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邀回答問題。

實際上你得知道智能電視是什麼,智能電視就相當於一塊屏幕,和一個內置的電視盒子。如果你使用智能電視再加上一個外置的電視盒子的話,就相當於內置的電視盒子被棄用了,而只使用外置的電視盒子。

智能電視的主要相關配置包括:

CPU中央處理器:負責UI系統和各種應用、遊戲的運行流的相關處理;

GPU圖形處理器:主要負責圖形渲染的工作,相當於電腦的顯卡;

解碼電路:負責處理各種電視的編碼,一般都和CPU一起集成在晶元里;

運行內存:這個比較好理解,就不用說了吧。

如果你使用了一款OTT電視盒子或者是運營商提供的IPTV電視盒子,就不必考慮智能電視的其他配置了,只需要考慮屏幕解析度就足夠了,因為其他的硬體配置基本都用不到了。

不過說實話,硬體的更新速度還是比較快的,一般來說2-3年也過期了,而電視機的壽命是比較長的,就算開始的時候可以使用智能電視內置的電視盒子,過了2-3年就會卡的厲害,那時候你還是需要一個外置的電視盒子的,不管是OTT盒子還是IPTV盒子,你早晚也是要買的。

由於智能電視內置的OTT盒子和市面上外置的OTT盒子,都無法有效的保障帶寬的穩定性和獨享性,在網路高峰期間都可能出現卡頓的現象,使用有獨立網路支撐、獨立qos保障的IPTV電視盒子或許是更好地選擇,而且IPTV不佔用你家裡寬頻的帶寬,他的帶寬是另外贈送的。

以上個人淺見,歡迎批評指正。喜歡的可以關注我,謝謝!

認同我的看法的請點個贊再走,再次感謝!


問題裡面的回答錯誤太多了,

我來給大家解讀一下吧,

先表明一下正確答案,

即使接了電視盒子,智能電視的處理器、內存也不是擺設,尤其是處理器十分重要。

-----------------------------------

聊這個問題前,我們需要先了解一下電視在處理視頻信號時所需要經歷的過程。視頻信號從HDMI、USB或者網路輸入到電視當中,需要經歷以下步驟的處理(下圖為極米無屏電視的視頻信號處理過程,傳統電視則是把最後的DLP系統和投影鏡頭換為顯示屏),其中視頻信號解碼、比例模式縮放、畫質處理、屏幕信號轉換都依賴於電視處理器,而比例模式縮放、畫質處理兩個環節對於電視最終顯示的解析度、清晰度、色彩影響極大。

電視盒子雖然也有處理器、內存,但是無法針對每款電視的不同屏幕進行專項的比例模式縮放、畫質處理,所以大多數電視盒子不會採用特別好的電視晶元,更不會進行畫質調校,只有小部分廠商會進行簡單的調校,而往往還會造成一些負優化。電視盒子輸出給電視的是HDMI信號,也就是說即使電視盒子處理了視頻信號,當它通過HDMI介面給電視輸入信號時,它依然還是要經過電視機本身對於信號處理的過程,如果電視盒子對視頻信號造成了負優化,再好的電視也會出現畫質的損傷,這也是為什麼愛否科技的電視橫評當中,索尼電視在接上電視盒子播放視頻內容時,運動補償演算法會出現錯誤的原因所在。

看到這裡大家應該就明白了,即使我們用電視盒子,其給電視輸出的還是HDMI信號,依然需要經過電視本身的信號處理,所以電視機的處理晶元對於電視畫質至關重要,平時電視廠商所說的畫面降噪、運動補償等等畫質技術不僅依賴於廠商自己的調校,也要依賴於電視晶元的性能,如果選電視的時候電視晶元不注意,再好的屏幕也都會被晶元拖累,達不到最好的顯示效果。這也就是我們極米為什麼無論哪個檔位的產品都要堅持使用頂級電視晶元廠商Mstar晶元的原因。

其實市面上同價位的液晶電視屏幕面板差異不大,但是總有一些品牌可以做到優於別人,這裡面電視處理器其實就佔了很大一部分的原因,索尼電視的X1晶元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這裡筆者舉一個更直觀的例子,目前市面上萬元級的4K激光電視採用的都是0.47 DMD顯示晶元,各家的方案都比較類似,但是相同方案出來的效果卻截然不同。下圖為兩台0.47 DMD顯示晶元的4K激光電視,右邊為極米激光電視皓·LUNE 4K,可以明顯看出在播放相同4K圖片時,LUNE 4K的清晰度更高,左邊已經出現了重影。這裡面一方面可能是左邊激光電視的鏡頭素質問題,另一方面則就是處理器在信號處理環節上出了問題,導致4K圖片無法正常解析出來。

同時,好的電視處理器可以支持更多的畫質技術,比如MEMC運動補償技術。受帶寬限制,目前視頻網站為了保證在線視頻播放的流暢性,所有視頻的幀數都不會很高,基本上都會維持在25左右,甚至更低。MEMC運動補償技術通過強大的電視處理器對動態畫面的變化做出判斷,計算兩幀間的畫面變化,運用幀預測演算法以及幀生成演算法,將25幀的視頻通過插幀變成高幀率的視頻,從而讓電視在播放球賽、動作片這種運動畫面激烈的視頻時可以更流暢,不拖尾。而目前市面上的電視盒子所使用的晶元基本上都無法實現MEMC運動補償技術,所以真的想買好電視還是要選晶元、運存過硬的,指望電視盒子來補充電視的性能是相當不靠譜的一件事。


是啊。所以我總勸朋友要買就買個高配置的智能電視,就不用盒子了。比如樂視現在新出的zero 6自己電視就不錯,性能上說:用的是目前電視平台最在供貨商Mstar 6A938晶元。四核1.7GHZ,除了速度快以外,自帶有MEMC技術。MEMC技術可以對每一幀圖像進行精準的運算和插幀處理。讓你在觀看視頻時,畫面更加流暢和無卡頓。加上3+16g的內存,基本上秒殺市面上的盒子。然後還有外觀,這次的新品外觀上有獨特創新,將背後的凸起部分做平了,讓整個機身只有14.9mm。可以無縫隙掛在牆上,非常大氣和有未來的感覺。而且價格也不貴,這月預定只要6099並且送樂享會員。有興趣你可以研究下。


作為硬體攻城獅,也有過機頂盒相關的開發經歷,下面我來分析一下。

智能電視可以簡單理解為盒子+顯示器。智能電視的組成可以分為控制板,顯示板和液晶顯示屏。

控制板主要組成有CPU,內存,電源管理晶元,flash,WiFi和藍牙無線模塊,網口,USB口,HDMI口等

顯示板主要是用於液晶的驅動。

液晶顯示屏則主要用於顯示。

可以看到,HDMI輸入介面都在控制板上,由CPU進行協調控制,當用盒子播放電視的時候,也是需要CPU處理器去控制視頻源的輸出的。這時候,控制板就相當於盒子和顯示屏的橋樑。

現在的電視都是配備智能系統,但是為什麼還有盒子的存在呢?

因為電視機的壽命一般比較長,CPU處理器和內存部分會慢慢落後,這時候盒子就派上用場了,一個是盒子才一兩百塊錢,更換盒子的成本遠比更換電視機的成本低。

盒子也是具備電視控制板的所有介面和功能的。

所以雖然智能電視接盒子用,但是裡面的CPU,內存還是工作的,這時候只不過視頻源是盒子輸出,不是控制板輸出而已。


有興趣回答這個問題,因為最近剛給爸媽裝了個機頂盒。

18年年底寬頻到期,想換個寬頻,不用附加的機頂盒業務,就拍了個二手機頂盒。原因是家裡智能電視的界面太不人性化,而且廣告繁多,安裝第三方應用太繁瑣,內置資源不太好。爸媽上歲數了,操作起來難度很大。買了合適的機頂盒,就方便多了。可以選擇性安裝很棒的直播和點播應用,甚至是破解版應用(當然了,大家還是要尊重版權),資源更是豐富。

簡而言之,當你感覺智能電視不智能的時候,不是你去適應它,而是要改變。很多時候,智能電視+機頂盒有它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這裡小編的觀點是這樣,咱們電視可以不買智能電視,但必須是高清的電視,而電視盒子的話,我們可以買一個好一點的,現在4核、8核的高性能盒子多的是,價位也非常便宜,最高配置的盒子也就500元左右,比起你買一個高性能的智能電視要便宜很多,小編認為這樣選擇是最合理,要知道錢要花在刀刃上。


先梳理下你的問題是:

1.電視本身就是智能電視,也就是安卓系統的電視

2.智能電視再外接電視盒子……

先解決第一個問題:電視盒子的作用!普通電視+電視盒子=智能電視!!!電視盒子就是普通電視的外置安卓系統設備!

其次,智能電視自帶安卓系統,為什麼還要外接電視盒子?浪費!

再者,如果非要給智能電視接電視盒子,也可以用,當使用電視盒子時,智能電視的內存是空閑的。使用智能電視時,電視盒子內存是空閑的。是不是浪費資源???


上一張圖給你們看看,智能電視機配置還是比你們喜歡的盒子配置好的多


這個問題我也思考了很久,我覺得智能電器配置可以不用太高,因為電視配置高的性價比很低,第二個就是我們可以另外買一個高配置的網路機頂盒子,智能電視就當普通電視用了,買智能電視擇重選擇解析度高和品牌就好。土豪就另說了??


最近頭條上樂視的托兒越來越多了,不可否認,樂視電視的配置比較高,但是圖像質量也就一般般了,最後說售後方面的問題,樂視電機的售後非常差勁。電視的配件非常的昂貴,如果你運氣不好的話,碰見液晶屏壞的話,維修周期最少得2到3個月,誰如果不相信的話,可以問一下各地的電視售後師傅,看樂視的售後到底怎麼樣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