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級選秀:盧卡·東契奇

來自專欄黑澤朋世61 人贊了文章

探花簽 亞特蘭大鷹 盧卡·東契奇 後被交易至達拉斯獨行俠

先聲明一點

相較於其他在NCAA打球的人,我對盧卡·東契奇的認識是有限的,他的數據很難拿來和NCAA的新秀們做直接對比。所以,球探報告,比賽集錦,部分視頻錄像還有球隊和球員、工作人選的評價,我的描述基本就是來自於這些信息和我自己的個人經驗吧。我也算關注了8年選秀了,所以還算是有點淺薄的見識吧。但說到底不敢妄斷,所以對大家有個提前的說法,意思是我的信息不夠,但出於個人經驗寫了些個人看法。

各位,能不能接受,看自己的情況吧。

看看球探報告里盧卡·東契奇的優缺點

賽場表現:

這位斯洛維尼亞天才少年如今已是全歐洲最頂尖的球員之一,他在2017年聯手戈蘭·德拉季奇與現太陽隊主帥伊戈爾-科科什科夫(Igor Kokoskov)帶領斯洛維尼亞國家隊贏得隊史首次歐錦賽冠軍,其中在面對由克里斯塔普斯·波爾津吉斯帶領的拉脫維亞以及由馬克-加索爾帶領的西班牙的勝仗尤為引人關注。

盧卡·東契奇也把自己的火熱狀態延續至歐冠聯賽,他在歐冠聯賽打出了MVP水準的精彩表現,目前他的PER值、場均得分以及Win Shares都在歐冠聯賽位列第4,他也帶領皇家馬德里順利挺進歐冠最終4強。最終盧卡·東契奇帶領皇家馬德里順利奪得2018歐冠冠軍,同時他個人收穫常規賽以及四強賽MVP。

優點:

進攻端:

快攻回合中的卓越決策者,運球推進速度迅猛。驚人的轉換進攻能力,搶下籃板後能立刻有目的性地快速推進,一旦開始跑動,他將是一名難以阻擋的強壯運動員,轉換進攻中極具創造力的進攻組織核心(playmaker)。

球商過人,運用擋拆戰術的專家,能憑藉其精英級視野、傳球時機及創造力(每40分鐘場均7.3助攻)屢次撕碎對方的防守,憑藉身材優勢和視野找到處於空位的隊友,是出類拔萃的傳球手:擅於傳出「馬努」式的空中過頂直塞、精準跨越全場的助攻以及能入選精彩回放片段的不看人傳球。傳球速度和力度恰到好處,能輕鬆傳出跨越全場的傳球,甚至還能通過大範圍轉移球或尋找切入內線的大個子隊友有效調度進攻。

發起擋拆進攻時如外科手術般精準無誤,能借隊友掩護突至籃下中部區域及將對位防守人牢牢卡在身後,並通過擋拆後的傳球撕破對方的防守陣型。同時他也靈活運用好隊友的擋拆掩護,並通過中遠距離的干拔跳投懲罰對位防守者。

擅長在任何狀況下自主創造進攻機會,技術成熟度遠勝於同年齡段球員。控球技術在同年齡段球員中當屬爐火純青級別,球感甚佳,擅長運用運球變向、急停、變速等技巧,同位置球員中上乘的籃板拼搶與組織能力。同時他基本能在場上任意位置得分,包括三分球、中距離、上籃、拋投都是他在進攻端的看家本領。進攻腳步高於平均水平,後撤步投籃正在不斷完善中,這方面發展前景十分可觀。

具體技術表現:

擁有無比柔和的拋投/上籃手感,出色的罰球命中率也表明他有機會發展成一名極具威脅的射手。運球投籃方面看起來能有機會達到哈登這般的高超水平,他運球時能突然急停,順滑地投出後撤步遠投。低位技術尚算純熟,他能利用自己出色的進攻腳步使出轉身跳投、假投真突、低位單打轉身以及勾手投籃等。造犯規專家,十分清楚該如何利用強壯厚實的身板來創造並承受住身體接觸。

防守端:

聰明的無球防守者,當進攻進入狀態時,他通常也會在防守端展現出不錯的活躍度(每40分鐘場均8.4籃板1.7搶斷),攻防兩端都具備精英級別本能。無懼對抗的防守者,願意拼搶球權、外線擴防以及做好輪轉換防。

賽場外:

年少老成,心理十分成熟,關鍵時刻無懼壓力,具命中關鍵球的能力。充滿競爭心現階段已展現出與眾不同的比賽成熟度:他在世界上第二優秀的籃球聯盟中表現突出,並不時在焦灼時刻作出關鍵貢獻。在斯洛維尼亞國家隊執教過他的主帥伊戈爾·科科什科夫表示「他的領導能力和場上存在感是與生俱來,沒法教出來的」。

身體條件:

盧卡·東契奇擁有一副寬厚的骨架和結實的身板,肌肉發達,已具備頂級職業聯賽的對抗水平,已在歐洲聯賽中展現出大量職業技巧及令人印象深刻的協調性、身體控制能力。

缺點:

防守端:

防守擋拆時的位置感和繞開掩護方面還有待提升。

受限於平均水平的敏捷度和橫移腳步速度,在防守速度更快、更具爆發力或是侵略性較強的持球人時,防守端偶爾會陷入掙扎。且防守端的上限尚存疑問,他未來真的能抵擋住NBA級別的側翼球員嗎?

進攻端:

顯然盧卡·東契奇能通過投籃得到不少分數,但在中遠距離投籃穩定性方面還有待提高,在創造投籃空間時技巧還有待加強,在場上需要與另一名進攻創造者搭檔。近兩年三分命中率都在3成附近徘徊,目前仍不是一名頂尖的外線射手。

定點/移動中的高難度對抗下投籃傾向過高,因此三分命中率實際並不可觀(本賽季三分命中87/281,命中率31%),他在較強防守壓力下的投籃弧線時常會偏平。由於缺乏精英級別爆發力,在一對一尋求突破時很難有效擺脫對手,而在面對較大防守壓力下,出手高難度中距離干拔跳投的傾向過高。投籃出手仍需稍作調整,他投籃時偶爾會明顯偏左或偏右,需要在提升出手速度方面多下苦功。

而在籃下範圍甚少用左手終結,練就這一點這對於一名缺乏足夠爆發力的球員的未來發展而言至關重要。他仍未證明自己是一名能在運動能力更強的防守人頭上得分的優秀終結者,他有能力在籃下範圍的小個子防守者頭上得分,而非更高大的防守者。

性格方面:

偶爾會出現情緒化的傾向,並不總是能很好地應對逆境或判罰問題。

身體條件:

缺乏優秀的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跑跳能力僅略高於平均水平,可能會在某種程度上限制了其發展上限。爆發力一般,在與更具爆發力的高水平球員對位時常常會遇到麻煩。缺乏足夠優秀的移動敏捷性,這可能會導致他在進攻端沒法輕易用第一步擺脫對手。橫向移動腳步偏慢,單防時容易被更敏捷的對位球員輕鬆擺脫。

未來預期定位:

身材高大的進攻組織核心(playmaker)一位年紀輕輕但已能統治西甲聯賽和歐冠聯賽的籃球奇才,他有機會發展成一名能改變比賽格局的NBA級別進攻組織核心(playmaker)。一支能贏球的隊伍中的高水平NBA級別球員,同時具備多次入選全明星的潛力。

然後說說我的個人看法:

斯洛維尼亞的盧卡·東契奇,我對這個球員的認識是有變化趨勢的,原因很微妙,要和另外一個球員扯上關係,我不知道其他人會不會也跟我有一樣的想法。這個球員是2016年的狀元秀,費城76人隊的本·西蒙斯。

跟我聊得多人都知道,我在2016年選秀結束後一直是更加看好洛杉磯湖人選中的來自杜克大學的蜘蛛人布蘭登·英格拉姆的。我當時一直跟身邊的人說,本·西蒙斯沒有投籃,打3號位的組織前鋒沒有投籃和擋拆的能力,速度也不夠快,橫移有缺陷,運球時身體比較直,突破很有難度。但是他如果去打4號位,低位技術又不夠紮實,防守有缺陷,尺寸也沒有優勢了。

但費城76人還是給了比較令我驚訝的答案,他們在常規賽時幾乎完美的解決了本·西蒙斯身上的多個問題,放大了這名球員的優點,而巧妙的避免了他的缺點。

因為我從2015年初就在看費城76人的比賽了,所以我對這支球隊還是有比較深刻的認識。舉例而言,我想給大家解釋一下,這支球隊是如何幫助本·西蒙斯揚長避短的。所以呢,懂得就跳過這一段看下面,不懂的就可以了解一下。

首先,這支球隊是有另一個持球點的。

喬爾·恩比德在高位或是低位的持球策應,可以吸引包夾。這樣的前提下,本·西蒙斯就可以一定程度上,作為一個能直切籃下的後衛,又或是一個可以在籃筐附近接球後做二次傳球的高個兒策應,轉移球點存在。

而更多的時候,本·西蒙斯在幹嘛?

他在高位持球,喬爾·恩比德在低位要位,這是一個軸。而射手在弱側做跑動,以JJ·雷迪克與羅伯特·考文頓構成的側翼掩護,這是隊伍的另一個軸。

這樣的構造,即兩個軸加上內外的兩個持球點,很大程度上解決了本·西蒙斯自身創造傳球機會能力不足的缺陷,規避了他自身不善於持球突投的缺點。

而隊伍能怎麼打?

喬爾·恩比德能夠吸引防守球員;側翼射手的跑動能夠牽制後衛的跑動;底角還埋伏著能夠投籃的達里奧·沙里奇。如果出現防守溝通上的失誤,以本·西蒙斯的爆發和速度,一瞬間就可以切到內線暴扣得分。而如果有其他人通過掩護切到內線或是在外線得到空位,就恰好體現出了本·西蒙斯極為優異的大局觀和傳球能力。

另一方面,這支隊伍,儘管核心是一位250磅以上的重型中鋒,但隊伍的速度卻極快。他們可能是上賽季常規賽最擅長打轉換的幾隻隊伍,內線衝擊力極強,外線3位射手落位,這就是給本·西蒙斯創造的天然框架,同時也解決了本·西蒙斯陣地戰中不擅長打擋拆的問題。

為什麼要寫那麼多本·西蒙斯呢?

因為在我眼中,盧卡·東契奇和本·西蒙斯本質上是很相似的球員。像我分析新秀球員,可以的話還是要找多個參照和模板去對照分析,但是並不是說就按照球探報告上的模板就看。而是說,他的身體素質大概和誰比較相近,他的打法又和誰相近,他的優點,缺點分別有誰可以參照一下,多方對比一下,可能會更加讓我自己覺得更加接近真相吧。

他們都有極其優秀的大局觀和傳球能力,打球時很多細節很相似,比如他們總是直著上身,對局勢的把握很出色。

簡單的描述的話,儘管他們持球的能力不錯,但並非頂尖,技巧一般,身材高大帶來的局限性是在持球進攻時缺少橫向移動的靈巧性,又因為技巧不夠高所以普遍持球進攻能力不會太優秀。這裡參考洛杉磯湖人的朗佐·鮑爾,他就是典型的持球陣地進攻過程中,技巧不夠多樣化,爆發力,橫移能力不夠出色導致突破很呆板。總是一頭撞在防守人上,然後再傳球或是強行投籃。當然這裡盧卡·東契奇和朗佐·鮑爾以及本·西蒙斯有所區別的,本·西蒙斯的爆發力還是更為出色,但也最高,持球自主進攻的綜合能力可能是最差的。而持球進攻,突投綜合能力最強的,可能是盧卡·東契奇。本段內容,主觀性較強。

尤其是在考慮到他有在歐洲賽場的比賽經驗時,如果真的讓盧卡·東契奇去在達拉斯獨行俠擔任1號位主控的話,我對這名球員有相當大的信心。隊伍其實現階段已經並不特別缺乏運動能力了,當然他們的內線仍然比較老化,但是德安德魯·喬丹、德克·諾維茨基、多位3D球員以及主教練里克·卡萊爾的存在,絕對可以讓盧卡·東契奇在這支球隊迅速適應找到自己的方向。

他的進攻能力可能不足以讓他在NBA成為進攻端的大殺器,但相較球隊對他的期待,即成為一名合格主控的同時,兼具一定的自主進攻能力並可能會發展出優質的外線投籃的願望,顯然還是比較可能實現的。更何況他身邊還有出色的進攻後衛丹尼斯·史密斯。這可以幫助他在適應NBA的初期階段,能夠順利的過渡掉諸如包夾和強硬防守的情形。但我比較擔心他在1號位上,防守端很難適應,可能需要教練團隊去重新設計或是幫助提高吧。

最後談談選秀時的情況

我認為如果排除萬難,第二順位的選秀簽,選下小賈倫·傑克遜或是盧卡·東契奇都是不錯的選擇,這兩名球員都有極為出色且易於被開發的優點,且缺點不是那麼的明顯。但相較於前者,盧卡·東契奇有著職業賽場經驗,且是在多數球隊都可以派上用場的組織能力,投籃雖然暫時不穩定,但轉換進攻能力相對突出可以理解。如果綜合風險和各個方面的影響,以榜眼簽簽下盧卡·東契奇也絕對是合理的,更不用說是探花簽了。

至於說亞特蘭大鷹的交易,我只能說,亞特蘭大鷹更喜歡特雷·楊。他們是通過了對特雷·楊的試訓的,才最終做出了這樣的決定。如果要說分析特雷·楊的問題,那是明天的事情了,但是我認為亞特蘭大鷹做出了自己認為正確的選擇,且得到了一枚首輪簽,但至少達拉斯獨行俠,是絕對不虧的。他們使用盧卡·東契奇的方法,也可以參照費城76人隊對本·西蒙斯的使用。

最後預測一下他新秀賽季的數據好了,場均得到10分,5板,7助攻,1搶斷,投籃命中率45.0%,三分命中率35.0%。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