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肖恩

在互聯網技術和新媒體改變了文藝形態的時代,文學創作不再“囿於”紙和筆,閱讀也不僅僅是一本本厚重的書。於是,網絡文學異軍突起,網絡作家大量涌現,成爲文學藝術中一支重要的原創力量。而在網絡文學重鎮的上海,網絡文學作家們將不再是文學界沒有身份的“黑戶”。

2019年3月29日,上海網絡文學職稱頒證儀式在上海市作家協會大廳舉行。劉煒(血紅)、蔡駿、王小磊(骷髏精靈)、張書玉(府天)、王旻昇(君天)、李健(寒烈)、俞瑩(九尾窈窕)、戎騁(再次等候)、丁凌滔(忘語)、唐華英(君楓苑)等10人獲得上海市文學創作系列網絡文學專業中級職稱。

獲得中級職稱的網絡作家們合影。圖片來源:官方供圖

這是全國首次單獨針對網絡文學的職稱評審。2018年6月,上海率先出臺《上海市文學創作系列網絡文學專業職稱評審辦法(試行)》,在全國範圍內首次專門就網絡文學建立體系完整的社會化職稱評審機制。

上海市作協黨組書記王偉表示,這是切實提高網絡文學創作人員的專業地位、鼓勵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的改革創新嘗試,更是爲打響“上海文化品牌”廣泛集聚各領域優秀文化人才的重要舉措。

中國網絡文學經過20年的發展,註冊作者近1400萬,簽約作者達68萬,作品總量約2000萬部,讀者達4億多人。網絡文學是當下最能體現貼近讀者、貼近生活的文字樣式之一,它已成爲中國當代文學一個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成爲文學藝術中一支重要的原創力量。

而上海是集聚網絡寫手、文學網站最多的地區,被認爲是全國網絡文學創新和發展的高地。目前上海網絡文學在全國原創文學市場的比重達到90%,依然保持網絡文學產業發展優勢,也誕生了一批在全國產生重要影響的網絡作家,形成一股重要的文學力量,對中國網絡文學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目前,上海作協重點聯繫的知名網絡作家有200多人,其中包括此次獲得職稱評定的血紅、骷髏精靈、府天、柳晨楓等,他們創作出了一大批具有重要影響力的作品,如血紅的《升龍道》、骷髏精靈的《風暴三部曲》、府天的《冠蓋滿京華》、柳晨楓的《盛夏晚晴天》。2014年7月成立的上海網絡作家協會,迄今爲止已陸續發展網絡作家會員340多人,會員覆蓋了上海各大文學網站最爲活躍的一線作者。

上海專門就網絡文學開展職稱評審,也在網絡作家羣體中引起了熱烈的反響。此次獲得中級職稱的劉煒(血紅)在發言中說:“此前網絡作者一直缺少一個‘身份認證’,缺少讓社會公衆承認的一個‘標誌’,造成了在現實生活中各種的不方便。”而現在,他們終於在上海“領證”了,這標誌着網絡文學從最初的野蠻生長階段,正逐漸進入有序發展的狀態。

同樣在今天“領證”的張書玉(府天)回憶稱,在2005年她剛剛接觸網絡文學時,社會和大衆對網絡文學和網絡作家都存在着諸多偏見。而今,網絡文學從最初的單純網絡閱讀發展成爲泛娛樂產業的重要一環,網絡作家也不再只是侷限於網上一角,而是擁有清晰規劃的新興職業。頂尖作家們出現在電視、廣播和各種主流媒體和網絡媒體,讓社會和大衆看到了屬於自己的精彩和風采。而這一切,不但是因爲行業自身的不斷完善,也和各項政策的扶持有不可或缺的關係。

王偉強調,上海的發展,從來都是靠人才。有什麼樣的人才,城市就有什麼樣的競爭力,有什麼樣的未來。而網絡文學和它們的創作者們,已然是上海文藝羣體和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接下來,上海將繼續推進2019年度網絡文學職稱評審各項工作,並適時啓動網絡文學初級職稱認定,逐步實現網絡文學職稱評審高中低全系列化,藉此引導新興文學羣體,調動網絡作家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打響“上海文化品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