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為人處世智慧全集》 修身智慧 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第四章 修身智慧

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原文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①。

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②。

《道德經第十二章》

譯文

沉溺在繽紛的色彩之中,會令人眼盲,沉溺在變幻的音響之中,會令人耳聾;沉溺在豐腴的美食之中,會令人失去胃口;沉溺在打獵追逐的愛好之中,會令人心意狂盪,沉溺在珍奇財寶的慾望之中,會妨害人的行為。因此聖人只求滿足肚子的需要,不注重眼睛的慾望。因而捨棄後者選取前者。

注釋

①「五色令人目盲。」「五色」指紅黃藍白黑,是針對視覺器官的眼睛說的,當然包括眼睛能看到的一切。「盲」是眼瞎,就是失去視覺功能。五色並不令人眼瞎,但老子講的是過分追求,超出了視覺功能的限度,就會眼瞎。正確理解這句話的意思,是說過分沉溺在視覺追求的慾望之中,就會讓人眼瞎。因為人的視覺功能是有限的,而視覺引出的慾望是無限的,以無限對有限,勢必會眼瞎。

「難得之貨令人行妨」中「難得之貨」是針對意覺器官的人心說的,難得之貨指的是珍寶。「妨」是妨害。人如果著迷似地無厭追求珍寶,行為就會受到妨害。句謂,過分耽溺在意覺追求的慾望之中,就會讓人行為受到傷害。

「五色、五音、五味、畋獵、難得之貨」這五種慾望都會給生命造成損害,老子極言它的嚴重後果,就是要讓人們懂得戒除慾望的必要性,正確養生。但慾望與人的生理正常需求不同。人要吃飽肚子這是生理上的正常需求,這不能戒除。

②為腹,只求安飽。不為目,不圖別的享受。舉目以概耳口心身。去為彼,即不為慾望。取此,即為腹。王弼註:「為腹者,以物養己;為目者,以物役己。」蔣錫昌《老子校詁》曰:「老子以腹代表一種簡單清靜的生活,以目代表一種巧偽多欲其結果竟至『目盲、耳聾、口爽、發狂、行妨』之生活。明乎此,則『為腹』即為無欲之生活,『不為目』即不為多欲之生活。」

解析

「五色令人目盲」,這裡的「五」並不是一個確數,五色並不是就指黑白黃綠青五種顏色,它是一個不確定的概念,泛指五顏六色、五彩繽紛。「目盲」也不是指瞎眼,而是指令人眼花繚亂的事物,使我們的眼睛喪失了辨別事物本原的能力。眼睛的功用就是觀察事物的,一旦我們觀察到的事物真假難辨時,我們常常會陷入迷惘的境地。

懂得了「五色令人目盲」的道理,「五音令人耳聾」也就不難理解了。單一的聲樂會令人心曠神怡,會讓人精神放鬆,從而得到美的享受,然而再動聽的聲音,一旦和別的聲音混雜起來,其美的享受就會瞬間變成痛苦的煎熬。

「五味令人口爽」的意思就是人的口舌具有感知各種食物味道的能力,它能敏銳地品嘗出酸甜苦辣等滋味,然而過多地品嘗各種風味的莢味佳肴,就會使人的口舌麻木,無法辨別各種美味了。人的口舌是專門用來享受美味的,一旦喪失了鑒賞美味的能力,給我們自身所造成的損失將不可估量。

「馳騁田畋令人心發狂」,畋獵即狩獵,狩獵曾是早期人類謀生的唯一手段,也是人類最早開展起來的生產和軍事活動,人類的動物本性最早在狩獵中得到了鮮明的印證。

從人類狩獵活動的發展歷程來看,狩獵始終是帶著血腥和暴力性質的殺戮和掠奪行為,它是充滿野性的不文明行為,這種行為使人們的精神變得瘋狂和殘忍,瘋狂和殘忍的心理狀態是滋生社會動亂的根源。

「難得之貨令人行妨」,為什麼說難得之貨會使人的行動受到損害呢?我們按老子的思想進行推延,可以得出「難得之貨」就是正在社會上流行的稀有珍貴之物,比如金銀珠寶、華衣美食、玉璧、銅器、羽飾、武器等物品。正是「難得之貨」的珍貴稀有性,強烈地撩拔起了人們佔有它的貪婪慾望,在這種慾望的驅使下,人們的行為突然變得怪異反常,出現了偷搶、謀財害命的事;權臣互相傾軋、勾心鬥角、爾虞我詐。

從以上的闡釋中,我們可以看出,「五色」、「五味」、「五音」之所以會傷害我們的器官,是我們自身的慾望無限膨大的緣故。最後老子提出「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點明了聖人的生活方式:只滿足吃飽肚子這一低級需求,而不滿足眼睛欣賞外物的欲求。

老子並不是反對人們享受生活,而是警醒人們追求享受要適可而上,不可無限制地滿足自己的貪慾。

他希望人們能夠豐衣足食,建立內在恬淡寧靜的生活方式,而不是外在私慾的滿足。一個貪婪地滿足自已外在私慾的人,就會產生自我疏離感,心靈難免會愈發空虛。因此,老子提醒我們,要徹底摒棄各種外在慾望的誘惑,始終保持內心清凈滿足,才能生活得自在快樂,這一點對現代人的修身尤其重要。

《老子為人處世智慧全集》 修身智慧 于成龍廉正無私

故事

于成龍廉正無私

于成龍,字北溟,號于山,山西永寧(今離石)人,官職從知縣升到知府,最後升至總督(兩江總督):有「天下第一廉吏」之稱。

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的一天清晨,四十五歲的于成龍騎著一匹老馬,帶著幾個僕人,赴任廣西羅城知縣,羅城在廣西九萬大山之下,需要跋涉幾千里、歷時幾個月才能到達。大亂之後沿途人煙稀少,強盜、猛獸出沒,實在危險;加之北方人不習南方水土,旅途勞頓常常生病,又得不到很好的醫治,輕易就會死去,因此視南方為瘴癘之鄉。臨行前,于成龍把家產文券交給了長子,說:「我從此顧不上管你們了,你好好治家,也別盡惦念著我。」其實官員薪俸極低,但于成龍不是為了發財才去做官的。他有句名言:「埋頭做去,不患不到聖賢地位。」

初到羅城,于成龍所見所聞皆觸目驚心。羅城歷時二十多年的兵火之亂剛剛結束,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交織在一起。遍地榛莽,百姓鳩形鵠面,如驚弓之鳥。所謂縣城,只有居民六家,沒有城牆;所謂縣衙,既無圍牆也無大門,只有茅草屋數間,四周荒草沒膝。于成龍堆土石為几案,在門前埋鍋造飯開始辦公。

沒過多久,于成龍和羅城人民建立了親如家人的關係。于成龍在羅城六年,政績卓著,升任四川合州知州。于成龍就任合州知州後,立即廢除了一些擾民的積弊,在官場中提倡儉樸,他本人則身體力行。人們經常看到,身為知州的于成龍不乘轎,也不擺儀仗,只騎一匹瘦弱的老馬,帶著一個隨從。

康熙十九年(1680年),于成龍升任直隸巡撫,不久,又升任江南、江西總督。清代初期的吏治比較清明,康熙帝更是一代賢明的君主,因此,于成龍按步升遷,二十年間從七品知縣升至封疆大吏,但他始終是一個深受人民愛戴的清官。

清代前期官員的俸祿極低,雖貴為總督、巡撫,每年俸銀也不到十兩,這對於那些揮金如土的大官僚來說,還不夠一衣一餐之用,即使節儉使用,不搞排場,也只能維持中下等的生活。但對大多數官員來說,並不在乎俸銀的高低,因為他們另有生財之道,這就是通過「火耗」來貪污。每年,官吏要把從民間徵收來的大小不一、成色各異的賦稅銀子重新熔鑄,使其成色、大小一致。在熔鑄中必然要有損耗,於是,官吏便在法定賦稅之外再徵收一定比例的銀子,來彌補這一損耗。其實火耗不足百分之一,而官吏卻要徵收百分之十至百分之五十的火耗,各級官吏從中分貪。對此,國家是默許的。「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就是這樣來的。于成龍只靠俸祿生活,此外一錢不貪,因此,他生活清苦並非故作姿態,而是不得不如此。康熙二十年(1681年),康熙帝特地下詔,表彰他「廉明著聞」、「一介不取」,並念其家計薄涼,賞銀一千兩、馬一匹,以示鼓勵。

于成龍除早年任羅城知縣外,其餘都是在富庶地區擔任要職,發財很容易,但他十分清廉,為官多年從不帶家屬隨任,隨身財物也僅是一個竹箱、兩隻鍋、書籍文卷數十束,此外便身無長物了。

于成龍初任直隸巡撫,立刻下令嚴禁各級官吏分貪火耗,並罷免了幾個違反規定的州縣官吏,震動了官場。直隸地近北京,歷來為朝廷重視,八旗軍民勢力較大。他們仗著統治民族的特殊身份,常做些為害地方、欺壓百姓的事,于成龍對此做了很多工作。他編保甲,嚴連坐,鋤豪強,還經常親自或派人深入民間訪察,凡有犯法者嚴懲不貸。他還注意民間疾苦,每有災荒他都請求賑濟,妥善安排。康熙帝稱他為「天下第一清官」,並希望他能始終一節。

于成龍多年為官,沒能奉養母親,這一直是個憾事。他在就任江南、江西總督之前,母親去世,他回鄉葬母,然後赴任。按照清代制度,沿途地方對他有接待之責,但他自雇一輛騾車,從不打擾地方,悄然無聲地到達任所。他任江南、江西總督期間,革除積弊,安定地方。為了了解民風世俗,他經常微服出訪,一時在民間傳為美談。那些平日魚肉百姓的惡霸每遇白髮偉軀的老人便膽戰心驚。為了提倡清廉,他告誡部下:「若一味愛錢,只恐子孫縱會做文字,決不出頭。更恐神鬼怒恨,生出瞎眼子孫,上長街唱蓮花落,要看字也不能夠了。莫笑老夫迂談。」江南風俗多尚侈麗,于成龍卻常身穿布衣。見長官如此,一些官吏也不得不收斂。于成龍年事已高,但儉樸如初,他每餐粗茶淡飯,常年以青菜佐餐,很少吃魚肉,所以江南人民善意地給他起了個綽號——「於青菜」。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于成龍卒於任上,終年六十八歲。臨終時,將軍、都統和僚屬檢點遺物時,只在一個竹箱里發現幾件衣服,案頭擺著一些飲食器皿,幾罐鹽豉。身為封疆大吏而清寒如此,數千年史冊中曾有幾人?消息傳出,百姓罷市聚哭,家家繪像祭祀。康熙帝賜謚「清端」,很好地概括了于成龍的一生。

錢財傷人才

陳聰是20世紀80年代初全國遐爾聞名的少年大學生;一顆極有希望的未來科技之星。他15歲考上武漢大學;畢業後只讀了一年研究生就被楊振寧相中,赴美深造後又深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瓊斯教授的器重,只用一年時間,就順利地提前獲得物理博士學位。瓊斯感嘆:很多也許只能在下一代或幾十年後才能提出來的問題,陳聰卻提出來了。由此,瓊斯預言:陳聰將是物理學界的一顆璀璨的新星。可是,這位被兩位諾貝爾獎得主看中並寄予厚望的科技奇才,如今卻一蹶不振。什麼原因呢?

聰明的陳聰在科技上如日中天之時卻受上了「財」。他先是一頭躍入險惡萬狀、荊棘叢生的華爾街股市,猛嗆了幾口水後又改做房地產生意。然而,科技上的智慧並未能幫他經營上的忙,於是,他轉攻經濟學。由於經營的忙碌和疲憊,致使四門功課有兩門不及格。為了獲得博士學位,只有重修。可他又無暇認真攻讀,便採取行賄導師的手段,請求補考。結果,導師不領情,校方也斷然拒絕。陳聰怒火中燒,揚言讓導師「等著瞧」。

於是,導師報警,警察通牒,他只好結束在美歷程,打道回府,從此一蹶不振。極有希望成為科研新星的陳聰,就這樣落伍了。

《老子為人處世智慧全集》 修身智慧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原文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①。

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②。

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

《道德經第十三章》

譯文

得寵和受辱都會感到內心不安,把大禍患看得比自己的生命還重要。

為什麼說得寵和受辱都會使內心不安?認為受到榮寵就無上尊貴,受到屈辱就無比下賤。得到時吃驚,失去時也吃驚,所以說得寵和受辱都會內心不安。

什麼樣的表現叫做把大禍患看得比自己的生命還重要呢?我之所以會有大禍患,是因為我有身體,如果我將肉身性命置之度外,我還有什麼禍患可憂慮呢?

所以只有重自身如天下的人,才可以把天下交給他。只有愛自身如天下的人,才可將天下託付給他。

注釋

①「寵辱若驚。」「寵」指的是榮寵,就是得到榮貴的地位,「辱」是卑辱,就是從尊貴的地位掉下來。「驚」是太在乎這些東西了,所以感到吃驚。句謂,遇到了榮貴,遇到了卑辱,都感到吃驚。這當然是對普遍世態的一種描寫。

「貴大患若身」,「貴」,認為它貴,也就是把它看得太重要了。「大患」的字面義是大的禍患,引申一步是在的名利,再引申一步就是得天下。「身」是自身,指自己的生命。句謂,把獲得天下的統治權看得比自己的命還重要。這也是對普遍世態的一種描寫。老子舉出以上兩種人情世相,是要說明,世人不明白養生的道理,太在乎名利了,這太可笑了。

②「何謂寵辱若驚。」句謂,什麼叫做寵辱若驚呢?下面的解釋就是用人情世相來說明。

「得知若驚,失之若驚。」句謂,得得了榮辱感到吃驚,失去了榮辱感到吃驚。「之」指的是寵辱。意思是榮辱得失都吃驚,那就沒一天好日子地了。這是與養生大反其道的。

「是謂寵辱若驚。」「是」指示代詞這。句謂,這就叫做寵辱若驚。以上是老子對「寵辱若驚」的解釋。

解析

老子說了兩個問題,一是「寵辱若驚」,一是「貴大患若身」。人是情感動物,對榮辱這種情感體驗十分敏感,當我們得寵的時候內心是喜悅的,但這種喜悅是短暫的,因為人有患得患失的弱點,得到寵愛並不會令我們永遠快樂;同樣,當我們受到別人的冷眼、辱罵、輕視的時候,我們也會表現出不安、驚恐。人類自身的弱點,決定了人無論得到寵愛,還是得到屈辱都會憂心忡忡,惶惶不可終日。得寵就驚喜,受辱就驚懼;把心中的憂慮看得與自身的生死存亡同等重要。

世間常人會存在這種普遍的弱點,老子分析了產生這種弱點的原因,那就是世間常人還在念念不忘其自身利益,還去為自身利益患得患失。產生這種態度的原因,是把身外之物看得太重,而把人的生命看得太輕。老子表明了自己的態度:人應該寵辱不驚,將天下視為身外之物。

老子認為:如果以自身的患得患失去治理天下,那麼你只配寄身於天下做個普通之人,而不配去治理天下;如果你像愛惜自身那樣愛惜天下,那麼就可以把天下事託付給你,讓你去治理天下。老子所提倡的人生精神追求觀,就是把自身融於天下之中,沒有自己的利益只有天下的利益。

一般人對於身外的寵辱榮患十分看重,甚至許多人重視身外的寵辱遠遠超過自身的生命。老子從貴身的角度出發,認為生命遠遠貴於名利榮寵,要清靜寡慾,一切聲色貨利之事,皆無動於衷,然後可以受天下之重寄,而為萬民所託。

故事

李泌避權讓位

在唐代中期政壇上,李泌是一個很有點神秘色彩的人物,他歷仕玄宗、肅宗、代宗、德宗四個皇帝。那是一個多災多難的時代,奸臣當權,藩鎮割據,許多大臣不是死於奸佞的讒言,便是死於武夫的刀劍。而他被四個皇帝所信任,雖屢被誣陷、讒毀,卻能幸免於難,保全終身,其中的訣竅有兩條,一條是避權讓位,一條是功成身退。

早在唐玄宗時,他還是一個少年,因其出色的智慧而聞名於朝廷,唐玄宗要任命他為太子李亨的官屬,他辭謝了,只願以布衣的身份與太子來往,李亨稱他為先生,對他十分尊重。後來因遭楊國忠的忌妒而遭貶斥,他乾脆棄職而去,游於嵩山、穎水之間,避免了一次災難。

安史之亂,新即位的李亨(肅宗)特意派使臣去請他出山,出則並駕齊驅,入則聯床而卧,朝中事無巨細,全都請教於他,對他言聽計從,甚至連元帥、宰相的任免,以至太子的人選,也都要聽從他的意見,真是所謂不在其位而謀其政。每當朝中議事時,他和皇帝聯袂而坐,大臣們在下面便指指點點地說:「穿黃袍的是聖人,穿白袍的是山人。」這樣一種高級參謀的身份,使他即可參與決策,又不必承擔任何責任,一旦發現有於己不利之事,進退也很自由。

當唐朝的軍隊收復了失陷的長安,平定安史之亂的鬥爭取得了巨大勝利之後,他便向肅宗請求還山歸隱,他說:「我已經報答了陛下對我的厚恩,如今重新作一個閑散之人,沒有比這更快樂的事了。」

這使唐肅宗十分吃驚:「我與先生這幾年來共同歷經憂患,如今將要同享歡樂,先生為什麼突然要離我而去呢?」

李泌嚴肅地說:「我有五條不能留下來的理由;懇請陛下任憑我離去,使我免於一死!」

肅宗不明白,問道:「此話怎樣?」

李泌說「我同陛下相知太早,陛下對我倚托太重,寵信太深,我的功勞又太大,行為又太不一般,這五條正是我不能久留的理由。」

肅宗沒有表態,只是說:「該睡覺了,這事以後再說。」

李泌堅持說:「陛下如今與臣同榻而卧,臣的請求還不能得到批准,更何況將來在朝堂之上,公案之前!陛下不許臣離去,這無異是要置臣於死地!」

肅宗說:「沒想到你對我疑懼到這個地步,哪有像我這樣對待你而又會幹出殺你的事來呢?你簡直把我看成是只可共憂患而不可共安樂的勾踐了!」

李泌說:「正因為陛下不會殺臣,臣才請求歸隱,若是陛下決定殺臣,臣又怎敢說話?而且殺臣不是陛下,而是我剛才說的那五條理由,陛下一向待臣如此之好,臣有些事情還不敢說,將來天下安定之後,臣就更不敢說話了!」

李泌對官場的風雲看得可謂透徹,處理得也很得法,就是這樣,仍免不了遭到奸佞之輩如宦官李輔國等人的忌妒、陷害,他終於堅決離開朝廷,隱居衡山。肅宗賜他三品官的俸祿並在衡山為他建了房舍。

寵辱不驚的歐根尼

一天,古希臘哲學家歐根尼在曬太陽,亞歷山大皇帝對他說:「你可以向我請求你所要的任何恩賜。」

第歐根尼躺在酒桶里伸著懶腰說:「靠邊站,別擋住我的太陽光!」

亞歷山大託人傳話給第歐根尼,想他去馬其頓接受召見。第歐根尼回信說:「若是馬其頓國王有意與我結識,那就讓他過來吧。因為我總覺得,雅典到馬其頓的路程並不比馬其頓到雅典的路程遠。」

有一次亞歷山大問第歐根尼:「你不怕我嗎?」第歐根尼反問道:「你是什麼東西,好東西還是壞東西?」答:「好東西。」第歐根尼說:「又有誰會害怕好東西呢?」

征服過那麼多國家與民族的亞歷山大,卻無法征服第歐根尼,他很佩服地感嘆道:「我如果不是國王的話,我就去做第歐根尼。」

《老子為人處世智慧全集》 修身智慧 致虛極,守靜篤

致虛極,守靜篤

原文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①。

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②。

歸根曰靜,是謂復命③。

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④。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有不殆。

《道德經第十六章》

譯文

達到虛空的極致,持守寧靜的堅實。萬物都在生長發展,我觀察它們的循環反覆。

萬物雖然變化紛紜,但都要復歸到它們的根。

歸根稱為「靜」,就是「回復到生命的原點」。

「回復到生命的原點」是一個「規律」,認識「規律」稱為「明」。不認識「規律」,輕舉妄動,必然兇險。

認識「規律」,才能包容。包容就能公允,公允就能全面周到,全面周到就符合自然,符合自然就是符合道,符合道就能長久,這樣就終身不會有危險。

注釋

①致虛、守靜,使心境空明寧靜,不為雜念所亂,不為外物所惑。

「致虛極」是說,自己如果想修道的話,要努力使自己達到極端空虛的境界。極虛指心靈一塵不染,近於真空。《周易》把這種境界叫做「潔靜精微」,叫做「洗心」,就是要去除世俗的妄念欲。

篤,厚,篤守就是堅守。「守靜篤」就是要堅守靜寂。動與靜是互為因果的,自己靜才能感知外界的動,自己動就是要堅守靜寂。動與靜是互為因果的,自己靜才能感知外界的動,自己動就無法感知外界的真實。孔子說:「人皆鑒於止水,而莫鑒於流水。」就是說,人都是到平靜的水面上才能照見自己的像貌,沒有人能在流動的水面上照見自己。心靈如水一樣,靜下來才能觀照真實,觀照真實才能入道。

「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並」是一起。「作」是興起,這裡指生長。「萬物並作」是說,萬物都在生長變化,也就是都在運動。「復」是回到起點。《周易》里有個復卦,認為萬物都在做周期性的運動,從起點發展到終點,從終點又返回到起點,周而復始。從終點返回到起點就是復,所以得利是返回到本源的意思。句謂,萬物都在蓬蓬勃勃地運動,無時不在變化,觀察起來很困難,這怎麼辦,我要看看它的落腳點在哪裡,落腳點就在復上,這就找到了本源。

②「芸芸」是眾多的樣子。「復歸」是返回。句謂,這麼多紛繁複雜的萬物,但它們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要返回本源上來。這個「根」,既是起點,也是終點。

③此句字面義是,返回到本根上來就叫做靜;內含義是,能返回到本源上來才能做到靜。萬物都在不停地運動,誰能不讓它運動?靜是在萬物的運動中找到落腳點,這才可能靜。不是強制著靜,那種靜是根本不可能的。

④「知常曰明」「明」是明智。句謂,懂得守住常道那才叫做明智。在老子的書里,「智」一般指的是智術,即在人生的奮鬥中使用的制勝技巧,把認識世界的智慧叫做明。老子不是不要智慧,而是不要智術。

解析

老子提出了「虛極」、「靜篤」的概念。虛極、守靜篤,是將身心置於靜寂無極的虛空中。這是修行中的一種內覺狀態,非修行的人很難理解這句話。修道者在修行中,內覺全身心融入太虛之中,達到了物我兩忘之境,並非茫然一片,一點真我靜守著湛然的純一,這就是「守靜篤。」

「虛極」、「靜篤」,是認識「道」的基本條件,把所有修鍊自我的方法、境界和層次,都說透了。心不靜,就會有情緒變化,失去圓通的心,就不能容納他人。

一個人只有守靜,才能豁達,才能接納、包容他人。這不是一種軟弱的表現,而是一種修養,一種氣度,一種智慧,一種恰到好處的處世策略。

老子認為遇事講規律,認清事物的內在本質,摸清事物的規律,按規律做事,就能長久,就會終身沒有危險。

故事

任章縱敵毀敵

智伯要求魏宣子將自己的領地划出一部分給他,遭到魏宣子的拒絕。

魏宣子的部下任章說:「是何原因使你拒絕劃地給智伯。」

魏宣子說:「無緣無故要求我把自己的領地拱手讓出,我不能給他。」

任章說:「憑白無故要別人的領地,這種做法一定使其他家感到恐懼。他這種無法滿足的貪慾,一定使天下人感到害怕。君今日將自己的一部分領地送給智伯,智伯必然認為誰都不敢抗拒自己,從而產生驕傲情緒並輕視其他家。其他家因害怕智伯有朝一日也會侵吞自己的領地,必然要聯合起來。用各家之軍共同對付輕敵傲慢之國,那麼智伯也就活不了多長時間了。《周書》上曾有這樣的話:『如果希望消滅自己的敵人,不妨暫且去幫助他;如果希望從敵人那裡取得好處,不妨暫且先給敵人一些好處。』由此看來,君不如割地給他,這樣就可以使智伯產生驕傲的心理。君又為何放棄用天下之兵來消滅智伯之法,而單獨使我們作智伯進攻的靶子呢!」

魏宣子說:「你說得十分有理。」隨後就把自己領地中的一個超過萬戶的城邑劃給了智伯。智伯十分高興,繼而智伯又向趙襄子索要土地。趙襄子不給。智伯就派兵圍攻趙襄子的晉陽城。這時候,韓兩家、魏兩家從外面進攻,趙襄子從裡向外進攻,智伯終於自取滅亡。

不帶著怒氣作戰

歐瑪爾是英國歷史上惟一留名至今的劍手。他有一個與他勢均力敵的敵手,彼此鬥了三十年還不分勝負。在一次決鬥中,敵手從馬上摔下來,歐瑪爾持劍跳到他身上,一秒鐘內就可以殺死他。

但敵手這時做了一件事——向他臉上吐了一口唾沫。歐瑪爾停住了,對敵手說:「咱們明天再打。」敵手糊塗了。

歐瑪爾說:「三十年來我一直在修鍊自己,讓自己不帶一點兒怒氣作戰,所以我才能常勝不敗。剛才你吐我的瞬間我動了怒氣,這時殺死你,我就再也找不到勝利的感覺了。所以,我們只能明天重新開始。」

但這場爭鬥永遠也不會開始了,因為那個敵手從此成了他的學生,他也想學會不帶一點兒怒氣作戰。

《老子為人處世智慧全集》 修身智慧 自知者明

自知者明

原文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①。

《道德經第三十三章》

譯文

認識別人叫智,認識自己叫明。

注釋

①「智」與「明」有區別,除具體所指有不同外,對比而言,老子說的智與明,大體上可區別為,智是小智慧,明是大智慧。老子對小智慧持批判態度,主張人要有大智慧。這兩句用現代漢語表達,大致可以說成是,了解別人的人伶俐,了解自己的人明智。也就是說,能了解別人,懂得怎樣去對付他,怎樣對付更有效等,這隻能算做小智慧。真正的大智慧是對自己的了解,知道自己的優勢與劣勢,那才能無往而不利,才不至於為了對付別人損傷了自己。

「知人者智」二句,知人難,自知更難;老子以知人為智,自知為明。按老子的概念,「明」高於「智」。「明智」一詞即出於此。「自知之明」亦由此而來。

解析

這句話看似淺顯易懂,其實老子向我們展示的是極其深奧的道理。老子強調指出能夠理解判斷外人和外物的人,只能稱其為擁有世間的庸俗智慧,而通過外事外物反觀自己,從而悟出生命的本來面目的人,才配稱為有大智慧,也就是明。

一個人了解別人,慧眼識人,這種人了不起,但識人有術,這裡面有經驗成分。只有能夠真正了解自己的人,才是明智者。有人有才華,可是人家卻不給他機會,就是他身上的缺點讓人感到討厭,可他本人卻不知道。這是老子對人的價值判斷,這種判斷在今天仍然有用。

故事

劉邦自知之明

劉邦在楚漢戰爭中,之所以能從劣勢變為優勢,最終打敗項羽,統一天下,知人善任是重要原因之一。劉邦用人的基本政策是,凡是能為他的政治目標出力獻策的,不管其出身經歷如何,他都量才錄用,並按功勞大小封爵授官。

彭越出身漁民,以後又曾為「盜」,英布因犯秦法,被處以面上刺字的黥刑,他倆都因功而封王;以屠狗為業的樊噲封舞陽侯;馬車夫夏侯嬰官至太僕;曾以編織謀生的周勃,後來擔任太尉(掌管全國軍事);布販子出身的灌嬰做了御史大夫;農民起義領袖酈商封曲周侯。

劉邦稱帝不久,在洛陽南宮的一次宴會上問群臣:「我為什麼能得到天下,項羽為什麼失去了天下?」文臣武將紛紛發言,各抒己見。

王陵首先說:「您平時待人傲慢無禮,動不動就發脾氣,但是賞罰分明,量才錄用。你派人攻城略地,取勝以後,就給人記功,與天下均利,所以將士都願意為你效勞。項羽剛愎自用,嫉賢妒能,誰有才能就會受到懷疑,誰立了功反而受到迫害,這是他失去天下的原因。」不少大臣附同王陵的意見。

劉邦認為他們沒有講到點子上,說:「你們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我不如張良;治理國家,穩定後方,安撫百姓,源源不斷地供給軍餉,我不如蕭何;統率百萬大軍,攻城略地,戰無不勝,我不如韓信。這三個人,都是當今豪傑,天下奇才,我能重用他們,這就是我能夠得到天下的緣故。項羽只有一個范增,尚且不能重用,這就是項羽失敗的原因。」大家聽了心悅誠服,紛紛下座拜伏。

自知的查德威克

1953年,世界著名游泳選手弗洛倫絲·查德威克計劃從卡備林那島游向加利福尼亞。兩年前,她曾成功地隻身橫渡英吉利海峽。現在她想再創一項非同凡響的紀錄。

就在這一年的某一天,當她游近加利福尼亞海岸時,她嘴唇凍得發紫,全身一陣陣顫抖。她已經在水裡泡了16個小時,前面霧氣靄靄,看不見海灘,而且也難以辨認伴隨她的小艇。

查德威克感到已筋疲力盡了,更使她灰心的是在茫茫大海中看不到目標。她感到再也難以支持了,於是她喊道:「把我拖上來吧,我不行了。」

艇上的人勸她再堅持一下:「只有一英里了,目標就在眼前,放棄就意味著失敗。」

濃霧使查德威克看不到海岸,她以為別人在騙她。

「把我拉上來吧。」她再三請求。

於是冷得發抖、渾身濕淋淋的查德威克被同伴拉上了小艇。

後來查德威克很後悔,她告訴記者:如果她看到了海岸,就一定會堅持到終點。大霧阻止了她奪取最後的勝利。

但這件事過了不久,查德威克認識到,其實,妨礙她成功的不是大霧而是她內心的疑惑。

她自己讓大霧擋住了視線,迷惑了心靈,先是她自己失去了信心,然後才被大霧俘虜了。

兩個月後,查德威克又一次嘗試著游向加利福尼亞。濃霧還是籠罩在她的周圍,海水還是冰冷刺骨,同樣還是望不見海岸。但這次她堅持了下來,她知道陸地就在前方,她奮力向前游,因為,陸地就在她的心中。最後她成功了。

查德威克在自我能力的挑戰中,把握自己,得她戰勝了內心的害怕和失望。最終她征服海峽也征服了自己。

《老子為人處世智慧全集》 修身智慧 自勝者強

自勝者強

原文

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①。

《道德經第三十三章》

譯文

勝過別人叫有力,勝過自己叫堅強。

注釋

①「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這也是對比著說的,「有力」與「強」對比力量就差多了。句謂,能戰勝別人的人僅能算有力量,真正的強大是能戰勝自己。戰勝自己指的是戰勝自己的慾望和私念。

「強」高於「有力」。「強有力」一詞即出於此。

解析

能夠以武力戰勝別人的人,只能稱其為有力量,而這個力量是大道所給予的,是大道的生命活動本身的體現。只有能戰勝自己的私慾和成見的人,才是真正的強者。人的私慾是無止境的,而且其危害很大,一個能戰勝自己私慾的人已達到了物我兩忘的境界,我是誰,誰是我,這已不再重要。只有達到了這種境界的人,才能無所不容,萬物皆容,他自然是強大的。

故事

曹操知己知彼

魏太祖曹操對郭嘉說:「袁紹地廣兵強,我想討伐他,但力量不足,怎麼辦?」

郭嘉回答說:「劉邦不敵項羽,你是知道的,劉邦只能用智謀戰勝項羽。項羽雖然強大,最終還是被劉邦打敗了。我認為,袁紹有十敗,你有十勝,袁紹雖然兵力強大但不會有所作為。

其一,袁紹禮儀繁瑣;你不講禮節,體任自然。在管理方法上你勝過他。

其二,袁紹雖然強大,但是逆潮流而動;你是順應時勢而起兵匡天下的。在道義上你勝過他。

其三,漢末統治失敗的原因在於寬緩,袁紹用寬緩來拯救寬緩,所以沒有威懾力;你用剛猛來糾正寬緩,從而使上下都懂得規矩。在法治上你勝過他。

其四,袁紹表面寬容而內懷猜忌,任用了某人馬上又懷疑他,重用的只是親戚子弟;你外表簡易內心明智,用人不疑,唯才是舉,不論遠近親疏。在度量上你勝過他。

其五,袁紹計謀有餘而決斷不足,錯失良機;你有好計策就實行,能順應各種變化。在謀略上你勝過他。

其六,袁紹因出身名門,有幾代積累下來的政治資本,裝腔作勢,以獲取好名聲,士人中那些好說漂亮話的阿諛奉承之徒大都投奔了他;你誠心待人,實實在在做事,不喜奉承,賞賜有功的人毫不吝嗇,士人中那些忠實正直有遠見且有實際才能的人都願意為你效勞。在品德上你勝過他。

其七,袁紹看見別人挨餓受凍,憐憫之情馬上就表現出來,看不見的時候就不去想,這只是所謂的『婦人之仁』;你對眼前的小事常常忽視,對大事卻能想得很多很遠,給別人的恩惠都超過了他們自己的期望,即使看不見也都考慮到了,都給予接濟扶助。在仁愛上你勝過他。

其八,袁紹的大臣爭權奪利,讒言惑眾,政治混亂;你駕馭部下和順自然,得心應手,政治清明。在明智上你勝過他。

其九,袁紹不能明辨是非;你認為是正確的就以禮相待,錯誤的就依法糾正。在文治方面你勝過他。

其十,袁紹好搞花架子,不懂得用兵的要領;你以少勝多,用兵如神,士卒仰仗你,敵人害怕你。在軍事上你勝過他。」

曹操說:「我知道,袁紹為人聲大而才疏,表面嚴厲而膽子很小,猜忌苛刻而又沒有威嚴,兵力雖強但部署混亂,將帥驕橫,政令不一,土地雖廣,糧食雖豐,但那都是給我準備的。」

在時運不濟時

李·艾柯卡曾是美國福特汽車公司的總經理,後來又成為克萊斯勒汽車公司的總經理。作為一個聰明人,他的座右銘是:「奮力向前,即使時運不濟,也永不絕望,哪怕天崩地裂。」他1985年發表的自傳,成為非小說類書籍中當年最暢銷的書,印數高達150萬冊。

艾柯卡不僅有成功的歡樂,也有挫折的懊喪。他的一生,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叫作「苦樂參半。」1946年8月,21歲的艾柯卡到福特汽車公司當了一名見習工程師。但他對和機器作伴、做技術工作不感興趣。他喜歡和人打交道,想搞經銷。

艾柯卡靠自己的奮鬥,由一名普通的推銷員,終於當上了福特公司的總經理。但是,1978年7月13日,他被妒火中燒的大老闆亨利·福特開除了。當了8年的總經理、在福特工作一帆風順32年、從來沒有在別的地方工作過的艾柯卡,突然間失業了。昨天他還是英雄,今天卻好像成了麻風病患者,人人都遠遠避開他,過去公司里的所有朋友都拋棄了他,這是他生命中最大的打擊。

「艱苦的日子一旦來臨,除了做個深呼吸,咬緊牙關盡其所能外,實在也別無選擇。」艾柯卡是這麼想的,最後也是這麼做的。他沒有倒下去。他接受了一個新的挑戰:應聘到瀕臨破產的克萊斯勒汽車公司出任總經理。

艾柯卡,這位在世界第二大汽車公司當了8年總經理的事業上的強者,憑他的智慧、膽識和魄力,大刀闊斧地對企業進行了整頓、改革,並向政府求援,舌戰國會議員,取得貸款,重振企業雄風。1983年8月15日,艾柯卡把面額高達8億多美元的支票,交給銀行代表手裡。至此,克萊斯勒還清了所有債務。而恰恰是5年前的這一天,亨利·福特開除了他。

如果艾柯卡不是一個堅忍的人,不敢接受新的挑戰大的打擊面前一蹶不振、偃旗息鼓,那麼他和一個普通的失業者就沒有什麼區別了。正是不屈服於挫折和命運的挑戰精神,使艾柯卡成為世人所敬仰的英雄。

《老子為人處世智慧全集》 修身智慧 知足者富

知足者富

原文

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①。

《道德經第三十三章》

譯文

知足的人富有,堅持力行的人有志。

注釋

①「知足者富。」句謂,知道滿足的人富有。人心無足,富有也就沒有限度。富有隻在對比中存在,知足就去掉了對比的條件,所以富有。

「強行者有志。」「強」是堅強。「行」是堅持不斷地努力。句謂,堅強不息去實踐的人有志氣。

解析

老子在這裡所提出的「知足者富」和我們所說的知足常樂有明顯的不同,我們所理解的知足常樂,是一種很庸俗的所謂的道德教條,和老子的深刻思想大相徑庭:真正的富有,不是你實際擁有什麼,而是你能在多大的程度上拋棄私心雜念,拋卻自己的妄想。真正能拋卻私慾的人才叫真正的富有。

我們要善於在具體的事物上體認到大道的生命運行的軌跡,這個軌跡以內的事物就是道給予我們的,是理應得到的,也是我們必然能得到的,而在這個軌跡以外的任何事物都不是我們應該得到的,我們一旦有了獲得它們的想法就叫妄想,是不可能實現的,即便是實現了也不會給我們帶來好處,即便是我們一時獲得了眼前的少許利益,也不會長久地得到利益。因此可以說是對我們沒有任何益處的,是不可追求的。大道既然生了我們,就必然會給予我們所需要的一切,我們還有什麼可以擔憂的。擔憂本身就是對大道的不理解和不信任,這是違背大道的行為,是會受到大道的懲罰。

我們的頭腦中不去妄想得到什麼,就無所謂得到和失去,自然我們無所有也無所不有,也就是真正的富了。

「強行者有志」中的「強」,不是自恃武力高強而妄自逞強的意思,而是「自知者明」的「強」,所謂自知者,就是能以外事外物來反觀自身,從而確認生命的本來面目的人。這種人十分明確生命本身的意義,他們對於自我和他人十分了解,只有做到對自己的真正把握,才能徹底排除自己的私心雜念,做到「存天理,滅人慾」,在這裡所講的不是要束縛自己的觀念,而是要徹底解放人性。

天理和人慾是一對矛盾,它們會互相爭鬥。

所謂「天理」就是事物本來的合於生命自身之道的東西,所謂「人慾」就是自己主觀滋生的不合乎大道的東西。天理和人慾,一是客觀,一是主觀,二者往往會發生衝突,如何克制自己的慾望,這是界定強者和弱者的標準。

故事

陰麗華謙恭謹慎

陰麗華是南陽新野人,與漢光武帝劉秀是同鄉,她以美貌聞名於鄉里,令劉秀艷羨不已,那時劉秀還是一農家子弟,曾發誓說:「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如陰麗華。」後來,他終於如願以償,那時陰麗華才十九歲,她與劉秀既是貧賤之交,又是結髮夫妻。劉秀稱帝以後,要立她為皇后,她以自己未曾生育而婉謝,讓位於比她晚一年才與劉秀結婚的郭氏。

光武帝建武九年,陰麗華的母親及弟弟為強盜所殺害,劉秀十分傷心,便要封陰麗華的另一個弟弟陰就為侯,大印都擺在御案之上,陰就推謝道:「臣未嘗有衝鋒陷陣的功勞,而一家數人封侯封地,令天下人怨恨,我的確不願這樣。」

劉秀非常讚賞他,也就不勉強他了。陰麗華知道了這件事後,問陰就為什麼拒絕,他說:「外戚之家,最可憂慮的就是不知道謙讓,嫁女一定要嫁給王侯,娶妻一定要娶公主,這實在令人不安。富貴總有個盡頭,人應當知足,過分地炫耀奢華必遭天下人議論!」

陰麗華對這些話深以為然,從此以後,更加謙恭謹慎,從不為自己家人求官,所以她的一生從未遇到過什麼災難。晚年還終於被立為皇后,陰氏一族也得平安富貴,而原來被立為皇后的郭氏因為總不知滿足,結果被廢黜。

餘下的都是利潤

史密斯是小鎮上一家五金店的老闆,他從事這一行已有20多年,生意一直很好。但他對會計業務不在行,不習慣用賬簿。

有一天,他那個在華盛頓當會計師的兒子回家探望他,並對他說:「爸爸,我實在搞不清你是怎麼記賬的,你根本無法核算成本和利潤:我替你設計一套現代化會計系統好嗎?」

史密斯說:「不必了,孩子,我心裡有數。你爺爺是個農民,他去世時,只有一條工作褲和一雙鞋。後來我離開農村,跑到城裡,辛勤工作,終於有了家五金店。

「後來我和你媽媽結婚了,生下了你們兄妹三人,你哥哥當了律師,你妹妹當了記者,你是個會計師。我和你媽住在一所很不錯的房子里,還有兩部汽車。我是這家五金店的老闆,而且不欠人家一分錢。」

史密斯抽了一口雪茄,接著又說:「我的會計方法很簡單,把這一切加起來,扣除那條工裝褲和那雙鞋,剩下的都是利潤。」

《老子為人處世智慧全集》 修身智慧 不失其所者久

不失其所者久

原文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①。

《道德經第三十三章》

譯文

不喪失其本性的能長久,死後不被遺忘的叫長壽。

注釋

①不失其所,不忘記自己的位置,亦即「去甚,去奢,去泰」,不為過分之求,乃能長久。身死而道存,雖死猶生,就是長壽。

解析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就是葉落歸根的意思,不僅葉子會回歸到生它養它的根系中去,我們人類也會回復到孕育我們的天地中去。

按照科學的解釋,人的一生從生到死,只有短短的幾十個春秋,眨眼之間我們已被生命驅逐出境,我們沒有選擇的權利,這種被動的局面,不是我們能夠掌控的,按照老子的說法,這是大道的生命要求。

「所」是我們最終要去的地方,是自然之所,是我們與大道合二為一之切合點。

我們從最初的不願接受人要死亡這一事實,到讀懂人生,看破紅塵,心裡逐漸接受了人終歸要死去的事實。

不管接受不接受,事物的規律誰也不能違背,違背了就會受到自然的懲罰。

故事

魏徵正直無私

玄武門之變後,有人向秦王李世民告發,東宮有個官員,名叫魏徵,曾經參加過李密和竇建德的起義軍,李密和竇建德失敗之後,魏徵到了長安,在太子建成手下干過事,還曾經勸說建成殺害秦王。

秦王聽了,立刻派人把魏徵找來。

魏徵見了秦王,秦王板起臉問他說:「你為什麼在我們兄弟中挑撥離間?」

左右的大臣聽秦王這樣發問,以為是要算魏徵的老賬,都替魏徵捏了一把汗。但是魏徵卻神態自若,不慌不忙地回答說:「可惜那時候太子沒聽我的話。要不然也不會發生這樣的事了。」

秦王聽了,覺得魏徵說話直爽,很有膽識,不但沒責怪魏徵,反而和顏悅色地說:「這已經是過去的事,就不用再提了。」

唐太宗即位以後,把魏徵提拔為諫議大夫,還選用了一批建成、元吉手下的做官。原來秦王府的官員都不服氣,背後嘀咕說:「我們跟著皇上多少年。現在皇上封官拜爵,反而讓東宮、齊王府的人先沾了光,這算什麼規矩?」

宰相房玄齡把這番話告訴了唐太宗。唐太宗笑著說:「朝廷設置官員,為的是治理國家,應該選拔賢才,怎麼能拿關係來作選人的標準呢。如果新來的人有才能,老的沒有才能,就不能排斥新的,任用老的啊!」

大家聽了,才沒有話說。

唐太宗不記舊恨,選用人才,而且鼓勵大臣們把意見當面說出來。在他的鼓勵之下,大臣們也敢於說話了。特別是魏徵,對朝廷大事,都想得很周到,有什麼意見就在唐太宗面前直說。唐太宗也特別信任他,常常把他召進內宮,聽取他的意見。

有一次,唐太宗問魏徵說:「歷史上的人君,為什麼有的人明智,有的人昏庸?」

魏徵說:「多聽聽各方面的意見,就明智;只聽單方面的話,就昏庸。」他還舉了歷史上堯舜和秦二世、梁武帝、隋煬帝等例子,說:「治理天下的人君如果能夠採納下面的意見,那麼下情就能上達,他的親信要想蒙蔽也蒙蔽不了。」

唐太宗連連點頭說:「你說得太好了!」

又有一天,唐太宗讀完隋煬帝的文集,跟左右大臣說:「我看隋煬帝這個人,學問淵博,也懂得堯、舜好,桀、紂不好,為什麼干出事來這麼荒唐?」

魏徵介面說:「一個皇帝光靠聰明淵博不行,還應該虛心傾聽臣子的意見。隋煬帝自以為才高,驕傲自信,說的是堯舜的話,乾的是桀紂的事,到後來糊裡糊塗,就自取滅亡了。」唐太宗聽了,感觸很深,嘆了口氣說:「唉,過去的教訓,就是我們的老師啊!」

唐太宗看到他的統治鞏固下來,心裡高興。他覺得大臣們勸告他的話很有幫助,就向他們說:「治國好比治病,病雖然好了,還得好好休養,不能放鬆。現在中原安定,四方歸服,自古以來,很少有這樣的日子。但我還得十分謹慎,只怕不能保持長久。所以我要多聽聽你們的諫言才好。」

魏徵說:「陛下能夠在安定的環境里想到危急的日子,太叫人高興了。」

以後,魏徵提的意見越來越多。他看到太宗有不對的地方,就當面力爭。有時候,唐太宗聽得不是滋味,沉下了臉,魏徵還是照樣說下去,叫唐太宗下不了台階。

有一次,魏徵在上朝的時候,跟唐太宗爭得面紅耳赤。唐太宗實在聽不下去,想要發作,又怕在大臣面前丟了自己接受意見的好名聲,只好勉強忍住。退朝以後,他憋了一肚子氣回到內官,見了他的妻子長孫皇后,氣沖沖地說:「總有一天,我要殺死這個鄉巴佬!」

長孫皇后很少見太宗發這麼大的火,問他說:「不知道陛下想殺哪一個?」

唐太宗說:「還不是那個魏徵!他總是當著大家的面侮辱我,叫我實在忍受不了!」

長孫皇后聽了,一聲不吭,回到自己的內室,換了一套朝見的禮服,向太宗下拜。

唐太宗驚奇地問道:「你這是幹什麼?」

長孫皇后說:「我聽說英明的天子才有正直的大臣,現在魏徵這樣正直,正說明陛下的英明,我怎麼能不向陛下祝賀呢!」

唐太宗滿腔怒火頓時消除了,後來他不但不記恨魏徵,反而誇獎魏徵說:「人家都說魏徵舉止粗魯,我看這正是他可愛的地方哩!」

魏徵病死的時候,唐太宗很難過,他流著眼淚說:「一個人用銅作鏡子,可以照見衣帽是不是穿戴得端正;用歷史作鏡子,可以看到國家興亡的原因;用人作鏡子,可以發現自己做得對不對。魏徵一死,我就少了一面好鏡子了。」

做好本職工作

有一位善良、聰明、而且很能幹的婦女,跑來向心理諮詢顧問卡爾博士請教工作方面的問題。

「博士先生,我不知道該怎麼做才好。」她開始說,「我害怕失去工作。」她哭了起來。卡爾博士只好安慰她,並請她解釋一下。

「我是知道的,」她繼續說,「我跟另外兩個婦女一起工作,這兩個人都比我年輕多了,我們三人都是為同一老闆工作,但是她們都極盡一切能事來打擊我,使我干不下去。你說,我該怎麼辦呢?」

卡爾博士想了一會兒,然後問道:「說實話,你是不是相信自己正在做一項很好的工作?」

這位婦女的反應很積極:「是的,我已經把我的工作做得很好。我的工作很完美,一點問題也沒有。」

然後卡爾博士又問她:「你是否認為你的老闆很愚蠢呢?」

她含笑承認,老闆似乎是一位很聰明的人,而且很公正,很明理。

「那麼,」卡爾博士說,「你一點也不用顧慮。只要繼續做好你的工作就行了。

「但是假定我被辭退了呢?」她還是不放心。

「這麼說吧,」卡爾博士回答道,「如果你的工作真的做得很好,而那些卑鄙齷齪的小人竟能使老闆深信你應該離職,那麼,你再為他工作也就沒那個必要了。

事實上,這位老闆真是一位非常明理的人。那兩個製造麻煩的人很快就遭到處分了。

許多人都會有類似的經歷,他們都會想一走了之算了,其實這沒有任何益處。請記住:將本職工作做好,就是最有力的反擊!

《老子為人處世智慧全集》 修身智慧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原文

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①?

是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②。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③。

《道德經第四十四章》

譯文

名聲與身體相比,哪個更值得珍惜?身體與財產相比哪個更重要?得到和喪失相比哪個更有害?

所以,過分的吝惜必招致更大的破費,豐厚的儲藏必有嚴重的損失。

知道滿足就不會遭到侮辱,知道適可而止就不會遇到危險,從而可以長久安生。

注釋

①貨,財貨。多,重,亡,失,引申為損害之意。三句皆以「身」與「名」、「貨」相對。謂名與身哪一個更親?貨與身哪一個更重要?得到聲名財貨與損害自身哪一個更為有害?答案不言自明,故下文以「是故」承接。

②是故,所以。費,義同《呂氏春秋·禁塞》「曠費神傷魂」之費,損也,傷也。「甚愛」句承「名與身孰親」,「多藏」句承「身與貨孰多」,謂過分愛重聲名必帶來極大的損傷,過多貯藏財貨必造成重大的損失。

③殆,危。知足不辱,謂不甚愛聲名則不受辱;知止不殆,謂不多藏財貨則不危敗。如此,身乃可以長久。

解析

在老子看來,人的最高追求應該是健康長壽,而不是對名利財物的瘋狂佔有,過分地追求名利地位和財富只會消耗大量的精力,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過分地耗費精力對生命有百害而無一益,所以追求物質財富和名利本身並沒有錯,但是對財富和名利的追求不知滿足就是錯了,貪慾是一切禍患產生的根源,所以做到適可而止,對我們的人生有著不可估量的價值。

如何看待人生追求,最能體現一個人的人格。名利不能和生命相比,財富也不能和生命相比。

老子認為:人應該尊重和珍惜自己的生命,對待名利和財富要淡然處之,不可無限制地追求,要知足常樂,不可貪婪成性。老子所提倡的重生貴己的觀點,並不是貪生怕死,這是建立在尊重自己生命的基礎上的生,而不是苟且偷生。老子告誡人們,不要貪慕虛華、美名,而要珍惜自身的價值和尊嚴,不可自賤自輕。

「甚愛」就是過度地貪愛虛名和地位,其結果必然會耗費大量的精力,付出很大的代價。「多藏」就是對財物的過度追求,有的人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慾,不惜出賣自己的靈魂,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得到財物和失去人格與自由比起來,實在是得不償失。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這句話是老子處世觀的精華和最確切的表達。哲學上有「矛盾會向自己的對立面轉化」,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物極必反,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發展極限,一旦超過這一限度,就勢必向自己的對立面轉化。知足是明智的,知足就會少了一些恥辱;知道適可而止也是有大智慧的表現,只有知道停止才能長盛不衰。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是做人處世的座右銘。人一旦過度執著於權勢地位,就會磨損生命。

故事

疏廣父子功成身退

疏廣、疏受父子,在西漢昭帝時,先後受命為太子太傅,太子少傅,疏廣學識淵博,教導有方,疏受好禮恭謹,榮冠朝野。

任職五年以後,皇太子年紀也長大了,疏廣對疏受說:「我聽說知足就不會受到侮辱,知止就不會有危險,功成身退,這是最符合事物發展的規律,你我父子,官至二千石,功成名就,如果此時不及時抽身退去,只怕將來會後悔的,我們現在一同離開長安,告老還鄉,終其天年,這不是最好的結局嗎?」

疏受叩頭道:「聽從父親的安排!」於是二人稱病求去,漢宣帝答應了,並送他二十斤黃金,皇太子送五十斤;當他們離別長安時,滿朝公卿餞行於都門之外,車連數百輛,路旁圍觀的人嘆贊道:「賢哉,二大夫!」

回到故鄉以後,他們以朝廷所賜黃金,每日擺酒設宴,廣請鄉里父老,並經常問還剩多少黃金,督促趕快花掉。有人勸他們道:「何不買點田產屋傳給子孫?」

疏廣道:「我豈是老糊塗了,不顧及子孫!我想過,我們家還有薄田、茅屋,只要子孫們辛勤勞作,完全可以滿足衣食之求,不會比一般人差;如今若是再多給他們添置財產,實是會使他們變壞。本來很賢明的,財產多了,便會胸無大志;本來愚昧的,財產多了更會去幹壞事。而且富有的人,眾人都會嫉妒。我縱使不能使子孫變得知書達理,也不願意他們去幹壞事而結怨鄉親。這些黃金本來是皇帝賞給老臣養老的,拿出來同大家共同享樂,安度晚年,不是很好嗎?」

因此二人在鄉里中也很受人愛戴,平平安安度過了一生。

松下幸之助的決定

日本松下通信公司突然宣布不再做電子計算機。面對這項決定,公司內外都很震驚。因為在此之前他們已花了5年的時間去研究開發,並投入了10億元的巨額研究費用,眼看著就要進入最後階段,卻突然宣布放棄。松下通信工業公司的經營非常順利,不可能是財政方面的原因,因而這項決定格外令人難以理解。

然而松下公司的老闆松下幸之助自有其打算。他認為,當時公司做的大型電腦的市場競爭相當激烈,萬一不慎而有差錯,將對松下通信公司產生不利影響,到那時再撤出,就太晚了!要保持公司的發展,立於不敗之地,趁著現在投入不多,撤出激烈競爭的隊伍,才是最好的選擇。

事實上,像西門子、RCA這種世界性的大公司,都陸續從大型電腦的生產中撤退,廣大的美國市場,幾乎全被IBM獨佔。在美國,有一個強而有力的公司獨佔市場就已經綽綽有餘了,那麼日本這樣一個小市場的未來就可想而知了。

但是富士通、日立等幾個公司都急著搶灘,他們也都投入了相當多的資金,無疑賭下了整個公司的命運。在這場激烈的競爭中,松下也許會生存下來,也許會就此消退。松下幸之助衡量得失之後,終於下定決心撤出。

能贏就進,不贏就轉,勉強固守,往往得不償失。許多成功的企業家都有這樣一條秘訣:「人有我多,人多我新,人新我轉。」當然這轉還要看準時機,轉早了,丟了肥利可惜;轉晚了,卻又厄運難逃。

《老子為人處世智慧全集》 修身智慧 知足之足,常足矣

知足之足,常足矣

原文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①,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②。

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③。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④。

《道德經第四十六章》

譯文

天下有道的時候,最好的戰馬都用來耕地。天下無道的時候,母馬也要在戰場上懷駒。

最大的罪過就是引起貪慾,最大的禍害就是不知足,最大的痛苦就是貪婪無厭。

所以,以知足為滿足的人,才是永恆的滿足。

注釋

①天下有道,謂太平之世。走馬,指傳送軍情之馬。卻走馬,即不用遽傳之馬。「卻走馬」,為退回徵用之馬。

②天下無道,謂戰亂之時。戎馬,戰馬。

③禍,災禍。咎,罪過。二句謂,戰爭造成災禍,在於統治者不知滿足,貪得無厭。

④這一句是以上幾句的結論。意為,所以說知道滿足的滿足,才是經常的滿足。有貪心慾望,想得到滿足,永無止境,總是得不到滿足。要得到滿足就得知足,知足是去欲、去貪的最佳選擇。

解析

老子生活的那個時代各諸侯之間的紛爭連年起伏,戰爭給老百姓的生產和生活帶來了很大的影響,處於社會底層的廣大勞苦大眾深受戰爭之苦。老子站在大眾的立場上,對統治者接連不斷發起的戰爭表達了自己的不滿。老子分析了戰爭的起因,他認為戰爭是由於統治階級的貪婪和永不知足引起的,要想消滅戰爭就必須從統治階級的思想上下工夫,讓他們清醒地認識到戰爭並不能使國家強大,反而會削弱自己的統治,統治者只有清醒地認識到這一點,才會收斂貪婪的慾望,實行無為而治。無為而治是合乎大道的,合乎道就會天下太平安定,否則就會戰爭頻繁,老百姓會戰死沙場。這是老子所深惡痛絕的,老子同情人民的疾苦,他發出了呼聲:停止戰爭,無為而治!

「罪莫大於可欲」,意思是最大的犯罪就是放縱慾望。春秋時代是一個慾望沸騰的時代,從國君到平民無不在心中蕩漾著對慾望的渴求。各種實際的和不切實際的慾望瀰漫於整個中原,致使老子把「可欲」視為一種罪惡。

「禍莫大於不知足」,老子出於對樸素時代和無知無識狀態的極端愛戀,把不知足說成是人類最大的禍患。

「咎莫大於欲得」,老子答為:最大的過失是貪得無厭。如果說可欲與不滿足對於個人來說都能夠引起罪惡、禍患的後果,那麼貪得無厭就不但可憎而且後果非常嚴重。縱慾是在某種可以進行的條件下而不知加以收斂的放肆行為,不知足是一種個人主觀能動性不知內斂的進取行為,而貪得無厭則是人心不知滿足的無限擴大。所以,貪婪對國家的統治者來說,往往會把國家引向無窮的災難;貪婪對於普通人來說,則必然使自己陷於眾叛親離的境地。

貪婪是人的本性,它是一切災禍的根源。統治者的貪婪引起連年戰亂,人民深受其苦;普通人為自己的貪婪同樣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故事

公孫儀愛魚不受

公孫儀在魯國當相國,很有權勢。

他喜歡吃魚。據說每頓飯都是無魚不歡。全國上下知道了他這個嗜好,就都爭著買魚給他。

但公孫儀只吃自己買的魚,別人的魚一概不收。

他的身邊人勸他:

「先生愛吃魚,別人送你魚,卻又不要,這是為什麼?」

公孫儀回答:

「正是因為我愛吃魚,才不接受別人送的魚。」

聽的人一臉茫然。公孫儀笑了笑,解釋說:

「道理很簡單。我接受了別人的魚,就要替別人辦事;為別人辦事,就難免營私舞弊,觸犯法律;觸犯了法律,我的相國就當不成了。那時候就算我喜歡吃魚,也不會有人送我魚了。我又不能自己養魚,因此就吃不上魚了。按現在這個樣子,我不接受別人的魚,就不會被免除職務,雖然喜歡吃魚,憑著自己的俸祿還是買得起的。」

聽的人大為服氣。

心境最重要

一位智者,和幾個朋友一起住在一間只有七八平方米的小房子里。看他總是樂呵呵的,有人便問他:「那麼多人擠在一起,還高興什麼呢?」

智者說:「朋友們住在一起,隨時可以交流感情、交流思想,難道這不是值得高興的事嗎?」

陸陸續續地,朋友們都成了家,屋內只剩下他一個人,但他還是整天笑口常開的。又有人問他:「你一個人孤孤單單的,有什麼好高興的?」

他說:「我有很多書啊。每一本書都是一位老師,和這些『老師』在一起,難道不令人高興嗎?」

幾年後,這位智者成了家,搬進公寓樓住一層,仍是一副快樂無憂的樣子。

有人便問:「你住一樓還能快樂嗎?」

智者說:「一樓有多好啊!進門就是家,搬東西很方便,朋友來訪很方便……尤其讓我滿意的是,可以在空地上種草、養花。」

又過了一年,這位智者把一層讓給一位家裡有偏癱老人的朋友,自己搬到樓房的最高層,而這位哲人仍是快快樂樂的,朋友問他:「住頂樓有哪些好處呢?」他說:「好處多著呢!每天上下樓幾次,有利於身體健康;看書、寫文章光線好;沒有人在頭頂上干擾,白天黑夜都安靜。」

《老子為人處世智慧全集》 修身智慧 聖人被褐而懷玉

聖人被褐而懷玉

原文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①。

言有宗,事有君。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②。

知我者希,則我者貴。是以聖人被褐而懷玉③。

《道德經第七十章》

譯文

我的話很容易懂,很容易實行。天下人卻沒有人能懂,沒有人能實行。

言論要有宗旨,做事要有主宰決定。正是因為人們無知,所以不能理解我。

知道我的人很少,取法於我的人尊貴,因此聖人穿的是粗布衣,懷裡揣的是寶玉。

注釋

①知,理解。行,實行。

②宗、君皆根本之意。

③希,少。則,效法。貴,少。被:穿著。褐,精布,此指粗布之衣。被褐,代指清苦的生活。懷,抱。懷玉,喻胸懷大道。

解析

老子聲稱自己的話雖然很簡單很容易理解,但還是沒有人能夠理解。他為此抒發了自己的抑鬱和苦悶。老子還說自己的話是有宗旨的、辦事是有主見的,可是人們對此卻表現遲鈍,甚至不加理會。這時老子幾乎陷入了絕望,他懷著悲憤難耐的心情抒發著自己的無限傷感,「言有宗。事有君。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這是他心中積聚已久的情緒的發泄。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老子的道或許在當時是「甚易知」和「甚易行」的,但因當時的人們被慾望蒙蔽了身心,除了滿足自己的慾望之外他們別無他求。聯繫老子所處的時代的特點,就不難發現老子的道在當時被冷落的情景,老子發此嗟嘆也是可以理解的。當時所流行的是鼓勵慾望的思想和理論,老子的無為思想顯然是沒有市場的,老子一向排斥慾望和妄為,這和當時的世風格格不入。在他們看來,老子的無為是沒有實在意義的空洞理論,其架構於虛無縹緲的真空之中,和現實相差甚遠,過於抽象和玄遠,根本無法理解。而在老子看來,自己的思想是易於理解和行動的,在不能被人理解的情況下,老子的內心是苦悶的,這其中也包含著他對當時統治者的失望情緒。老子主張實行無為而治,他的一整套治國理論也被統治者束之高閣,不予理睬,老子對此感動困頓抑鬱。

老子談到了聖人的真實情態,他用了極其簡潔的「被褐懷玉」來概括聖人的外貌,聖人的外部特徵是穿著粗布衣服,和平常的人沒什麼異樣,但在如此簡陋粗俗的外表下掩蓋的是冰清玉潔的內心,老子稱之為「懷玉」,玉是稀世珍寶,它也喻指美好的品質,在這裡老子用玉來比喻聖人純潔的內心和不與世道合污的高潔品德。

從老子的思想中可以得到這樣的啟示:真正的美麗是心靈的美麗,而絕非僅指外表的華美。老子主張克服自身的慾望,達到內心的完美,這一思想在我們的時代同樣實用,而且有著重要的意義。

故事

田饒懷才不遇

春秋時期魯國國君魯哀公的門下有個叫田饒的人,此人才華橫溢,但沒有人能夠了解,所以一直沒有受到重用。

有一次,田饒去見魯哀公,說道:「我要離開魯國,離開您,像鴻鵠一樣飛走了!」

魯哀公問:「你說這些是什麼意思呢?」

田饒回答道:「大王您難道沒有見過雄雞嗎?雄雞頭頂紅冠,是文的表現;腳間有距,是武的體現;強敵來到跟前,它敢於與之爭鬥,這是勇的表現;覓見了食物,就呼喚夥伴過來吃,這是仁的表現;雄雞守夜,黎明鳴啼報曉,這是守信用的表現。雄鳴雖然有這五種品德,但可憐它天天被您蒸煮而食,這到底是為什麼呢?是因為它是您身邊養大的,是從近處來的。而像鴻鵠就沒有雄雞的五種品德,一展翅卻能飛至上千里,來到您的園林池塘邊,捉塘里養的小魚鱉吃,還啄食園子里種的豆谷,整天無所事事,但您卻非常看重鴻鵠,這又是為什麼呢?是因為它是從遠處飛來的。所以我現在就請求,讓我像鴻鵠一樣遠遠地飛走吧!」

魯哀公說:「不行,你不能走,我記住你的話了。」

田饒又說:「一個明智的人都知道,吃人家的飯,但不能損壞人家的任何東西;在別人家的大樹下乘涼,不能折斷大樹的樹枝。唉!現在有賢士在身邊卻不重用,只記住他說的話有什麼用呢?」

田饒於是就離開了魯國到了燕國,到燕國以後,被任為國相,僅用三年時間,就把燕國治理得井井有序,一派和平景象,連盜賊都沒有了。

魯哀公聽說此事以後,嘆息了一番。十分後悔。此後,魯哀公三個月不入卧室,還把上身的衣服減掉不少,嘆道:「怨我對此事不慎重啊!現在後悔也晚了,我怎麼做都不能挽回了!」

讓人家說去吧!

200多年前的一個秋天,英國牧區的一個縣醫學會正在開會。

琴納(英國醫師,1749~1823)興沖沖向大家報告用牛痘接種可以使人免除天花。

一聽完琴納的報告,會場馬上像開了鍋。

一個醫生站起來說:「琴納先生認為人是從牛的身上傳染牛痘,那他就是把人當作下賤的牲口了。」

另一個醫生接著嚷起來:「什麼種牛痘,這簡直是褻瀆神明!」

這種情況並不使琴納感到意外,他早已領教過了。可是事情比他想的還要糟。

「如果琴納堅持自己的觀點,那麼,他還有沒有資格從事外科和行醫,就值得懷疑!」一個醫生冷冷地說。

另一個醫生馬上附和:「如果他繼續在這方面進行研究,就應該把他開除出縣醫學會。」

「對,我提議投票表決,立刻開除琴納!」

多虧會長說了幾句公道話,才把這場騷動平息下去。

情況是險惡的,但是沒有使琴納屈服。「讓人家說去吧,我走我的路!」琴納沒有理會這些世俗的偏見和惡意的攻擊。事實證明:正是由於他的發現,才拯救了無數人的生命,打開了免疫學的大門,全世界都感謝他!

《老子為人處世智慧全集》 修身智慧 故物,或損之而益

故物,或損之而益

原文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①。

萬物負陰而抱陽②,沖氣以為和。

人之所惡,唯孤寡不轂,而王公以為稱③。

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④。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⑤吾將以為教父⑥。

《道德經第四十二章》

譯文

大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衍生萬物。萬物背負著陰,懷抱著陽,陰陽二氣在沖虛中,統一達成和諧。人們所厭惡的孤、寡、不穀,而王公卻用它們作為自己的稱號。所以,事物有時減損它反而使它得到增益,有時增益它反而使它受到減損。前人所教導的,我也用來教導別人。「強橫的人不得好死」,我要把它當成有益的教導。

注釋

①一為道之最初生成物,氣也;一分為二,陰與陽也;陰陽合和而產生第三者,如此衍化而生萬物。

②萬物,一切物。萬物負陰而抱陽,句意謂天下萬物都有陰陽兩面。

③孤,寡。不轂,先秦統治者用作謙稱。

④故,猶「夫」也。事物有時減損反而得到增益,有時增益反而成為減損,損益可以互相轉化。

⑤強梁,兇橫有力。梁是指橋橫架在河道上叫梁,托起檁子的大柁叫梁,梁是強有力的意思。「強梁者不得其死」的意思是,強橫的人不得好死。「得其死」是能夠正常死亡,「不得其死」是得不到正常死亡。這一句是引用古人的格言。

⑥父,本也,與一章、二十章之「母」同義。教父,為教之本。強梁者不得其死,反之即柔弱者乃得以生,老子為教之本如此。

解析

老子講了大道的衍生規律:大道生出了一,一生出了二,二生出了三,三生出了萬物。我們從而可以推斷出萬物都在道中,既然萬物都在道中,那麼萬物自然會懷抱著天,背負著地,天為陽地為陰,老子將陰陽理論和道理合在了一起。

我們生存的宇宙空間,萬物都有陰陽之分,各種生物包括人類在內,都有雌雄之分,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陰陽,雄性都有陽剛之氣,而雌性剛好相反,具有陰柔之氣,陽剛和陰柔是萬物的特徵,也是萬物得以延續的基礎。陽和陰相反相成,相互獨立存在而又不可分割,二者相合而成和氣。和氣取的是陰陽二氣的中和,因此,無論是黎民百姓還是王公貴胄,只有和氣為人,才合乎大道的規律要求,才是一個有道德的人。任何兇惡的行為都不會得到人們的認可,更談不上擁有人格和尊嚴。因為人和萬物的特性就是一個「和」字,和氣的人就合乎大道,合乎大德,就會受到大道的擁護;相反,不和氣就是不合乎大道,自然會受到自然規律的懲罰。

故事

冬蟲不知夏語

秋天來了以後,陰雨綿綿,河溪的水於是漲了起來。所有的水滾滾而下,全都匯注到黃河裡。

黃河的水一下大了起來。原先狹窄的水面變得十分寬闊,以至兩岸、河中小洲上的牛馬都分辨不清。

黃河水神叫河伯,洋洋自得,認為天下的水都到了自己這裡,自己是最為盛美的。

河伯順著水流向東行走,直到北海。他向東邊眺望:這兒的水竟這樣大,根本看不見它的邊際!

河伯這時才覺得自己的洋洋自得是何等荒唐,不禁向著大海對海神發起感慨說:「俗話講:『聽了許多道理,總以為哪個都不上自己』這就是講我!我要是不到你這裡,不是看到你這樣博大,無邊無際,我就糟了:我的自以為盛美豈不讓人取笑?」

北海海神說:「井裡的青蛙,不能跟它說大海里的事,這是因地域的局限;夏天的蟲子,不能跟它講冬天的冰凍,這是因時間的差異。你能知道自己的淺薄醜陋,我這才和你談一點大的道理。

我是天地給予的形休,從陰陽那裡稟受的生氣。我在天地之間,就好比小石頭、小樹木在大山上一樣。四海在天地之間,只不過像蟻穴在大澤里似的。中國在四海之內,也不過像粒小米在大倉庫里一般。

物類名稱有億萬之多,人不過是萬物的一種,個人和萬物比起來,能不像一根毫毛在馬身上嗎?」

只要有自以為小的念頭,就不會自滿。

自暴其丑

人稱「補白大師」的鄭逸梅先生在《龍門陣》雜誌上,發表了一篇《自暴其丑》的文章,盡情「嘲諷」了自己的種種「缺陷」、「缺點」,不愧是「笑談自己」的集大成。年屆耄耋的鄭老先生寫道:

我今年93歲,兩鬢早斑,頂發全白,所謂「皓首匹夫」這個名目,是無可否認的。加之牙齒脫落,沒有鑲裝,深恐鑲裝了不舒服,未免多此一舉,索性任其自然,好在我的食慾並不旺盛,能吃的吃一些,不能吃的也就算了,這豈不是成了「無恥(齒)之徒」嗎?老伴周壽梅,逝世已過十年,鰥居慣了,反覺得不聞勃然交謫之聲,一室寂靜,悠然自得。但《書經》有那麼一句話:「獨夫,紂」,指無道之君而言。我是無婦之夫,單獨生活,那「獨夫」之加,也不得不接受。我患有冠心病,時發時愈,所謂「壞良心」,我是自打自招的。且老年人,骨頭中減少了鈣的成分,當然體重較輕一些,那又屬於「輕骨頭」了。我每晨早餐,進粥一碗,佐餐的是玫瑰腐乳,所謂「生活腐化」,我是實行的了。又老年人的進食,每以蔬菜為宜,可是我適得其反,午飯喜啖紅燒肉,古人說「食肉者鄙」,我又是一個「鄙夫」,我執教鞭一輩子,中學、大學、女學教過數十所,但一方面教書,一方面參加社會的文藝活動,兼為各刊物寫稿,一些朋友,和我開玩笑,說我「不務正業」。我除寫作外,什麼都是低能,家中機械化的新穎用具,我都不解如何施用,必須兒媳為我啟閉,因自號「拙鳩」。「拙鳩」也就是「笨伯」的別稱。性情帶些迂執,大有「迂夫子」之概,復自取一號「大迂居士」。「老而不死是為賊」,我年屆耄耋,當然是十足地道的老子,「賊」的名目又是推卸不掉的。又提倡新文化的,對於民初崇尚辭藻,寫那哀感頑艷的小說,經常在字裡行間出現「卅六鴛鴦同命鳥,一雙蝴蝶可憐蟲」的成句,為「鴛鴦蝴蝶派」,甚至左傾偏激的,擴大範疇,即使不寫這類小說,凡民國初至「五四」運動,在舊報上有所撰述的,一股腦兒斥為「鴛鴦蝴蝶派」,更稱之為,「文丐」、「文妖」、「文娼」,竭潑婦罵街之能事。那麼我在這時已東塗西抹,也就未倖免帶進這個圈子,「丐」、「妖」、「娼」多少有些份兒了。

笑談自己的缺點、缺陷或不足之處,就像鄭逸梅先生寫的那樣,使人覺得你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並非聖賢,人們之間的鴻溝迅速被填平,從而由內心產生了親切感。另外,你率先說出自己的過失、不足,別人就容易從中觀照自己,從而更崇敬你的為人。

《老子為人處世智慧全集》 修身智慧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原文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①。

《道德經第五十六章》

譯文

聰明的智者不說,而到處說長論短的人就不叫聰明的智者。

注釋

①二句謂,有知者不表現,忙於表現者實無知。

解析

老子認為,做為一個真正的智者,他決不會夸夸其談以顯示自己的高明和睿智,真正有知識、有智慧的人是不會隨便高談闊論的,他們常常保持緘默,不顯山不露水,永遠站在最低點仰視他人、俯瞰自己。他們是謙遜的隨和的。老子說只有毫無知識和頭腦的人才會夸夸其談,口無遮攔。這種人想通過侃侃而談來顯示自己的聰明才智,結果恰恰相反,這種隨便談論,本身恰恰表明了他的無知和愚笨,可是他根本無法意識到這一點,老子對這種人作了嚴厲的批判。老子站在現實的大環境里,批判的不僅僅是當時的統治者,對普通的世人也作了警示。

故事

人情有遠近尊卑

楚國的溫伯雪子到齊國去,經過魯國,歇腳住了一宿。

魯國有個人要見他,他說:「不行,我聽說魯國的君子只懂得禮儀,不了解別人的內心世界,我不想見。」

他從齊國回來,又在魯國歇腳。此人又到他歇腳的地方,請求見他。

溫伯雪子想:我去齊國時他想見我,現在我從齊國回來,他又要見我,大概有什麼話一定要對我說吧。

於是他出來會見這位魯國客人。送走客人後,他進屋就嘆息。第二天他又會見了這位客人,送走客人後,他進屋更是不迭地搖頭。

溫伯雪子的僕人看主人這副模樣,便問:「你每次見這位客人,回頭不是嘆氣,就是搖頭,究竟是怎麼回事?」

溫伯雪子說:「我原先就告訴過你,這裡的人只知禮儀,不知人的本心。剛來看我的那位,進退全合於禮儀的規矩,揖讓跪拜,逶迤如龍,盤旋如虎。但他不是我兒子,規勸我時卻做成一副兒子的樣子;不是我父親,可開導我時,卻像父親一樣。人情有遠近尊卑,出於天性。可這位客人與素不相識,矯飾自己的情態到了這種地步,這不是禮儀的弊端是什麼呢?我正是因為這才難過的。」

孔子也和溫伯雪子見過面,但誰也沒說一句話。

子路感到不解,問孔子說:「先生你一直想見溫伯雪子,可為什麼見面竟一句話都沒有呢?」

孔子說:「像溫伯雪子這樣的人,你只要眼睛動一下,他就明白,哪裡還要說什麼呢?」

茶溢了

有一位大學生自以為學問很深,甚至在德高望重的教授面前也滔滔不絕地大講特講,賣弄他讀的書。

教授不哼聲,一面默默地聽他天南地北的胡侃,一面替他斟茶水,眼看著茶水已經滿溢出來了,可教授還是不停手地斟著。

大學生連忙說:「哎呀!教授呀,茶都滿溢出來了。」

「不錯,你就像這隻杯子一樣。」教授說。

「哦!」大學生心裡有點不高興。

「你滿腦子盡裝滿了哲學、科學、經濟、政治常識,我要是再跟你說,你也裝不進的呀!」教授說。

後來,大學生才弄明白了教授的良苦用心,感慨地說:「啊,原來茶杯的價值,不在於它燒的瓷釉有多好,描的圖案有多美,而在於它是空心的,才可以裝得下茶水。」

《老子為人處世智慧全集》 修身智慧 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

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

原文

民不畏威,則大威至①。

無狎其所居,無厭其所生②。

夫唯不厭,是以不厭③。

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故去彼取此④。

《道德經第七十二章》

譯文

百姓不怕威壓的時候,大禍就要降臨了。

不要嫌自己的宮室狹小,不要嫌自己的生活條件不好。

正是因為不嫌棄自己的生活條件,所以才能滿足。

因此聖人有自知之明而不自我顯耀,有自愛之心而不自以為高貴。所以要去掉後者,選取前者。

注釋

①威,威脅,威壓。當人民不怕威脅的時候,對統治者的大威脅就來了。人民承受壓迫是有限度的,超過了限度,他們就會起來反抗。

②狎,逼也。厭,同「壓」,迫也。二句謂,不要凌逼人民生存之地,不要斷絕人民生活之路。

③「夫唯不厭」二句謂,只有不成壓人民,統治者才不會受到人民的威壓。換言之,即統治者不施淫威,則大戒不至。

④自見,自我表現。自貴,自命高貴。去彼,去自見,自貴;取此,取自知,自愛。

解析

老子認為,統治者更要有自知之明。老子說「民不畏威,則大威至。」第一個「威」指統治者的權威、高壓政策,第二個「威」是威脅,是指人民的反抗鬥爭。老子說如果人民不再害怕統治者的權威,那麼統治者也就要大難臨頭了。從老子所處的時代背景來分析,春秋晚期,社會問題錯綜複雜,其中表現最突出的還是統治者的生活作風問題,他們追求物質享受,驕奢淫逸。統治者是民眾的榜樣,其生活的奢侈和行為的不檢點,必將會誘發民眾的強烈慾望,在慾望的驅使下,人民必然會不惜一切代價,甚至冒著死亡和犯罪的危險去滿足自己的慾望。當然不懼怕統治者的權威也成了很自然的事,不懼怕統治者的權威,其結果是權威必然會受到威脅。統治者最關心的就是自己的統治,因為統治地位的喪失,就意味著其安逸生活的結束,耀武揚威的日子的終結。

「無狎其所居,無厭其所生。夫唯不厭,是以不厭。」針對統治者的統治地位岌岌可危的情況,老子對統治者提出了最嚴厲的警告,他的目的並不是為統治者保全名位,而是站在人民的立場上警告統治者要好自為之,不可再作威作福、荒淫無恥、兇殘無度。老子警告統治者說:「不要逼迫人民使人民不得安居,不要壓榨人民使人民無以生計。只有不迫害人民的生計,人民才不憎惡統治者。」民以「生」為本,如果連生計都難以維持,人民還懼怕什麼苛政和威嚴。如果人們缺衣少食、居無定所,那麼人們就不可能安於現狀,社會發生動亂也就成了很必然的事。

老子針對當時的社會現狀,提出了自己的觀點: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故去彼取此。在老子眼裡聖明的統治者有自知之明,他們決不會因位居高位而炫耀,更不會驕奢放蕩、恣意妄為。他們懂得自愛,也懂得愛自己的民眾,其實自愛本身就是愛民的表現,反過來也成立,愛人就等於愛自己,因為人民是自己立身高位的基礎,不愛民眾就等於不愛江山,不愛江山就等於不愛自己。老子拿高明的統治者的行為來暗示當時的統治者應該如何立身處世。

由此可見,去欲知足,不但是維護統治的方法,也是修身正己的方法。

故事

陽子悟道

陽子到宋國去,路上住進一個小旅店。

小旅店的主人有兩個小妾,一個長得很漂亮,另一個長得卻特別丑。

晚上,主人叫那個漂亮的妾給自己送來洗腳水而那個特別丑的妾卻坐在那裡與主人有說有笑。

主人洗好腳後又惡聲惡氣地對漂亮的妾說:「你把它倒掉,再去端一盆來給她!」

陽子感到很奇怪:這家主人怎麼不辨美醜,把丑的看得那麼貴重,而把漂亮的卻那麼不放在眼裡!

陽子便忍不住問主人。主人回答說:「漂亮的,她自認為很漂亮,我不知道她漂亮;丑的,她自己覺得自己很醜,可我反倒看不出她有什麼丑。」

陽子出來對弟子們說:「你們記住:做賢德的事而不要自認為自己如何賢德,到哪都會受到人們的歡迎。

毋需誇獎

美國南北戰爭,北軍與南軍經過激烈的血戰之後,南軍一敗塗地,簽訂降約。

出人意料的是,北軍格蘭特將軍獲得這次空前戰績後,卻沒有得意忘形。他謙虛地說:「李將軍是一位值得我們敬佩的人物。雖然戰敗就擒,但態度仍舊鎮定異常。他穿著筆挺的軍服,腰間佩帶政府獎賜他的一把名貴寶劍,樣子十分威武……」

格蘭特將軍不但讚美李將軍的態度,而且也沒有輕視他的戰績。他認為自己的成功和李將軍的失敗,都有很大的偶然性:「這次勝負很大程度依賴於環境,當時敵方軍隊在威基尼,幾乎天天陰雨,他們不得不陷於泥濘中作戰;而我軍所到之處,差不多都是好天氣,行動自然方便。」

可見,格蘭特將軍始終沒有讓名利的慾念沖昏自己的頭腦。

越有本領的人,越不在乎別人的誇獎。只有對自己的成就有疑問的人,才會在別人面前吹噓。一個真正的成功者,用不著自我吹捧,他的功績,自會得到公認。

《老子為人處世智慧全集》 修身智慧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

原文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①。

揣而銳之,不可長保②。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③。

《道德經第九章》

譯文

手裡端得滿滿的,不如放下。

打磨得很尖利,不可能長期保持。

金玉滿堂,沒有哪個人能守得住。

注釋

①「持」是手裡拿著。「盈」是滿。「之」指代手裡拿的東西。「其」指代這種做法。「已」是止。用俗話說就是,手裡端得滿滿的,不如放下,就是說誰能長久端著不放,太累了,越滿越受不了,不如放下更輕鬆一些。

②揣是打磨的意思,句謂,打磨得尖利,很容易挫斷,不可能長久保持。這兩句用來比喻,把住不放是任何人都無能為力的,把持得越多,扔掉得越快。鋒芒畢露,很快就會受到挫折。這是自然規律。

③「莫」意為沒有哪一個人。句謂,金玉堆滿屋子,哪個人也長期守不住。世界上沒有永久的富翁。《左傳》里說:「君子之澤,五世而斬。」公侯帝王都保不住,更何況是一般人。

解析

當人們解決了吃、穿、住、用、行,這些基本的需求後,就會積極地思考如何實現自身的價值,馬斯洛的需求多層次理論告訴我們,人的需求是分等級的,當低級的需求得到滿足之後,我們就會迫切滿足自己更高層次的需求,這是十分簡單而又非常複雜的道理,說它簡單是因為提到需求,每個人都深有體會,不難理解;說它複雜是因為每個人的需求不同,對需求的理解也不同,這是就個體而言的,從整體上說,人類的貪慾是永遠都無法滿足的,這一劣根性決定了人類會一直追逐名利、富貴。一旦我們名利雙收,該如何留住它們,而不致使它們如雲煙般飄散?這一章講的就是怎樣才能永久地保住名利和富貴的問題。

老子在這一章告訴我們:物極必反。

太滿會溢,太尖利會斷,這就啟示我們要適可而止,進退有度。

太露鋒芒就會遭人嫉妒和陷害,不如到一定的時候退而隱之,即「功遂身退」絕不可最大限度地滿足自己的慾望。古往今來,沒有人能永久地保存自己的名位或者財富。

故事

克制慾望

從前,齊國有個人非常想得到金子。

他早也想,晚也想,吃飯想,睡覺想,想得簡直有點像發了瘋,可就是看不到哪兒有金子。

有天早上,他穿好衣服,戴好帽子到集市上去。一路上他東張西望,看路上有沒有金子。偶爾看到一塊黃的石頭,他便趴下來,在那瞅上半天。

走著走著,忽然有一堆閃閃發光的東西吸引住了他。他一看,真是一堆金子!

他一下子興奮起來,立即跑上前,三下兩下把金子抓了起來,然後撒腿就跑。

緝捕的官吏把他抓住,問他:「人家人都在那兒,你怎麼拿人家的金子跑呢?」原來這堆金子是別人賣的,賣金的人被這突如其來的動作一時搞蒙了,等回過神來,金子已被他拿跑了。

抓金子的人直到這時才看到賣金子的人。他對緝捕的人說:「我抓金子的時候,沒有看到人,真的是只看見金子了。」

生命需要什麼

利奧·羅斯頓是美國最胖的好萊塢影星,腰圍62英尺,重385磅。1936年在英國演出時,因心肌衰竭被送進湯普森急救中心。搶救人員用了最好的葯,動用了最先進的設備,仍沒能挽回他的生命。臨終前,羅斯頓曾絕望地喃喃自語:你的身軀很偉大,但你的生命需要的僅僅是一顆心臟!

羅斯頓的這句話,深深觸動了在場的哈登院長,作為胸外科專家,他流下了淚。為了表達對羅斯頓的敬意,同時也為了提醒體重超常的人,他讓人把羅斯頓的遺言刻在了醫院的大樓上。

1983年,一位叫默爾的美國人也因心肌衰竭住了進來。他是位石油大亨,兩伊戰爭使他在美洲的10家公司陷入危機。為了擺脫困境,他不停地往來於歐亞美之間,最後舊病複發,不得不住進來。

他在湯普森醫院包了一層樓,增設了5部電話和兩部傳真機。當時的《泰晤士報》是這樣渲染的:湯普森——美洲的石油中心。

默爾的心臟手術很成功,他在這兒住了一個月就出院了。不過他沒回美國。蘇格蘭鄉下有一棟別墅,是他10年前買下的,他在那兒住了下來。1998年,湯普森醫院百年慶典,邀請他參加。記者問他為什麼賣掉自己的公司,他指了指醫院大樓上的那一行金字。不知記者是否理解了他的意思,總之,在當時的媒體上沒找到與此有關的報道。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