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1日乘漢莎航班LH723從北京飛慕尼黑,轉機前往葡萄牙里斯本,參加歐洲心臟病學會的預防學術年會。

飛機因首都機場流量控制,延遲大約1小時起飛(計劃12:35,延至13:40起飛)。

飛機起飛,並供應午餐後,我正準備小睡一會兒,突然發現機長用德文講了一句話後數名機組乘務員快步走向飛機後艙。我意識到可能有乘客出現了醫療問題。

果然不出所料。機長接着用英文說,有乘客需醫療救助,如乘客中有醫務人員,請到後艙給予幫助。

我很快奔向後艙,同時也來了一位荷蘭的年青急診男護士。

患者爲37歲的中國乘客。我到達時,先簡單問了意識已清醒的患者和目擊的空姐。患者在飛機上吃午餐時喝了些酒,之後想去洗手間,從座位起立時,突覺有酒喝多時“上頭”感覺,隨即意識喪失,摔倒在地。在後艙的空姐目睹了全過程,而同行的中國乘客並未發現。空姐描述,患者摔倒在地20—30秒後清醒。

患者雖突然倒地,但未發生身體任何部位外傷,無任何肢體運動障礙,無語言障礙。我摸了下脈搏,整齊有力,測血壓100-60mmHg,心率64-70次/分,心肺聽診無異常。患者無高血壓、糖尿病,體重正常,不吸菸,平時較少飲酒。既往無類似發作。機組成員給患者測血氧飽和度爲93%--95%。

我做出醫療判斷:1、患者的症狀爲短暫一過性意識喪失,醫學上稱“暈厥”(非醫學專業人員中有時稱“休克”,實際這與醫學上的休克完全是兩碼事)。2、患者很快清醒後,無外傷,無任何肢體語言障礙後遺症。可平臥休息一會兒,逐漸送回原座位,沒有進一步風險。飛機可繼續正常向目的地飛行。3、無需特殊藥物。4、機組人員取出氧氣,問是否需吸氧?我回答吸氧沒有必要。機組人員表示感謝,說飛機上備的氧氣很有限。

機組人員仍留下兩人,看護監測患者血壓、心率與血氧飽和度,並都詳細留有記錄。半小時後,送患者回到座位。

之後的飛行過程中,患者一直平穩平安,飛機順利降落慕尼黑。

乘務長在飛機降落前,向我致謝,送給我一個精緻遊行洗漱包,一塊巧克力和可在飛機免稅店購物的15歐元的代金券,我又自己加了8歐元,買了個外出徒步用的茶杯(如圖)。

這位患者爲什麼會一過性意識喪失,暈倒在地?原因是他飲酒後,血管擴張,突然變動體位,從坐姿直立,血液向下肢流動,一過性低血壓,導致一過性腦供血不足而倒地。倒地後,頭部變低,供血增加,患者的意識很快清醒;意識喪失短暫,清醒後無任何肢體活動與語言障礙。肯定不是腦血管意外,也非癲癇發作,無需進一步的醫療救護。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