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點秋香”的故事,在中國可謂是家喻戶曉。可大家要注意一個問題,影視裏的唐伯虎風流倜儻,現實卻不是如此。明嘉靖二年,唐伯虎在窮困潦倒中去世,年僅54歲。唐伯虎去世後,家徒四壁,如果不是祝枝山的資助,能不能及時下葬都是一個問題。

也許唐伯虎自己都沒想到,自己死後竟然能流芳百世。唐寅,字伯虎,蘇州人。唐伯虎的父親唐廣德在蘇州城做小買賣,母親丘氏也是小家碧玉。

唐伯虎生在這樣的家庭,還是挺幸福的,他自從聰慧,熟讀四書五經。在那個時代,參加科舉幾乎成爲了所有讀書人的唯一出路,唐伯虎也是如此。唐伯虎16歲時,就在縣試、府試、院試中屢佔鰲頭,在南京參加鄉試是更是獲得瞭解元。

這是唐伯虎一生中最爲春風得意的時刻,可厄運即將降臨。就在唐伯虎進京參加考試,準備再次名震江南時,不慎被人利用,因科場試題泄漏,無辜受牽連入獄,成了政治鬥爭的犧牲品。

被抓入獄後,唐伯虎更是九死一生,“召捕詔獄,自貫三木,吏卒如虎,舉頭抱地,涕淚橫集。而後崑山焚如,玉石皆毀;下流難處,衆惡所歸。繢絲成網羅,狼衆乃食人。”

經過一年多的審判,唐伯虎才被釋放。歲月不饒人,此時的唐伯虎已經過來到了31歲。唐伯虎的才能是有目共睹,詩書畫更是被成爲三絕,究竟多有才,舉個小例子大家就明白了。

唐伯虎官沒做成,妻子看到沒有奔頭,隨即離開了他。爲了生活,唐伯虎開始靠着賣字畫爲生。有一次,一名縣令邀請唐伯虎給他廁所寫一副對聯,酬金五十兩銀子。

都說文人視金錢爲糞土,可文人也要吃飯,唐伯虎接下了這個任務,酒過三巡後唐伯虎提筆寫下至今都難以超越的對聯,“且看來客多情,甘解衣帶終不悔;莫道此物無用,化作春泥更護花。”

有人說,唐伯虎才如江海,命卻如紙薄,這點得到史學界的承認。在生命的最後時刻,唐伯虎心灰意冷,一邊沉入到書畫的創作中,一邊借酒澆愁。正所謂,“閒來寫幅丹青賣,不使人間造孽錢。”

參考資料:《唐伯虎生平》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