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旗渠被稱為「人工天河」,現在美麗的景色已經成為當地景點,它是由地方帶頭髮揚「愚公移山」精神,通過克服各種困難完成的,它的工程總量和造價在現在來說並不難,也不算什麼天價工程,應該和在長江上建個單層橋的造價和難度不相上下。

說它難是在當時條件下,技術工人極度匱乏,儀器設備十分簡陋的情況下完成的,它的另一個難度是在十幾里路長的河段上下落差只有一米多,稍微中間高一點水就會出現倒流,它的服從大局、統一聽從指揮、不怕苦、講奉獻的精神也被稱為「紅旗渠精神」。

它的地點在河南林縣,當時當地娶媳婦彩禮竟然是三挑水,也就是一缸水,可見喝水多麼困難和緊張,難就難在沒有出山的路,還沒有水井可以挖。一年不洗一回臉不可怕,可是三天喝不上水可是要人命的!

那時候最危險就是埋炸藥,如果是不響

的啞炮還要人去看看情況,結果剛走到炸藥響了!現在我國的開山鑿岩機技術已經很領先了!當時是從1960年開挖,1969年完成通水,現在保守估計可以省一半時間。

紅旗渠主幹渠71公里,各種分支相加有1500公里,當時造價6800萬元,國家給了一部分,剩下都是地方的錢,歷時十年總出動人力10萬人次,解決30多萬人的飲用和灌溉問題,當時物價和人工便宜,所以現在沒法精確對比(現在大概預算50億元)。

因為現在沒有第二條紅旗渠,沒法試驗現在修這樣的工程需要多少年。

不過有一個類似的工程——西安到鄭州高鐵項目,可以比較一下他們的工程量。

紅旗渠工程於1960年2月動工,至1969年7月支渠配套工程全面完成,歷時近十年。該工程共削平了1250座山頭,架設151座渡槽,開鑿211個隧洞,修建各種建築物12408座,挖砌土石達2225萬立方米,總投資1.25億元,紅旗渠總乾渠全長70.6公里

加上分渠、支渠、斗渠,鑿通隧洞211個,總長 53.7公里,架渡槽151個,總長12.5公里,

新建鄭州至西安鐵路客運專線全長484.518公里(其中正線鄭西高鐵長456.639公里),橋樑和隧道長度佔全長的59.7%,總投資不到350億,施工時間不到五年。

總長度沒法比就不比了,隧道加橋樑是66.2:273,隧道尺寸更沒法比,紅旗渠最大流量23立方米每秒,如果不考慮人員和施工車輛通行,有十幾平方截面就夠了,而高鐵隧道要通過兩輛火車,怎麼滴也得三四十平方以上,加上維修空間,據資料介紹,有的隧道截面積六十五平方,就是說,隧道截面積應該1:3以上。因此可以這麼說,加上高鐵道路長了幾百公里,鄭西高鐵的工作量是紅旗渠的十倍以上沒問題,考慮兩個工程的施工時間,現在的施工效率是過去的二十倍是一點問題沒有。

由此得出結論,用現在修鄭西高鐵的效率,半年可以修成紅旗渠。


中厡醫生,你提的這個問題就好比當初我國改革開放一些人提岀的姓資還是姓社,毫無意義因為存在決定意思,你別忘了當年的時代背景,當時的國情,當年林縣兩個班子為什麼要做出這麼決定,是一拍腦門,腦子一熱,決不可能這簡單吧,是被大自然逼的走投無路哇才做岀了人定勝天的偉大壯舉,那是一種什麼力量在戰天鬥地,那是一種什麼精神在人定勝天,這就是一群勇於擔當,不忘初心的中國共產黨人和不向困難低斗戰天鬥地的中國人。


16年五月七號下午兩點才到紅旗渠大門,門票好像一百。剛過五一,沒什麼人,進了景區順著渠邊一直往青年洞方向走,渠里幾乎無水,順著山體半腰開鑿出來的渠道。彎彎曲曲一路走去,因為沒水都不知道哪邊是上游,水是往哪個方向流。說實話按當年設備簡陋幾乎人工開鑿,那工程算是巨大的。也可以說是人工典範。類似工程我家鄉也有引水渠,只是沒那麼艱險那麼長。以現代機械設備去施工,除去前期規劃設計,真正現場施工,國有建築企業兩年也就拿下了。


要是國家下決心修這條新世紀人工運河,當然是個可喜可賀的事情。首先要做個招投標,國內有資質的施工單位多了去了,比如中鐵某某局。

這個世紀工程,以我們現在技術,修建應該不是很難的事情,難度就相當於在雲貴川修建一條高鐵或者高速的工程量而已。這條人工河流進入西北缺水地區,應該設置一些閘閥,根據當地旱澇情況合控制,調節用水。 有人擔心印度會反對,這個工程施工段全在我們境內,算是我們國內項目,有什麼好擔心的?他們反對又如何!我們做好自己的事情,想那麼多幹嘛! 這條人工河,惠及整個大西北各個缺水省份。西北地區,地廣人稀,要是把生態環境改善了,必將是我們國家經濟新增長點,而且前途無量。希望國家把這條河早日納入重點工程項目,早日開工。這工程國家花多少錢都值啊,一定要保證質量,三年修不好就五年好了!


假如現在修建紅旗渠,僅靠一個縣的能力,可以說,根本不可能,首先是精神,現在的人有嗎?當年大家餓著肚子,為的是改變家鄉缺水局面,人們只講奉獻,不計報酬,現在的人能做到這些嗎?不給錢?給的少了都不會幹,這就是差別,不是人不好,而是時代變了,那種為人民服務的思想,為國家,為集體的觀念變了,所以,你現在僅靠一個縣的力量,修紅旗渠?可以說,想都不要想。


象紅旗渠這樣的水利工程只有在毛澤東年代才能修成,這就是毛澤東思想的偉大創主。


要是現在50億也不一定做得起來,就是做起來質量也沒當時的耐用,現在工程層層轉包,有時間可以去看看現在做工程,還有那些做泥水工在切擋土牆水溝井蓋,那是隨便把水泥和沙子和一下就倒上去了,雨水隨便一衝就塌了,光看外表是不行的,都是面子工程,豆腐渣,沙土石頭掉到地下排水管里,一下雨很快就賭了,唉!真是看不下去了,驗收一下草草了事,錢分了皆大歡喜


紅旗渠,那是一個自力更生,戰天鬥地,不怕苦,不怕死,刻服一切困難,不花國家一分錢的宏偉工程,在那個年代沒有機械設備,全靠人力,在岩石上打炮眼放炮,硬是在山半腰上修好了渠道,可以說是世紀工程!現在也是世界人類奇觀世紀工程。太了不起呀,這是中國的驕傲,人民的驕傲!回想那年代國家五個五年建設計劃,真是奮鬥的年代,激情的年代,一心一意建設社會主義的年代!毛主席說水利是農業的命脈!農業的根夲出路在於機械化。那時就是響應偉大領袖毛主席的號召,艱苦奮鬥,戰天鬥地,創造出了人間奇蹟!


這是我在紅旗渠景區參觀學習時買的紀念連環畫,10元一本。紅旗渠工程不簡單,用鬼斧神工形容不為過。向修建紅旗渠的人們致敬!向犧牲的80多名工農群眾致敬!向楊貴,李貴書記致敬!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