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發動機是工業皇冠,航空製造業也是現代製造業的高端領域。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韓國的現代工業依靠越戰美軍的大量訂單,讓大批農民變成「焊工」,奠定了韓國工業製造的基礎。隨後,韓國舉全國之力支持大企業、大集團發展,誕生了大宇、現代、三星等巨無霸企業,船舶、電子等工業製造水平達到國際先進行列,成功邁入工業發達國家行業。韓國清醒認識到高端製造業對一個國家產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意義,一旦在航空製造業再取得突破,不但能掌握工業製造的制高點,還有拉動下游產業的發展,將有力促進國家工業產業的轉型升級。

航空製造行業作為韓國短板弱項,韓國一直在尋找機會介入其中。於是,韓國向美國提出了他們出錢,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提供技術的方案,研發T-50「金鷹」高級教練機項目(具有第三代戰機作戰功能的高級教練機)。此方案研發風險完全由韓國承擔,作為從韓軍軍備賺了大筆鈔票的馬丁公司當然不會拒絕。事實上,T-50教練機70-80%的設備來自於F-16戰機,韓國人只負責了機體結構的設計,其它航電系統、飛控系統,甚至機翼部分都有馬丁公司設計製造。

雖然說T-50教練機實實在在是一款韓國製造美國貨,但話說回來,毫無疑問,韓美T-50合作項目是成功的,達到了雙贏的效果。一方面,韓國成功邁入航空製造領域,而且這個起點不低,基本熟悉了第三代戰機研發製造的方法流程。二是美國利用韓國資金完成了一款新型教練機的研發,每出口一架T-50,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至少分成一半的利潤。目前,印度尼西亞、菲律賓、伊拉克、泰國等國家已經引進了T-50教練機。西班牙、阿聯酋、越南等國也有購買意向,甚至美國空軍也有換裝T-50教練機的計劃。

在航空製造業嘗到甜頭的韓國,對五代機又有了強烈的追求,尋思在航空製造業更高領域取得突破。從2001年以來,韓國先後公布了4款五代機研發意向。不過,他們卻走上了仿製與山寨的不歸路上。

第一款:KFX-C100,高度相似F-22。

第二款:KFX-C200,絕不放過殲-20。

第三款:KFX-G5S,單發版蘇-57。

第四款:KFX-GSC,超級簡化外掛版。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將近20年代時間,韓國一直希望取得五代機研發突破,甚至不惜不斷推出降級的技術方案,但都未能展開實質性研發進程。問題的關鍵就是這一次美國的態度變了,你有了自己的五代機,我的F-35戰機賣給誰呢!沒有美國的技術支持,韓國在航空製造領域還有很多工作要從頭再來。


前幾年軍迷圈中曾經流傳著這樣一句玩笑話:殲20在國際上產生了非常壞的影響,因為它讓一些國家產生了「中國能做到我也能做到」的幻覺。這句話似乎也沒錯,自從殲20和殲31相機亮相後,全世界範圍內的五代戰機計劃就出現了井噴之勢,韓國就是其中的一個。2018年6月29日,韓國片宣布KF-X五代機計劃論證完成,今年正式開始細節設計和製造原型機。但是顯然它並沒有足夠的技術積澱,這個「自研」五代機也是一個萬國牌,以韓國的技術實力,它很可能會變成第二個印度。

KF-X計劃最早於2003年提出,2010年,印度尼西亞入股KF-X計劃,這架飛機成為了一個聯合項目,據稱土耳其也優異加入計劃。後來在半島局勢緊張的情況下韓國採購了F15和F35,但仍然沒有放棄KF-X。2013年它宣布正式開始論證KF-X戰機的初步設計,最初計劃設計成一架雙發雙垂尾的重型隱身機。

然而韓國並沒有多麼強大的航空工業基礎,它唯一自行研製的戰機是輕型的FA-50,還是在T-50金鷹高教機的基礎上「拉皮」改進而來的。而重型隱身機是航空工業的集大成者,顯然不會這麼容易就研發出來。在論證歷程中,KF-X從重型減肥成中型,布局則經歷了單發單垂尾到雙發鴨翼等多個階段,最後確定為了現在的雙發雙垂尾設計。

從韓國放出的數據和CG圖來看,它的外形類似於縮小版的F22,三圍很接近殲31,將採用兩台美製F414發動機。由於韓國對戰機航程要求頗高,KF-X沒有足夠的機內空間(和技術實力)安放內置武器艙,它的武器採用了半埋入的設計。這相當於放棄了隱身性,從五代機倒退到四代機,但韓國也只能做到此了。

最後,這架飛機仍然是一個萬國牌,它的雷達由以色列提供,發動機採用美國產品,環控是英國的設計,韓國在其中的作用就像印度一樣,將它們安裝到KF-X的機體上。考慮到韓國的航空工業水平還略低於印度,最後的KF-X很可能會落得和LCA一樣的下場。

韓國政府心中很可能也知道KF-X計劃的最終下場,但在中國殲20和日本心神的壓力下,隱身戰機成為了一種籌碼,而非單純的裝備。雖然最後的結果不一定順利,但KF-X計劃的開展將讓韓國航空積累起一起寶貴的經驗,它將成為未來韓國航空工業的基礎。


軍事領域是很現實的,保證自己的領先優勢,才有資格去恥笑他人。因為在更前沿的領域,往往是殊途同歸,和某些可以媚外的領域不一樣。

歐洲有各國的技術分工,法國達索用無人機驗證隱身技術,瑞典也有相應的技術儲備,日本有專業風洞,有材料科研單位,韓國有什麼?兩隻手,手心向上向美國要,別說什麼所謂的技術支持,什麼市場運作,軍工本身就是個再有錢買不來的行業。什麼都沒有,要飯出來個機型,還吹噓自己有多麼先進,這是個沒臉沒皮的民族啊!


不要瞧不起任何人,說不了哪天讓你啞口無言。

中國就是典型的例子


T50真是棒子研製的嗎?氣動、航電、發動機、雷達、武器...棒子能制哪一個?座椅嗎?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