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開始,世越號沉沒事件的分析,將從事件的背景跳到現場,聊一聊在世越號起航之前一刻,究竟發生了什麼。


2009年,世越號海難發生5年前,一條法案的通過,釀造了世越號慘案的發生。

2009年6月9日,韓國國會將1963年制定的《大韓民國海運法》進行了修改,用于海運的客船服役期限,從20年改為30年。而這樣一來,不僅超期服役的客輪們可以得以保留,更重要的是,這個法案的通過,也為世越號的船主「清海鎮海運」這類從國外收購舊船廢船,施以改造後繼續運營的公司,創造了新的財路。

在我們前文中提到的,航行在仁川港 - 濟州島之間的兩艘游輪之一,啟航號建造於1989年,到2009年恰好是20年的報廢關頭。這部法案的推出,雖然無法確認是否與清海鎮海運的業主俞炳彥一家有關,但無疑,俞家是這部新法的直接受益者之一。

在2012年10月,清海鎮海運開價100億韓元(其中30億為貸款),將建造於1994年的世越號從日本船主手中購走,隨即立刻使用了大量資金,對其進行為期4個月的改造。按照在《世越號之謎(二)》中的計算,購船成本幾乎僅靠世越號一年的客票收入就可以收回。而按照「30年服役」的標準計算,世越號的理論服役時間可以達到2024年 —— 用一年時間回收成本,剩下10年時間都是凈賺,這就是俞炳彥一家打的如意算盤。

船隻的改造並不是隨意進行的,而是需要向船主所在國的「船級社」進行備案報批,在改造完成後接受檢查驗收,才可以進行的。然而在韓國船級社對於世越號的兩次驗收中,都出具了「改造符合要求」的認定書。

然而,通過對比圖我們可以看到,由於船體後部、船艙上層的大幅改造,原本位於客艙後部、兩側的救生艇,都已經被清海鎮海運挪入了「從外部看不到」的位置。儘管救生艇的准乘人數符合標準,然而一旦發生海難事故,乘客們前往救生艇的通道,會比改造之前變得困難許多。

另一方面,清海鎮海運對於船員們的航行安全教育,也是「能省就省」。從清海鎮海運的財務報表中我們可以發現,該公司對於下屬的300多名員工,一年的員工培訓經費投入,僅為54萬韓元(約合3300元人民幣)。平均下來,每名員工的培訓費僅為10元人民幣上下。

「說是每年的安全教育培訓,其實只是發下一本手冊就完事了。」一名清海鎮海運的船員,在事發之後對採訪記者坦承道。


而從另一個情報來源,也證明了此事:在2012年10月,清海鎮海運向日本的大島運輸購買世越號船體的時候,在引進船體的政府批准文件上,赫然寫著「國家情報院徐室長」的名字。

韓國國家情報院(簡稱國情院),相當於韓國的國家安全局,其前身是大名鼎鼎的KCIA。這個部門的業務職權是對國美外的情報進行收集和分析,保全國家機密等等。然而,它的名字卻出現在了一次船隻購買的協議之中,這又是為什麼呢?

在事件之後召開的聽證會上,國情院對此作出了解釋:「由於考慮到仁川港距離北朝鮮的距離很近,不排除有可能會有敵國危險分子潛入船內,對船隻進行劫持,因此我們才參與了這次船隻的購買和改裝。」

然而,在2014年6月22日夜裡23:40打撈起的世越號物品中,「世越號真相調查委員會」在發現的一台筆記本電腦的硬碟中,卻發現了一份由韓國國情院發出的文件:《船上客艙改造預訂事項建議 — 國家情報院》。在這份文件中,國情院列出了100餘項對於世越號改造的建議,包括將原船上的日語標識物撤換、拆除走廊門、增設船內閉路電視、設置安全指示標誌、放置海洋安全守則光碟、設置自動販賣機等等。

儲存這份文件的電腦,屬於船上的乘務長梁大弘。

然而,對於真正與船隻安全相關的火災處理、緊急逃生演練、船內逃生設備使用演習等等,在這份文件中卻沒有任何的體現。

2013年2月15日,在世越號改裝剛剛完畢後,以「試運航」為名,清海鎮海運將韓國國家情報院的相關人士都請到了世越號上,航行前往濟州島,進行了為期兩天的「招待」。然而,在2月18日,仁川海警卻出面,將清海鎮海運招待國情院一事,認定為「賄賂公職人員」,對清海鎮海運進行了罰款。

罰款之後的2月19日,海洋警察廳對世越號再次進行了臨時檢查,並且對應急訓練、安全設施等等項目都出具「檢驗良好」的證書。然而對於海警的這番行動,國情院似乎感到極為不悅,於是在一個月後的3月14日,國情院再次提出對世越號進行「安全檢查」,並且對清海鎮海運提出了如下要求:

「船員對於緊急情況的演習訓練嚴重不足,船隻的安全保障極其不到位,也未指定船隻的安保負責人員,火災報警器系統還未上線,之前要求的閉路監視器也沒有安裝。」似乎每句話,都在指之前韓國海警廳的檢驗結果。

國情院與海警廳的對立,似乎從這時起便可見一斑。

對於一艘客輪,堂堂韓國國情院卻下了這麼多功夫,這不得不讓我們產生懷疑:世越號是否與國情院存在著利益的關係?


國情院與海警廳的對立,其實是源自於韓國政府機構設置上的問題。

大韓民國海洋警察廳,雖然叫「警察」,但他們既不屬於警察系統,也不屬於安全系統,而是隸屬於韓國海洋水產部。韓國海警的職權,僅僅是負責打擊海上走私、進行海難救助、防止漁船越界捕魚等等。然而,隨著2000年之後朝鮮半島南北對立的情況加劇,以及黃海漁業生產區的爭端,韓國海警加設了大型巡邏艇,以增加對洋上事件的處理能力。

韓國海警下屬16艘海難救助艇,分別是5000噸級的「參峰號」、「李清好號」,3000噸級的「太平洋1號」,「太平洋2號」,「太平洋3號系列艦」,2000噸級的「濟民號」。伴隨著海警規模的擴大,在海警體制內還增設了海洋特種部隊SSAT,以應對海洋上發生的恐怖襲擊事件。

韓國海警的職權和規模的擴大化,是在2001年金大中政權下,本著「發展警察隊伍,減少軍隊和國家部門實權」的宗旨進行的。與之呈現出截然對比的,便是韓國國情院的「失勢」。

韓國國情院,之前也提到過了,其前身是KCIA,是由朴正熙親手培育的精英特務機關,總負責人是朴正熙的侄女婿金鐘泌。而KCIA所扮演的角色,在朴正熙的軍事獨裁政權下,也正是實施「白色恐怖」的殺手。

在韓國的民主化鬥爭進程中,後來成為韓國總統的金大中、金泳三、盧武鉉三人,都曾經遭受過KCIA的監視、跟蹤、綁架、監禁甚至是暗殺。因此,在金大中上台之後的第二年,也就是1999年,他命令將KCIA的職權大幅縮小,並且改組為受總統直接領導的「韓國國情院」。

原本顯赫一時,職員多達上萬人的KCIA,頃刻間便被縮減為人員不足千人的小部門。不必說,無論是被強行辭退的KCIA人員,還是僥倖在組織內苟延殘喘的KCIA舊黨,都自然咽不下這口氣。盧武鉉在下台後的反遭清算(2015年),朴槿惠在大選時的網路輿論造勢(2012年),其實都少不了國情院的暗中操縱。

自然,金大中親手壯大的韓國海警,也成了國情院的一個對等的競爭對手。

之前有讀者朋友曾經問到過我,「為什麼韓國總統下台後都下場不好?」我覺得簡單地說的話,所有在韓國從政的人,都或多或少無法迴避一些檯面下的灰色問題。而在韓國政壇背後涌動的「朴家勢力」和「民主勢力」兩派的鬥爭,就不斷地將這些已經沉澱了的問題翻湧起來,被兩派拿來互相攻擊。作為建立於1960年前後的朴正熙獨裁政權的影響,這就是韓國總統們的宿命,也是韓國政壇的宿命。

我猜,肯定有讀者會想到:「難道是由於世越號和國情院存在著難以明說的關係,所以韓國海警在救援時才如此不力嗎?」

先別急著下結論,我先劇透一下事件發生後,國情院和韓國海警的下場:

國情院在朴槿惠於2017年3月10日倒台之後,在2017年10月31日迅速被爆出了「每年將10億活動經費秘密送給青瓦台總統府」的醜聞,並且因「朴槿惠大選期間控制輿論」、「竊取國會議員私人電子郵件」而接受了徹底的調查,隨後被揭露出其旗下有超過30個偽裝成普通公司的網路輿情控制機構。國情院的前院長及多名手下被判刑。

韓國海警在世越號事件後,於2014年11月19日被朴槿惠勒令解散。其職能被分拆,海上走私等刑事職能歸為韓國警察廳,搜救和警備職能劃歸新設立的「國家安全廳」。2017年5月10日,文在寅當選韓國總統。7月26日,文在寅總統通過修改《大韓民國政府組織法》,將韓國海警原樣復活,收回全部職能。

是不是有點兒拉鋸戰的意味?


不管海警和國情院兩方如何拉鋸,2013年3月15日,世越號正式就航,在仁川港 - 濟州島兩地之間每周多次往返。仁川港到濟州島的距離為430公里,航行時間為13.5-14小時。世越號每班航程都是於18:30分從仁川港出發,第二天上午8點到達濟州島;下午18:00從濟州島出發,第二天上午8點到達仁川。船長申尚邱,是清海鎮海運公司從其他航線調來的經驗豐富的船長,也是在清海鎮長期工作的不多的幾名長期員工之一。

韓國的企業文化之惡劣,恐怕各位也有所耳聞。在大部分韓企之中,存在著兩個最突出的問題:其一為按資排輩,在公司工作時間越長,哪怕沒有什麼水平,也能做到高位;其二就是所謂「不養老」,由於一同進入公司的人大都會一同升值,於是當員工年齡接近55-60歲前後,企業就會將一些不打算留為管理層的老員工們直接開除,遣散回家。不僅僅是小企業,就算是三星、SK這樣的大集團,也會採取這樣的手段。與之相比的是日本的企業文化,儘管也會有按資排輩的情況存在,但大部分的企業都會將老員工留下來安排個閑職,直到這些員工退休。

之所以韓國企業會「不養老」,其原因就是由於經濟的下滑,企業為了避免支付退休金,而想出來的損招。

在清海鎮海運公司中,其實早已出現了這種苗頭。從「世茂海運」時期就一直在追隨俞炳彥、俞大均父子的老員工們,在2012、2013年便已經被辭退了一批。為了彌補這些空缺,俞家想了一個更損的招數:退休返聘。簡單來說,俞家將一些早已退休的海員們,用相當於畢業生的薪資進行僱傭,並且只簽訂一年合約。這樣一來,清海鎮海運便可以將那些拿著高薪的老海員們辭退,用1/5的價格去招聘一些已經退休的,或者是剛剛畢業的人來使用。

世越號船長申尚邱便是這樣一例:他為俞氏父子工作了30多年,眼看就要退休。在這個檔口,他在公司里自然是謹慎小心。然而,當他看到了在船塢中正在進行改在的世越號,心裡卻開始打起了鼓。

原來,儘管我們從圖片上可以看到,韓國清海鎮公司對世越號進行了加築,將原本的四層船艙改為了五層,然而在內部進行的改造,事實上比外部的改造更加驚人:

「將船舷右側的貨艙門完全拆除,同時也把用來吊裝貨物的舷側吊臂、起重機都拆除,用普通鋼板把側面的貨艙門焊死。」

在船隻原本的設計里,側面的貨艙門是用來從船體兩側裝卸貨物使用的,與之配套的是一組絞輪起重設備,以及吊臂滑軌等等。將這些設備去除,可以增加貨艙的空間的同時,也能夠減輕船體的總重。

在這張圖裡,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這處明顯對比。

根據韓國海洋水產部的《客運船隻構造及設備標準》,「船舷側門位置的鋼板強度,必須要超過船舷其他位置的鋼板強度,並且在進行改造時,要在相應位置配置同等重量的平衡物,以確保船隻的平衡性。」但是在世越號的這次改造中,船主方只是簡單地將這道設備拆除而已,並未對拆除後空出來的位置,進行配重。

也就是說,在船隻改造的時候,世越號就已經埋下了「船體不平衡」的禍端。船體的右側明顯輕於左側。

退一步講,當世越號在側翻、沉沒的時候,如果這個貨艙門沒有被封上的話,相信當時困在船艙內部的人們,也許也可以從這個門獲救吧?

而清海鎮海運,又為了什麼要這樣做呢?難道真的是有意要把這個門焊死,讓人們去「活祭」?

其實答案很簡單,從清海鎮海運的運營情況上,我們就能夠得知真相。2009年,清海鎮海運尚未在客船中增加貨運倉位,其全年收入達到了288億韓元。而到了2011年,客運收入下跌到了266億韓元。為了增加收入,從2011年年底起,清海鎮海運便著重開始在船隻上增加貨運倉位,而這樣做的效果也是很明顯的:2013年清海鎮的銷售收入增加到了320億韓元。

而2013年,也正好是世越號正式運營的第一年。

申船長從2013年3月15日起,便一直在駕駛著世越號。然而,據他自己回憶,世越號的船體經常會發生晃動,「好像踩在球上一樣」。並且在貨艙中,有時也會出現船體鋼板發生扭曲的響聲。申船長曾經多次向公司反應此事,然而公司方面卻對此無動於衷,讓他不要亂操心。

事實上,在2014年4月22日,韓國船級社曾經根據世越號的改造圖紙,重新對世越號的重心進行了測算。結果發現,世越號的重心從原本的11.27米高,變為了改造後的11.78米高,重心提高了51cm。在這樣的情況下,世越號的最低壓艙水重量,也必須達到1703噸的水平。

為了防止船隻在航行中晃動過於劇烈,申船長往往將壓艙水加到最高位,以增加船隻的「重心恢復力」,減少船隻晃動和側翻的可能。

在2014年4月9日,也就是世越號慘案發生前一周,申船長趁清海鎮海運公司開高層會議的時候,將世越號在航行中經常會出現的「晃動」,「異響」的情況,再一次向公司高層們進行了彙報。然而,在會議之後,俞大均卻找到了他,要求他「不許再在公開場合胡說八道」,否則就要將申船長辭退。

一氣之下,申船長向仁川港的運營管理機構「仁川港灣公社」舉報了此事。當天,他便被公司停職。4月12日,69歲的李俊熙接替了申尚邱,成為了世越號的新船長。

李俊熙,出生於1945年11月12日,自20歲左右開始便成為了一名船員。他在2011年4月6日被清海鎮海運以「退休返聘」的名義招入公司,月薪270萬韓元(約合16000人民幣)。這個待遇,其實僅僅相當於24、25歲左右的年輕人的工資。

李俊熙最初的工作是啟航號的大副,在他剛剛上船工作後不久,啟航號便發生了引擎熄火漂流的事故。當時啟航號的船長的處理方法是「關閉AIS系統,緊急搶修」,而這與後來世越號在事件發生後關閉AIS系統的做法是完全一致的。

在啟航號的這次事故之後,原船長被清海鎮公司撤職,李俊熙出任啟航號的船長職務。在2014年4月12日,慘案發生前4天,他被公司調來世越號。

而他對世越號「左重右輕」的情況,其實是一無所知的。

在世越號的其他32名船員中,其中13名船員都是與船長李俊熙一樣,屬於「聘約員工」,工資低廉。而剩下的19名船員,則是更加「便宜」的臨時工和兼職員工。


根據清海鎮公司的規章制度,每艘客輪的船員收入,除固定月薪之外,需要超過每年的銷售目標,才能夠拿到獎金。而為了取得更高的銷售成績,事實上不僅是世越號,幾乎所有的清海鎮下屬的船隻,都在「超載航行」。

根據韓國船級社的記錄,世越號的總載貨能力為987噸(包含車輛倉和貨艙)。而清海鎮海運所出具的4月16日慘案當天的貨物登記,貨艙內的貨物為車輛150輛,貨物657噸,遠遠低於987噸的限重。因此,無論是清海鎮海運,還是世越號遇難者的家屬們,都認為「世越號沒有超載,一定另有沉沒原因」。

然而在2017年8月8日,據韓國KBS報道,在打撈上來的世越號的貨艙中,發現的貨物內容實際為:

普通車輛182輛,大型載重卡車3輛,總共185輛,重985.7噸。

鋼製水櫃3個,大量鋼筋,總重1157噸。

貨物重量合計:2142.7噸。

也就是說,在世越號慘案發生當天,其船上運輸的貨物總量,是設計載重能力的2.17倍。

為了騰出這些重量,世越號在出航之前,已經將壓艙水的重量,從1703噸減為了761噸。


4月15日晚17:00,世越號在仁川港靜靜地停泊著。當天乘坐該船前往濟州島的乘客們,已經開始紛紛登船。

當天船上總共443名乘客,除了104名散客之外,其餘325名為韓國安山市檀園高中的二年級學生,14名為該校老師。船員共33人,船長為接手世越號不足1周的李俊熙。

104名散客,大部分人都是在首爾-濟州島之間往返工作的普通市民,住在船票較便宜的「大通鋪」房間里。而來自檀園高中的師生們,則被安排在船艙高層的4人間、2人間里。

原本應在18:30出航的世越號,在17:30卻突然接到了「航班暫停出航」的通知。由於當天傍晚仁川港海面上開始起霧,能見度極低,因此韓國海洋航運協會便發布了未出航航班一律暫停出航的指令。

李俊熙船長通過電話,向清海鎮海運彙報了仁川港的情況。公司對他做出的指示是,繼續等待。

在機場遭遇過「空中交通管制」的朋友們一定都知道,即便飛機無法起飛,但航空公司也大多數會讓乘客們在飛機上滯留,幾乎不會當時通知乘客們航班取消 —— 因為一旦取消,公司要面臨的乘客索賠是相當棘手的。

世越號此時的情況也是一樣。由於船隻遲遲不能出航,一些散客已經變得不太耐煩。而來自檀園高中的老師們,為了安撫同學們,也把學生們集合起來,開始在客艙中部的大空間里,玩起了遊戲。

20:35,隨著洋面上霧氣的散去,仁川港航管中心撤銷了低能見度的警報。航運協會在通知了仁川港海警之後,取消了航班禁止出航的指令。然而此時,大部分原定離開仁川港的班次,都已經在等待了2個多小時後,取消了當天晚班的輪次。只有還在苦苦等待消息的世越號,在接到警報解除的通知之後,迅速開始準備出航。

船長李俊熙的心裡是慶幸的。他慶幸於自己沒有擅作主張,讓船客們下船,取消當天的航行。儘管根據他40多年的航海經驗看起來,海面上的霧氣往往會隨著夜晚氣溫的降低而散去。但與貨輪不同的是,客輪上往往會出現極不耐煩的乘客,如果船不出港或是到港延誤,便會在船上大鬧一番。如果是碰上了今天這樣等待3個多小時的情況,恐怕很多人都會鬧著下船。真要是出現了這樣的局面,他在公司那邊一定不好交待。

21:00,這艘經過了大規模改裝,重心上浮,左右不平衡,超重2.17倍裝載貨物,降低了近1000噸重量的壓艙水,滿載著443名乘客的世越號,緩緩駛離了仁川港。


假如用騎馬或是騎自行車來打比方說的話,世越號此時就像是原本應該坐在自行車的座位上的你,突然蹲在了座位上 —— 而且你身後的書包里,還裝滿了沉重的教科書和作業本。

而你的前面,就是茫茫的黑夜。

我們下期接著聊《世越號之謎》。


知乎:李淼

微信公眾號:李淼

微博:我就是李三水

感謝大家的關注。

セウォル號から大量の鉄筋 沈沒原因解明には限界か

nytimes.com/2014/05/16/

??? ?? "??? ?? ???"…?? ??? ????

[?? ??]???? ??? ??? ???

news.mt.co.kr/mtview.ph

lij.jp/info/hourei/kank

news.mt.co.kr/mtview.ph

time.com/85501/sewol-fe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