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鑑] Eriocaulon quinquangulare 紅穀精



這次不講皇冠草;朋友對某株草有興趣,幫忙做點功課...不過要是我沒興趣也不會寫(笑
免責聲明:小弟沒種這草,所有資料整理自網路,照片及文字版權為原作者所有


翠湖是以產地的名稱命名,叫它做瓦亞納德紅穀精;
種植環境資料我不怎麼認同,故依照我找到的學術資料為準
(老實說很多時候我不是很相信翠湖的資料.....)

學名  Eriocaulon quinquangulare L.
科名  Eriocaulaceae, 穀精草科
原産  印度(斯里蘭卡以北、印度至孟加拉、越南低窪地)
親源  原生種
光量  中強光
水質  5.5~7.0
硬度  KH 2~8
水温  20~25℃
難易度 水中葉(?)、水上葉(易)
形態  叢聚簇生 
尺寸  2-10cm
繁殖  花梗仔株、種子

應該是讀書人的壞習慣吧,種草、養活體之前必定先找好資料做好功課,
確認自己有能力建立培養環境才下手,不然不僅容易失敗,
而且會增加許多不必要的器材花費。
簡單講...知識不只是力量,還可以幫你省錢省力省時間。
接著就不講題外話了....

這株聽說是 2008年間 台灣曾一度曇花一現的草
進口時的名稱為 ホシクサSP キング クリムゾン 由日本人命名的
字意去翻就是 Hoshikusa(穀精草) King(王) Crimsome(緋紅)
(os: 啥? 黃飛鴻穀精?!)
緋紅之皇穀精,這名子還真屌呢...我猜AV土影應該會取這個名字吧XDD

"sp."是生物學上specie 即某某屬的一"類"尚無細分的種名,複數型為"spp."
日本人大概是認為他在生物學上尚未被定名才使用 SP的字眼吧。
其實這株草早在1856年就被發現(1),而且圖鑑上還有名子呢,
叫做Eriocaulon quinquangulare L.,來看一下內容:

P1. 87. 1753; Körnicke, Linnaea 27: 641. 1856 (1854)

以下為部份翻譯內容:
葉型修長,葉長約2~10cm,葉寬1.5-4mm,葉脈細長延伸至尖端。
葉簇生,葉尖如矛狀,葉子基部有鱗片狀表現,一般呈淡紅色,在乾燥後呈色更為明顯。
花軸細長如絲,單一植株至多可長出30根,每根5-30cm不等,
直徑約0.4-0.7mm,花萼薄而分散,球狀花序直徑3-6 mm, 白或灰白色。
種子大小約0.3-0.4mm,淺黃色具蠟質光澤,略帶網狀紋路。

我們來看一下這種草的原生地長怎樣:
(感謝新加坡Aqualaw的照片, 對水草非常有熱忱,從水草玩家轉型成草場經營人)





照片中是泥砂土質,光照充足無遮光,水不深,
旁邊有氣泡(?)椒草,估計環境需求跟椒草差不多。

根據採集報告說這種草在印度、斯里蘭卡滿普遍的,整理一下野採點可以得到下圖:


近幾年(2010-2011)日本野採隊則是在Kerala州Wayanad縣、Karnataka州Shivamogga縣採集到這些草。










Youtube上找得到相關影片(7),但種植環境慘到可憐,有沒有種起來影片主沒講
有種這種草的日文blog都找不到後續追蹤的文章...
目前尚無任何論壇資料庫提到這草能submerse生長
日本、美國、印度,都沒有報告過成功沉水化生長的案例....
只有翠湖大膽的描述它水中葉的狀況...其內容讓人存疑。
也許只是個水中裝飾/消耗品而已?? 我不知道...

日本最後一次進這株草是2012的1月,是不是有人成功引入台灣?
亦或是被大陸草場買走,大量繁殖了呢?? Let's wait and see...

Reference:
1. http://www.botanicgardens.gov.lk/herbarium/index.php?option=com_sobi2&catid=1777&Itemid=90
2. http://www.linnean-online.org/1683/
3. http://culturesheet.org/eriocaulaceae:eriocaulon:quinquangulare
4. http://aqualaw.blogspot.tw/2011/07/eriocaulon-quinquangulare-red.html
5. http://afrikaosaka1.blog100.fc2.com/blog-entry-125.html
6. http://www.kamihata.co.jp/
7.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jQq2yWdBY
8. http://www.tbs-aqua.com/encyclopaedia/plant?plantID=885 瓦亞納德紅穀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