也是對孩子最好的愛。家庭環境對一個人的成長影響,還是蠻重要的。

1

還記得在《爸爸去那兒》裏,陳小春對Jasper 發火那次,Jasper 走路走慢了,陳小春立刻回頭吼“Harry up”,把後頭看熱鬧的羣衆都嚇跑了。

Jasper 卻不疾不徐地摁開擴音喇叭,奶萌奶萌地說了句:

“Can you stop angrying now?”

以及後來也都是萌萌的,超柔軟。

而當陳小春自責說自己是一個壞人時,Jasper 又立馬告訴爸爸他是個好人,還反覆強調“I love you forever”。

講真,真是沒有想到超兇的陳小春和超兇的應採兒居然生出了超暖的Jasper,這完全不合乎邏輯啊。

可是再一仔細回顧,雖然這倆夫妻給外人印象超兇的,但陳小春對應採兒一點兒都不兇——

陳小春在臺上唱歌,臺下的應採兒如同迷妹般手舞足蹈,原本一張嚴肅臉的陳小春見到這一幕,笑得一臉寵溺。爲此微博上還孕育出一個熱搜“最好的愛情,你在鬧,我在笑”。

小朋友生活在充滿愛的家庭和環境中才會時常把那句“ I love you forever”掛在嘴邊,纔會遇事不急不躁,大方交談並表達自己的意見,這不是定理,這是生活常識。

2

沒錯,比富養孩子更重要的是父母恩愛。因爲父母的愛的存在,纔會給孩子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安全感。

有一項研究顯示:嬰兒出生後杏仁核與下丘腦以及腦幹許多部位的線路都已經具備完整的功能。到達2歲的時候,神經元之間的信息連接通道——突觸迅猛增長。

也就是,3歲以前多和孩子進行親子互動,培養良好的行爲習慣和人際交往,是奠定兒童健全人格發展的基礎。

而情感溫暖/環境氣氛、社會適應/自理、語言/認知信息、忽視/懲罰維度,都是能夠讓孩子感受到溫暖,培養健全性格的。

所以,那些父母恩愛的孩子,總是天生自帶磁場地擁有一往無前的勇氣。

3

我有個遠房表哥,年薪過百萬,之前忙於工作拖到快四十才結婚,他媽正等着抱孫子,哪知一年未過就離婚了。

是女方先提出離婚的,說我表哥打她,額頭處還縫了三針。

“我和他根本就沒法好好溝通,稍微意見不合,他就是一巴掌扇過來!”

他前妻跟人哭訴,說是再也忍不下去了。

表哥看起來溫文爾雅,又在外企擔任中層管理人員多年,誰都沒想到外表光鮮的他居然會做出家暴這麼粗魯的行爲。

其實,他從小就是在一種家暴的環境中長大的。

表哥父母是相親認識的,他父親當時並不太喜歡他母親,但是又覺得到了這個年齡就該結婚生子,於是倆人草草步入婚姻生活。

婚後才發現三觀完全不一致,夫妻二人經常吵架,甚至還會當着表哥的面打架……鬧得最兇的時候,警察都上門調解過。

他母親把全部希望都寄託在表哥身上,對他管教甚嚴,要求他每門課都必須90分以上,否則就是棍棒侍候。

我從未覺得我表哥有何不妥,他除了性格有些孤傲,其他地方看起來都是完美的:成績非常好、奧數都拿過省級獎、高考是我們市第一名、一直就是父母口中“別人家的孩子”……

中國式的教育從來只看智商,很少顧及情商,父母眼中只有“聽話”纔是好孩子,極少關注孩子情感上的缺失。

然而童年情感上的缺失,造成成年之後依然無法正常表達內心情緒,甚至無法明確自己的感受與需求,這是註定的因果關係。

我常常覺得,給孩子最好的教育是父母相愛,如果父母尚且不能成爲夫妻,至少在面對她的時候,保持着一種絕對的溫暖和寬容。

恩愛不僅僅是非要在一起,而是面對孩子的時候是一個好父親和好母親,都可以成爲孩子最好的歸處。

4

再說一個很甜的故事。

我一個閨蜜,那年情人節,她窩在家裏看電視,她爸問她爲什麼不出去玩,她答,沒人約,不想出去。

於是她爸掏出錢包,給了她三百塊錢,說讓她自己一個人出去吃飯。她愣了一下,突然瞟見正在換衣服的媽媽,她意識到什麼,火速拿着三百塊出門。

現在她父母六十幾了,出門還要手牽手,她爸在家喊一聲“寶寶”,她和她媽同時應答……

那年她辭職去念國外念碩士,她爸給她發短信:寶寶,無論發生任何事情,我和你媽都是你堅強的後盾,勇敢往前走!

父母之愛讓孩子感應到生活之美,孩子的成長環境是穩定且和諧,自然可以形成一整套完整的自我認同價值觀,自信、積極、樂觀,從不懼怕。

因爲父母相愛,孩子知道他們是自己永遠的基石。

5

對於一個孩子來說,母愛和父愛都是一生最寶貴的財富。

因爲父母在,孩子便知道:我可以一往無前,可以海角天涯。

因爲父母在,孩子便知道:受了委屈可以哭,天塌下來了有人撐着。

因爲父母在,孩子可以勇敢做自己。

所以,父母給予孩子最好的的愛是父母相愛。

如果實在不行,至少在面對孩子的時候同舟共濟,即使一個在船頭,一個在船尾,也知道爲孩子遮風擋雨。

作者介紹

謝可慧,專欄作家,女性自媒體“秋小愚”創始人。專注個人成長和情感解局。新書《願世間所有美好,都恰逢其時》已在噹噹網、京東等網站熱賣。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