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撲動漫:虛擬與現實完美結合,動作捕捉不再是痛點

傳統二維或三維動畫製作過程中,角色動作或表情一般都是通過手工或通過動畫師調節軟體中角色模型的「骨骼」或控制生成

由於角色或人的動作與表情及其複雜,且動畫師不是專業表演者,手工的動作繪製或調節使得影視動畫中的角色不夠生動逼真,而且製作時間長、效率低、時效性不夠。

動作捕捉技術應用在影視動畫製作的主要目的,就是解決影視動畫製作中表演藝術和動畫卡通風格特徵完美結合,拓展導演講訴故事的自由度,提高影視作品生產效率。這一點,可以在特效影視作品浪潮中感受到。

文化傳媒小編有幸採訪到廣州市閃撲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該企業專門為影視企業量身定製影視特效方案。在影視特效、廣告宣傳片、動畫片製作、手游製作,玩具AR,VR應用等領域,為客戶提供國內首屈一指的技術支持。

目前該企業的影視及遊戲業務現已獲得市場認可,並與騰訊、阿里巴巴天貓、萬科、奧飛動漫、深圳華僑城、一線城市電視台等多家知名企業深度合作,緊密聯繫。

擁有華南地區最大的動作捕捉場地,400平方米的捕捉範圍內,有32台進口的OptiTrack prime 410光學攝像機,可以精準進行5-6人同時光學動作捕捉作業和慣性動作捕捉作業。

匯聚了擁有影視、動畫、軟體程序60人的製作團隊,相互合作,全面地為客戶提供更多的可行性建議,更高效地推進項目進度,縮短工作周期,從而降低項目成本。

該團隊的負責人歐陽宇昱在2015年帶領閃撲動漫團隊進軍影視特效圈,拿下與香港彭發導演的3年的長期電影特效合作關係,在《探靈檔案》影視作品中閃撲動漫負責電影中所有電腦特效鏡頭的製作。

2017年在舞台視覺特效領域、舞台AR領域取得優越的成績,成功完成多個大型晚會的舞台AR和視覺特效業務。可見閃撲動漫是場地設備與實力並存的團隊,

我們最早對動作捕捉有認知是1990年電影《全面回憶》,現在動捕技術已經發展了將近30年的時間,這項技術的發展史上,也不乏《阿凡達》、《指環王》這樣輝煌的時刻,動作捕捉技術發展到今天,效果是越來越好。

但這項技術不是一個易用的技術,即使到今天,有條件大量使用這項技術的影片並不多,只有極少數投入極高的大製作影片。而究其原因,肯定是成本問題,搭建一個動作棚,養這些設備成本非常高。因此租賃場地和設備就可以大大降低了項目的成本。

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也為電影工業帶來極大的變革,未來的影片需求會大大增加,傳統的影視已不能滿足消費者市場,消費者對影視的體驗要求也越來越高,這就決定影視從業者們需要提高作品的製作效果,加入新的技術吸引消費者。

閃撲動漫團隊還與文化傳媒小編講,未來動作捕捉在影視作品中將是一道美麗的風景,應用也會越來越廣泛,作品沒亮點將不再是痛點。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