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微信 少年商學院

很多家長和我聊過孩子做作業不專心的問題,其實是專註力不夠。我在德國生活十年,這裡給人的感覺就是專註,大部分德國孩子都能自己一個人認真地把飯吃完,把一本書看完,把一個拼圖拼好,有的孩子甚至能安安靜靜玩兩三個小時,等到大一點,一般也都有幾年如一日堅持下來的興趣愛好,有的還能堅持每個周末自己去看奶奶,這也是專註力的一個表現吧。

但事實上,德國孩子可不是生下來就很專註的,這裡的孩子在早期也有很多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但是,德國確實花了大力氣,來培養孩子專心的能力。我們家兄妹倆,哥哥10歲,妹妹8歲,我個人的感覺是在孩子的成長初期,尤其是剛進入小學前幾年,父母的幫助十分重要,父母在前期越認真,後來的工作就會越輕鬆,越有效。綜合來看,從老師和家校配合上,德國人都是蠻努力的,一些做法確實值得借鑒。

▋回家先寫作業!這個習慣必須堅持

小學是培養專註力的黃金時期,從6歲入學開始,德國老師就會嚴格要求孩子們的卷面,尤其是德語這一門課,如果孩子作業做得不認真,那老師是要狠狠糾正和批評的。小學的前兩年,老師會花大力氣培養孩子們的種種學習習慣,包括數學、字母的標準寫法、作業的分類、不能在書上亂畫、借書看完後要第一時間歸還……這些規矩天天掛在嘴邊說。

而且,每次布置作業,都強調,回家第一件事情是寫作業,而且盡量不要家長監督,自己完成學習任務。這一點聽起來簡單,其實很多孩子做不到,回到家磨磨嘰嘰,或是要玩,先上廁所,或是先喝水,或是先打電話,或是作業本忘帶,但在德國這方面,德國的家長都很配合學校老師,孩子回到家必須先做作業。

我們家哥哥是花了三個月,才慢慢從心裡上接受而且認同並遵守這件事。第一件事做作業之後,有很大進步,還要集中精力做作業,就像你在學校上課一樣,喝水、上廁所,聽電話、跑開都不屬於集中精力,都是屬於干擾專註力,家長可以做的就是陪伴在邊上,看看書,做家務,但不要玩手機、問問題,或是盯著哪一個字母沒有寫好。

▋在家寫作業,上廁所、喝水也得「報告」

學校老師極度強調上課紀律,小學生了,不能像幼兒園小孩那樣自說自話上廁所,或是不聽老師講課,或是打擾別的小孩上課,或是三分鐘不到就要去吃東西喝水,那麼,學校也要求家長們,在家裡也保持一樣的標準——寫作業中不要去上廁所,不要吃東西喝水,不要離開作業,像我們家,收拾好書包之前,檢查好之前,不準離開桌子。有的小孩的作業要做到十點鐘,十一點鐘,作業多是一個原因,跟他們的效力也有關係。

另外,學校要求小孩準時到校,也要求父母接送孩子準時。在德國,你經常能看到有的家長急匆匆帶孩子到校,就是為了踩點。一定要讓孩子從小就培養起事件概念,不準時,意味著其他人要等你,這是浪費別人的時間,從小就根深蒂固植入孩子心中,孩子慢慢長大才會更有效時間管理,管理自己的工作。

所以說孩子千差萬別,是因為孩子背後的家長是千差萬別的,我們怎麼樣做一個家長,比如望子成龍,拔苗助長,還是聽之任之,撒手放養,還是通情達理地有良好的教養,為人處事有禮貌,有同理心,為他人著想,不同的孩子特點,其實就是折射背後不同的父母。

▋明確告訴孩子,「學習是你的工作」

有的媽媽說,「我的孩子就是磨蹭」,其實孩子磨蹭都是有原因的。為什麼這麼說?德國的老師留作業是半小時完成,原則上父母最多寬限10分鐘——40分鐘完成,開始寫得慢可以慢慢寫,但這個慢是並不是磨洋工,七想八想,或是開開小差。慢性子不代表寫作業慢,首先家長要明確這一點,而是孩子不喜歡寫作業,動力不足,回想一下,孩子喜歡的事情,有沒有感覺跑得比誰都快。

所以,深挖孩子為什麼不喜歡作業這件事,遠遠比研究他寫作業是不是太快或太慢有價值。

我們哥哥數學一直特別好,每次寫作業都是先寫數學,先寫喜歡的。妹妹喜歡做手工和畫畫的作業,回家也是先寫喜歡的。包括我自己小時候喜歡語文,就會先把語文的東西做好,從孩子的喜好上看他願意做的事情,肯定可以又快又好地做好,孩子磨蹭,家長要和孩子找原因,找為什麼磨蹭,這是真正提高學習效率的方法。

所以說,如果孩子前提智商沒有任何問題,不管孩子的性情如何,都要有一個學習成績不用最拔尖,但基本上做到80分的態度,明確告訴小孩,做一個小學生,學習就是你的工作,如果你連80分鐘都做不到,說明你的工作比較差。爸爸媽媽就是要幫你找比較差的原因,世界上沒有不愛學習的孩子,只是學習方法不對,或是老師家長給了太多不適當評價的孩子。

家長可以跟孩子摸索比較好的學習方法,什麼樣是好的學習方法,並不是所謂的題海戰術,並不是在小孩在書桌上兩個小時、三個小時,而是找到讓孩子主觀情緒開心的目標,讓孩子對學到的東西有征服感。

另外,要想讓孩子愛上學習,能夠比較順利地學習,首先家長自己要喜歡孩子的學校和老師,每天帶著愉悅的心情陪孩子好好學習,陪著孩子找到成就感,保質保量給孩子足夠的親子時間。什麼樣的家長帶出什麼樣的孩子,一味地批評,一味地嘮叨,這都是家長自己的問題,爸媽首先是冷靜自己的心情,再解決孩子的問題,尤其是在孩子小時候,只有問題家長,沒有問題孩子的。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