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水呼吸也會胖!減肥一鬆懈立刻打回原形!易(復)胖體質,都是基因惹的禍?!面對兒童與青少年的肥胖問題,近六成家長存在「遺傳論」迷思,營養師趙函穎提醒,根據瑞典研究證實,兒童與青春期的脂肪細胞數量控管,才是不可逆的易(復)胖體質形成與否的關鍵。專家指出,家長準備的家中存糧種類,與兒童肥胖有高度關聯。

為何有些人不易變胖?有些人努力減肥卻深陷復胖溜溜球效應之苦?趙函穎營養師指出,人體內堆積的脂肪量由脂肪細胞數量與脂肪細胞體積共同決定。過去談減重時大家關注的是如何透過運動與飲食,降低脂肪細胞內的脂質存量、減少細胞體積,卻忽略的脂肪細胞數量對易(復)胖與否的影響性。

瑞典研究指出,脂肪細胞在童年與青春期在體內不斷增加,是決定體內脂肪存量的主要因子。體內脂肪細胞數量在八~十八歲會持續增加,成年(二十歲)後無論胖瘦,體內脂肪細胞的更新率則維持在每年八‧四%左右,脂肪細胞總量不再有大幅變動。趙函穎營養師進一步解釋,當脂肪細胞數量越多,形成易(復)胖體質的機率也會大大增加。因此監控家中存糧類型,減少孩子成長期高糖、高脂、高熱量食物攝取,將是避免成長期脂肪細胞暴增,預防成年易(復)胖體質的關鍵。

趙函穎營養師建議,在食欲旺盛、對垃圾食物缺乏抵抗力的兒童與青少年階段,家長可以透過「纖冰箱改造計畫」,以符合一、提供健康又有飽足感;二、滿足成長能量需求;三、平衡日常飲食缺乏營養素等三大特徵的低無糖高纖豆漿,取代含糖飲料作為搭配的「高纖飲料打底、零食攝食減半」策略,避免孩子因攝取過多空熱量,導致脂肪細胞數量不可逆的爆增式成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