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完全沒有可比性,星際穿越就是一部用科學術語描寫的玄幻片。

高維人放置蟲洞,從頭到尾都沒有說明目的何在,是在逗你玩嗎?

如果是為了拯救地球,何必又要弄那麼複雜?最後的關鍵居然要靠一個女孩玩猜謎遊戲,如此兒戲嗎?

至於特效也沒有多出彩,之前比起同期的災難片遜色太多。

所謂人性,關於那些親情的描寫,實在太過於刻意和不理性。而拯救人類的大事,只靠教授所謂的理性和善意欺騙就能成功嗎?人類的決定都是如此不靠譜?

還有多維時空的刻畫充滿了不合理。主角身處多維時空時,時間應該是相對靜止的,每一個片段應該像電影膠片一樣。為什麼每一格空間里的畫面都在進行,那麼上一格時間發展和其它格子重疊怎麼辦?這明明是平行時空的描述才對。那麼問題是,如果主角影響了平行時空中歷史,為什麼主角自身所在的時空也會發生改變。

拋開一些玄乎其玄的蟲洞,黑洞,反重力和異星球概念。全片充滿了美式大片一貫的自以為是,個人英雄主義,和無理腦洞。

沒有科幻片的嚴謹,沒有商業片的火爆和節奏,沒有人文片的深度,沒有災難片的場面。實在不明白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無腦追捧。


《星際穿越》與《流浪地球》我認為兩者流浪地球更高

《星際穿越》中,有蟲洞、多維空間、庫珀空間站,這些基礎就是就是高緯度人類吧蟲洞放在哪裡的。

而在《流浪地球》中,至始至終都是人類自主拯救這個地球。行星發動機的研發、地下城的建造、停止地球的自轉等一系列的技術。

最重要的是《星際穿越》拯救的是整個人類。而《流浪地球》拯救的是地球。


我覺得不要去刻意比較,我也不喜歡這種比較,就像人,不要老跟別人比,要跟自己比,我覺得我們現在新聞媒體上這種習慣和問題評論不好,首先老說印度老跟我們比這比那,我們看不起印度,現在我們也這樣老比這比那的,不是說不比較,而是這樣刻意的去比較,你也知道網民是群什麼人,思想會被帶歪的,我覺得跟自己比就好,多支持這種類型的,能帶動資本流向,從而使我們電影工業更進一步,舉個例子,十年前如果有人找投資方說他想拍一部類似《太空漫遊2001》。老闆會像看神經病一樣看他,覺得他是在騙錢。但現在不一樣了,你跟投資方說打算拍一部類似《流浪地球》這種,你覺得可以能性低了嗎?慢慢的推動中國電影工業的發展,回頭再去看才能發現真正的進步


高分的能拿來對比,都是好樣的電影,不過,也是蠻噁心的事,因為一定有人褒己損人,一定站隊,穿越那部腦洞很大,概念很超前,多維空間概念,只有三體可以秒他,可惜被資本陰了。視覺效果場面有局限的。流浪的更直接,雖然已經超越了絕大部分好萊塢的腦殘,直接的持續的特效大場面,群體的大愛煽情都做到了,還有硬科幻的實質,雖然簡化了概念,地球一頭戳了一堆小蠟燭,腰帶圍了一圈燈帶。但我還是聽到有女生表示看不懂,這個沒文化真沒轍。兩者同為科幻,互補有無,有時是不能直接拿來比較的,切入的主題不同,至少局部表現在,一個更多是家庭幾個人的喜怒哀樂,一個是群體的喜怒哀樂。


我之前看了兩遍星際穿越,覺得真好看,故事感人,故事有懸疑,故事很精彩很震撼,畫面很美很大氣,很有層次,特效很棒,腦洞很大,非常經典10能給9.5,現在我看了流浪地球,我很客觀,很冷靜,很壓制的說,星際穿越,他媽就是一坨屎,老美的父女情在我天朝面前就是一坨屎,流浪地球10分我能打50分,如果豆瓣能充錢刷分我願意充十張電影票


不要奢求一部20年前的科幻作品


流浪地球的理論知識還是差了些,就連我這門外漢都感覺牽強,就最後那點燃木星的衝擊波地球哪受得住,更多算是災難片吧,科幻的東西還是太少了,不過已經不錯了,畢竟中國好像沒記得有啥科幻片,希望以後能再接再厲


像這種問題和關公戰秦瓊一個德行。一個美式一個中式,我相信更多的國人愛看中式。畢竟為自己量身打造的。而大家掙個臉紅脖子粗有什麼用?既然看過的說不錯 就買張票去看一下,好好享受一下。明明是享受的事情非得拿來比,我感覺大劉要變民族英雄啦。祝賀啊,反正大劉的文章里向來是推崇精英思想的,所以你們這些垃圾就別辯論了。問問大劉怎麼說,別那麼多廢話。


刷了2票,中國能拍成這樣已經很不錯了,我小孩看完表示拍的很好,我覺得正面影響了青少年就是部好片。


現在看到大家都把流量地球和星際穿越比我就放心了,看來雖然不承認,但大家心裡都知道流浪是什麼等級的科幻片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