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于斌(ID:ityubin)

早在2017年第二季度的時候,彼時正值小米重回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市場份額第一陣營(市場前五名),這一度讓小米找到了自己的壯志雄心。2017年8月31日,在2017上海國際商業年會上,雷軍公開聲稱,“小米在做手機的這些年,擊敗了市場上幾乎所有的山寨機”。

2019年4月9日,時值小米九週年員工慶典,也是小米的第八屆米粉節,小米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也藉此發表了講話及內部信以慶祝小米九歲生日。講到了小米的發展歷程,雷軍表示,九年以來,小米已經成長爲擁有 23000 名員工的公司,並且去年的營業額也達到了 1749 億元。並且,雷軍時隔兩年再一次公開表示,“小米最大意義就在於通過九年的努力,消滅了中國的山寨手機,到現在市場上的山寨手機已經全部消失”。此外,雷軍還表示,小米的努力推動了國產手機的進步和發展,同時也帶動了一百多個行業的進步。

小米創立的這九年來,中國從功能機時代完全步入了智能手機時代,這一變化讓完整經歷過以摩托羅拉、諾基亞等爲代表的功能時代的人感慨萬千。現在除了部分老人機市場,山寨機在國內幾乎難尋蹤影,再不復往日山寨機遍地的場景。這一變化的背後重要原因確實是跟小米息息相關,當以嶄新的互聯網思維和極致的性價比理念爲核心的小米手機出現之後,客觀上拉低了山寨手機廠商們的利潤,加劇了他們的市場競爭壓力。這讓以傳統思維模式進行生產和銷售的山寨手機廠商成爲了過去式,躺着賺錢已經成爲了不可能。於是各手機廠商不得不打起精神,在生產、銷售、技術創新等各個環節持續不斷的發力,從而練就自身的核心競爭力,最終成就了今天以華爲、小米、OV等爲代表的國產手機的國內、國際地位。

看來對於雷軍而言,“消滅山寨機”真的是他很強的一個成就感,不然他也不用多次主動提及這個話題。的確,自2010年小米橫空出世、以超級性價比之姿將國內智能手機的價格壓到極致,國內的衆多原本依靠低劣質量、超低價格存活的山寨手機廠商們紛紛失去了市場,或是無以爲繼,或宣佈倒閉,抑或是另尋它路。雷軍說小米消滅了山寨機,這在某種程度上真的是它的底氣。

不過,雷軍的“小米消滅山寨機”的說法其實又是片面的,因爲這種“消滅”僅限於國內市場。事實上,中國的山寨機不僅沒有消失,反而更壯大了,因爲他們並沒有消失,而是紛紛走上了“出國”發展的道路,並取得不俗的成績。

國產手機廠商的三條道路

國產手機品牌發展至今,不管是已經突圍成功的華爲、小米、OPPO、VIVO,還是尚在突圍中的聯想、中興、一加、錘子、360,亦或是國內消費者已經很少聽到的其他品牌,基本上已經形成了三條固定的發展道路。

第一條,高質低價的性價比之路。選擇性價比之路的手機廠商最多,也是國產手機品牌突圍的主要途徑。要說性價比手機的起源,其實最早可以追溯到功能機時代的山寨機,隨後才由小米發揚光大,雖然性價比幾經質疑起伏,但還是國產手機最實用的發展之路。

不同於蘋果的二八理論(20%市場佔有率獲得行業80%的利潤)高端路線,國產手機品牌的銷量與價格之間的關係始終就像金字塔一般,價格越高,銷量就越少,而高性價比手機能夠在相同的價位提供更加實惠的產品,增強競爭力,手機銷量就能顯著提升。同時,使用高性價比手機的消費人羣主要有學生、剛工作的白領、極客等,覆蓋的人羣較廣。

第二條路線,高端路線。曾經高端手機市場缺乏競爭力一直是國產智能手機的發展之痛,國內高端手機市場在過去常年被蘋果三星所壟斷,但隨着三星的退潮、蘋果的熱度降低,再加上現如今走高端路線的中國手機品牌越來越多,除了華爲的P、Mate系列、還有榮耀magic、OPPO Find、VIVO NEX等等都逐漸取得各自的影響力,並在中國乃至全球高端市場站穩腳跟。

國產手機之所以紛紛走上高端路線,原因在於國產手機急需提升利潤與品牌價值,而高端手機的不但利潤較爲豐富,而且還能提升產品的品牌價值。此外,國產手機銷量增長放緩,進一步謀求產品銷量也是走高端路線的另一原因,消費升級則爲手機銷量的增長提供了契機。

其三條路線,海外擴張之路。在國內手機市場進入瓶頸期時,“出海”成爲了國產手機廠商共同的選擇。“OV華米”四強已經在海外取得了一定成果,例如華爲在歐洲多個國家的銷量都穩居前三、小米在印度的銷量問鼎冠軍、OV在東南亞名列前茅。但除了四強之外,還有一些原本在國內的“山寨”品牌在海外“悶聲發大財”,並取得不俗的成績。這也是爲什麼說雷軍的小米“消滅了山寨機”的言論其實是片面的,因爲這些山寨機品牌甚至早在國內幾大牌之前就開始拓展海外市場,並以“山寨機”之姿活的很是逍遙。

在國內手機市場增長緩慢的情況下,走海外擴張之路能夠顯著拉動各品牌全球銷量的增長。小米就是很好的一個例子,統計機構Counterpoint發佈的2018年第三季度手機出貨量報告顯示,小米出貨量在國內出現了16%的負增長,但是由於海外銷量大漲83%,最終讓小米第三季度全球總出貨量同比增長25%。

說來也是弔詭,小米用山寨機一樣的價格,把產品做到了旗艦機的性能,逼的大量國產山寨機品牌早早倒閉或者轉型,但也間接促進了不少山寨機品牌直接放棄中國市場,轉而去海外市場淘金,並大獲成功。

這種成功是基於國內手機產業鏈的成熟:在中國做手機已經變成一件很容易的事,只要有資金,就可以採購手機零部件,也有代工廠願意爲之組裝生產,設計上直接借鑑其他手機廠商即可,系統上直接搭載安卓開源系統,一臺手機就這麼下線了。雖然這樣的手機在中國市場可能不會受歡迎,因爲你的顏值、做工、質量、性價比、售後可能拼不過那些大型手機廠商,你也不具備大廠的銷售渠道,但在海外,這些問題可能就不是問題了。

傳音手機:當國產山寨機成爲“非洲之王”

出海發展最好的山寨機品牌代表就非傳音手機莫屬了。

傳音手機是毫無疑問的非洲市場之王,據統計,傳音在非洲市場至少拿下了40%以上的市場份額,而此時傳音在非洲售賣的很大一部分還是功能機,它正在同時積極向智能手機轉型。

根據第三方市場調查公司IHS數據顯示,傳音手機2017年全年手機出貨量就達到了1.2億部,2018年出貨量進一步增加,是國產手機出海的佼佼者。

在新興的非洲智能手機市場,根據IDC 2018年的數據顯示,傳音手機佔據了非洲三季度智能手機市場34.9%的份額,並且獲得了高達58.2%的功能手機市場份額,是當之無愧的“非洲之王”。

作爲國產“山寨機”手機品牌,傳音手機何以走出這樣另類的成功之路?

首要原因就是,非洲市場潛力大。非洲市場潛力巨大是因爲非洲市場在人口、市場需求與競爭對手三方面都對傳音有利。非洲是全球人口第二多的大洲,人口超過十億,幾乎與整個中國的人口差不多,具備成爲大市場的人口條件。但非洲的手機普及率較低,在傳音入駐非洲時,除了北非與南方等個別國家和地區手機普及率較高外,廣大的撒哈拉以南的國家,比如東非、西非這些國家的普及率大多在10%-20%左右,因此爲傳音的發展提供了市場條件。

另外,非洲的手機市場競爭較小,由於非洲消費者的購買力較低,非洲手機市場的巨大潛力未被巨頭髮現,因此給傳音手機的發展提供了外部環境。因此,傳音手機在非洲得以快速搶佔市場。

其次,傳音手機對產品進行的本土化創新。其實看到非洲市場潛力的手機廠商不止傳音一家,來到非洲手機市場的國際一線品牌也不少,例如諾基亞、三星、華爲、LG等,但它們都忽略了非洲市場的特殊性,如法炮製全球其他地方的銷售研發策略,沒有進行本地化,並未被非洲消費者所接受。

而傳音深深紮根於非洲,不僅將工廠建設在非洲當地,爲當地帶來就業機會,而且還迎合當地人的喜好,推出具有非洲特色的手機。例如針對黑人的拍照問題研發新的拍照技術與算法;針對當地充電難的問題推出的超長待機手機;針對當地電話卡跨運營商費用高推出三卡三待手機等本土化創新,極大的提升非洲消費者的使用體驗,這些都使它在非洲市場廣受歡迎。

最後,傳音手機做到了十足的價格優勢。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權威經濟數據顯示,2017年非洲人均GDP僅爲1809美元,約爲世界人均GDP的17%,由此可以看出,非洲消費者缺乏高消費能力,價格就自然而然的成爲了影響消費者購機的重要因素。而傳音手機的銷售價格更加親民,平均在15-200美元不等,約合人民幣只在103-1380元之間,更易被當地居民所接受。

傳音手機就像過去如日中天的諾基亞,在非洲已經變成家喻戶曉的明星,並且它還在向印度、南亞、拉美、中東等新興市場拓展。

目前來看,雖然傳音手機的銷售模式、產品等都較爲常規,它的成功與非洲手機市場處在一片藍海的特殊時期有關,但是如果傳音有一天成功走出非洲,在其他市場獲得好的成績,那麼它的國產山寨品牌出海發展模式將會更受推崇,結合傳音現在已經在積極佈局非洲之外的市場的近況,這一天很有可能就在不遠的將來。

大象手機:中國的手機“山寨王”

除了傳音,還有一家以“抄襲”見長的手機廠商,它憑着不斷地借鑑其他手機廠商的設計,最後也在海外取得不俗成績,它就是著名的的國產山寨機品牌——大象手機,英文名叫Elephone。

這家坐落深圳的國產手機廠商“山寨”的功夫可謂“喪心病狂”,這點從它推出的各個產品的名字你就能感受到了:ELEPHONE S7、ELEPHONE S8、ELEPHONE P8、Elephone C1 Max等等,這些產品的名字一看就是模仿三星S8、華爲P8、小米等產品的名稱,並且設計上也是極大的借鑑它們;比如ELEPHONE S8採用的是類似三星S8的設計,主打全面屏。配置上也說的過去:採用6.2寸的2K曲面屏,是一款類似小米MIX的全面屏設計,去掉了額頭,看起來很漂亮。使用聯發科X25的芯片、4G+64G的存儲、2100萬的後置攝像頭、4000毫安電池,而且還做成了前置指紋解鎖,比三星S8更進一步,最勁爆的是,這款手機售價不到1700元人民幣,是不是有種恍如回到當年山寨機當道時代的錯覺?

Elephone像傳音一樣直接瞄準了海外市場,通過極高的性價比和對一線品牌設計的模仿,在海外市場大獲成功。特別是在一些發展中國家,他們的消費水平不高,但是對智能手機有着巨大的需求,而高端的三星蘋果又買不起,Elephone這樣的手機無疑是一個最佳的解決方案。

據稱,大象手機在歐洲、北美、南美和中東市場年銷售量已經超過1000萬部,是一個頗具實力的手機廠商,而且它在海外的知名度也不低,畢竟全世界的人民都喜歡物美價廉的產品。據國外知名科技媒體AH在2018年的一篇報道,在海外最受歡迎的十大中國產手機中,Elephone竟然有兩款上榜,而華爲、魅族纔有一款手機上榜。

英國知名科技媒體PC Advisor曾經給Elephone S7打了四顆星的好評(滿分五星),而且表示該機不是單純的三星S7 edge山寨機。外觀出色、價格實惠和良好的性能是這臺機子的優點,但相機和機身材質比較一般。

美國科技媒體AndroidPolice雖然吐槽了Elephone S7的拍照體驗以及塑料背殼的廉價感。但在使用體驗上,AndroidPolice對其還是給出了不錯的評價,尤其是性能和續航,甚至用到了“Fantastic”(太棒了)等形容詞。

海外消費者對大象手機也有不錯的評價。在印度亞馬遜的購物評價中,不少買家因爲超低的價格、不錯的外觀和屏幕效果給大象手機好評。不過,也有部分用戶因爲其軟件兼容和質量問題給了差評。有趣的是,在亞馬遜印度的智能手機推薦中,Elephone P9000甚至排在紅米4A、一加3T等機型的前面。

大象手機就像傳音一樣,在海外市場找到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寫在最後

像傳音、大象這樣的國產山寨機品牌在海外市場混的風生水起的還有不少。近年來,隨着性價比超羣的互聯網手機品牌崛起,山寨手機雖然在國內市場幾乎已經沒“立足之地”。不過他們並沒有坐以待斃,而是逐步轉型,紛紛轉向海外市場。

避開競爭激烈的國內市場,選擇進攻海外市場,對於傳音、大象們來說,這是一個比較明智的選擇。畢竟國內的消費者對山寨手機已經沒有任何留念,“走出去”便是留給它們的唯一選項。

模仿是最真摯的恭維,這句話用來形容這些國產山寨機品牌們也不爲過。雖然因爲揹着山寨機之名而備受關注不是什麼光彩的事情,但從海外市場的反饋來看,中國製造已經慢慢得到了認同。如今在海外市場,國產山寨機品牌風聲水起,華爲、小米和一加等知名品牌也都獲得了普遍的好評,這些都反映了國產手機獲得了業界的認可。在全球市場環境下,並不是只有大牌才能生存,“山寨機”依然可以繼續牛,這也算是某種程度上消費降級在國外低線市場上的體現吧。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